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益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陕西省医学会脊柱学分会青年委员,脊髓损伤学组委员,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两项,致力于脊柱创伤的基础及临床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独立完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000余例。展开
个人擅长
脊柱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展开
  • 手背筋肌腱血管神经都断了手又麻又疼怎么回事

    手背筋肌腱血管神经都断了后手麻疼主要因神经损伤,相关检查有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需急诊手术修复及术后康复治疗,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恢复中要遵医嘱康复训练、保护手部,有基础病者需注意控制基础病等。 相关检查及诊断要点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手部的感觉情况,比如用棉签轻触手部不同部位,看患者是否能感知触觉,还会检查手部肌肉的运动功能,看是否有肌肉无力等情况,通过这些初步判断神经损伤的大致情况。 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观察肌腱、血管、神经的断裂情况,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软组织的结构,帮助医生明确肌腱断裂的部位、血管损伤的程度以及神经断裂的范围等;也可以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更精确地显示神经、肌腱、血管的细微结构损伤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急诊手术修复:一旦确诊手背筋肌腱血管神经都断了,需要尽快进行急诊手术。对于神经断裂要进行精细的缝合修复,以尽量恢复神经的连续性,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肌腱断裂需要进行缝合修复,恢复手部的运动功能;血管断裂要进行吻合,恢复手部的血液供应。手术是恢复手部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步骤,通过手术重建断裂的结构,促进后续的恢复。 术后康复治疗:术后需要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手部的功能锻炼,早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手指屈伸等被动活动,防止肌腱粘连等情况发生,随着恢复情况逐渐进行主动的功能锻炼,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如激光治疗、红外线照射等,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麻木等症状,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在康复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调整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式,比如儿童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康复训练要更加轻柔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造成损伤;女性可能在康复期间更关注手部的美观和功能恢复的平衡等。 预后及注意事项 预后情况:预后情况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神经损伤的程度、手术修复的及时性和效果、康复治疗的依从性等。如果神经损伤较轻,手术修复及时,康复治疗规范,那么手麻、疼的症状可能会逐渐减轻,手部功能也能较好恢复;如果神经损伤严重,或者手术、康复不及时,可能会遗留长期的手麻、疼痛以及手部功能障碍等问题。 注意事项:患者在恢复期间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早过度活动导致修复的结构再次损伤。同时要注意手部的保护,防止受伤部位再次受到外力冲击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神经的修复等过程,不利于恢复;老年人可能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过程可能会更缓慢,需要更耐心地进行康复治疗,并且家人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等。

    2025-10-10 11:28:02
  • 臀部筋膜炎的症状

    臀部筋膜炎主要有以下表现:疼痛部位在臀部深层,可累及周围区域,性质多样,起病隐匿且随病情发展加重,还可能向大腿后侧放射;肌肉紧张僵硬,触摸有结节感,致臀部活动受限;特定筋膜部位有明显压痛且与筋膜炎部位一致;髋关节活动范围减小,不同人群因自身情况活动受限表现有差异,有相关病史或不良生活方式人群症状可能更明显。 疼痛特点:疼痛具有隐匿性,起病初期可能较轻,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加重,而且疼痛可能会向大腿后侧等部位放射,但一般放射范围不会超过膝关节。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疼痛感受可能略有差异,年轻人可能对疼痛的耐受力相对较强,但病情进展时疼痛也会较为明显;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对疼痛的感知更敏感,且疼痛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对于有久坐、久站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疼痛出现的频率和程度往往更高。 肌肉紧张与僵硬 肌肉状态:患者可感觉到臀部肌肉紧张,触摸时能发现肌肉较硬,有结节感。肌肉僵硬会导致臀部活动受限,比如弯腰、转身、抬腿等动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儿童中,如果是因长期不正确的坐姿等原因导致臀部筋膜炎,也会出现臀部肌肉紧张僵硬,影响其正常的肢体活动,如影响走路姿势等。对于有腰部疾病等病史的人群,臀部筋膜炎导致的肌肉紧张僵硬可能会加重原有的身体不适,因为腰部和臀部肌肉是相互关联的,腰部疾病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臀部筋膜炎,而臀部筋膜炎引起的肌肉紧张僵硬又会反作用于腰部,形成恶性循环。 压痛 压痛位置:在臀部的特定筋膜部位存在明显压痛,用手指按压时患者会有较为剧烈的疼痛反应,压痛部位多与筋膜炎发生的部位一致。不同个体的压痛部位可能略有不同,但一般集中在臀部深层的筋膜区域。例如,通过临床触诊发现,多数臀部筋膜炎患者在臀中肌、臀小肌等部位的筋膜处有明显压痛。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身体组织的退变,可能压痛更明显,而年轻人群如果有过度运动等情况导致的臀部筋膜炎,压痛部位也较为集中在相关筋膜区域。有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生活方式的人群,臀部筋膜承受的压力较大,更容易出现压痛情况。 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变化:臀部筋膜炎会使患者的髋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如髋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收等动作幅度受限。例如,在进行髋关节屈伸动作时,正常活动范围可能会减少1/3-1/2左右。对于儿童来说,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玩耍、跑跳等活动;孕妇由于身体负担加重,臀部筋膜炎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会对其日常行动造成更大影响,比如上下楼梯、起身等动作都变得困难。有既往臀部外伤史等病史的人群,臀部筋膜炎引起的活动受限可能会更严重,因为外伤可能已经对臀部筋膜等组织造成了一定损伤,再加上筋膜炎的影响,活动受限程度会增加。

    2025-10-10 11:26:04
  • 手指里长骨刺怎么办

    手指里的骨刺医学上称骨赘,是关节退行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更易出现,长期手部重复性劳作等人群风险高。非药物干预有休息制动、热敷、按摩、关节活动度训练;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除骨刺且特殊人群用需谨慎;严重疼痛活动受限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手术,儿童一般不首选手术,早期发现采取合适干预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认识手指里的骨刺 手指里长的骨刺,医学上称为骨赘,是由于关节软骨的磨损、破坏,促使骨头本身的修补、硬化与增生,是一种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相对更易出现,长期从事手部重复性劳作、有手部关节外伤史或患有手部关节炎等疾病的人群,发生手指骨刺的风险较高。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休息与制动 让手指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过度使用手指进行重复性的劳作,如长时间打字、织毛衣等。减少手指关节的磨损,给骨刺周围组织恢复的机会。对于儿童,如果是因不当玩耍导致手指关节问题出现类似骨刺情况,要减少引起关节过度活动的玩耍行为。 (二)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用温毛巾或热水袋对手指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能够促进手指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因骨刺引起的疼痛和僵硬感。不过,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皮肤,儿童热敷时家长需密切关注温度和时间。 按摩:由专业人员或自己轻柔地按摩手指关节周围,从手指根部向指尖方向轻轻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按摩有助于放松手指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但手法要轻柔,避免加重关节损伤。儿童如有手指骨刺相关问题,按摩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关节活动度训练:在疼痛可耐受的范围内进行手指的屈伸、旋转等轻度关节活动度训练,如缓慢地握拳、伸开手指,每次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这样可以维持手指关节的灵活性,防止关节僵硬,但活动要适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疼痛加剧。 三、药物干预的局限性 如果手指骨刺引起疼痛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但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骨刺。而且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 四、手术治疗情况 当手指骨刺引起严重的疼痛、活动受限,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除骨刺等,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感染、复发等,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恢复手指功能。对于儿童,一般不首先考虑手术治疗,除非病情非常严重且保守治疗完全无效,需由多学科团队综合评估后再做决定。 总之,手指里长骨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早期发现后积极采取合适的干预手段,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10 11:22:20
  • 滑囊炎会腰痛吗

    滑囊炎有可能引发腰痛,但通常不是主要病因,腰背部滑囊炎可直接致腰痛,髋关节周围滑囊炎等可牵涉引起腰痛,还需与腰椎本身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部肌肉劳损等导致的腰痛鉴别,出现腰痛需结合多方面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 一、特定部位滑囊炎引发腰痛的情况 1.腰背部滑囊炎 腰背部存在一些滑囊,比如腰背筋膜下的滑囊等。当这些滑囊发生炎症时,炎症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就可能直接引起腰背部的疼痛,表现为腰痛症状。这种情况相对较为少见,但确实可能发生。从年龄方面来看,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不过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腰部有过外伤史等人群相对更易出现腰背部滑囊炎进而导致腰痛。生活方式上,长期弯腰劳作、腰部姿势不良等也会增加腰背部滑囊炎的发生风险。 2.与腰部相邻部位滑囊炎牵涉引起腰痛 例如髋关节周围的滑囊炎,当髋关节周围滑囊发炎时,炎症产生的刺激可能通过神经传导牵涉到腰部,引起腰痛。对于儿童来说,髋关节滑囊炎(如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可能会出现下肢疼痛伴腰痛的情况,这是因为儿童的神经传导特点,炎症刺激容易通过神经牵涉到腰部。在病史方面,如果有髋关节外伤史、感染史等,发生髋关节滑囊炎牵涉腰痛的可能性会增加。 二、其他原因导致腰痛需与滑囊炎引发的腰痛鉴别 1.腰椎本身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这是引起腰痛非常常见的原因。腰椎间盘的退变、损伤等导致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引起腰痛,同时可能伴有下肢的放射痛、麻木等症状。其发病与年龄增长、长期弯腰、腰部外伤等因素有关,年龄较大的人群、长期从事伏案工作后又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更容易患病。 腰椎管狭窄症:多是由于腰椎管、神经根管等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腰痛,常伴有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休息后可缓解,再次行走又会复发。老年人由于腰椎退变等原因更容易发生腰椎管狭窄症。 2.腰部肌肉劳损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久站、长期弯腰等,会导致腰部肌肉慢性劳损,引起腰痛。这种腰痛通常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减轻。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司机等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的人群。 如果出现腰痛症状,不能简单认为是滑囊炎引起,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等)来明确病因。如果怀疑滑囊炎导致腰痛,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例如通过体格检查发现局部滑囊处有压痛等表现,再进一步结合相关检查来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休息、物理治疗等,必要时可能会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等缓解症状,但具体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

    2025-10-10 11:19:06
  • 腰椎间隙变窄的原因是什么

    腰椎间隙变窄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等多因素影响,儿童多因先天性脊柱发育异常,中老年人多因腰椎间盘退变;性别因素关联不显著但妊娠、绝经等会有影响;久坐、腰部外伤、过度负重等生活方式易致其变窄;有腰椎间盘退变、脊柱疾病等病史者易出现腰椎间隙变窄。 一、年龄因素 对于儿童来说,腰椎间隙变窄相对较少见,若出现可能与先天性的脊柱发育异常有关,比如先天性的椎体发育畸形等情况,这是由于在胚胎发育时期脊柱的正常结构形成出现异常导致腰椎间隙相关结构发育异常,进而引起间隙变窄。 中老年人腰椎间隙变窄较为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会发生退行性改变,椎间盘的水分逐渐丢失,椎间盘变薄,导致腰椎间隙变窄,这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性退变过程,就像关节软骨会磨损一样,椎间盘也会经历这样的退变过程。 二、性别因素 从总体发病情况来看,性别因素导致腰椎间隙变窄的直接关联不显著,但在一些因劳损等因素导致的情况中,男性由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等情况相对较多,腰部受力较大,可能会更早出现腰椎间盘的退变,从而增加腰椎间隙变窄的风险;而女性在妊娠、绝经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影响下,也可能影响腰椎的稳定性等,增加腰椎间隙变窄的可能性,比如妊娠期间腰部承受的压力增大,绝经后骨量丢失等都可能对腰椎间隙产生影响。 三、生活方式因素 久坐:长时间保持坐姿,腰椎处于相对固定的屈曲位,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不均匀,容易导致椎间盘退变,进而引起腰椎间隙变窄。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由于每天大部分时间坐着,腰椎间隙受到的不良影响较大。 腰部外伤:急性的腰部外伤,如腰部受到撞击、摔倒等,可能会直接损伤腰椎间盘、椎体等结构,导致腰椎间隙变窄。比如运动时腰部扭伤,可能会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等,影响腰椎间隙的正常结构。 过度负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腰部过度负重,会加速椎间盘的磨损和退变,从而导致腰椎间隙变窄。像建筑工人长期搬运重物,腰部承受的压力远超正常范围,容易出现腰椎间隙变窄的情况。 四、病史因素 腰椎间盘退变病史:如果既往有腰椎间盘退变的情况,如曾经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史,那么随着病情的发展,椎间盘进一步退变,就可能导致腰椎间隙逐渐变窄。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本身就是椎间盘退变的一种表现,在退变过程中椎间盘不断损耗,间隙会逐渐变窄。 脊柱疾病病史:有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脊柱疾病病史的患者,病变会破坏腰椎的正常结构,包括椎间盘、椎体等,从而引起腰椎间隙变窄。例如脊柱结核会侵蚀椎体和椎间盘,导致椎体破坏、椎间盘破坏,进而使腰椎间隙变窄。

    2025-10-10 11:17: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