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益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陕西省医学会脊柱学分会青年委员,脊髓损伤学组委员,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两项,致力于脊柱创伤的基础及临床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独立完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1000余例。展开
个人擅长
脊柱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展开
  • 小腿滑囊炎吃啥药

    非甾体抗炎药可抗炎止痛缓解小腿滑囊炎疼痛炎症,如布洛芬通过抑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发挥作用但特殊人群需谨慎;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能快速减轻炎症反应但特殊人群使用有禁忌;儿童患小腿滑囊炎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用药物需更谨慎;有基础疾病者用药要调整方案。 一、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小腿滑囊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例如布洛芬,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它能有效减轻滑囊炎相关的疼痛症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止痛功效,但需注意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等特殊人群要谨慎使用,因为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 二、糖皮质激素 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对于缓解小腿滑囊炎的炎症有较好效果。研究显示,将适量糖皮质激素注射到滑囊内,能快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使用需非常谨慎,因为长期或不当使用可能影响骨骼发育等;对于有感染倾向的患者则禁止使用,以免导致感染扩散。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小腿滑囊炎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休息、物理治疗等。因为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使用药物可能带来更多潜在风险,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影响儿童的肾功能等,所以一般不轻易使用药物,尤其是低龄儿童。 老年人:老年人患小腿滑囊炎时,使用药物需更加谨慎。例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关注其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的影响,因为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退,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可能需要选择对胃肠道和心血管影响较小的药物,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对于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要评估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骨质疏松等,因为糖皮质激素可能加重骨质疏松风险。 有基础疾病者:若患者本身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使用药物时需要调整用药方案。比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肝肾功能负担,需要根据肝肾功能情况减量或选择其他替代药物;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也需要综合评估基础疾病对药物代谢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5-10-10 10:13:44
  • 手腕轻微骨裂多久能好

    手腕轻微骨裂一般需4-6周基本恢复,完全康复可能3个月甚至更久,受个体因素(年龄、健康状况)、治疗方式(固定方式)、康复锻炼影响,儿童要关注固定及协助康复锻炼,老年人要加强营养、做好生活护理及定期复查。 个体因素 年龄:儿童手腕轻微骨裂恢复相对较快,因为儿童骨骼的再生能力较强,新陈代谢旺盛,通常4-6周左右骨折端就可初步愈合;而老年人由于骨骼质量下降,钙流失等原因,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可能需要6-8周甚至更久才能初步愈合,完全康复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健康状况:本身健康状况良好的人,身体的修复能力较强,手腕轻微骨裂恢复相对较快;如果本身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从而延缓恢复时间,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愈合。 治疗方式 固定方式:采用合适的固定方法很重要,如石膏固定或支具固定等。一般规范的固定能使骨折端稳定,促进骨折愈合,通常4-6周可达到初步愈合;如果固定不牢固,骨折端有微动,会影响愈合,延长恢复时间。 康复锻炼: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有助于恢复。早期进行适当的手指屈伸等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消肿和骨折愈合;康复锻炼过早或过晚、方式不当都可能影响恢复。一般在骨折初步愈合后(4-6周左右)开始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完全恢复正常活动可能需要3个月左右,但如果康复锻炼规范、及时,可能会缩短恢复时间。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手腕轻微骨裂后,家长要密切关注固定情况,防止石膏或支具过松或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同时要督促儿童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康复锻炼,但要注意锻炼强度,因为儿童可能配合度不够,需要家长协助引导,避免过度锻炼导致损伤加重。 老年人:老年人手腕轻微骨裂后,除了要注意固定和康复锻炼外,还需注意加强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促进骨骼恢复。家属要帮助老年人做好生活护理,防止因长期卧床等情况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肺炎、压疮等。并且要定期带老年人复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

    2025-10-10 10:09:53
  • 屁股尾骨骨折多久能好

    屁股尾骨骨折恢复时间一般成人约6-8周基本愈合,完全恢复需3个月甚至更长,受骨折严重程度、年龄、治疗方式影响,恢复中初期避免久坐,康复期适度锻炼,孕妇需特殊注意。 影响恢复时间的因素 骨折的严重程度:如果是轻度的尾骨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恢复相对较快;而如果骨折移位明显,甚至合并周围软组织的严重损伤,恢复时间会相应延长。例如,单纯的尾骨裂纹骨折,愈合时间可能较短;而有明显错位的尾骨骨折,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年龄因素:儿童的尾骨骨折恢复相对较快,因为儿童的骨骼再生能力较强;而老年人由于骨骼代谢缓慢,骨折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比如,儿童尾骨骨折可能在4-6周左右基本愈合,而老年人可能需要8周以上甚至更久。 治疗方式:采取保守治疗的尾骨骨折患者,恢复时间主要取决于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如果是采取手术治疗的尾骨骨折,手术过程中对局部组织的影响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都会影响整体的恢复时间。一般保守治疗的恢复时间相对手术治疗可能稍长一些,但具体还需根据个体情况判断。 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受伤后的初期:受伤后应尽量避免久坐,选择侧卧位或俯卧位休息,以减轻尾骨部位的压力,促进骨折愈合。例如,坐着时可以在臀部垫一个中空的坐垫,使尾骨不直接接触座椅,减少疼痛和对骨折部位的进一步压迫。 康复期:在骨折愈合的康复期,可以逐渐进行一些轻度的康复锻炼,如盆底肌肉的收缩舒张锻炼等,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周围肌肉力量,促进恢复,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锻炼导致骨折部位再次损伤。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监督孩子避免剧烈活动;对于老年患者,康复锻炼要更加温和,逐步增加活动量。 特殊人群:孕妇发生尾骨骨折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孕妇身体负担较重,在恢复过程中要更加注意休息姿势的调整,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措施,因为孕妇的身体状况特殊,骨折恢复需要兼顾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2025-10-10 10:07:01
  • 手腕骨折后有什么后遗症

    手腕骨折后可能遗留多种后遗症,包括关节活动受限、创伤性关节炎、肌肉萎缩、慢性疼痛、骨折畸形愈合,不同人群在这些后遗症的表现和影响上各有特点,如儿童、老年患者及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受影响程度不同。 创伤性关节炎 当手腕骨折导致关节面不平整时,长期磨损会引发创伤性关节炎。比如手腕部的腕舟骨骨折,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复位和愈合,关节面变得粗糙,随着时间推移,关节软骨不断磨损,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等症状。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频繁使用手腕的人群,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相对较高;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也可能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病几率。 肌肉萎缩 手腕骨折后,由于患肢长时间固定,肌肉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会发生废用性肌肉萎缩。以尺桡骨骨折为例,固定期间前臂的肌肉活动减少,肌肉体积变小,力量减弱。儿童骨折后,肌肉萎缩可能会影响其手部功能的正常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肌肉的正常发育对手部的精细动作等有重要影响;老年患者肌肉萎缩后恢复相对困难,会进一步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慢性疼痛 部分手腕骨折患者会遗留慢性疼痛的问题。骨折愈合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组织的异常修复,如瘢痕组织形成,或者神经损伤等情况。例如,骨折时周围的神经受到牵拉或损伤,即使神经修复后,也可能遗留神经痛。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本身有骨质疏松,骨折后疼痛可能更难以缓解且容易反复;生活方式中长期过度使用手腕,会加重慢性疼痛的程度。 骨折畸形愈合 如果手腕骨折复位不佳,可能出现畸形愈合的情况。比如掌骨骨折后,手指的外观和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手指的歪斜、活动异常等。儿童骨折畸形愈合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手部外观和功能的长期异常;老年患者畸形愈合后会严重影响手腕及手部的正常功能,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如穿衣、拿取物品等日常活动都会受到阻碍。

    2025-10-10 10:01:21
  • 骨折移位有什么感觉

    骨折移位会有疼痛、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等表现,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人群在这些表现上有差异,如儿童对疼痛感知与成人不同,女性在意畸形外观变化等,儿童骨骼异常活动表现不典型,老年人骨擦音或骨擦感相对易感知。 畸形 骨折移位后,受伤部位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畸形。比如上肢骨折移位可能会导致手臂的形状发生改变,不再是正常的解剖形态;下肢骨折移位可能会出现肢体短缩、成角等畸形表现。对于不同性别的人群,畸形的外观表现可能没有本质区别,但女性可能会更在意骨折移位导致的肢体外观变化。生活方式不同的人,比如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骨折移位后畸形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劳作;而长期久坐的人,骨折移位后的畸形可能会对其日常的坐姿等产生影响。有既往骨折病史的人,再次发生骨折移位时,畸形表现可能与初次骨折有所不同。 异常活动 骨折移位时,在原本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异常的活动,这也是常见的感觉之一。例如,本来是上肢的骨干骨折,移位后可能会出现类似关节的活动情况。儿童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移位导致的异常活动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的骨骼柔韧性相对较好,异常活动的表现可能没有成人那么典型,但依然可以通过专业的检查发现。女性在怀孕期间如果发生骨折移位,由于身体的生理变化,异常活动的表现和处理可能会有其特殊性;男性如果从事高强度运动导致骨折移位,异常活动的情况可能会比较明显。 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移位时,骨折端相互摩擦会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可以感觉到骨折部位有类似摩擦的声音或者触感。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骨擦音或骨擦感的表现可能在强度等方面有所差异,但本质都是骨折端摩擦产生的异常感觉。例如,儿童的骨骼骨折后,骨擦音或骨擦感可能相对较难察觉,需要专业医生仔细检查;老年人的骨骼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骨折移位时骨擦音或骨擦感可能相对容易感知一些。

    2025-10-10 09:59: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