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硕士,河南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1987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同年分配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03年获郑州大学肿瘤学硕士学位。20余年来,主要从事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工作,擅长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性疾病,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参加贺福初院士主持的国家“863”项目子课题“中国人群SNP与肝癌易感性”的研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享有较高的声誉
展开-
肝硬化应该注意什么
肝硬化管理需关注生活方式,保证充足休息适度活动,调节情绪保持舒畅,饮食遵循低钠原则,摄入优质蛋白与丰富维生素,避免粗糙坚硬食物,定期复查肝功、血常规、腹部超声,密切观察呕血黑便、意识改变、尿量及水肿等异常表现,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肝性脑病,老年儿童患者需特殊护理。 一、生活方式管理 1.休息与活动:肝硬化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病情稳定时可进行适度轻体力活动,如散步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利于机体恢复;老年患者因器官功能衰退,更需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活动量应根据自身耐受程度调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剧烈运动;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活动需适度,避免影响身体发育。 2.情绪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可能影响肝脏的气血运行,不利于病情控制,家属需给予老年及儿童患者更多心理关怀,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饮食调理 1.营养摄入:遵循低钠饮食原则,减少腌制、加工食品摄入,防止水钠潴留加重腹水;保证优质高蛋白饮食,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维持机体蛋白水平,促进肝细胞修复,但肝性脑病前期或期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补充丰富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如苹果、橙子等),为机体提供必要营养物质;避免食用粗糙、坚硬食物,以防损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血管导致出血。 三、病情监测要点 1.定期检查项目:需定期复查肝功能,了解肝脏合成、代谢等功能状态;监测血常规,关注血小板、白细胞等指标变化,评估有无脾功能亢进等情况;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及有无腹水、门静脉高压等情况,老年患者因器官功能减退,检查频率可适当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儿童患者检查需兼顾生长发育影响,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和频率。 2.异常表现观察:密切留意有无呕血、黑便(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意识改变(警惕肝性脑病)、尿量减少及下肢水肿加重(提示腹水增多)等情况,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 四、并发症预防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防:避免剧烈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进食时细嚼慢咽,防止曲张静脉破裂;老年患者因血管弹性差,更需注意避免腹压突然升高,儿童患者要教育其避免剧烈哭闹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2.肝性脑病预防:严格遵循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要求,保持大便通畅,可通过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排便,减少肠道产氨,老年及儿童患者在饮食和排便护理上需家属协助做好相关工作。
2025-10-27 11:55:07 -
直肠炎可以不治疗吗
直肠炎一般不可不治疗,不治疗会致症状加重、影响身体机能,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不治疗危害更甚,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一、不治疗的潜在危害 1.症状加重方面 对于感染性直肠炎,如细菌感染引起的直肠炎,若不治疗,感染可能会扩散,导致直肠炎症进一步加重,出现更严重的腹泻,可能每日腹泻次数增多,甚至出现脓血便,同时腹痛症状也可能加剧,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营养吸收。例如,有研究表明,细菌感染导致的直肠炎若未及时干预,肠道黏膜的损伤会持续进展,炎症因子释放增多,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 对于自身免疫性因素引起的直肠炎,如溃疡性直肠炎,不治疗会使肠道黏膜的炎症持续存在,病情可能逐渐进展,出现肠道溃疡加深、出血风险增加等情况,长期不愈还可能增加癌变的风险。 2.对身体机能影响方面 直肠炎患者若不治疗,肠道功能紊乱会持续存在,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因为直肠是肠道吸收水分等物质的重要部位,直肠炎症会影响其正常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下降、消瘦、贫血等。例如,长期的直肠炎症会使肠道对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进而引发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等。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直肠炎不治疗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肠道功能异常会影响营养的摄入和利用,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问题。而老年人患直肠炎不治疗,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衰弱,因为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就逐渐下降,肠道炎症会进一步削弱其营养状况和整体健康水平,增加其他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如电解质紊乱等。 二、特殊人群的情况 1.儿童直肠炎 儿童直肠炎若不治疗,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炎症对其肠道的损伤会更易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影响生长发育。而且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自身的不适,病情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所以儿童直肠炎必须积极治疗,不能不治疗。 2.老年人直肠炎 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直肠炎不治疗时,其身体对炎症的耐受能力较差,炎症可能更快地导致身体出现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直肠炎不治疗会使这些基础疾病的控制更加困难,甚至可能诱发其他严重并发症,所以老年人直肠炎也需要及时治疗,不能放任不管。 总之,直肠炎通常不能不治疗,一旦发现直肠炎相关症状,如腹泻、便血、腹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带来不良后果。
2025-10-27 11:53:55 -
促进肠胃蠕动的方法有哪些
促进肠胃蠕动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度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腹部按摩)、充足饮水、规律作息以及避免久坐和减少精神压力等方式,不同年龄人群有相应具体要求。 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各类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等)、水果(像苹果、香蕉等)、全谷物(例如燕麦、糙米等)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不同年龄人群对膳食纤维的需求有差异,一般成年人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建议在25~30克左右,儿童可根据年龄适量摄入,比如5-10岁儿童每天约19-25克。以香蕉为例,一根中等大小的香蕉约含2.6克膳食纤维,适当食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 二、适度运动 (一)有氧运动 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也有助于肠胃蠕动。对于成年人,每周可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儿童每天应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可包含适量运动,如每天散步30分钟左右,能刺激肠道平滑肌收缩,加快肠胃蠕动。 (二)腹部按摩 成人可在饭后半小时,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2-3次,能促进肠胃蠕动。儿童进行腹部按摩时力度要轻柔,同样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轻打圈按摩,每次3-5分钟,每天1-2次即可。 三、充足饮水 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一般成年人每天需饮水1500-2000毫升,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有所不同,如学龄前儿童每天约1000-1400毫升。充足的水分能使粪便保持湿润,利于排出,从而促进肠胃蠕动。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约200毫升左右,可刺激肠胃蠕动,开启一天的消化进程。 四、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肠胃蠕动也很重要。成年人应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睡眠时间因年龄而异,婴幼儿需12-16小时,学龄儿童约9-12小时。良好的作息能维持肠胃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保障肠胃蠕动的规律性。 五、避免不良习惯 (一)避免久坐 长时间久坐会使肠胃蠕动减慢,成年人应避免连续久坐超过1小时,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儿童也应减少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设备等久坐行为,每30分钟左右起身活动一下,如走动、做简单伸展运动等。 (二)减少精神压力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能影响肠胃蠕动,成年人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每天进行10-15分钟的冥想或深呼吸练习;儿童则可通过玩耍、与家人交流等方式释放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利于肠胃正常蠕动。
2025-10-27 11:51:31 -
肠胃不舒服吃什么比较好
易消化的主食类有白米饭和面条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包含酸奶和发酵豆制品等,蔬菜水果类有南瓜和苹果等,清淡的蛋白质食物包括清蒸鱼和鸡蛋羹等,它们分别对不同人群的肠胃有相应益处,食用时需注意各类人群的特殊情况如乳糖不耐受、过敏等。 一、易消化的主食类 1.白米饭:米饭是常见主食,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易于消化吸收,能为肠胃提供能量。对于肠胃不舒服的人,煮得软烂的白米饭是较好选择,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儿童肠胃功能较弱时也可适量食用,但要注意避免过饱加重肠胃负担。 2.面条:面条柔软易消化,煮软的面条经过胃肠道消化相对轻松。例如清汤面,不添加过多刺激性调料时,适合肠胃不适者。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食用,儿童食用时需注意面条的软硬度,避免过烫。 二、富含益生菌的食物 1.酸奶:酸奶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如嗜酸乳杆菌等。这些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一般人群均可适量饮用酸奶,但对于乳糖不耐受人群,可能会出现肠胃不适加重的情况,需谨慎选择无乳糖酸奶或少量食用;儿童饮用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年龄段的低糖酸奶等。 2.发酵豆制品:像纳豆,它富含纳豆菌等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蠕动等作用。但对于一些对豆制品过敏的人群应避免食用;儿童食用发酵豆制品时要注意适量,观察是否有过敏等不适反应。 三、蔬菜水果类 1.南瓜:南瓜富含果胶,果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刺激,其质地柔软,容易消化。南瓜适合大多数人群,无论是老人、儿童还是成年人。可以做成南瓜粥等,儿童食用时要注意将南瓜弄碎,避免噎住。 2.苹果:苹果含有果胶和膳食纤维,果胶有收敛作用,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其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中能吸收水分,使大便变软,对于缓解便秘等肠胃问题有帮助。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苹果,但肠胃特别敏感的人,如患有急性肠胃炎处于发作期时,可能需要避免生食苹果,可选择蒸熟的苹果食用;儿童吃苹果时要注意防止呛噎,可切成小块食用。 四、清淡的蛋白质食物 1.清蒸鱼: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且肉质鲜嫩,清蒸的做法保留了鱼的营养成分,相对容易消化。一般人群适合食用清蒸鱼,儿童食用时要注意剔除鱼刺;对于海鲜过敏人群则不能食用。 2.鸡蛋羹:鸡蛋富含蛋白质,鸡蛋羹质地细腻,容易被肠胃消化吸收。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鸡蛋羹,儿童食用时要注意控制鸡蛋的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加重肠胃负担;对于蛋白质过敏的儿童则禁止食用。
2025-10-27 11:48:46 -
慢性肠炎是什么症状
腹痛因不同人群表现有别儿童哭闹成人可表述疼痛性质有基础病史者腹痛可能不典型机制是肠道炎症刺激肠壁神经末梢致肠道蠕动紊乱或痉挛;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有稀便水样便等儿童易致脱水电解质紊乱有慢性病史且营养差者长期腹泻易加重营养不良发生原因是肠道炎症影响肠道吸收和分泌功能致水分和电解质吸收障碍分泌增加;消化不良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老年人合并慢性肠炎时消化不良症状可能更明显产生机制是肠道炎症影响消化酶分泌和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致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引发腹胀食欲减退等;其他症状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儿童低热时精神状态受影响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热可能持续不易控制有黏液便或脓血便肠道炎症致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不同年龄人群出现黏液脓血便需警惕不同情况。 一、腹痛 不同人群表现: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而出现哭闹不安等表现,成人则可明确表述疼痛性质,如隐痛、胀痛等。一些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可能腹痛表现不典型,因为糖尿病神经病变可能导致痛觉减退。 机制:肠道炎症刺激肠壁神经末梢,引起肠道蠕动紊乱或痉挛,从而产生腹痛。例如慢性肠炎时肠道黏膜处于炎症状态,炎症介质刺激会导致肠管蠕动异常,引发疼痛。 二、腹泻 粪便特征: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便、水样便等。儿童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需密切关注。对于有慢性病史且营养状况差的人群,长期腹泻易加重营养不良。 发生原因:肠道炎症影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使水分和电解质吸收障碍,分泌增加,导致腹泻。比如炎症导致肠黏膜绒毛萎缩,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的同时,也使肠道对水分的处理能力下降,引发腹泻。 三、消化不良 具体表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老年人本身消化功能就有所减退,若合并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症状可能更明显,影响营养摄入。 产生机制:肠道炎症影响消化酶的分泌和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在肠道内发酵产气等,导致腹胀、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表现。 四、其他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低热时可能精神状态受影响。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合并慢性肠炎时,发热可能较为持续且不易控制。 黏液便或脓血便:肠道炎症导致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可有黏液分泌增加,严重时出现脓血便。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出现黏液脓血便需警惕感染性肠炎等情况,而老年患者需排除肠道肿瘤等病变可能。
2025-10-27 11:4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