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

河南省人民医院

擅长:肝癌及胃肠肿瘤的相关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肿瘤学硕士,河南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1987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同年分配至河南省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03年获郑州大学肿瘤学硕士学位。20余年来,主要从事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工作,擅长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性疾病,以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参加贺福初院士主持的国家“863”项目子课题“中国人群SNP与肝癌易感性”的研究,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享有较高的声誉

展开
个人擅长
肝癌及胃肠肿瘤的相关诊断与治疗。展开
  • 食道黏膜损伤怎么办

    需留意可能诱因如进食过烫、误食腐蚀性物质等,急性期选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保证营养摄入,避免剧烈呕吐等增加腹压动作注意休息,可遵医嘱用保护黏膜药物,出现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等需立即就医,儿童防误吞异物且用药安全,老年人需综合基础疾病评估并遵饮食指导。 一、明确病因及初步评估 1.1需留意可能诱因,如是否有进食过烫食物、误食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长期胃食管反流病史等情况,不同诱因导致的食道黏膜损伤处理方向有别,若有误服腐蚀性物质等紧急情况需优先紧急处理。 二、一般处理措施 2.1饮食调整 2.1.1急性期应避免进食辛辣、粗糙、过热、过冷等刺激性食物,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温凉的米粥、藕粉等,以减少对受损食道黏膜的进一步刺激,利于黏膜修复。 2.1.2保证营养摄入均衡,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羹、新鲜的蔬菜水果(做成泥状等便于吞咽的形式),为黏膜修复提供物质基础。 2.2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剧烈呕吐、频繁弯腰等可能增加腹压的动作,以免加重食道黏膜损伤,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 三、药物干预相关 3.1保护黏膜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等药物,这类药物能在食道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减少胃酸、食物等对受损黏膜的侵蚀,但具体药物需根据病情由医生判断使用,不涉及具体剂量等服用指导。 四、就医指征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4.1就医指征 若出现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呕血、黑便、胸痛剧烈且持续不缓解等情况,提示可能有严重的食道黏膜损伤并发症,需立即就医。 4.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需特别警惕误吞异物等导致的食道黏膜损伤,家长要注意将小物件放置在儿童不易接触的地方,一旦怀疑儿童有食道黏膜损伤相关表现,应及时就医,且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优先选择安全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为主。 老年人:往往可能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食道黏膜损伤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就医时要详细告知医生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同时老年人在饮食调整等方面更要谨慎,严格遵循医生关于饮食的指导建议。

    2025-10-27 10:59:12
  • 腹泻全是水怎么治疗

    腹泻全是水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儿童与成人补充方式有别;调整饮食要清淡易消化;要寻找病因针对性处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腹泻处理不同;若腹泻不缓解、有严重脱水或伴高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特殊人群更应如此。 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原因:腹泻全是水时,身体会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如不及时补充,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补充方式有所不同。儿童由于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脱水风险相对更高,需格外注意。成人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来补充,按照说明书正确配制。儿童则选择适合儿童的口服补液盐剂型,少量多次服用,防止一次大量饮水引起呕吐加重不适。 二、调整饮食 原则:在腹泻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具体饮食建议:可以选择米汤、面汤、稀粥等食物。对于婴幼儿,若正在母乳喂养,可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需注意自己的饮食也应清淡;人工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的奶粉,以减轻肠道负担。 三、寻找病因并针对性处理 感染性腹泻: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全是水,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的使用需严格遵医嘱,根据感染的细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如轮状病毒等,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非感染性腹泻:例如食物过敏引起的腹泻全是水,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若是因腹部受凉导致的,要注意腹部保暖,可通过热敷腹部等方式缓解。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出现腹泻全是水的情况,需警惕是否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引起,要积极控制血糖,并针对腹泻进行相应处理。 四、及时就医评估 需要就医的情况:如果腹泻全是水的情况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精神萎靡、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量明显减少等;或伴有高热、剧烈腹痛、便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粪便常规、血常规等,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的规范治疗。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出现腹泻全是水的情况更应及时就医,因为这类人群身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025-10-27 10:58:21
  • 肚子里出现蛔虫是怎么回事

    蛔虫感染主要通过经口摄入感染性虫卵实现,轻度感染多数无明显症状或偶有腹部轻微不适,重度感染有消化系统相关症状、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还可能引发胆道蛔虫症等并发症,主要通过粪便检查虫卵确诊,预防要从个人卫生、饮食、环境卫生方面着手,儿童因卫生意识弱需加强监管,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要注重防护及尽早就诊。 一、蛔虫感染的途径 蛔虫感染主要通过经口摄入感染性蛔虫卵实现。人体接触被蛔虫卵污染的土壤、水源或食物后,未彻底清洁双手便进食,或食用未洗净的蔬菜、水果等,虫卵可进入消化道并在体内发育为蛔虫。 二、蛔虫感染后的常见症状表现 1.轻度感染:多数情况下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能仅表现为偶尔腹部轻微不适。 2.重度感染:可出现消化系统相关症状,如反复腹痛,疼痛多位于脐周,疼痛程度不定;还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部分患儿会出现异食癖,如喜食泥土、纸张等;严重时可能引发胆道蛔虫症(出现剧烈右上腹绞痛)、肠梗阻等并发症,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三、蛔虫的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粪便检查查找蛔虫卵来确诊。医生会收集患者粪便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蛔虫卵,若发现则可明确蛔虫感染。 四、蛔虫感染的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方面: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后要彻底清洁双手;避免儿童用手接触口部,减少虫卵经口摄入的风险。 2.饮食方面:确保食物清洁,蔬菜水果要洗净后再食用,避免食用生水;肉类等食物要充分煮熟,防止虫卵残留。 3.环境卫生方面: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生活环境进行清扫,减少虫卵的存活环境。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由于好奇心强,卫生意识相对薄弱,更易接触到污染虫卵,家长需加强对儿童的卫生监管,通过讲故事、日常引导等方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降低蛔虫感染风险。同时,儿童若出现疑似蛔虫感染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诊断。 免疫力低下人群:此类人群感染蛔虫后可能病情发展相对较快或症状更严重,需更加注重个人卫生防护,一旦怀疑感染应尽早就诊,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诊断和处理。

    2025-10-27 10:57:20
  • 中度脂肪肝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2严重吗

    中度脂肪肝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2U/L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脂肪肝程度、其他肝脏功能指标、是否有并发症以及个体情况等。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可能需要生活方式调整、病因治疗、定期复查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AL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常用指标,但单独的ALT水平并不能完全确定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中度脂肪肝可能导致ALT轻度至中度升高,但具体的严重程度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来综合判断。 2.脂肪肝的程度:除了ALT水平外,还需要考虑脂肪肝的程度,如肝脏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结果,以评估肝脏脂肪浸润的范围和程度。 3.其他肝脏功能指标:除了ALT外,还应关注其他肝脏功能指标,如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等,以全面了解肝脏的功能状况。 4.有无并发症:脂肪肝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肝硬化、肝纤维化等。如果存在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 5.个体情况: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健康状况、是否有其他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对脂肪肝严重程度的评估。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于中度脂肪肝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2U/L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肝脏损伤的具体情况和潜在风险。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饮食,限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有助于改善脂肪肝。 2.病因治疗:如果脂肪肝是由某些特定原因引起的,如酗酒、糖尿病、肥胖等,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3.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等,以监测脂肪肝的进展情况。 4.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来改善肝脏功能、降低血脂等,但具体的药物选择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脂肪肝的治疗需要综合管理,除了医疗干预外,患者还应积极改变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运动。此外,对于患有中度脂肪肝的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如果对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或治疗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得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2025-10-27 10:55:57
  • 番泻叶减肥吗

    番泻叶短期减重是因排粪便和水分属不健康非减肥,长期使用会致肠道功能紊乱、电解质紊乱等健康风险,孕妇、儿童、肠道疾病患者使用风险更高,科学减肥应靠合理饮食搭配与规律运动控制热量摄入结合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实现安全可持续的脂肪消耗与体重稳定控制。 一、番泻叶的减肥机制及短期效果 番泻叶含番泻苷等蒽醌类成分,其作用于肠道时可刺激肠道神经,促进肠道蠕动,加快排便。短期使用番泻叶可能使体重暂时下降,这主要是因排出了肠道内的粪便和部分水分,并非消耗了体内脂肪,属于“减重”而非“减肥”。然而,这种通过导泻实现的体重下降是不健康且不持久的。 二、长期使用番泻叶减肥的危害 1.肠道功能紊乱:长期依赖番泻叶导泻会破坏肠道正常的蠕动节律和菌群平衡,引发慢性便秘、腹泻交替等问题,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与代谢。 2.电解质紊乱:频繁排便会导致体内钾、钠等电解质大量丢失,进而引起乏力、心律失常等电解质失衡相关症状,尤其对于本身有基础疾病或特殊生理状况的人群(如老年人、孕妇等)风险更高。 3.其他健康风险:长期滥用番泻叶还可能损害肠道黏膜,增加肠道疾病(如肠炎、肠道溃疡等)的发生风险,且这种非健康的“减重”方式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脂肪消耗与体重长期稳定控制。 三、不同人群使用番泻叶减肥的风险提示 1.孕妇:番泻叶的刺激性可能诱发子宫收缩,增加流产风险,孕期绝对禁止通过番泻叶减肥。 2.儿童:儿童肠道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番泻叶的刺激作用易造成肠道功能严重受损,应坚决避免使用番泻叶减肥。 3.肠道疾病患者:患有肠炎、肠溃疡等肠道疾病的人群,使用番泻叶会加重肠道黏膜损伤,导致病情恶化,此类人群需远离通过番泻叶减肥的方式。 四、科学减肥的正确方向 健康减肥应遵循合理饮食搭配与规律运动的原则。通过控制热量摄入(如均衡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蔬菜水果等,减少高油高糖食物),结合适量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和力量训练,长期坚持才能实现脂肪的有效消耗、体重的稳定控制及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这才是安全且可持续的减肥方式,而非依赖番泻叶这类存在诸多健康隐患的方式。

    2025-10-27 10:54:2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