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益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陕西省医学会脊柱学分会青年委员,脊髓损伤学组委员,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两项,致力于脊柱创伤的基础及临床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独立完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000余例。展开
个人擅长
脊柱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展开
  • 肱骨骨折后的康复训练

    肱骨骨折后的康复训练分早期(1-2周)、中期(3-6周)、后期(6周以上),早期进行手指手腕活动和肩部肌肉等长收缩,中期开展肘关节屈伸和肩部主动活动,后期进行肩关节全方位活动和上肢力量训练,各阶段训练助力患肢功能恢复,不同人群需结合自身情况调整训练。 一、早期康复训练(骨折后1-2周) 1.手指和手腕活动 内容:进行手指的屈伸、握拳等动作,每天多次,每次尽量达到最大范围。同时进行手腕的桡侧偏、尺侧偏等活动。 原理及意义:通过手指和手腕的活动,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防止手部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因为骨折后患肢活动减少,手部的血液循环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早期活动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新陈代谢快,早期活动更有助于恢复手部功能;对于成年患者,也能维持手部基本的功能状态,为后续患肢的康复打下基础。 2.肩部肌肉等长收缩 内容:患者保持肩部肌肉紧张,持续5-10秒后放松,重复进行。 原理及意义:肩部肌肉等长收缩可以维持肌肉的力量,防止肌肉萎缩。等长收缩不引起关节活动,但能使肌肉产生张力。对于老年患者,肌肉力量本身有所下降,等长收缩有助于维持肩部肌肉的力量;对于年轻患者,也能避免肩部肌肉因为骨折后固定而迅速萎缩。 二、中期康复训练(骨折后3-6周) 1.肘关节屈伸训练 内容: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或借助简单的康复器械,进行肘关节的缓慢屈伸活动。开始时活动范围较小,逐渐增加活动幅度。 原理及意义:这个阶段骨折处有一定的纤维连接,开始进行肘关节的活动可以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对于儿童,其关节的可塑性强,相对容易恢复肘关节的活动范围;对于成年患者,如果骨折愈合情况良好,通过逐步增加活动幅度,可以使肘关节恢复到接近正常的活动范围。 2.肩部主动活动 内容:患者进行肩部的前屈、后伸、外展等主动活动,但要避免过度用力。例如,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缓慢将手臂向前抬起(前屈),然后向后伸展(后伸),向外侧展开(外展)。 原理及意义:肩部主动活动进一步促进肩部肌肉力量的恢复和关节活动度的增加。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中期康复训练有助于维持肩部的功能,因为糖尿病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适当的肩部活动可以改善这些情况;对于女性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活动幅度适中,避免因为过度活动导致肩部损伤。 三、后期康复训练(骨折后6周以上) 1.肩关节全方位活动 内容:进行肩关节的环转运动等全方位的活动,包括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旋转等。可以通过自己主动活动或者借助拉力器等辅助器械进行锻炼。 原理及意义:此时骨折基本愈合,通过全方位的活动可以最大程度恢复肩关节的功能。对于老年患者,长期的肩关节活动训练有助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因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很多动作都需要肩关节的参与;对于年轻的体力劳动者,恢复肩关节的全方位活动有助于他们恢复工作能力。 2.上肢力量训练 内容:进行哑铃等抗阻训练,增强上肢肌肉力量。例如,手持适当重量的哑铃进行屈伸肘关节、外展肩关节等动作的训练。 原理及意义:增强上肢力量可以使患肢更好地恢复正常功能。对于儿童,在力量训练时要选择合适重量的器械,避免过度训练影响骨骼发育;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进行力量训练时要注意避免血压过度波动,训练要循序渐进,以患者自身感觉舒适为准。

    2025-10-10 12:25:53
  • 腰突通过锻炼可以自愈吗

    部分病情较轻的腰突患者通过适当锻炼有可能自愈,如加强核心肌群锻炼、做瑜伽柔和动作等,但病情较重、中老年患者或保持不良生活方式时难自愈,锻炼时不同人群有差异且要避免错误锻炼,病情较重需结合其他正规治疗手段。 一、部分轻症腰突通过锻炼自愈的情况 对于一些由于姿势不良、偶尔腰部受力不当等引起的轻度腰椎间盘突出,通过科学合理的锻炼有可能使病情缓解甚至自愈。例如: 核心肌群锻炼:加强腹部和腰部核心肌群的锻炼可以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像平板支撑,能够锻炼腹横肌等核心肌肉,一般开始每次可保持30-60秒,每天进行3-4组,随着身体适应可逐渐延长时间和增加组数。通过增强核心肌群力量,对腰椎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有助于突出的椎间盘部分回纳或减轻对神经的压迫,从而使症状改善甚至自愈。 瑜伽中的一些柔和动作:比如猫牛式,能够温和地活动脊柱,增加脊柱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猫牛式动作是四足动物姿势开始,吸气时背部下沉,抬头看天花板;呼气时背部拱起,低头含胸。每次做5-10个来回,每天进行2-3次。适当的瑜伽动作可以在不增加腰椎过度负荷的情况下,改善腰部的血液循环,放松腰部肌肉,对于轻度腰突有一定的康复作用。 二、不能自愈的情况及原因 病情较重时:当腰椎间盘突出比较严重,已经明显压迫神经根,出现严重的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肌力下降等情况时,仅靠锻炼很难自愈。因为此时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对神经的压迫已经比较严重,锻炼无法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自行回纳到正常位置,必须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物理治疗(牵引、推拿等)甚至手术治疗等。 年龄因素影响:对于中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腰椎本身存在退变等基础情况,即使进行锻炼,腰椎间盘突出自愈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因为年龄相关的腰椎退变会使椎间盘本身的弹性和修复能力下降,突出的椎间盘更难通过锻炼恢复。而年轻患者如果是轻度腰突,相对更有可能通过锻炼自愈,但也不是绝对的,还需要看具体的病情发展。 生活方式因素:如果在锻炼的同时仍然保持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久坐、弯腰负重、姿势不正确等,即使进行了锻炼,腰突也很难自愈甚至可能会加重病情。例如长期久坐会使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腰椎承受的压力增加,不利于腰突的恢复。 三、锻炼时的注意事项 不同人群的差异 年轻人:相对来说身体的柔韧性和恢复能力较好,可以选择一些强度稍高但适合的锻炼方式,如上述的平板支撑、瑜伽等,但也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一开始就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导致腰部损伤加重。 中老年人:锻炼时要选择温和、舒缓的运动,避免剧烈的弯腰、扭转等动作。可以选择散步、游泳等运动,散步每次30分钟左右,每天1-2次;游泳(尤其是蛙泳)是对腰椎间盘突出比较友好的运动,因为在水中身体处于漂浮状态,腰椎承受的压力较小,能够锻炼腰部肌肉且不加重病情。 避免错误锻炼:千万不要进行一些错误的锻炼方式,比如过度弯腰的仰卧起坐,这种动作会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加重腰突病情。还有快速旋转腰部等运动,也容易导致腰椎间盘进一步突出,压迫神经。 总之,腰突是否能通过锻炼自愈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适当科学的锻炼对腰突的康复有一定帮助,但如果病情较重则需要结合其他正规治疗手段。

    2025-10-10 12:24:42
  • 乳胶枕对颈椎病有用吗

    乳胶枕对颈椎病有一定有益作用,能符合人体颈椎生理曲度、提供合适承托力,但不同人群使用有差异,且有局限性,并非适用于所有颈椎病患者,个体差异也会影响其效果,严重颈椎病患者不能仅靠乳胶枕治疗。 一、乳胶枕对颈椎病可能的有益作用 1.符合人体颈椎生理曲度 乳胶枕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够根据人体颈部的形状进行贴合。正常人体颈椎存在向前的生理曲度,乳胶枕可以在睡眠时为颈部提供合适的支撑,帮助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有研究表明,合适的颈椎曲度维持对于缓解颈椎病症状、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有积极意义。例如,通过对长期使用符合颈椎生理曲度枕头的人群进行观察,发现其颈部肌肉紧张程度相对较低,颈椎相关不适症状的发生频率有所降低。 2.提供合适的承托力 乳胶枕的弹性和承托力能够均匀分散头部和颈部的压力。在睡眠过程中,头部重量会对颈部产生压力,如果压力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颈部肌肉疲劳和颈椎受力不均衡。乳胶枕能够较好地分散压力,使颈部肌肉在睡眠时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研究显示,使用具有合适承托力乳胶枕的人群,其颈部肌肉在夜间的压力负荷比使用不合适枕头的人群低约30%-40%,这有助于缓解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紧张的状况。 二、不同人群使用乳胶枕对颈椎病的影响 1.成年人 对于成年颈椎病患者,选择合适的乳胶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改善睡眠时的颈部状态。不同年龄段的成年人,由于身体状况和颈椎退变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合适的乳胶枕都能起到一定的颈部支撑和压力分散作用。例如,30-50岁的成年人,若患有颈椎病,使用符合要求的乳胶枕有助于在睡眠中保持颈椎的良好状态,减少白天颈部不适的发作。 2.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颈椎退变,乳胶枕的合适支撑对于他们尤为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皮肤相对较为敏感,在选择乳胶枕时要关注乳胶枕的材质是否柔软亲肤,避免因乳胶枕材质过硬或过软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根据老年人的颈椎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高度和承托力的乳胶枕,一般建议选择高度在6-10厘米左右较为合适的乳胶枕,以更好地适应老年人的颈椎生理特点。 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是颈椎发育的关键阶段,如果长期使用不合适的枕头,可能会影响颈椎的正常发育,增加未来患颈椎病的风险。合适的乳胶枕可以在青少年睡眠时为颈椎提供良好的支撑,有助于维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对青少年颈椎的健康发育有积极作用。但青少年在选择乳胶枕时,要注意其安全性和合适的尺寸,确保乳胶枕不会对青少年的颈部造成过度束缚或不适。 三、乳胶枕使用的局限性 1.并非适用于所有颈椎病患者 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颈椎病患者,如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单纯依靠乳胶枕可能无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脊髓型颈椎病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甚至手术治疗等。乳胶枕只能起到辅助缓解症状的作用,不能替代正规的医疗治疗。 2.个体差异影响效果 不同个体的颈椎情况存在差异,包括颈椎的曲度、肌肉紧张程度、病变程度等。有些患者可能使用乳胶枕后感觉颈部舒适感提升,但有些患者可能效果不明显。这是因为每个人的颈椎具体状况不同,乳胶枕的作用发挥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颈椎曲度严重变直或存在严重颈椎病变的患者,使用乳胶枕后的改善程度可能相对有限。

    2025-10-10 12:21:52
  • 孕妇颈椎病怎么治疗

    孕妇颈椎病可通过物理治疗(牵引、按摩推拿、热敷)、运动康复(颈部伸展运动、游泳)、生活方式调整(姿势调整、选合适枕头)来应对,若症状严重及时就医评估监测以保母婴安全。 一、物理治疗 1.牵引治疗:可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适度牵引,能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等。但需注意牵引的力度、角度等要根据孕妇个体情况精准调整,因为孕妇身体处于特殊时期,不合适的牵引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例如,通过合适的牵引可以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缓解因颈椎病引起的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但要避免过度牵引导致颈椎不稳定等问题。 2.按摩推拿: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轻柔的颈部按摩推拿,可放松颈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不过,孕妇进行按摩推拿时要特别注意手法和部位,比如不能用力按压颈部的某些敏感区域,因为不当的手法可能会影响胎儿安全。通过适当的按摩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减轻颈椎病带来的不适,但一定要选择正规且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操作。 3.热敷:使用温毛巾进行局部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热敷能够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减轻颈椎病的症状。孕妇在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皮肤,这是因为孕妇皮肤敏感度可能会有所变化,所以要格外留意热敷的温度控制。 二、运动康复 1.颈部伸展运动:孕妇可缓慢进行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运动,但要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例如,缓慢地将头部向前屈,感受颈部前方肌肉的拉伸,然后再缓慢向后伸,感受颈部后方肌肉的拉伸,每个动作重复5-10次。这样的运动可以增强颈部肌肉力量,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同时缓解颈椎病带来的不适,但要避免剧烈的运动,防止对腹部造成不良影响。 2.游泳:游泳是一种比较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特别是蛙泳。在游泳过程中,颈部处于自然伸展状态,能够锻炼颈部肌肉,同时又不会对颈椎造成过大的压力。孕妇可以每周进行2-3次游泳活动,每次游泳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但要注意游泳场所的卫生和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三、生活方式调整 1.姿势调整: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坐着时要确保腰部有良好的支撑,背部挺直,头部保持正直,眼睛平视前方;站立时要收腹挺胸,头部不要过度前伸或后仰。长时间保持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颈椎的劳损,例如在坐着工作时,可以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将电脑屏幕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使眼睛能够平视屏幕,从而减轻颈椎的负担。 2.选择合适的枕头:孕妇应选择高度适中、质地柔软且能保持颈椎生理曲度的枕头。一般来说,枕头的高度以一拳高(约10-15厘米)为宜,这样可以在睡眠时为颈部提供良好的支撑,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减少颈椎病的发作频率。合适的枕头对于孕妇夜间的颈椎休息非常重要,能够帮助缓解白天因各种活动导致的颈椎疲劳。 四、医疗评估与监测 孕妇如果颈椎病症状较为严重,如出现剧烈疼痛、上肢无力明显、行走不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评估,如颈椎的影像学检查等,但要注意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对胎儿的辐射影响。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整个孕期要密切监测孕妇的病情变化以及胎儿的状况,确保母婴安全。

    2025-10-10 12:20:45
  • 腿疼怎么排除是骨癌

    要排查骨癌导致的腿疼,需从多方面入手。症状表现上骨癌腿疼有进行性加重、夜间痛等特点,一般腿疼多不同;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初步筛查,CT能清晰显示细微结构,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查肿瘤标志物及病理检查确诊;不同人群如儿童青少年、成年人、有既往病史者排查时各有特殊考虑,需综合多方面由专业医生全面评估判断。 一、症状表现排查 骨癌导致的腿疼通常具有一些特点,比如疼痛往往是进行性加重的,夜间痛比较明显,有的患者还会伴有局部的肿胀,肿胀可能会逐渐增大,皮肤温度可能会升高,皮肤表面可能出现静脉怒张等表现。而一般的腿疼,比如劳损引起的腿疼,多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且不会有进行性加重和夜间痛等典型骨癌腿疼的特征。不过这只是初步的症状排查,不能仅凭症状就确诊或排除骨癌。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骨癌的常用方法。通过X线可以观察骨骼的形态、结构,看是否有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等情况。如果有骨癌,可能会出现骨质的溶骨性或成骨性破坏,骨膜反应可能表现为Codman三角、日光射线征等,但X线对于一些早期的、病变较隐匿的骨癌可能存在漏诊的情况。 2.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骼的细微结构,对于X线难以发现的病变,CT能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比如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骨破坏的范围、周围软组织受侵犯的情况等,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骨癌相关的病变。 3.MRI检查: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更好地显示肿瘤与周围软组织、血管、神经等的关系,对于发现骨髓内的病变非常敏感,在排查骨癌时,MRI可以更早地发现骨髓内的异常信号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骨癌。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一些肿瘤标志物可能会有异常,比如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但这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是骨癌,因为其他一些骨病或非骨源性肿瘤也可能导致其升高,不过如果这些指标明显异常,需要进一步排查骨癌的可能。 2.病理检查:这是确诊骨癌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等,以明确是否为骨癌以及骨癌的具体类型等。如果病理检查发现了癌细胞,就可以确诊为骨癌;如果没有发现癌细胞,也不能完全排除骨癌,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1.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发生骨癌的可能性相对较高,比如常见的尤文肉瘤、骨肉瘤等。对于这个年龄段出现腿疼的情况,更要高度警惕骨癌的可能,因为他们处于骨骼生长发育阶段,一些骨癌的表现可能与生长痛等容易混淆,所以需要更细致地进行上述各项检查来排查。 2.成年人:成年人腿疼排查骨癌时,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常见的骨病,如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但也不能忽视骨癌的可能,尤其是有长期不明原因腿疼、疼痛进行性加重等情况时,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3.有既往病史人群:如果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出现腿疼,要警惕骨转移癌的可能,这时候需要通过上述检查来排查是否是骨转移导致的腿疼,因为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可能转移到骨骼引起腿疼等症状。 总之,要排除骨癌导致的腿疼,需要综合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情况,由专业的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判断。

    2025-10-10 12:19: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