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周围神经病及癫痫病的临床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博士,副主任医师,200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七年制),后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工作。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兼秘书,陕西省抗癫痫协会认知障碍与癫痫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学组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肉毒素注射治疗肌痉挛性疾病,参与多项临床研究,承担陕西省课题1项,陕西省神经病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2项,院级临床研究课题1项,院基金1项,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论文9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周围神经病及癫痫病的临床诊治。展开
  • 脑梗后常出现头晕怎么回事

    脑梗后常出现头晕,原因包括脑供血不足、平衡功能障碍、神经功能受损、血管性头晕、心理因素等,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为一般人群配合规范治疗、休息等,老年人群加强护理、监测控制基础疾病,有心理问题患者需家人医护关心疏导及必要时请心理医生干预。 脑供血不足:脑梗会导致脑部血管狭窄、堵塞,使得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供应大脑的血液量减少,从而引起头晕。例如,大脑的某一局部区域因脑梗出现供血不足,就会影响该区域神经功能的正常运作,进而引发头晕症状。在老年人群中,本身血管弹性就有所下降,脑梗后更易出现脑供血不足相关的头晕情况。 平衡功能障碍:小脑等部位是维持人体平衡的重要结构,脑梗若累及小脑等平衡相关区域,会破坏人体的平衡调节机制,导致平衡功能障碍,引起头晕。这类患者在行走或站立时,平衡感明显缺失,头晕症状较为突出,尤其在年龄较大、脑梗病情较重的患者中更常见。 神经功能受损:脑梗会损伤脑部的神经组织,影响神经信号的正常传导,当与头晕相关的神经通路受到影响时,就会出现头晕症状。比如,脑部负责感知头部位置、运动等信息并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的神经通路受损,大脑无法准确获取这些信息,就会产生头晕。不同年龄段的脑梗患者,由于神经修复能力的差异,头晕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血管性头晕:脑梗后可能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影响脑部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进而引起头晕。例如,血管收缩和舒张失衡,使得脑部血液灌注不稳定,从而出现头晕表现。有高血压病史的脑梗患者,血管本身就存在一定问题,脑梗后血管性头晕的发生风险可能相对更高。 心理因素:脑梗后患者往往会因为身体功能的障碍等情况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头晕的出现。患者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从而引发头晕症状。在女性脑梗患者中,由于情感相对细腻,更易受心理因素影响出现头晕情况。 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对于一般人群: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脑梗的规范治疗,包括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措施,以促进脑部功能的恢复,从而缓解头晕症状。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对于老年人群:除了上述治疗外,要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脑梗复发及头晕再次发生的风险。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家人和医护人员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心理疏导,必要时可请心理医生进行干预,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减轻头晕症状。

    2025-10-11 12:06:20
  • 脑出血偏瘫能康复吗

    脑出血偏瘫可康复,其效果受发病时间窗、个体差异(含年龄、基础病史)影响,发病后3-6个月为康复黄金期,年轻者神经修复强康复潜力大,老年者康复进程慢需重安全与心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者要严控基础病及遵饮食要求,康复治疗有物理(运动、平衡训练)、作业(助日常自理)、言语(针对言语障碍训练)等方式。 一、康复的可能性及影响因素 脑出血偏瘫是可以康复的,其康复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是发病后的时间窗,一般而言,脑出血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展康复治疗,神经可塑性较强,康复预后相对更佳,发病后3-6个月内为康复黄金时期。其次是个体差异,包括年龄、基础病史等。年轻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好,神经修复能力较强,康复潜力相对更大;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但通过科学康复干预仍可改善功能。若患者合并高血压,需严格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如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等),以降低再次脑出血风险保障康复安全;合并糖尿病者需稳定血糖,遵循相应饮食及治疗方案,稳定代谢状态利于康复。 二、康复治疗方式 (一)物理治疗 通过运动疗法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涵盖关节活动度训练,可维持和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僵硬;平衡训练能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例如进行站立位平衡、坐位平衡等训练。 (二)作业治疗 助力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像开展穿衣训练,教导患者如何正确穿戴衣物;进食训练可帮助患者改善进食时的协调能力,保障营养摄入。 (三)言语治疗 针对存在言语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训练,通过发音训练、语言理解与表达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言语功能。有研究显示,经系统康复训练,约60%-70%的脑出血偏瘫患者可不同程度恢复运动功能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不同人群康复注意要点 (一)年轻患者 年轻患者神经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康复中可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规律作息,结合自身身体状况循序渐进增加康复训练强度。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康复进程相对缓慢,康复训练需更注重安全性,训练强度应逐步增加,家人需给予更多陪伴与支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因为良好心态利于康复。 (三)合并基础病史患者 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康复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基础病的治疗与管理方案,密切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确保康复治疗在安全稳定的身体状况下进行。同时,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符合基础病饮食要求,如高血压患者需低盐饮食等,以辅助康复进程。

    2025-10-11 12:04:30
  • 一般脑出血要住院多久

    脑出血住院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脑出血严重程度、患者基础健康状况、康复治疗开始时间和效果。轻度脑出血(出血量小于30毫升)住院2-3周;中度脑出血(出血量30-60毫升)住院3-6周;重度脑出血(出血量大于60毫升)住院1-3个月甚至更久。 其次是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年轻、基础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身体恢复能力较强,住院时间相对较短。比如一位30岁左右,既往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可能在2-4周。而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有糖尿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恢复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并发症,住院时间会相应延长。例如一位70岁且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的脑出血患者,可能需要3-6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出院,因为需要更好地控制基础疾病以促进脑出血的恢复。 另外,康复治疗的开始时间和效果也会影响住院时长。如果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能及时开始规范的康复治疗,神经功能恢复较好,住院时间可能会缩短。反之,如果康复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佳,患者住院时间会延长,可能需要在康复机构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后再出院。 不同病情程度对应的住院大概时长 轻度脑出血:出血量一般小于30毫升,患者临床症状较轻,如仅有轻度的头痛、轻度肢体无力等。经过积极治疗,通常住院2-3周左右。此阶段主要是通过药物降低颅内压(如使用甘露醇等)、控制血压(如使用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同时进行营养神经等治疗,患者脑水肿逐渐消退,神经功能逐步恢复,一般2周左右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考虑出院回家继续康复。 中度脑出血:出血量在30-60毫升之间,患者可能有较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较明显的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去骨瓣减压术、钻孔血肿抽吸术等)的概率较大,术后还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一般住院时间在3-6周。术后需要继续控制血压、降颅压,同时进行康复评估并开始早期康复干预,如肢体的被动运动等,待患者病情进一步稳定,神经功能有一定恢复后可考虑出院。 重度脑出血:出血量大于60毫升,患者往往病情危急,可能出现昏迷、瞳孔散大等严重表现,需要紧急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高,如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等。这类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可能需要1-3个月甚至更久。在住院期间,需要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待患者病情平稳,能够耐受康复治疗后,再转入康复阶段继续治疗,之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决定出院时间。

    2025-10-11 12:02:50
  • 癫痫发作时需要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癫痫发作急救需确保安全环境,将患者移至安全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腰带、头偏向一侧;观察发作时间和表现;等待发作停止时不要强行按压肢体;儿童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安抚情绪,老年患者要关注基础疾病、转移动作缓慢及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一、确保安全环境 1.将患者移至安全处:迅速将癫痫发作患者转移到平坦、安全的地面或床铺等,远离火源、尖锐物品等危险区域,防止患者在发作过程中因抽搐碰撞受伤,这是首要的急救措施,能最大程度避免患者受到额外伤害,尤其对于儿童,因其活动范围相对较小且自我保护能力弱,更需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1.解开衣领腰带:立即解开患者的衣领、领带、腰带等束缚颈部和胸部的物品,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利于患者呼吸,对于有基础疾病如肥胖、呼吸道本身存在问题的患者,解开束缚更为重要,能有效避免因呼吸道梗阻导致缺氧加重病情。 2.头偏向一侧: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等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儿童由于吞咽反射等发育尚未完善,呕吐物堵塞气道风险更高,头偏向一侧能更好地让分泌物流出。 三、观察发作情况 1.记录发作时间:仔细观察并记录癫痫发作的持续时间,这对后续就医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不同持续时间的发作可能提示不同的癫痫类型或病情严重程度,对于有既往癫痫病史的患者,了解此次发作时长尤为关键。 2.观察发作表现:留意患者发作时的具体表现,如抽搐部位、是否伴有意识丧失等,不同的发作表现有助于医生判断癫痫的类型等情况,对于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发作,其表现可能因激素等因素有一定变化,也需详细记录。 四、等待发作停止 1.不要强行按压肢体:在患者癫痫发作时,切勿强行按压患者的肢体,以免造成骨折、肌肉损伤等二次伤害,即使是儿童,也应避免过度用力按压,应让患者自然抽搐,等待发作自行停止。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癫痫发作时,除遵循上述一般急救措施外,要特别注意保持其口腔清洁,发作停止后可适当清理口腔分泌物,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因发作造成心理创伤,儿童的身体机能和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在急救过程中需更加轻柔谨慎。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癫痫发作时,要格外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因为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发作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在转移至安全处时动作要缓慢,避免因快速移动导致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同时发作停止后要及时联系医护人员进一步评估。

    2025-10-11 11:57:18
  • 下肢疼痛麻木怎么办

    下肢疼痛麻木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治疗,同时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保暖和心理调适。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包括药物、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1.就医检查:首先,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确定疼痛麻木的原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以帮助诊断。 2.治疗病因:治疗的关键是针对病因进行。如果疼痛麻木是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可能需要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如果是血管疾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如果是神经病变,可能需要营养神经药物、康复治疗等。 3.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疼痛麻木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神经营养药等。但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4.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缓解疼痛麻木,促进康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电疗等。 5.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对于恢复下肢功能非常重要。可以包括肌肉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6.改变生活方式: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助于缓解疼痛麻木。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等。 7.注意保暖:下肢保暖对于缓解疼痛麻木也很重要。可以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等,但要注意避免烫伤。 8.心理调适:疼痛麻木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应注意心理调适,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对于不同人群,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下肢疼痛麻木。在治疗时,应更加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并根据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孕妇:孕妇的治疗需要特别谨慎,因为许多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在治疗前,应告知医生怀孕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导致下肢疼痛麻木。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还需要控制血糖,以预防和治疗神经病变。 长期卧床患者: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疼痛麻木。应注意定期翻身、活动下肢,预防血栓形成。 总之,下肢疼痛麻木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原因进行个体化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调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复诊。

    2025-10-11 11:55:4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