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周围神经病及癫痫病的临床诊治。
向 Ta 提问
博士,副主任医师,200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七年制),后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工作。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兼秘书,陕西省抗癫痫协会认知障碍与癫痫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学组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肉毒素注射治疗肌痉挛性疾病,参与多项临床研究,承担陕西省课题1项,陕西省神经病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2项,院级临床研究课题1项,院基金1项,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论文9篇。
展开-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饮食禁忌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需避免高盐、高脂肪、高糖食物及刺激性饮料,高盐食物致血压升高加重病情,老年患者更需限制;高脂肪食物使血脂升高促动脉粥样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需严控;高糖食物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刺激性饮料含咖啡因升高血压,老年患者应避免过量饮用。 特殊人群:对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由于其本身可能存在肾功能减退等情况,高盐饮食对水钠代谢的影响更为显著,更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因此老年患者需严格限制高盐食物的摄入,如咸菜、腌肉等。 高脂肪食物 影响:过多食用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血脂升高,尤其是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过高的血脂会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及复发几率。研究显示,长期高脂肪饮食的人群,其血液中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脂饮食人群。常见的高脂肪食物包括油炸食品(如炸鸡、油条)、动物内脏(如猪肝、猪脑)、肥肉等。 特殊人群:对于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高脂肪饮食还会影响血糖、血脂的综合控制,因为高脂肪食物往往热量较高,容易导致体重增加,而肥胖又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这类患者更要严格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取。 高糖食物 影响:高糖食物会使血糖迅速升高,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氧化应激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同时,高糖饮食还可能导致血脂异常等代谢紊乱,进一步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例如,大量摄入含糖饮料、糖果等高糖食物后,血糖波动较大,会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破坏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特殊人群:儿童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是由于特殊病因导致的儿童缺血性脑血管病,高糖食物的摄入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及代谢平衡,因此儿童患者及其家长需要特别注意避免高糖食物,如各种甜饮料、奶油蛋糕等。 刺激性饮料 影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中含有的咖啡因等成分具有兴奋神经、升高血压的作用。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来说,血压波动过大可能会诱发脑血管事件。研究发现,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后,血压会在短时间内升高,增加脑血管的压力,不利于脑血管的稳定状态。 特殊人群: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本身血压调节功能可能较差,饮用刺激性饮料后血压波动更为明显,所以老年患者应尽量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2025-10-11 11:53:15 -
快要睡着时突然一抖为什么
答案:临睡肌跃症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大脑功能尚未完全抑制、身体疲劳或紧张、睡眠环境、药物或其他物质、遗传因素有关,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放松身心、避免刺激性物质、适度运动、注意饮食等方法缓解。 人在睡眠时,偶尔会出现身体突然一抖的现象,医学上称为临睡肌跃症。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肌肉抽搐,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发生在睡眠的REM阶段。 临睡肌跃症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大脑功能尚未完全抑制:在睡眠时,大脑的一部分区域仍然保持活跃,可能会发出一些无意识的信号,导致肌肉抽搐。 2.身体疲劳或紧张:白天过度疲劳、紧张或压力过大时,身体在睡眠时可能会通过抽搐来释放紧张情绪。 3.睡眠环境:不舒适的睡眠环境,如床垫过软或过硬、室温不适等,也可能引起临睡肌跃症。 4.药物或其他物质: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咖啡因或尼古丁的摄入等,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临睡肌跃症。 5.遗传因素:有些人可能天生更容易出现临睡肌跃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临睡肌跃症并不需要特殊治疗,它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然而,如果这种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麻木、无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减轻临睡肌跃症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午睡时间过长。创建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放松身心:在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或温水浴,帮助减轻身体和心理的紧张。 3.避免刺激性物质:减少咖啡因和尼古丁的摄入,避免在晚上过度使用电子设备。 4.适度运动: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但应避免在睡前过度运动。 5.注意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和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或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临睡肌跃症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关注和评估。如果对临睡肌跃症或睡眠问题有任何疑虑,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以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总之,临睡肌跃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现象,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了解其原因和可能的缓解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提高睡眠质量。如果问题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2025-10-11 11:51:29 -
脑复康的功效
脑复康可通过血脑屏障参与脑内核酸等合成及能量代谢来改善脑代谢功能,多项研究表明其有增强学习记忆能力作用,脑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时能稳定神经细胞膜、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等起神经保护作用,儿童应避免随意使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需谨慎权衡利弊、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需密切监测并调整用药方案。 一、改善脑代谢功能 脑复康(吡拉西坦)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参与脑内核酸、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促进大脑对磷脂及氨基酸的利用,加速大脑蛋白质合成,提高大脑中三磷酸腺苷(ATP)与二磷酸腺苷(ADP)的比值,进而改善脑代谢功能。例如,对于因脑外伤、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恢复期)等导致的脑功能障碍,临床研究显示脑复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脑代谢相关指标,有助于受损脑功能的修复与改善。 二、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多项基础研究及临床观察表明,脑复康具有增强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在动物实验中,给予吡拉西坦处理的实验动物在学习记忆相关行为学测试中表现更优,提示其能促进神经细胞间信息的传递与整合。对于老年痴呆患者,临床研究发现脑复康可改善其学习记忆障碍,帮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新信息的获取、存储及提取能力,虽不能完全逆转病情进展,但能在一定阶段维持或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三、神经保护作用 当脑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时,脑复康能稳定神经细胞膜,减少神经细胞因缺血缺氧导致的损伤。它可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减轻神经组织的炎症反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具有保护效应。研究显示,吡拉西坦能降低神经细胞的凋亡率,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为神经细胞提供一定的保护环境,有助于降低缺血缺氧事件对脑功能的损害程度。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应避免随意使用脑复康,因其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完全明确,缺乏足够的临床数据支持其在儿童群体中的合理应用,为保障儿童健康,需谨慎对待儿童使用脑复康的情况。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脑复康时需谨慎权衡利弊。由于目前关于吡拉西坦对胎儿及婴儿影响的研究有限,应在医生指导下评估使用该药物的风险与收益,确保用药安全。 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脑复康时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此类患者药物代谢可能受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风险增加,医生需根据患者具体的肝肾功能状况调整用药方案,以避免因药物代谢异常引发不良事件。
2025-10-11 11:45:48 -
中风偏瘫患者不宜吃什么
中风偏瘫患者需避免高盐、高脂肪、含糖饮料及高糖食品、刺激性食物,因为高盐食物会加重心脏和血管负担、升高血压,高脂肪食物易致血液黏稠形成血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含糖饮料及高糖食品会引起血糖波动、导致肥胖,刺激性食物会刺激神经系统致血压升高等,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需注意的点。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老年中风偏瘫患者,本身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对盐分的代谢能力减弱,更应严格控制高盐食物摄入,如咸菜、腌肉等,以维持相对稳定的血压水平,促进康复。 高脂肪食物 影响及原因: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会使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形成血栓,不利于中风偏瘫患者的血液循环。临床研究发现,长期高脂肪饮食的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几率明显增高,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中风的重要病理基础。比如,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的人,其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往往会升高,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特殊人群提示:中年男性中风偏瘫患者,若有长期高脂肪饮食的生活方式,更要注意避免高脂肪食物,因为这类人群本身代谢脂肪的能力可能相对较弱,控制脂肪摄入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康复有积极意义。 含糖饮料及高糖食品 影响及原因: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会使血糖迅速升高,之后又可能快速下降,引起血糖波动。对于中风偏瘫患者,血糖不稳定可能影响神经细胞的代谢和修复。而且,长期高糖摄入还可能导致肥胖,肥胖又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例如,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后,血糖短时间内大幅上升,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影响代谢功能。 特殊人群提示:儿童中风偏瘫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是儿童因特殊情况出现中风偏瘫,其饮食中更要严格限制高糖食品和含糖饮料,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高糖饮食不仅影响血糖,还可能对牙齿等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不利于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康复过程。 刺激性食物 影响及原因:像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患者情绪激动、血压升高,这对中风偏瘫患者的病情稳定极为不利。例如,过强的刺激可能使患者血压突然升高,增加再出血或病情加重的风险。 特殊人群提示:老年女性中风偏瘫患者,往往情绪相对敏感,对刺激性食物的耐受程度较低,更应避免食用这类食物,以保持情绪稳定和血压平稳,促进康复进程。
2025-10-11 11:42:42 -
脑血栓患者能不能过性生活
脑血栓患者能否过性生活分情况,病情稳定期可适当过但要注意频率,病情不稳定或急性期不宜过;还需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特殊人群风险、病史因素等相关因素,如老年、有不良生活方式、有高血压或心脏基础疾病及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病史者需谨慎或多学科评估后定。 当脑血栓患者处于病情稳定期,且身体状况较好时,是可以适当过性生活的。此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基本不再进展,生命体征平稳,如血压、心率等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一般来说,性生活时的体力消耗相对较轻,只要不过于剧烈,通常不会对病情造成明显不良影响。但需要注意性生活的频率不宜过高,要根据自身的体力来调整,以性生活后不感到疲劳为宜。 病情不稳定或急性期 在脑血栓的急性期或病情不稳定阶段,患者不建议过性生活。因为在急性期,患者的病情可能随时有变化,如血压波动较大等情况。性生活时的兴奋、紧张等情绪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再出血或病情加重的风险。另外,性生活过程中的体力活动也可能会加重心脏等器官的负担,对于本身就存在脑血管病变的患者来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需考虑的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如果是老年脑血栓患者,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过性生活时更要谨慎。要充分评估自身的身体状况,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适当控制性生活的强度和频率。而年轻的脑血栓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以相对更积极一些,但也需要遵循上述的基本原则。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性别对性生活本身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男性患者如果存在勃起功能障碍等问题,可能需要额外考虑。不过这主要是性功能相关的问题,与脑血栓病情的直接关联相对较小,但整体上还是要以病情稳定为前提来综合考量。 生活方式: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也会影响能否过性生活。例如,本身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的患者,需要先改善生活方式,待病情稳定且生活方式调整良好后再考虑适当的性生活。同时,要有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等,以维持身体的良好状态来支持性生活。 特殊人群风险:对于有高血压的脑血栓患者,性生活时要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应避免性生活。对于有心脏基础疾病的脑血栓患者,性生活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需要更加谨慎评估。 病史因素:如果患者除了脑血栓外还有其他重要脏器的严重病史,如严重的冠心病等,过性生活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需要在多学科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可以进行性生活。
2025-10-11 11: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