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展开
  • 心脏病常备的急救药有哪些

    硝酸甘油可松弛血管平滑肌,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老年人、孕妇、严重贫血患者使用需考虑特殊情况;速效救心丸能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孕妇禁用,老年人、有出血倾向者使用需谨慎;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无禁忌证者可嚼服,儿童青少年、有胃肠道疾病史的老年人、妊娠晚期孕妇使用需特殊考虑。 适用情况:常用于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当患者出现胸痛等心绞痛症状时,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特殊人群考虑: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可能会出现头晕等症状,应缓慢坐下或躺下;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因为硝酸甘油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有严重贫血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可能会加重缺氧情况,要权衡利弊。 速效救心丸 作用机制:主要成分是川芎、冰片等,可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等有关。 适用情况: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可在心绞痛发作时服用,能起到一定的急救缓解作用。 特殊人群考虑:孕妇禁用速效救心丸;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观察有无不适反应,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可能有所不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因为冰片等成分可能有一定的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阿司匹林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在心脏病急救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小剂量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助于减少血栓对血管的阻塞。 适用情况:对于怀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服用阿司匹林,但需注意应嚼服以快速发挥作用。 特殊人群考虑:儿童和青少年一般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来进行心脏病急救,因为可能会引起瑞氏综合征;老年人如果有胃肠道疾病史,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需评估风险与收益;孕妇尤其是妊娠晚期的孕妇使用阿司匹林需谨慎,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使用。

    2025-10-15 13:00:13
  • 心绞痛如何缓解

    发生心绞痛时首先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可通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缓解,若不缓解需立即就医,进一步检查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女性、有基础病史者需特殊关注及处理。 药物缓解 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常用药物,可通过舌下含服的方式给药。硝酸甘油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还可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从而缓解心绞痛。一般在舌下含服1-2分钟即可起效,但要注意青光眼患者禁用,因为硝酸甘油可升高眼内压,可能加重病情。 硝酸异山梨酯:也可用于心绞痛的缓解,同样是舌下含服,其作用机制与硝酸甘油类似,通过扩张血管来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就医评估与进一步处理 如果经过休息和上述药物处理后,心绞痛仍不能缓解,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前往医院就诊。在医院,医生会进一步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若发现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等情况,可能会采取介入治疗(如放置支架)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治疗措施。 对于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发生心绞痛时,应更加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在休息和用药方面要更加谨慎,用药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如硝酸甘油可能引起头晕等不适,要确保老年人在安全的环境下休息。 女性:女性心绞痛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有时可能不典型,更容易被忽视。在缓解心绞痛时,除了常规的处理外,要更加关注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心理因素可能对心绞痛的发作和缓解有一定影响,要给予女性患者更多的心理安抚。 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心绞痛患者,在缓解心绞痛的同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例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使用药物缓解心绞痛时,要注意药物对血糖等指标的影响,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基础病史情况,以便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5 12:58:16
  • 心跳100正常吗

    成年人心跳100次/分钟处于正常范围高限,需结合是否为生理性诱因及有无不适症状判断;儿童心跳100次/分钟因年龄不同情况不同,4-14岁偏快,1-3岁在正常范围高限,新生儿和婴儿偏慢,伴异常需就医;老年人心跳100次/分钟要结合基础健康状况判断,需综合多因素分析心跳100次/分钟是否正常,有疑虑可咨询医生评估。 儿童心跳100次/分钟是否正常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跳正常范围不同,年龄越小,心跳通常越快。新生儿的心跳正常范围是120-140次/分钟;1岁以内婴儿心跳正常范围是110-130次/分钟;1-3岁幼儿心跳正常范围是100-120次/分钟;4-7岁儿童心跳正常范围是80-100次/分钟;8-14岁儿童心跳正常范围是70-90次/分钟。所以对于4-14岁的儿童来说,心跳100次/分钟是偏快的;而对于1-3岁的幼儿,心跳100次/分钟在正常范围高限;新生儿和婴儿心跳100次/分钟则是偏慢的情况。儿童心跳异常可能与发热、哭闹、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多种因素有关,如果儿童心跳100次/分钟且伴有面色异常、精神萎靡、活动耐力下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检查。 老年人心跳100次/分钟是否正常 老年人静息状态下心跳正常范围一般也是60-100次/分钟,但老年人往往存在一些基础疾病的风险,比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如果老年人心跳100次/分钟,要考虑是否是因为疾病状态导致,像感染、心力衰竭加重等情况都可能引起心跳增快。而且老年人对心跳增快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即使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心跳轻度增快,也可能会引发身体的不适反应,所以老年人心跳100次/分钟也需要结合其基础健康状况来综合判断,必要时要进一步排查原因。 总之,心跳100次/分钟是否正常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当时的身体状态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如果对心跳情况有疑虑,建议咨询医生进行专业评估。

    2025-10-15 12:57:38
  • 高血压能吃花生油吗

    高血压患者可以食用花生油,但需注意适量。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适量摄入利于血脂稳定,但过量会因热量致体重增加不利血压。要控制每天食用油总摄入量在25-30克内,烹饪选凉拌等健康方式,还需考虑个体差异,如合并其他病或老年患者更严格控制,年轻且生活方式健康者可相对灵活,总之要适量且合理食用配合血压控制。 花生油的营养成分与高血压的关系 花生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有研究表明,适当摄入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对于维持血脂稳定有一定帮助,而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稳定的血脂状况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不过,花生油也含有一定热量,若过量食用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引起体重增加,而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会对血压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高血压患者食用花生油的注意事项 摄入量控制:每天食用油的总摄入量应控制在25-30克左右,高血压患者食用花生油时要计算在总食用油量内。例如,一顿饭中使用的花生油滴数或勺数都要有所把控,避免因过量摄入导致热量超标。 烹饪方式选择:在烹饪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健康的烹饪方式,如凉拌、清蒸等,减少油炸等高温烹饪方式的使用。因为高温油炸会使油脂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且可能产生一些不利于健康的物质,同时油炸食物往往会增加食物的热量和脂肪含量,对高血压患者不利。 个体差异考虑:不同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状况存在差异,如有的患者同时合并高血脂等其他代谢性疾病,那么在花生油的食用量上可能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其身体代谢功能有所下降,对油脂的代谢能力减弱,更要注意适量食用花生油。而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生活方式较为健康,体重控制良好,在花生油的食用量上可以相对灵活一些,但也不能毫无节制。 总之,高血压患者可以吃花生油,但要注重适量和合理的烹饪方式,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配合血压的控制。

    2025-10-15 12:56:33
  • 急性心梗严重吗

    急性心梗是非常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死亡率,会影响心脏功能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有基础病史、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及女性患者发病风险更高、预后更差等。 死亡率方面 急性心梗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据相关研究统计,在发病后的短时间内,尤其是发病1小时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死亡率会明显升高。即使经过治疗,也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因为心肌梗死导致的心功能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而死亡,总体急性期死亡率大约在10%-20%左右。 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心肌细胞的坏死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泵,心肌细胞大量坏死会使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心脏功能可能就相对较弱,急性心梗对其心脏功能的打击更为严重,更容易迅速陷入严重的心力衰竭状态。 还可能引发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这些心律失常可直接危及生命,例如心室颤动会使心脏丧失有效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脏骤停。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即使患者经过救治生命得以挽救,也会对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患者会长期存在心功能不全的情况,活动耐力明显下降,稍微活动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无法进行正常的体力劳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而且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心脏功能,还可能需要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等,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比如本身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急性心梗的风险更高,而且病情往往更为复杂,预后相对更差。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的人群也是急性心梗的高危人群,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的病变,增加急性心梗发作的严重性和风险。对于女性患者,在某些特殊时期,如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急性心梗的发病特点和预后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但同样严重,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2025-10-15 12:54: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