杨益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陕西省医学会脊柱学分会青年委员,脊髓损伤学组委员,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两项,致力于脊柱创伤的基础及临床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独立完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000余例。展开
个人擅长
脊柱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展开
  • 乳胶枕对颈椎病有用吗

    乳胶枕对颈椎病有一定有益作用,能符合人体颈椎生理曲度、提供合适承托力,但不同人群使用有差异,且有局限性,并非适用于所有颈椎病患者,个体差异也会影响其效果,严重颈椎病患者不能仅靠乳胶枕治疗。 一、乳胶枕对颈椎病可能的有益作用 1.符合人体颈椎生理曲度 乳胶枕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够根据人体颈部的形状进行贴合。正常人体颈椎存在向前的生理曲度,乳胶枕可以在睡眠时为颈部提供合适的支撑,帮助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有研究表明,合适的颈椎曲度维持对于缓解颈椎病症状、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有积极意义。例如,通过对长期使用符合颈椎生理曲度枕头的人群进行观察,发现其颈部肌肉紧张程度相对较低,颈椎相关不适症状的发生频率有所降低。 2.提供合适的承托力 乳胶枕的弹性和承托力能够均匀分散头部和颈部的压力。在睡眠过程中,头部重量会对颈部产生压力,如果压力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颈部肌肉疲劳和颈椎受力不均衡。乳胶枕能够较好地分散压力,使颈部肌肉在睡眠时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研究显示,使用具有合适承托力乳胶枕的人群,其颈部肌肉在夜间的压力负荷比使用不合适枕头的人群低约30%-40%,这有助于缓解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紧张的状况。 二、不同人群使用乳胶枕对颈椎病的影响 1.成年人 对于成年颈椎病患者,选择合适的乳胶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改善睡眠时的颈部状态。不同年龄段的成年人,由于身体状况和颈椎退变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合适的乳胶枕都能起到一定的颈部支撑和压力分散作用。例如,30-50岁的成年人,若患有颈椎病,使用符合要求的乳胶枕有助于在睡眠中保持颈椎的良好状态,减少白天颈部不适的发作。 2.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退变,乳胶枕的合适支撑对于他们尤为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皮肤相对较为敏感,在选择乳胶枕时要关注乳胶枕的材质是否柔软亲肤,避免因乳胶枕材质过硬或过软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根据老年人的颈椎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高度和承托力的乳胶枕,一般建议选择高度在6-10厘米左右较为合适的乳胶枕,以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的颈椎生理特点。 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是颈椎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长期使用不合适的枕头,可能会影响颈椎的正常发育,增加未来患颈椎病的风险。合适的乳胶枕可以在青少年睡眠时为颈椎提供良好的支撑,有助于维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对青少年颈椎的健康发育有积极作用。但青少年在选择乳胶枕时,要注意其安全性和合适的尺寸,确保乳胶枕不会对青少年的颈部造成过度束缚或不适。 三、乳胶枕使用的局限性 1.并非适用于所有颈椎病患者 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颈椎病患者,如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单纯依靠乳胶枕可能无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脊髓型颈椎病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甚至手术治疗等。乳胶枕只能起到辅助缓解症状的作用,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 2.个体差异影响效果 不同个体的颈椎情况存在差异,包括颈椎的曲度、肌肉紧张程度、病变程度等。有些患者可能使用乳胶枕后感觉颈部舒适感提升,但有些患者可能效果不明显。这是因为每个人的颈椎具体状况不同,乳胶枕的作用发挥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颈椎曲度严重变直或存在严重颈椎病变的患者,使用乳胶枕后的改善程度可能相对有限。

    2025-10-10 12:21:52
  • 孕妇颈椎病怎么治疗

    孕妇颈椎病可通过物理治疗(牵引、按摩推拿、热敷)、运动康复(颈部伸展运动、游泳)、生活方式调整(姿势调整、选合适枕头)来应对,若症状严重及时就医评估监测以保母婴安全。 一、物理治疗 1.牵引治疗:可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适度牵引,能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等。但需注意牵引的力度、角度等要根据孕妇个体情况精准调整,因为孕妇身体处于特殊时期,不合适的牵引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例如,通过合适的牵引可以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缓解因颈椎病引起的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但要避免过度牵引导致颈椎不稳定等问题。 2.按摩推拿: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轻柔的颈部按摩推拿,可放松颈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不过,孕妇进行按摩推拿时要特别注意手法和部位,比如不能用力按压颈部的某些敏感区域,因为不当的手法可能会影响胎儿安全。通过适当的按摩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减轻颈椎病带来的不适,但一定要选择正规且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操作。 3.热敷:使用温毛巾进行局部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热敷能够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减轻颈椎病的症状。孕妇在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皮肤,这是因为孕妇皮肤敏感度可能会有所变化,所以要格外留意热敷的温度控制。 二、运动康复 1.颈部伸展运动:孕妇可缓慢进行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运动,但要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例如,缓慢地将头部向前屈,感受颈部前方肌肉的拉伸,然后再缓慢向后伸,感受颈部后方肌肉的拉伸,每个动作重复5-10次。这样的运动可以增强颈部肌肉力量,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同时缓解颈椎病带来的不适,但要避免剧烈的运动,防止对腹部造成不良影响。 2.游泳:游泳是一种比较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特别是蛙泳。在游泳过程中,颈部处于自然伸展状态,能够锻炼颈部肌肉,同时又不会对颈椎造成过大的压力。孕妇可以每周进行2-3次游泳活动,每次游泳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但要注意游泳场所的卫生和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三、生活方式调整 1.姿势调整: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坐着时要确保腰部有良好的支撑,背部挺直,头部保持正直,眼睛平视前方;站立时要收腹挺胸,头部不要过度前伸或后仰。长时间保持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颈椎的劳损,例如在坐着工作时,可以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将电脑屏幕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使眼睛能够平视屏幕,从而减轻颈椎的负担。 2.选择合适的枕头:孕妇应选择高度适中、质地柔软且能保持颈椎生理曲度的枕头。一般来说,枕头的高度以一拳高(约10-15厘米)为宜,这样可以在睡眠时为颈部提供良好的支撑,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减少颈椎病的发作频率。合适的枕头对于孕妇夜间的颈椎休息非常重要,能够帮助缓解白天因各种活动导致的颈椎疲劳。 四、医疗评估与监测 孕妇如果颈椎病症状较为严重,如出现剧烈疼痛、上肢无力明显、行走不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评估,如颈椎的影像学检查等,但要注意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对胎儿的辐射影响。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整个孕期要密切监测孕妇的病情变化以及胎儿的状况,确保母婴安全。

    2025-10-10 12:20:45
  • 腿疼怎么排除是骨癌

    要排查骨癌导致的腿疼,需从多方面入手。症状表现上骨癌腿疼有进行性加重、夜间痛等特点,一般腿疼多不同;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初步筛查,CT能清晰显示细微结构,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查肿瘤标志物及病理检查确诊;不同人群如儿童青少年、成年人、有既往病史者排查时各有特殊考虑,需综合多方面由专业医生全面评估判断。 一、症状表现排查 骨癌导致的腿疼通常具有一些特点,比如疼痛往往是进行性加重的,夜间痛比较明显,有的患者还会伴有局部的肿胀,肿胀可能会逐渐增大,皮肤温度可能会升高,皮肤表面可能出现静脉怒张等表现。而一般的腿疼,比如劳损引起的腿疼,多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且不会有进行性加重和夜间痛等典型骨癌腿疼的特征。不过这只是初步的症状排查,不能仅凭症状就确诊或排除骨癌。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骨癌的常用方法。通过X线可以观察骨骼的形态、结构,看是否有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等情况。如果有骨癌,可能会出现骨质的溶骨性或成骨性破坏,骨膜反应可能表现为Codman三角、日光射线征等,但X线对于一些早期的、病变较隐匿的骨癌可能存在漏诊的情况。 2.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骼的细微结构,对于X线难以发现的病变,CT能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比如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骨破坏的范围、周围软组织受侵犯的情况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骨癌相关的病变。 3.MRI检查: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更好地显示肿瘤与周围软组织、血管、神经等的关系,对于发现骨髓内的病变非常敏感,在排查骨癌时,MRI可以更早地发现骨髓内的异常信号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骨癌。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一些肿瘤标志物可能会有异常,比如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但这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是骨癌,因为其他一些骨病或非骨源性肿瘤也可能导致其升高,不过如果这些指标明显异常,需要进一步排查骨癌的可能。 2.病理检查:这是确诊骨癌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等,以明确是否为骨癌以及骨癌的具体类型等。如果病理检查发现了癌细胞,就可以确诊为骨癌;如果没有发现癌细胞,也不能完全排除骨癌,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1.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发生骨癌的可能性相对较高,比如常见的尤文肉瘤、骨肉瘤等。对于这个年龄段出现腿疼的情况,更要高度警惕骨癌的可能,因为他们处于骨骼生长发育阶段,一些骨癌的表现可能与生长痛等容易混淆,所以需要更细致地进行上述各项检查来排查。 2.成年人:成年人腿疼排查骨癌时,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常见的骨病,如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但也不能忽视骨癌的可能,尤其是有长期不明原因腿疼、疼痛进行性加重等情况时,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3.有既往病史人群:如果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出现腿疼,要警惕骨转移癌的可能,这时候需要通过上述检查来排查是否是骨转移导致的腿疼,因为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可能转移到骨骼引起腿疼等症状。 总之,要排除骨癌导致的腿疼,需要综合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情况,由专业的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判断。

    2025-10-10 12:19:37
  • 产后腰肌劳损怎么恢复

    产后腰肌劳损恢复可从多方面着手,包括保证休息与调整姿势,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腰部伸展运动等康复锻炼,利用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辅助,注重饮食营养补充,剖宫产及哺乳期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相关事项,综合多方面来促进腰肌劳损恢复。 一、休息与姿势调整 产后身体较为虚弱,充分休息是恢复腰肌劳损的基础。产妇应避免长时间抱孩子等增加腰部负担的动作,休息时可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睡眠姿势可采取侧卧位并在两腿之间夹一个枕头,仰卧位时可在膝盖下方垫一个薄枕头,以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减轻腰部肌肉的压力。同时,日常活动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坐着时应使腰部靠紧椅背,双脚平放在地面;站立时要保持身体挺直,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上。 二、适度康复锻炼 1.凯格尔运动:产后尽早进行凯格尔运动不仅有助于盆底肌恢复,对腰部肌肉也有一定的锻炼作用。产妇可以平卧在床上,收缩盆底肌肉,每次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天可进行多组,每组10-15次。通过锻炼盆底肌,间接增强腰部周围肌肉的稳定性。 2.腰部伸展运动:产妇可以缓慢地进行腰部的伸展动作,站立位时,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向上伸直,然后身体向一侧弯曲,感受腰部肌肉的伸展,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每次保持15-30秒;坐位时,也可以缓慢地扭转上半身,带动腰部进行伸展,每个方向保持10-15秒。这些伸展运动可以增加腰部肌肉的柔韧性,缓解肌肉紧张。但要注意运动幅度不宜过大,避免造成腰部损伤。 三、物理治疗辅助 1.热敷:可以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对腰部进行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热敷能够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不过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对于剖宫产的产妇,热敷时要避开手术切口部位。 2.按摩:产后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腰部按摩。按摩师可以采用揉、按、捏等手法,放松腰部紧张的肌肉。但如果产妇有腰部的急性损伤或其他特殊情况,应先咨询医生是否适合按摩。一般来说,适当的按摩有助于改善腰部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腰肌劳损症状。 四、饮食营养补充 产后需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肌肉生长的重要原料,可以多吃瘦肉、鱼类、豆类等;钙有助于维持骨骼和肌肉的正常功能,奶制品、豆制品、虾皮等是钙的良好来源;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产妇可以适当晒太阳来获取维生素D,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制剂。合理的饮食营养有助于身体的整体恢复,包括腰部肌肉的修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剖宫产的产妇,在进行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时要更加谨慎。剖宫产术后腹部有切口,过早进行大幅度的腰部运动或不恰当的按摩可能会影响切口愈合。在产后恢复早期,应先以简单的床上活动为主,如凯格尔运动等,待身体逐渐恢复后再逐步增加腰部锻炼的强度和难度。同时,哺乳期的产妇在选择物理治疗方法和进行康复锻炼时,要考虑到对乳汁分泌和婴儿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对婴儿有不良影响的治疗方式或药物(如果有相关情况的话)。如果产妇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等,恢复过程可能会更为复杂,需要在医生的综合评估和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恢复方案制定。

    2025-10-10 12:18:06
  • 腰椎间膨出与突出的区别

    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在病理结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面存在区别。病理结构上膨出纤维环部分完整髓核均匀膨出,突出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出;症状表现上膨出症状较轻,突出症状较重且神经压迫明显;治疗上膨出多非手术治疗,突出严重时可能需手术。 腰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完整性尚存,髓核向周围均匀膨出,超出椎体终板边缘,但未突破纤维环的外层。从影像学上看,在CT或MRI上表现为椎间盘均匀超出椎体边缘,轮廓光滑。其对周围神经组织的压迫相对较均匀,多为轻-中度压迫。例如,常见于长期姿势不良但尚未造成严重纤维环破坏的人群,年龄方面无特定严格限制,中青年因不良生活方式也可出现,女性在怀孕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腰部受力等因素影响也可能发生。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通过破裂口突出于椎管内,可向后方、侧方等方向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根、马尾神经等结构。影像学上可见髓核组织局限性突出于椎体后缘,形态多不规则,可对神经组织造成较严重的局部压迫。比如,多发生于从事重体力劳动、腰部外伤等情况的人群,在年龄分布上,青壮年由于腰部活动度大、外力作用机会多相对更易出现,男性在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工作时发病率相对可能稍高,但女性在产后等特殊阶段也可能因腰部稳定性改变等因素诱发。 症状表现方面 腰椎间盘膨出: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腰部的酸胀、隐痛,疼痛多可通过休息等方式有所缓解,一般神经压迫症状不典型或较轻,可能仅有轻度的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但范围较局限,程度相对较轻。例如,患者可能仅感觉下肢某一部位有轻微的麻木感,不影响正常的行走和肢体活动功能,对日常生活影响相对较小,在生活方式上,若能及时纠正不良姿势,症状可能缓解或停止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相对较重,除了腰部疼痛外,神经压迫症状较明显,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往往较剧烈,可从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部,严重时可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出现行走困难、跛行等情况,甚至可能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的表现,如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症状。在生活方式上,此类患者往往因症状影响活动,需要更多的休息和治疗干预,若不及时处理,症状可能进行性加重。 治疗方面 腰椎间盘膨出: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首先强调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纠正久坐、久站等不良姿势,加强腰背肌锻炼,可通过理疗(如热敷、按摩、牵引等)来缓解腰部肌肉紧张,减轻对椎间盘的压力,多数患者经规范的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可得到改善或缓解。例如,通过3-6个月的规范腰背肌锻炼配合适当理疗,大部分患者症状能明显减轻。 腰椎间盘突出:早期也可尝试非手术治疗,如严格卧床休息、牵引、理疗等,但如果症状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等紧急情况,则往往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放性手术以及微创内镜手术等,通过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时,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谨慎评估,在非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身体耐受情况,选择温和的理疗方式等;儿童一般较少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情况,若有类似表现多为先天性因素等,处理方式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非手术干预为主且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025-10-10 12:16: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