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硕士,河南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1987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同年分配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03年获郑州大学肿瘤学硕士学位。20余年来,主要从事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工作,擅长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性疾病,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参加贺福初院士主持的国家“863”项目子课题“中国人群SNP与肝癌易感性”的研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享有较高的声誉
展开-
胆红素偏高吃什么药
胆红素偏高依病因选药,肝细胞损伤相关可选用抗病毒或保肝类药物,胆汁淤积相关用利胆药物,溶血性疾病相关考虑糖皮质激素,胆道梗阻相关用改善胆汁淤积药物,儿童需先排查非病理性疾病且用药遵儿科标准,孕妇用药需谨慎权衡,老年人用药要监测肝肾功能并调整方案。 一、基于病因的药物选择 胆红素偏高的原因多样,需针对不同病因选用药物: 肝细胞损伤相关:若因病毒性肝炎等导致肝细胞受损引起胆红素偏高,如为乙肝病毒感染活动期,可能涉及抗病毒药物(具体需依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如恩替卡韦等,但仅提及药物名称);若为肝损伤致胆红素升高,可使用保肝类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胆汁淤积相关:对于肝内胆汁淤积等导致胆红素偏高,可选用熊去氧胆酸等利胆药物,促进胆汁排泄以降低胆红素。 溶血性疾病相关:溶血性贫血引起胆红素偏高时,可考虑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儿童使用需严格评估风险,因低龄儿童对药物耐受性及不良反应更敏感。 胆道梗阻相关:若由胆道结石、肿瘤等导致胆道梗阻引发胆红素偏高,可能需解除梗阻的相关治疗,涉及的药物如腺苷蛋氨酸等改善胆汁淤积情况,但具体用药需结合梗阻原因由医生判断。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胆红素偏高需优先排查生理性黄疸等非病理性情况,若为疾病导致,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标准,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肝肾功能的药物,如无明确医学指征,不应随意使用降胆红素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 孕妇:孕妇胆红素偏高时用药需谨慎,应咨询医生,充分权衡胎儿和母体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药物,严格遵循个体化诊疗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胆红素偏高时,需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的特点,用药时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药物累积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2025-10-17 10:44:17 -
上消化道出血什么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有呕血与黑便表现,出血部位不同表现有差异,呕血多呈棕褐色咖啡渣样、黑便呈柏油样;出血量较大时会出现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耐受及表现有别;慢性或急性大量出血会有不同贫血相关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表现不同;部分患者出血后可出现低热,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有差异。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较少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头晕、心慌、乏力、出汗、口渴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这是因为急性大量失血导致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从而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不同年龄人群对失血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和老年人相对更脆弱,儿童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更明显的循环衰竭表现,如婴儿可能很快出现精神萎靡、囟门凹陷等;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失血后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加重循环衰竭的程度。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失血时心脏的代偿功能可能受限,更容易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贫血相关表现 慢性上消化道出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表现;急性大量出血后可出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不同年龄人群贫血表现有所不同,儿童贫血时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如出现生长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老年人贫血可能加重原有的心肺疾病,使胸闷、气短等症状更明显。有血液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贫血表现可能更严重,且纠正贫血相对更困难。 发热 部分患者在出血后可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发热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循环血容量减少,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体温调节中枢更不稳定,发热时需要更密切观察,防止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老年人发热可能不典型,需注意与感染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相鉴别。
2025-10-17 10:43:03 -
肠胃不好的人能不能吃亚麻籽油
肠胃不好的人可适量吃亚麻籽油,它有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炎症、促进肠道蠕动等益处,不同人群食用有不同注意事项,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10-20毫升为宜,急性肠胃炎发作期避免大量食用,儿童慎食且严格控量,有基础肠胃病史者食用前最好咨询医生。 调节肠道菌群:亚麻籽油中的营养成分可能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肠道菌群的平衡对肠胃健康至关重要,合适的菌群环境有利于消化吸收等功能的正常运行。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合理的脂肪酸摄入可以影响肠道内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 改善肠道炎症:部分研究显示,亚麻籽油中的成分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炎特性,对于肠胃存在炎症等问题的人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肠道的炎症状态。不过,这需要基于个体的具体肠胃状况来综合考量。 促进肠道蠕动:亚麻籽油中的油脂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润滑肠道,对于肠胃功能较弱、容易出现便秘等问题的人,可能有助于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排便。但要注意适量食用,过量食用可能会适得其反,引起肠胃不适。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般成年人:肠胃不好的成年人食用亚麻籽油时,建议每天摄入10-20毫升左右较为适宜,可以直接口服,也可以凉拌菜肴等。但如果本身肠胃处于较为敏感的状态,如正在发作的急性肠胃炎期间,应避免大量食用亚麻籽油,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儿童:儿童肠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一般不建议过早给儿童食用亚麻籽油作为主要的油脂来源。如果要给儿童尝试,需非常谨慎,且摄入量要严格控制,因为儿童肠胃对油脂的消化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过量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 有基础肠胃病史的人群:如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人群,食用亚麻籽油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因为虽然亚麻籽油有一定益处,但不同的肠胃病史情况不同,医生能根据个体的具体病情给出更精准的建议,以避免亚麻籽油对肠胃病变部位产生不良刺激等情况。
2025-10-17 10:41:46 -
晚上睡觉前打嗝怎么办
缓解打嗝可通过调整呼吸节奏、饮用温水、屏气法、刺激咽部、调整睡姿等方法,不同年龄人群操作有差异,且需考虑自身病史等生活方式因素,如成人可平稳深呼吸,儿童需家长引导,有呼吸系统等病史人群操作需谨慎,有咽部疾病人群刺激咽部要谨慎,胃食管反流病史人群侧卧位可能有益。 饮用温水 具体做法: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水温以37℃左右为宜。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饮用量,避免一次性喝太多水引起呛咳。从年龄因素考虑,儿童的吞咽功能相对不完善,温水刺激能通过神经反射来调节膈肌运动。从生活方式方面,睡前适量饮用温水可起到温润消化道的作用,促进胃肠道蠕动调节,进而改善打嗝情况。 屏气法 具体做法: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尽量坚持较长时间,然后再缓慢呼气。不同年龄段人群屏气时间可有所不同,成人一般可尝试屏住呼吸30-60秒,儿童则根据其耐受程度适当缩短时间。从病史角度,如果有呼吸系统疾病等病史的人群,屏气时要注意自身感觉,若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比如有哮喘病史的人,屏气可能会加重呼吸不畅,就不适合采用这种方法。 刺激咽部 具体做法:用干净的手指或棉签轻触咽部,引起恶心反射,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咽部。对于儿童,家长操作时需格外轻柔。从年龄角度,儿童的咽部较为敏感,操作不当易导致呕吐等情况。生活方式上,要确保手指或棉签的清洁,防止引起咽部感染等问题。如果本身有咽部疾病的人群,如咽炎等,刺激咽部可能会加重不适,应谨慎使用该方法。 调整睡姿 具体做法:尝试改变睡觉姿势,比如从仰卧位改为侧卧位。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侧卧位时要注意枕头高度合适,保证呼吸通畅。从生活方式看,睡前选择舒适的睡姿,有助于身体各器官功能正常运转,包括胃肠道的蠕动等,从而减少打嗝发生。如果是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人群,侧卧位可能更有利于减少胃酸反流刺激引起的打嗝。
2025-10-17 10:40:41 -
胃炎可不可以喝牛奶
胃炎患者能否喝牛奶分情况,一般病情稳定时可适量喝低脂或脱脂牛奶,儿童、老年胃炎患者饮用需注意量等;急性发作期一般不建议喝,儿童、老年急性胃炎患者更要遵医嘱,避免在发作期喝牛奶。 当胃炎患者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没有明显的呕吐、腹痛剧烈等症状时,可以适量饮用牛奶。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品,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有研究表明,适量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等。但要注意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加重胃肠道负担。一般建议每次饮用100-200毫升左右。 儿童胃炎患者:儿童胃炎时饮用牛奶需谨慎,年龄较小的儿童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要根据其病情和年龄来调整饮用量。比如幼儿期胃炎患者,开始可以少量尝试,如50毫升左右,观察有无不适反应,如腹胀、腹痛等。如果耐受良好,可逐渐增加到合适量。 老年胃炎患者:老年胃炎患者消化功能有所减退,饮用牛奶时同样要注意量和种类选择。可以在饭后少量饮用,避免空腹喝牛奶,因为空腹喝牛奶可能会导致胃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等不适。 急性发作期胃炎患者 在胃炎急性发作期,比如出现剧烈呕吐、严重腹痛、大量呕血等情况时,一般不建议喝牛奶。因为此时胃肠道消化功能受到明显影响,牛奶进入胃肠道后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例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发作时,胃肠道处于较为敏感和脆弱的状态,喝牛奶可能会加重症状。 儿童急性胃炎患者:儿童急性胃炎发作时,胃肠道功能紊乱更明显,应严格遵循医生建议,可能需要短暂禁食禁饮,待呕吐等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尝试少量饮用易消化的液体,如经过稀释的米汤等,而非急于喝牛奶。 老年急性胃炎患者:老年急性胃炎发作时,身体机能相对较差,对胃肠道刺激的耐受能力更弱,更要避免在急性发作期饮用牛奶,需听从医生指导进行相应的治疗和饮食调整。
2025-10-17 10: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