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硕士,河南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1987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同年分配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03年获郑州大学肿瘤学硕士学位。20余年来,主要从事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工作,擅长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性疾病,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参加贺福初院士主持的国家“863”项目子课题“中国人群SNP与肝癌易感性”的研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享有较高的声誉
展开-
人老放屁什么原因
老年人肠道消化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化,饮食中高纤维、易产气食物摄入,肠道、肝胆胰腺疾病,某些药物使用等因素可致放屁增多,老年人应保持合理饮食结构,放屁增多且伴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用药需谨慎咨询医生。 一、肠道消化功能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肠道消化功能会逐渐发生变化。老年人的胃肠蠕动速度可能会减慢,这会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例如,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肠道平滑肌细胞数量减少,使得肠道蠕动的力量和频率降低,食物经过肠道的时间比年轻人明显延长。食物在肠道内停留过久,就会在肠道内被肠道细菌分解发酵,从而产生更多的气体,导致放屁增多。 二、饮食因素影响 1.高纤维食物摄入:如果老年人摄入过多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芹菜、玉米等,虽然膳食纤维对健康有益,但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时也容易产生较多气体。不过这里要注意,如果是本身消化功能较差的老年人,过量食用高纤维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进而影响气体产生情况。 2.易产气食物食用:一些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土豆等,老年人若经常食用,其中的某些成分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发酵也会产生大量气体,引起放屁增多。比如豆类中含有棉子糖等寡糖,人体难以消化吸收,到达肠道后被细菌分解就会产生气体。 三、疾病相关因素 1.肠道疾病:患有肠道疾病如肠炎、肠道肿瘤等也可能导致放屁增多。例如,肠道炎症会影响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肠道内细菌失衡,产生过多气体;肠道肿瘤可能会阻塞肠道,使气体排出不畅,进而引起放屁增多等症状。 2.肝胆胰腺疾病:老年人若患有肝胆胰腺疾病,如胆囊炎、胰腺炎等,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和排出,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过程。例如,胰腺炎会导致消化酶分泌不足,食物消化不完全,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产生气体增多。 四、药物因素影响 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导致老年人放屁增多。例如,一些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会破坏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引起肠道内气体产生变化。不过具体的药物种类和作用机制需要根据实际用药情况来分析,不同的药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不同,进而影响气体的产生。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老年人来说,要注意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过量食用易产气和高纤维食物,根据自身消化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放屁增多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肠道疾病等严重情况。同时,在使用药物时要谨慎,如有可能影响肠道功能的药物使用情况,需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2025-10-16 12:57:25 -
胶囊肠镜检查的步骤有哪些
胶囊内镜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2-3天进少渣易消化食物,1天进流食,当日禁食,儿童依年龄饮食安排;服泻药清洁肠道,儿童需家长协助监督确保达清洁标准。 -检查过程:患者穿检查服左侧卧位吞服胶囊内镜,医生启动系统,患者可正常活动但避剧烈运动,检查约6-8小时,儿童需家长安抚配合。 -检查后注意事项:医生分析图像,胶囊多24-48小时随粪便排出,关注儿童排便及不适症状。 检查过程:患者穿检查服左侧卧位吞服胶囊内镜,医生启动系统,患者可正常活动但避剧烈运动,检查约6-8小时,儿童需家长安抚配合。 检查后注意事项:医生分析图像,胶囊多24-48小时随粪便排出,关注儿童排便及不适症状。 饮食准备:检查前2-3天应进食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检查前1天进流食,检查当日需禁食。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和饮食情况合理安排检查前的饮食,确保肠道清洁度适宜检查。 肠道清洁准备:通常需要服用泻药来清洁肠道,常用的泻药有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将泻药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在规定的时间内饮用完毕。服用泻药过程中可适当走动,以促进肠道蠕动,加快排便,直至排出物为清水样,保证肠道充分清洁,便于胶囊肠镜观察肠道黏膜。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配合度可能较差,需家长协助监督服药和排便情况,确保达到肠道清洁标准。 检查过程 患者准备:患者穿戴检查服,取左侧卧位,将胶囊内镜含于口中,用温水送服。对于儿童患者,需由家长安抚,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吞服胶囊内镜。 检查设备操作:医生启动胶囊内镜系统,患者离开检查室,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可正常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胶囊内镜移位。检查过程一般持续6-8小时,在此期间患者体内的胶囊内镜会自动拍摄肠道图像,通过无线传输装置将图像实时传输到体外的接收设备上。 检查时长:整个检查过程大概需要6-8小时,期间患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活动,但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影响图像采集。对于儿童患者,要关注其在检查过程中的状态,确保其配合检查的顺利进行。 检查后注意事项 图像分析:检查结束后,医生会对胶囊内镜传输的图像进行分析,观察肠道黏膜是否存在病变等情况。 胶囊排出:一般情况下,胶囊内镜会在24-48小时内随粪便自然排出体外,患者无需过度担忧。对于儿童患者,要留意其排便情况,确保胶囊内镜顺利排出,同时要观察儿童是否有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025-10-16 12:56:29 -
患了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胃窦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病因治疗。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如饮食规律、避免刺激食物和饮酒、保证充足睡眠,以及进行心理调节;药物治疗有抑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病因治疗中,Hp感染需进行根除治疗,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儿童患者治疗需谨慎。 饮食方面:规律进食,避免过饥过饱,尽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同时,应避免饮酒,酒精会直接损伤胃窦黏膜,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饮食调整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儿童应保证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可能引起不适的食物;老年人则需注重饮食的软烂易消化,防止因胃肠功能减退而加重胃窦负担。 作息方面: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对于胃窦炎的恢复有积极作用。长期熬夜等不良作息可能会影响胃肠的节律性运动,不利于胃窦炎的康复。 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这些不良情绪可能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进而加重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症状。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人群心理调节方式可有所差异,女性可能更适合通过社交、倾诉等方式缓解情绪,老年人可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儿童则需要家长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药物治疗 抑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PPI),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窦黏膜的刺激,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最后环节-质子泵,从而达到强效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对于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考虑年龄相关的代谢差异等因素,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 胃黏膜保护剂:例如铝碳酸镁,能中和胃酸,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防止胃酸、胆汁等对胃窦黏膜的进一步损伤。铝碳酸镁可以快速中和胃酸,缓解胃痛、烧心等症状,且其形成的保护屏障可以持续较长时间,为胃窦黏膜的修复创造良好环境。 病因治疗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治疗:如果检测出Hp感染,通常需要进行根除治疗。一般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如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Hp感染是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常见原因之一,根除Hp可以明显改善胃窦炎症情况。对于儿童患者,Hp感染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要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和药物选择,充分考虑儿童的耐受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依从性,确保规范用药以提高根除成功率。
2025-10-16 12:55:45 -
反流性食管炎什么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有典型症状、非典型症状及并发症相关症状。典型症状包括餐后1小时出现、平卧位等加重的烧心,及空腹也可出现的反流;非典型症状有胸骨后等部位类似心绞痛的胸痛、进食不畅的吞咽困难、咽部异物感等咽喉症状;并发症相关症状有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及进行性吞咽困难的食管狭窄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症状有各自特点及可能引发的不同问题。 烧心: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多在餐后1小时出现,与抗反流屏障破坏、食管清除作用降低等因素有关。例如,平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反流性食管炎也可能出现烧心表现,但表述可能不典型;老年人由于食管感觉功能减退,烧心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但仍可能存在。 反流:指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部分患者在空腹时也可出现反流,这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等有关。在生活方式方面,肥胖人群由于腹压高,更容易出现反流症状;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刺激食管黏膜,加重反流情况。 非典型症状 胸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严重时可放射至心前区、后背、肩部等,类似心绞痛。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反流物刺激食管黏膜,引起食管痉挛有关。不同性别在胸痛表现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老年人出现胸痛时需注意与心脏疾病鉴别,因为二者症状可能有相似之处。 吞咽困难:可表现为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时吞咽不畅。早期多因食管炎引起食管痉挛所致,后期可能由于食管瘢痕形成,食管狭窄导致吞咽困难逐渐加重。儿童若存在反流性食管炎导致的吞咽困难,可能会影响进食量,进而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吞咽困难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 咽喉症状:如咽部异物感、梗阻感、咳嗽等。反流物刺激咽喉部可引起这些症状,长期刺激还可能导致咽喉炎、声带炎等。例如,有些患者因咳嗽就医,经检查发现是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咽喉反流所致。 并发症相关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如果反流性食管炎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可能会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出血量少的时候可能仅表现为粪便隐血阳性,出血量多则可出现呕血,严重时可导致贫血等。老年人凝血功能相对较差,上消化道出血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要密切关注。 食管狭窄:慢性反流性食管炎可导致食管纤维组织增生,引起食管狭窄,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起初进固体食物困难,逐渐发展为进半流质、流质食物也困难。儿童出现食管狭窄会严重影响营养摄入,影响正常生长;老年人食管狭窄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导致进食受限。
2025-10-16 12:53:25 -
总是打嗝和放屁是胀气吗
总是打嗝和放屁有可能是胀气引起,但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导致,可通过观察伴随症状初步判断,若同时伴腹胀等不适胀气可能性大,若单纯打嗝或放屁无明显不适可能非单纯胀气引起,还需结合进一步检查明确,如儿童要注意饮食和生长发育情况,老年人要关注是否有慢性疾病影响胃肠道功能等,若频繁打嗝和放屁伴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 一、胀气相关情况 1.胀气导致的打嗝和放屁 机制:当胃肠道内气体积聚过多时,就会出现胀气情况。胃肠道内气体来源包括吞咽空气、食物在肠道内被细菌发酵产生等。气体积聚可能引起打嗝,是因为胃内气体过多刺激膈肌导致;而放屁增多也是因为肠道内气体积聚到一定程度后排出。例如,进食过快、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等可导致吞咽较多空气,从而引起胃肠道内气体增多,出现胀气相关的打嗝和放屁。 年龄因素:儿童如果进食不当,比如吃了过多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红薯等),也容易出现胃肠道内气体积聚,导致胀气相关的打嗝和放屁。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退,消化能力下降,也更易出现胀气情况,进而引起打嗝和放屁。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胃肠蠕动减慢,气体容易在胃肠道内积聚,增加胀气及相关打嗝、放屁的发生风险。 2.非胀气因素导致的打嗝和放屁 饮食因素:某些食物本身可能不是因为产气过多导致,但也可能引起打嗝或放屁。比如食用辛辣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打嗝或放屁。不过这与胀气导致的机制不同,胀气是气体积聚,而单纯因食物刺激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打嗝放屁,胃肠道内气体量可能并非异常增多。 疾病因素:一些胃肠道疾病也可引起打嗝和放屁,如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可能影响胃的正常排空功能,导致打嗝;而肠道疾病如肠炎等,肠道内细菌平衡被打破,也可能出现放屁增多,但这与胀气的气体积聚机制有所差异。例如,患有肠炎时,肠道炎症刺激肠道蠕动加快或紊乱,从而导致放屁增多,但其气体产生和积聚的情况与胀气不完全相同。 二、如何判断 可以通过观察伴随症状等初步判断。如果打嗝和放屁同时伴有腹胀、腹部不适等,胀气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只是单纯打嗝或放屁,没有明显腹胀等不适,可能非单纯胀气引起。但要准确判断,还需结合进一步检查等。比如可以通过腹部触诊、胃肠镜等检查来明确胃肠道情况。对于儿童,要注意其饮食和生长发育情况,老年人则要关注是否有慢性疾病影响胃肠道功能等。如果总是频繁打嗝和放屁且伴有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
2025-10-16 12: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