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张昊主任医师(104)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张昊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肝癌及胃肠肿瘤的相关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肿瘤学硕士,河南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1987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同年分配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03年获郑州大学肿瘤学硕士学位。20余年来,主要从事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工作,擅长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性疾病,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参加贺福初院士主持的国家“863”项目子课题“中国人群SNP与肝癌易感性”的研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享有较高的声誉

展开
个人擅长
肝癌及胃肠肿瘤的相关诊断与治疗。展开
  • 什么是肝掌呀

    肝掌是手掌大鱼际和小鱼际处皮肤片状充血等表现,因肝病致肝功能减退使雌激素灭活弱致小动脉扩张产生,有慢性肝病病史、长期酗酒人群易出现,不同年龄性别无明显特异性差异,发现类似表现需及时就医查肝功能等指标明确肝脏状况并采取诊疗措施。 一、肝掌的定义 肝掌是一种特定的手掌皮肤表现,具体为手掌大拇指和小指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片状充血,或是呈现红色斑点、斑块,用手指加压后会变成苍白色,解除压力后又恢复红色。 二、肝掌的产生原因 肝掌主要与肝脏疾病相关。正常情况下,肝脏能灭活体内的雌激素,当患有肝硬化、慢性肝炎等肝脏疾病时,肝功能减退,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致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进而引起小动脉扩张,就会表现为手掌大小鱼际处的上述皮肤改变。 三、相关人群特点 (一)有慢性肝病病史人群 如患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到肝硬化阶段,更易出现肝掌。这是因为疾病导致肝脏功能持续受损,雌激素灭活功能进一步下降。 (二)长期酗酒人群 酒精对肝脏有直接损害作用,长期酗酒会引发酒精性肝病,如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这类人群也容易出现因肝脏功能异常导致的肝掌表现。 (三)不同年龄性别 肝掌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无明显特异性差异,只要有上述肝脏基础疾病相关情况,都可能出现肝掌,但有肝脏基础疾病的人群需格外关注自身手掌皮肤表现。 四、发现肝掌后的应对 当发现手掌有类似肝掌的表现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肝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抗体等相关指标,以明确肝脏具体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2025-10-27 09:42:19
  • 细菌性腹泻婴儿应如何处理

    通过观察婴儿腹泻频次、大便性状及相关检查明确病原菌类型并评估病情,轻至中度脱水细菌性腹泻婴儿优先用口服补液盐Ⅲ纠正,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依据大便培养及药敏选抗生素,继续母乳喂养或给予稀释牛奶等,保持婴儿臀部清洁干燥、注重手卫生与环境清洁并密切监测婴儿体温、腹泻次数、精神状态等变化。 一、诊断与评估 通过观察婴儿腹泻频次、大便性状(如是否含脓血、黏液等),结合大便常规、细菌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菌类型,同时评估婴儿精神状态、有无脱水表现(如囟门凹陷、眼窝凹陷、皮肤弹性降低、尿量减少等)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脱水程度。 二、补液治疗 对于轻至中度脱水的细菌性腹泻婴儿,优先选用口服补液盐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格按说明书调配服用;若为重度脱水则需及时就医行静脉补液,遵循循证医学中补液的量与速度规范。 三、抗感染治疗 依据大便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如怀疑大肠杆菌感染可考虑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等,严格遵循基于病原菌检测的用药原则,避免盲目滥用抗生素。 四、饮食调整 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可给予稀释牛奶或腹泻奶粉,保证能量与营养供给,避免添加新辅食,以减轻肠道负担,契合儿科安全护理中饮食易消化的要求。 五、护理注意事项 保持婴儿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预防红臀;注重手卫生与环境清洁,防止交叉感染;密切监测婴儿体温、腹泻次数、精神状态等变化,若有异常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婴儿因器官功能及免疫系统发育未完善,需格外注重护理的细致性与科学性,如严格遵守卫生操作杜绝二次感染等。

    2025-10-27 09:41:30
  • 胃溃疡癌变能治好吗

    胃溃疡癌变能否治好与癌变分期、年龄、生活方式及有无胃溃疡病史等多种因素相关,早期胃癌通过手术有可能治愈,进展期胃癌需综合多种手段治疗,老年、年轻患者治疗效果受自身状况及肿瘤因素影响,治疗期间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密切监测病情,需综合多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如果是进展期胃癌,也就是癌细胞已经浸润到胃壁更深层次,并且可能已经发生了区域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那么治疗就会复杂得多,整体预后相对早期胃癌要差,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治愈的希望,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争取更好的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从年龄因素来看,老年患者可能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治疗耐受性等方面可能会有一些挑战,但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也可以根据病情进行合适的治疗方案选择;年轻患者相对身体状况可能较好,在治疗的耐受程度上可能有一定优势,但最终的治疗效果还是主要取决于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为等因素。 生活方式方面,在治疗期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比如戒烟限酒,因为吸烟饮酒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恢复以及加重病情等。对于有胃溃疡癌变的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比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等,以减轻胃肠道负担。 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如果发生癌变,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复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复发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总之,胃溃疡癌变是否能治好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025-10-27 09:40:45
  • 肠道致病菌能否被杀灭

    杀灭肠道致病菌的物理方法有高温可破坏致病菌蛋白质结构及核酸使其失活,紫外线能损伤其DNA干扰遗传信息传递复制;化学方法有含氯消毒剂通过氧化破坏细胞膜等快速杀灭,其他消毒剂通过多种机制破坏细胞结构功能;儿童需避免接触高浓度化学消毒剂防误触误服,老人消毒要注意操作安全并综合考虑身体耐受状况。 一、物理方法可杀灭肠道致病菌 1.高温作用:多数肠道致病菌不耐高温,例如将食物加热至100℃并持续数分钟,能有效杀灭常见的肠道致病菌,如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这是因为高温会破坏致病菌的蛋白质结构及核酸等重要生物大分子,使其失去活性。2.紫外线照射:紫外线可作用于肠道致病菌的DNA,引起其结构损伤,干扰其正常的遗传信息传递与复制过程,从而达到杀灭效果,常用于一些物体表面或空气的消毒处理。二、化学方法可杀灭肠道致病菌 1.含氯消毒剂:一定浓度的次氯酸钠等含氯消毒剂能通过氧化作用破坏肠道致病菌的细胞膜、蛋白质等,快速杀灭如大肠杆菌等肠道致病菌,在环境消毒及物品清洁消毒中广泛应用。2.其他化学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也可通过氧化、烷基化等多种作用机制杀灭肠道致病菌,能有效破坏其细胞结构和功能。三、特殊人群相关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应避免其接触高浓度的化学消毒剂,防止误触误服导致损伤,在进行环境消毒等操作时需将儿童隔离;老年人若患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在使用物理(如高温)或化学方法消毒时,要注意操作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摔倒等意外情况,同时在选择消毒方式时需综合考虑其身体耐受等状况。

    2025-10-27 09:39:44
  • 如何通过病理检查来判断肠化生

    通过胃镜获取胃黏膜标本判断肠化生,儿童需严格把握适应证、轻柔操作并评估耐受,老年患者要评估心肺功能,有基础病史患者需监测生命体征,常用PAS染色,镜下见胃黏膜上皮被肠型上皮替代且出现杯状细胞等肠黏膜特征性细胞可判定肠化生。 一、标本获取 通过胃镜检查获取胃黏膜组织标本是判断肠化生的第一步。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于胃镜下选取可疑部位的胃黏膜进行多点取材,不同人群需注意差异: 儿童:严格把握胃镜检查适应证,操作需轻柔,充分评估患儿耐受情况,以确保能顺利获取足够且合适的标本用于病理检测。 老年患者:需评估心肺功能等基础状况,在确保患者能耐受胃镜操作的前提下进行取材,避免因操作导致心肺等基础疾病加重。 有基础病史患者:若患者存在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史,取材时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谨慎操作,防止诱发基础病发作。 二、组织学染色与镜下观察 1.染色方法:常用过碘酸-希夫(PAS)染色等。PAS染色可使肠化生细胞内的黏蛋白等物质显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镜下表现:在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上皮细胞形态,若发现胃黏膜上皮被肠型上皮替代,出现杯状细胞、潘氏细胞等肠黏膜特征性细胞,则可判断为肠化生。需注意不同年龄、健康状态下细胞形态可能因个体差异有细微表现,但本质的肠黏膜特征性细胞出现是判断关键。例如,儿童胃黏膜处于发育阶段,与成人相比细胞形态有一定差异,但若出现典型肠黏膜特征性细胞仍可判定肠化生;老年患者胃黏膜随年龄有退变等情况,但肠化生的细胞特征性表现是判断核心。

    2025-10-27 09:39:0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