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周围神经病及癫痫病的临床诊治。
向 Ta 提问
博士,副主任医师,200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七年制),后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工作。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兼秘书,陕西省抗癫痫协会认知障碍与癫痫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学组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肉毒素注射治疗肌痉挛性疾病,参与多项临床研究,承担陕西省课题1项,陕西省神经病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2项,院级临床研究课题1项,院基金1项,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论文9篇。
展开-
脑膜炎有什么症状早期
脑膜炎早期有全身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及全身不适;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婴儿期有前囟饱满等特殊表现,儿童及成人可能有轻度意识改变等,若有相关症状应警惕及时就医。 发热:多数脑膜炎患者早期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40℃甚至更高。这是因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体温波动较大,而成人相对较稳定,但总体都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体现。 全身不适:患者会感觉乏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这是由于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状态,使得身体代谢紊乱,能量消耗增加,从而出现整体的不适感觉。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较为常见,是脑膜炎早期典型症状之一。多为全头部胀痛或跳痛,这是因为脑膜受到炎症刺激,引起脑膜紧张度改变以及颅内压力变化等因素导致。儿童可能表述不清,但会出现哭闹不安、频繁用手拍打头部等表现。 呕吐:常为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当脑膜炎症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力升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这种呕吐往往不伴有恶心先兆,直接呈喷射状。婴幼儿由于颅骨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呕吐也是常见早期表现之一。 颈项强直:脑膜受炎症累及后,颈部的肌肉会出现保护性痉挛,导致颈项强直,表现为患者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尤其是低头时下巴难以贴近胸部。这是脑膜刺激征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检查颈项强直情况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脑膜炎症。 其他特殊表现 婴儿期特殊表现:婴儿患脑膜炎时,前囟未闭,可能出现前囟饱满、张力增高。因为婴儿颅骨缝未闭合,颅内压增高时前囟会作为缓冲表现出饱满等情况。同时,婴儿可能还会有眼神发直、拒乳等表现。 儿童及成人其他表现:部分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轻度的意识改变,如儿童可能注意力不集中,成人可能感觉反应稍迟钝。另外,有些脑膜炎由特定病原体引起可能有特殊伴随表现,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早期可能在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等。 脑膜炎早期症状可能因患者年龄、病原体类型等因素有所不同,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尤其是发热伴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表现时,应高度警惕脑膜炎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脑脊液检查等以明确诊断,以便早期进行规范治疗。
2025-10-11 11:27:51 -
癫痫病发作是什么症状呢
癫痫发作症状多样,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等类型,部分性发作包括单纯和复杂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有强直-阵挛、失神、肌阵挛、阵挛性、强直性、失张力发作等,不同年龄患者症状有差异,儿童表现多样不典型,患者需及时就医,家属要观察记录发作表现以助诊断治疗。 部分性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发作时患者意识清楚,可分为运动性发作,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不自主抽动,常见于一侧眼睑、口角、手或足趾等部位,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感觉性发作,可出现躯体感觉异常,如麻木感、针刺感等,也可出现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异常,如简单的闪光、耳鸣等;自主神经性发作,可出现腹痛、呕吐、面色潮红或苍白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精神性发作,较少见,可出现情感异常、记忆障碍等。 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发作起始可出现单纯部分性发作的症状,随后出现意识障碍,还可出现自动症,如反复咂嘴、咀嚼、舔舌、拍手等无目的的动作。 全面性发作: 强直-阵挛发作:是最常见的全面性发作类型之一,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先出现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随后转为全身反复的节律性阵挛性收缩,可伴有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等,发作持续1-3分钟后逐渐停止,患者进入昏睡状态,醒后可出现头痛、乏力等不适。 失神发作: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作时突然意识短暂中断,停止当时的活动,呼之不应,两眼凝视,持续数秒后意识恢复,继续原来的活动,但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 肌阵挛发作:表现为快速、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可涉及全身,也可限于某一部位,可单个出现,也可成簇发作。 阵挛性发作:仅表现为全身重复性阵挛性抽搐,多见于儿童。 强直性发作:表现为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常伴有意识丧失,持续数秒至数十秒。 失张力发作:表现为部分或全身肌肉张力突然丧失,导致患者跌倒,可伴有意识障碍。 不同年龄的患者癫痫发作的症状可能有所差异,儿童癫痫患者的发作形式可能更多样化,且由于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发作时的表现可能不典型。对于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及家属应注意观察发作的具体表现,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2025-10-11 11:22:28 -
什么叫痉挛症状
痉挛症状是肌肉不自主收缩状态,可致肌肉僵硬等,由神经系统异常等引发,表现有局部性(如眼睑痉挛)和全身性(如癫痫大发作),受年龄(儿童神经未熟、老人退行性变)、生活方式(长期缺运动或过度运动)、病史(神经系统病或脊髓损伤)等因素影响,了解其相关情况对识别处理重要。 痉挛症状的表现形式 局部性痉挛:可表现为某一局部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像眼睑痉挛,就是眼部周围肌肉出现频繁的、不受控制的收缩,导致眼睑不自主地频繁眨动或紧闭等。在儿童中,如果存在眼部神经发育相关问题,也可能出现局部性的眼睑痉挛情况,需要关注其眼部神经发育状态。 全身性痉挛:涉及全身多部位肌肉,比如癫痫大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全身肌肉强烈的痉挛性收缩,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等。对于有癫痫病史的人群,需要密切监测病情,预防痉挛发作时的意外情况,如摔倒受伤等。 痉挛症状的相关因素影响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一些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儿童可能更容易出现痉挛症状。例如,早产儿由于脑部发育可能不够完善,发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情况后,较易出现肢体痉挛等问题。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肌肉痉挛的发生率增加,像下肢肌肉痉挛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这与老年人体内钙代谢变化、神经肌肉功能减退等多种因素相关。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下降,容易出现痉挛。比如一些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肌肉长时间不活动,血液循环不畅,神经调节功能紊乱,更易发生肌肉痉挛。而过度运动、运动后没有充分放松的人,也可能因肌肉疲劳、电解质失衡等出现痉挛,如长跑后腿部肌肉痉挛,就是因为运动中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丢失,肌肉兴奋性改变引发痉挛。 病史因素: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如帕金森病患者,其疾病本身会影响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系统,导致运动调控异常,出现肌肉强直、震颤等类似痉挛的症状表现。患有脊髓损伤的患者,由于脊髓传导通路受损,也常常会出现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的痉挛情况,这与脊髓损伤后神经冲动传导异常有关。 痉挛症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出现的肌肉异常收缩状态,了解其定义、表现、相关影响因素等对于识别和进一步评估处理该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2025-10-11 11:20:44 -
小脑萎缩初期中期晚期各是么症状
小脑萎缩初期有轻度平衡障碍、轻微构音障碍、肢体协调性稍变差等症状;中期平衡障碍更明显、构音障碍加重、肢体协调性进一步下降、有眼球运动障碍及认知功能轻微减退;晚期平衡障碍严重、构音障碍严重、肢体严重不协调、认知功能严重减退,还可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不同人群晚期受影响不同且需注意相关护理。 小脑萎缩中期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到中期,平衡障碍会更加明显,走路时摇晃幅度增大,容易向一侧倾斜,需要借助辅助器具如拐杖等才能较稳定地行走,否则很容易摔倒。构音障碍也会加重,说话含糊不清的情况更严重,可能会影响与他人的正常交流,别人理解其话语的难度增加。肢体协调性进一步下降,无法完成较为复杂的动作,比如穿衣时伸手、套头这些动作的协调性大大降低,拿杯子喝水时常常会洒出液体。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球运动障碍,比如眼球震颤,表现为眼球不自主地左右或上下摆动。还可能伴有认知功能方面的轻微减退,例如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记忆力稍差,计算能力也有所下降,像简单的算术运算可能不如以前熟练。 小脑萎缩晚期症状 晚期小脑萎缩患者平衡障碍非常严重,几乎完全无法独立行走,必须依靠他人搀扶或者坐在轮椅上。构音障碍严重到几乎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只能发出简单的单音或者几乎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愿。肢体严重不协调,完全丧失自理能力,无法自己吃饭、穿衣、洗漱等。认知功能严重减退,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记忆障碍,对长期和近期的事情都难以回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全天候的专人护理。此外,还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由于长期卧床,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引发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也是常见并发症,因为患者可能无法自主控制排尿,长期留置导尿管等导致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增加。对于特殊人群来说,比如老年患者,晚期小脑萎缩带来的生活不能自理会极大影响其生活质量,需要家属更加精心地护理,注意预防各种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小脑萎缩晚期可能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以及运动、认知等多方面的正常发展,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家人给予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压疮、保持呼吸道通畅等,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带来的不良影响。
2025-10-11 11:16:37 -
脑梗和脑梗死哪个重
脑梗和脑梗死是同一种疾病,其严重程度由梗死部位、梗死灶大小及患者整体情况等多因素决定,关键部位或大面积梗死等情况更严重,不同人群因自身情况不同预后等有差异,需综合多方面评估判断。 梗死部位对严重程度的影响 关键部位梗死:如果梗死发生在脑干等关键部位,即使梗死灶较小也可能非常严重。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和传导束,负责调节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以及眼球运动、吞咽等重要功能。例如,脑干梗死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非关键部位梗死:若梗死发生在大脑的一些相对非关键的区域,梗死灶较大时才会引起较明显的症状,相对而言严重程度可能相对低一些,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如大脑皮层的一些梗死灶,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的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也可能进一步发展加重。 梗死灶大小对严重程度的影响 大面积梗死:当梗死灶较大时,会导致大片脑组织缺血坏死,可引起严重的脑水肿,进而导致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脑疝,脑疝是一种极其危急的情况,会压迫脑干等重要结构,迅速危及生命。 小面积梗死:小面积梗死时,患者的症状可能相对较轻,如仅出现轻微的肢体麻木、短暂的言语不利等,但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部分小面积梗死可能会进展为大面积梗死。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脑梗/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也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脑梗/脑梗死发生后更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预后相对较差;女性患者在某些方面可能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但总体严重程度的判断主要还是基于梗死本身的情况;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脑梗/脑梗死的发生风险更高,且病情可能更易加重;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发生脑梗/脑梗死时也需要更加重视,因为这类人群可能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病情变化可能相对更为复杂。 总之,脑梗和脑梗死是同一疾病,其严重程度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不能简单地比较哪个更重,而是要综合梗死部位、梗死灶大小以及患者的整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评估和判断。
2025-10-11 1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