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周围神经病及癫痫病的临床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博士,副主任医师,200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七年制),后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工作。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委员兼秘书,陕西省抗癫痫协会认知障碍与癫痫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学组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肉毒素注射治疗肌痉挛性疾病,参与多项临床研究,承担陕西省课题1项,陕西省神经病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2项,院级临床研究课题1项,院基金1项,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论文9篇。

展开
个人擅长
周围神经病及癫痫病的临床诊治。展开
  • 老人失眠应该如何处理

    老人失眠可通过优化睡眠环境营造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且光线柔和的空间、调整生活方式白天适度活动避免下午及晚上过量运动并保持规律作息、实施深呼吸或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训练、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若非药物干预效果欠佳药物干预需谨慎选对身体影响小的药并遵医嘱密切关注用药反应,家人还应给予关心陪伴了解心理状态排解不良情绪营造良好氛围促睡眠。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睡眠环境优化:营造安静、舒适且温度湿度适宜(温度18~25℃、相对湿度40%~60%)的睡眠空间,保证光线柔和不刺眼,可使用遮光窗帘等营造良好暗环境,利于老人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适宜环境能减少外界干扰对睡眠的不良影响。 2.生活方式调整:白天可进行适度活动,如缓慢散步等,但需注意避免下午及晚上过量运动,以防影响夜间睡眠,适度活动有助于促进身体代谢,对夜间睡眠有积极作用;同时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尽量在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便夜间睡眠不佳,早晨也不应过度晚起,以维持生物钟稳定。 3.放松训练实施:可采用深呼吸放松法,老人平卧,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再缓慢呼气,重复数次,能缓解紧张情绪,助力入睡;还可尝试渐进性肌肉松弛法,依次紧绷和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促进睡眠。 4.基础疾病管理:若老人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遵医嘱规范控制病情,因为基础疾病控制不佳可能引发身体不适,从而干扰睡眠,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可能出现头晕等症状影响睡眠。 二、药物干预注意事项 若非药物干预效果欠佳,考虑药物干预时需谨慎。应优先选择对老人身体影响较小的药物,严格遵循医嘱用药。由于老人肝肾功能等生理功能减退,药物代谢等与年轻人存在差异,使用药物时要密切关注老人用药后的反应,如是否出现嗜睡、头晕等不适症状,一旦出现需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三、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 家人应给予老人充分关心陪伴,了解老人失眠相关的心理状态,帮助排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心理因素是导致老人失眠的常见原因之一,不良情绪会打乱睡眠节律。鼓励老人保持积极乐观心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老人睡眠质量的改善。

    2025-10-11 11:05:02
  • 儿童入睡困难怎么回事

    儿童入睡困难可能由生理、心理、睡眠习惯和健康等多种原因引起,可通过建立良好睡眠习惯、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解决心理问题、治疗潜在健康问题等方式改善。 1.生理原因: 疲劳不足:儿童没有得到足够的白天活动,或者白天睡眠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晚上难以入睡。 饮食问题:晚餐过晚、过饱或食用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可能影响儿童的睡眠。 环境因素:房间温度不适宜、噪音过大、光线过亮等环境因素可能干扰儿童的睡眠。 2.心理原因: 情绪问题:焦虑、压力、兴奋等情绪可能导致儿童难以入睡。 睡前刺激:过度使用电子设备、观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或玩游戏等,可能使儿童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影响入睡。 3.睡眠习惯问题: 不规律的睡眠时间:儿童没有养成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规律的睡眠习惯,可能导致入睡困难。 过度依赖安抚物:儿童过度依赖安抚物,如奶嘴、毛毯等,可能影响独立入睡。 4.健康问题: 疾病:某些疾病,如感冒、过敏、疼痛等,可能导致儿童入睡困难。 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等,也可能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 针对儿童入睡困难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制定固定的睡眠时间,并在睡前进行放松的活动,如阅读故事书、听柔和的音乐等。 保持房间安静、黑暗和凉爽,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避免儿童在睡前过度兴奋或使用电子设备。 2.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确保儿童在晚餐后有足够的时间消化,避免过晚进食或过饱。 限制咖啡因和饮料的摄入,尤其是在下午和晚上。 鼓励儿童进行适量的白天活动,促进睡眠。 3.解决心理问题: 关注儿童的情绪状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压力。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给予儿童足够的安全感和关爱。 4.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如果儿童有疾病或睡眠障碍,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长期存在入睡困难的儿童,或者伴有其他症状的儿童,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儿童睡眠专家。他们可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此外,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尝试来找到最适合他们的睡眠解决方案。

    2025-10-11 11:03:22
  • 严重失眠每晚就睡1-2小时怎么办

    严重失眠可能影响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可尝试调整生活方式、管理压力、调整饮食、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避免使用药物,如失眠问题持续存在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考虑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他们可以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潜在的原因,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创建一个安静、舒适、黑暗和凉爽的睡眠环境。 避免在晚上摄入咖啡因、饮料或大量液体。 避免在晚上进行剧烈运动或过度使用电子设备。 尝试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或温和的伸展运动。 2.管理压力和焦虑: 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冥想、深呼吸、放松练习或与亲朋好友交流。 避免过度思考和担忧,学会放松和释放压力。 考虑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如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 3.饮食调整: 避免晚餐过饱或过晚进食,尽量在睡前2-3小时内吃完晚餐。 避免在晚上摄入高糖、高脂肪或刺激性食物。 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鸡肉、火鸡、鱼类、豆类、坚果和燕麦,有助于促进睡眠。 4.限制白天睡眠时间: 尽量避免在白天长时间午睡或打盹,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5.避免使用药物: 除非医生建议,否则避免自行使用助眠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有依赖性和副作用,并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6.寻求医疗帮助: 如果失眠问题持续存在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考虑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他们可以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潜在的原因,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建议仅为一般性指导,对于严重失眠问题,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不同,因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以下是一些可能用于治疗失眠的通用药物: 1.苯二氮类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属于处方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非苯二氮类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等,也是处方药,需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考虑任何治疗方法之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计划。

    2025-10-11 11:01:50
  • 出现睡眠障碍综合症怎么办

    出现睡眠障碍综合症,可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生活方式:建立规律作息,创造舒适睡眠环境,避免刺激性物质,适度运动。 2.心理行为治疗:运用放松技巧、睡眠限制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等。 3.药物治疗:根据个体情况选择药物,注意药物的使用期限和剂量。 4.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需特殊对待。 1.调整生活方式: 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调整生物钟。 创建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 避免刺激性物质:减少咖啡因、烟草和酒精的摄入,避免在晚上过度使用电子设备。 适度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但避免在临近睡觉时间进行剧烈运动。 2.心理行为治疗: 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压力,改善睡眠。 睡眠限制疗法:限制在床上的时间,只在感到困倦时才上床睡觉,以提高睡眠效率。 刺激控制疗法:保持卧室与睡眠相关,只有在有睡意时才上床睡觉,避免在床上进行其他活动。 3.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常用的包括苯二氮类、非苯二氮类药物等。 注意事项: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用药,避免滥用和自行调整剂量。 潜在风险: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依赖性和副作用,应注意药物的使用期限和剂量。 4.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可能与成人不同,应根据年龄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对药物的反应不同,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要谨慎调整。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怀孕期间和哺乳期,应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安全的治疗方法。 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如果患有其他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可能需要同时治疗这些疾病以改善睡眠。 总之,睡眠障碍综合症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睡眠问题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预防睡眠障碍也非常重要。

    2025-10-11 10:58:29
  • 老人中风后还能活几年

    老人中风后能活几年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中风严重程度、患者整体健康状况、治疗和康复情况、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等,每个人情况不同,因此难以预测具体存活时间,但积极治疗和健康生活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1.中风的严重程度:轻度中风通常预后较好,而严重中风可能会对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更大的影响。 2.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会增加中风后死亡的风险。 3.治疗和康复:及时的治疗和适当的康复可以帮助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对中风后的康复和生存率有积极影响。 5.定期随访和管理:定期进行医疗检查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对于中风后能活几年的具体预测是困难的。重要的是,患者和家人应该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康复计划,并积极采取措施来改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对于老年人来说,以下是一些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1.跌倒风险:中风后,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行动不便和平衡问题,增加跌倒的风险。确保居住环境安全,提供适当的辅助器具,如手杖、助行器等,可以帮助减少跌倒的发生。 2.认知和心理问题:中风可能会影响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家人和照顾者可以关注老人的情绪变化,提供支持和帮助,如有需要,可以考虑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或认知康复专家。 3.药物管理:老年人通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控制健康问题。确保老人按时服用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调整。 4.营养和饮食: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类和低脂肪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5.社交支持:鼓励老人参与社交活动,保持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这对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很重要。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老人中风了,建议及时就医,并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了解具体的治疗和康复方案。同时,关注老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顾,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2025-10-11 10:57: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