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硕士,河南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1987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同年分配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03年获郑州大学肿瘤学硕士学位。20余年来,主要从事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工作,擅长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性疾病,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参加贺福初院士主持的国家“863”项目子课题“中国人群SNP与肝癌易感性”的研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享有较高的声誉
展开-
消化不良胃胀应该如何处理
非药物干预包括饮食上避免过快过饱、高油脂高纤维易产气食物,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选易消化食物并适当增膳食纤维但防大量,生活方式上适当有氧运动、餐后不立即躺卧且保证充足睡眠,儿童需避多零食不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选适合食物并监督进食习惯且胃胀不缓解伴症状及时就医,老年人饮食重细软易消化、避辛辣油腻、适当温和运动且胃胀频繁影响生活要医生评估胃肠疾病,孕妇胃胀优先非药物干预、调饮食结构、少量多次进食、适当散步,严重需医生评估谨慎用药。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饮食调整:需避免进食过快、过饱,减少高油脂、高纤维易产气食物摄入,如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建议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同时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苹果、香蕉等),但需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食用导致胃肠负担加重。 2.生活方式调整: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每日坚持15~30分钟的散步、慢跑等,餐后不宜立即躺卧,可在餐后30分钟左右进行轻度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保证充足睡眠,一般成人需7~8小时睡眠,良好睡眠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因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应避免进食过多零食及不易消化食物,可少量多餐,选择适合儿童消化的食物,如蒸熟的蔬菜泥、软烂的面食等,同时家长需监督儿童养成良好进食习惯,避免边吃边玩影响消化,若儿童胃胀持续不缓解且伴有呕吐、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 2.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饮食更需注重细软、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适当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方式,若老年人胃胀频繁出现且影响日常生活,应在医生指导下评估是否存在胃肠疾病并进行相应处理。 3.孕妇:孕期出现胃胀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可采取少量多次进食方式,适当散步缓解,若情况严重需在医生评估下谨慎处理,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因为孕期用药需特别谨慎,需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
2025-10-17 11:09:03 -
消化道大出血需要注意什么
消化道大出血需立即送医或拨打急救电话避免延误,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休克时平卧位抬下肢,明确病因前严格禁食禁水,安抚患者保持环境安静舒适,老年者需密切观察意识尿量,儿童要留意呕吐物粪便情况,妊娠期女性兼顾母胎安全,有基础病史者避免增加腹压行为。 一、立即就医与紧急处理 消化道大出血病情凶险,一旦发生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附近具备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避免因延误导致病情恶化,例如大量出血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二、生命体征监测 需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指标。若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心率增快超过100次/分钟、呼吸急促或体温异常,均提示病情可能加重,需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 三、体位护理 若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应采取平卧位并将下肢适当抬高(约15°-20°),以保证脑部血液供应,避免随意搬动患者,防止加重出血或引发体位性不适。 四、禁食禁水管理 在明确消化道大出血病因前必须严格禁食禁水,因为进食进水可能刺激消化道蠕动,进一步加重出血,例如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加、食物摩擦创面等都可能使出血情况恶化。 五、心理安抚与环境管理 患者因大量出血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需给予耐心安慰,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利于病情控制。 六、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1.老年患者:机体代偿能力较弱,对失血的耐受程度低,需更加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尿量等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儿童患者:消化道大出血可能与先天畸形、感染等多种儿科特发病因相关,需重点观察呕吐物及粪便的颜色、性状和量,如出现鲜红色血便或咖啡样呕吐物需立即报告; 3.妊娠期女性:处理时需兼顾母体与胎儿安全,在评估病情时要谨慎选择可能影响胎儿的检查及治疗手段,优先保障母体生命体征稳定后再综合考量胎儿情况; 4.有基础病史患者:如本身患有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需格外注意避免增加腹压的行为,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防止加重曲张静脉破裂风险。
2025-10-17 11:07:50 -
老年性便秘的症状
老年性便秘会出现排便频率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腹胀不适等表现,排便频率减少因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减退等,粪便干结与肠道水分吸收及活动量等有关,排便困难受干结粪便或肠道疾病影响,腹胀不适因粪便积聚肠道,且男女在腹胀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进食易产气食物会加重腹胀。 年龄因素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肠道神经节细胞减少,肠道肌肉萎缩,尤其是结肠平滑肌萎缩,使得肠道蠕动能力下降,这是导致排便频率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粪便干结 具体表现:粪便干结表现为粪便坚硬如羊粪状,排出困难。由于老年人肠道水分吸收功能相对较强,且肠道蠕动缓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水分被大量吸收,从而使粪便干结。研究显示,老年性便秘患者中约70%存在粪便干结的情况。 生活方式影响:老年人如果饮水不足,会进一步加重粪便干结的程度。此外,老年人活动量减少,也会影响肠道蠕动,不利于粪便的顺利排出,从而促进粪便干结的形成。 排便困难 具体表现: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不畅,可能需要用力努挣才能排出粪便,甚至可能出现排便不尽感。这是由于干结的粪便堵塞肠道,或者肠道动力不足,导致粪便通过肠道的阻力增大。例如,老年性便秘患者在排便时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且感觉非常吃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但难以排出粪便的情况。 病史相关影响:如果老年人本身有肠道疾病,如肠道肿瘤等,会进一步加重排便困难的症状。肠道肿瘤会占据肠道空间,导致肠道狭窄,使粪便通过受阻,从而加重排便困难的程度。 腹胀不适 具体表现:患者常感到腹部胀满,有饱胀感,尤其是下腹部较为明显。这是因为粪便在肠道内积聚,导致肠道扩张,刺激肠道神经末梢,引起腹胀不适。老年性便秘患者中约6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症状,尤其在进食后腹胀感可能会加重。 性别因素及生活方式影响:一般来说,男女在老年性便秘导致腹胀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生活方式对腹胀有一定影响。如果老年人进食过多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等,再加上肠道内粪便积聚,会使腹胀症状更加明显。
2025-10-17 11:06:54 -
肠胃性感冒原因症状,吃什么药
肠胃性感冒由病毒感染等引起,有消化道和全身症状,用药包括止吐、止泻、调节肠道菌群及缓解发热药物,免疫力低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 一、肠胃性感冒的原因 肠胃性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等,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途径感染。此外,饮食不当(如食用不洁食物、过多进食生冷油腻食物等)、受凉等因素也可能诱发肠胃性感冒,对于儿童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更易受这些因素影响而发病。 二、肠胃性感冒的症状 1.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呕吐可较为频繁,腹泻多为稀水样便,每天数次至十余次不等。 2.全身症状:可伴有发热,体温可在38℃-39℃左右,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肢体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儿童患者可能因腹泻、呕吐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表现。 三、肠胃性感冒的用药 1.止吐药物:若呕吐明显,可使用一些具有止吐作用的药物,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例如对于成人可考虑使用维生素B6等,但儿童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 2.止泻药物:如出现较严重腹泻,可使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蒙脱石散通过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病菌起到止泻作用,儿童也可使用,但需注意正确的服用方法和剂量要求。 3.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可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改善肠道功能,儿童同样可使用,但要遵循儿童用药的相关规范。 4.缓解发热药物:当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不适时,成人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儿童则需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儿童专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等,但使用时需严格按照儿童用药的剂量标准,避免过量使用。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使用退热药物时更要谨慎监测体温和身体状况,防止因过度退热出现其他问题。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胃肠道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使用药物时需特别注意药物对胃肠道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最好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药物。
2025-10-17 11:05:15 -
治疗慢性胃肠炎的症状和方法
慢性胃肠炎患者有腹痛、腹泻、腹胀等常见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且生活方式会影响,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肠道益生菌等)和中医治疗(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儿童和老年人使用需注意相关情况)。 一、慢性胃肠炎的常见症状 慢性胃肠炎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部位不固定;腹泻表现为间断性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便或水样便;腹胀则是腹部有饱胀感。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因腹泻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老年人可能伴有营养不良等问题。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会加重症状。有过胃肠疾病病史的患者可能症状反复。 二、慢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规律饮食,定时定量,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对于儿童,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过度喂养;老年人则需考虑消化功能减退,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等,但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动。精神压力大的患者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因为精神因素对胃肠功能影响较大。 (二)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抑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等,可减少胃酸分泌,缓解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等症状。 胃黏膜保护剂:能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修复。 肠道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如双歧杆菌等。但儿童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益生菌制剂;老年人使用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 (三)中医治疗(若有科学依据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开具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但需在正规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儿童和老年人使用中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药性等。 针灸推拿:通过特定的穴位针灸或推拿等方式调节胃肠功能,但同样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儿童和老年人要注意操作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025-10-17 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