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益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陕西省医学会脊柱学分会青年委员,脊髓损伤学组委员,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两项,致力于脊柱创伤的基础及临床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独立完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000余例。展开
个人擅长
脊柱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展开
  • 如何判断是否有筋膜炎

    筋膜炎可通过症状表现观察、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来判断,症状有疼痛、肌肉紧张与痉挛、压痛等,体格检查包括触诊和活动度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超声和MRI,不同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需综合考虑。 肌肉紧张与痉挛:患病部位的肌肉可能会出现紧张、痉挛的情况。比如肩部筋膜炎,患者肩部肌肉可触摸到紧张的条索状硬结,且肩部活动时会有发紧、不灵活的感觉,严重时可能出现肌肉痉挛,导致肩部活动受限更加明显。 压痛:在病变的筋膜部位往往有固定的压痛点。以臀部筋膜炎为例,医生按压臀部特定区域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反应,压痛点通常比较局限,这是筋膜炎较为典型的体征之一。 体格检查 触诊:医生通过触诊来感知筋膜的状态。对于颈部筋膜炎,触诊颈部肌肉和筋膜时,可发现肌肉紧张,筋膜增厚,有结节感等异常情况。通过触诊能够初步判断筋膜是否存在病理改变。 活动度检查:检查相关部位的关节活动度。像膝关节筋膜炎患者,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会受到影响,与正常膝关节相比,活动范围减小,且在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筋膜的病变而出现疼痛加剧的情况。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可以观察筋膜的厚度、回声等情况。对于浅部的筋膜炎,超声能够清晰显示筋膜层的改变,如筋膜炎患者局部筋膜可能会增厚,回声不均匀等。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辅助判断筋膜是否存在炎症性病变,但对于一些深部组织的筋膜炎,超声的分辨率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磁共振成像(MRI):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筋膜、肌肉等组织的病变情况。在筋膜炎的诊断中,MRI可以发现筋膜的水肿、增厚等异常信号,有助于明确筋膜炎的病变范围和程度。例如,在腰椎筋膜炎的MRI检查中,可以看到腰椎周围筋膜有异常信号改变,结合临床症状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筋膜炎。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判断是否有筋膜炎时,上述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筋膜长期受到劳损,更容易出现筋膜炎相关症状;女性在孕期或产后,由于身体激素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增加筋膜炎的发生风险,在判断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症状表现的影响。对于儿童,相对较少发生筋膜炎,但如果有长时间不合理的运动等情况,也可能出现类似肌肉筋膜相关的不适,判断时需谨慎,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2025-10-11 11:28:01
  • 肋骨骨折需要手术吗

    肋骨骨折是否手术取决于骨折严重程度、患者全身状况和骨折部位等因素,单根单处骨折常保守治疗,多根多处骨折、合并内脏损伤等常需手术,老年和年轻患者因全身状况不同有不同考量,靠近脊柱或胸骨的骨折在特定情况也需手术。 单根单处肋骨骨折:这类骨折通常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胸带固定等。因为单根单处肋骨骨折一般不会对胸腔内的脏器造成严重影响,通过保守治疗,骨折处多可自行愈合。例如,多数患者在经过胸带固定等保守处理后,疼痛会逐渐缓解,骨折也能顺利愈合。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当出现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可能会引起连枷胸,导致反常呼吸运动,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这种情况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比如,多根多处肋骨骨折造成胸壁软化,引起患者呼吸困难,此时手术固定骨折端可以恢复胸壁的稳定性,改善呼吸功能。 合并内脏损伤的肋骨骨折:如果肋骨骨折合并有胸腔脏器损伤,如肺损伤、肝脾破裂等,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因为这种情况下单纯的保守治疗无法解决内脏损伤的问题,必须通过手术修复内脏损伤并固定骨折肋骨。例如,肋骨骨折合并严重肺挫裂伤,可能需要手术修复肺组织并固定骨折的肋骨。 患者的全身状况: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肋骨骨折后愈合能力相对较弱。如果老年患者的肋骨骨折情况较严重,如多根多处骨折等,手术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也要考虑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评估手术风险。例如,一位80岁的老年患者发生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同时伴有心肺功能不全,需要综合评估手术对其心肺功能的影响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年轻患者:年轻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对于一些相对较轻的肋骨骨折,可能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但如果骨折情况符合手术指征,也会考虑手术。比如年轻患者的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手术固定可以更快恢复胸壁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骨折的部位: 靠近脊柱的肋骨骨折:如果肋骨骨折靠近脊柱,骨折端可能容易刺激周围组织,且复位固定相对复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例如,靠近脊柱的多根肋骨骨折,手术固定可以更好地维持骨折端的位置,促进愈合。 靠近胸骨的肋骨骨折:靠近胸骨的肋骨骨折,若影响胸廓的稳定性,也可能需要手术。比如靠近胸骨的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手术固定有助于恢复胸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2025-10-11 11:24:39
  • 踝关节滑膜炎怎么治疗

    踝关节滑膜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制动、物理治疗,急性期冷敷、急性期后热敷)、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等)、病因治疗(感染性用抗生素、创伤性针对创伤处理、风湿免疫性针对原发病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无效、滑膜增生明显等可考虑滑膜切除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制动:急性期应减少踝关节的活动,必要时使用支具或石膏固定,让踝关节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滑膜,这对于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很重要,尤其是活动量较大的人群,如运动员等,休息制动能防止滑膜炎加重。 2.物理治疗 冷敷:在急性期(通常指发病72小时内),可使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通过降低局部温度,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儿童患者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与皮肤的接触时间,避免冻伤。 热敷:在急性期过后(72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炎症吸收。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不同年龄患者热敷时温度和时间可根据耐受情况适当调整。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踝关节滑膜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但儿童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谨慎选择。 三、病因治疗 1.感染性滑膜炎: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滑膜炎,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细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等,但用药需严格遵循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规范。 2.创伤性滑膜炎:如果是创伤导致的滑膜炎,要针对创伤进行相应处理,如骨折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复位、固定等治疗,以消除创伤因素对滑膜的刺激。 3.风湿免疫性疾病相关滑膜炎:对于由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的踝关节滑膜炎,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可能会使用到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等,如甲氨蝶呤等,但用药需在风湿免疫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 四、手术治疗 1.滑膜切除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滑膜增生明显、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行滑膜切除术。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于儿童患者要充分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综合考虑其生长发育等因素。

    2025-10-11 11:21:26
  • 膝关节炎怎么锻炼

    膝关节炎可通过多种锻炼方式改善,水中锻炼利用浮力和阻力,坐位腿部锻炼含腿部抬起、踝泵运动,靠墙静蹲强大腿肌肉稳膝,直腿抬高练股四头肌,太极拳缓冲击增平衡柔韧性,分别有具体方式、适合人群等要求。 一、水中锻炼 原理及优势: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负重,同时提供一定阻力促进肌肉锻炼,对各年龄段膝关节炎患者都较为友好,尤其适合体重较大或行动不便者。 具体方式:在浅水中进行步行、踢腿等动作,水深以能托起身体但仍可站稳为宜,每次锻炼15-20分钟,每周可进行3-4次。 二、坐位腿部锻炼 适合人群:适用于行动相对不便、需在坐位下进行锻炼的患者,各年龄段均可开展。 具体动作 腿部抬起:坐在椅子上,伸直患侧腿,将腿部缓慢抬起,与地面保持15-30度角,坚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进行2-3组。 踝泵运动:坐在椅子上,缓慢进行踝关节的屈伸动作,如同泵的抽水动作,每次屈伸尽量达到最大范围,每组10-15次,每天3-4组,可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增强小腿肌肉力量,对膝关节有一定保护作用。 三、靠墙静蹲 原理及要求:通过靠墙静蹲锻炼大腿肌肉力量,从而稳定膝关节。 具体方法:背部靠墙,膝关节屈曲,角度一般从30度开始,逐渐根据自身情况增加,但不宜超过90度,保持这个姿势30-60秒为一组,每次可进行3-5组,每组间隔休息30-60秒,每周进行3-5次。对于老年人或平衡能力较差者,可在旁边有人保护的情况下进行,避免摔倒。 四、直腿抬高锻炼 适用情况:适合各年龄段膝关节炎患者,尤其有助于增强股四头肌力量。 操作步骤:仰卧位,患侧腿伸直,缓慢抬高,使腿部与床面成30-45度角,坚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2-3组。如果患者腰部有不适,可适当降低抬高角度或缩短坚持时间。 五、太极拳锻炼 优势体现: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对膝关节的冲击较小,同时能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整体柔韧性,适合中老年人膝关节炎患者。 具体练习:选择简化太极拳进行练习,每次练习20-30分钟,每周可进行3-5次。练习过程中注意动作的规范和缓慢,重点关注腿部的虚实转换等动作对膝关节的影响,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动作幅度。

    2025-10-11 11:17:21
  • 胸椎骨折多久可以下床

    胸椎骨折患者下床时间取决于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治疗方法、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及康复进展等因素,一般需在医生评估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症状及康复进展来确定。 1.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 稳定性骨折:如果胸椎骨折较轻,没有明显的移位或神经损伤,通常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下床活动。 不稳定性骨折:严重的胸椎骨折,如骨折明显移位、涉及脊柱稳定性,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以确保骨折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2.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通常包括卧床休息、佩戴支具或使用外固定装置。下床时间会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下床时间可能会相对较早,但具体时间仍需根据手术情况和个体恢复情况来决定。 3.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和合并疾病:年龄较大、存在其他健康问题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 营养状况:良好的营养对于骨折愈合和恢复至关重要。 4.康复进展 疼痛控制: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疼痛可能会限制下床活动。当疼痛得到良好控制时,可以考虑逐渐下床。 神经功能恢复:如果存在神经损伤,需要密切监测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以确保可以安全地下床活动。 一般来说,医生会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定期随访中,根据骨折愈合的迹象、患者的症状和康复进展来确定下床时间。在开始下床活动之前,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一些特定的康复训练,以增强背部肌肉力量和提高平衡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下床时间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康复过程中密切配合治疗和护理。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此外,对于胸椎骨折的患者,以下是一些一般的注意事项: 卧床休息期间,应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扭曲或压迫受伤的脊柱。 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背部肌肉的强化练习和姿势训练。 注意疼痛管理,可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缓解疼痛。 避免重物提起、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以免加重骨折的风险。 定期复查,以监测骨折的愈合情况和身体的恢复进展。 如果您对胸椎骨折的具体情况或下床时间有进一步的疑问,建议咨询您的医生,他们将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2025-10-11 11:14: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