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展开
  • 晨起血压高的原因

    晨起血压高受多种因素影响,神经内分泌因素方面晨起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致血压升高,老年人群因调节功能减退概率较高;血压波动昼夜节律紊乱时会出现晨起血压高,高血压病史及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易有此情况;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晨起被激活,其活性异常或有基础疾病人群易引发晨起血压高;清晨血液黏稠度升高致血流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高脂血症、脱水风险高及特殊人群易出现此改变。 一、神经内分泌因素 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在晨起时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例如,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这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在睡眠状态下,交感神经处于相对抑制的状态,而随着清晨觉醒,交感神经逐渐兴奋,会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有研究表明,正常人在清晨觉醒后的短时间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会显著升高,这会使得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进而促使血压上升。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这种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趋势是相似的。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可能会有所减退,因此老年人群晨起血压高的概率相对较高。 二、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 正常人体血压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呈现出“两峰一谷”的特点,即早上6-10点和下午4-8点为血压高峰时段,夜间睡眠时血压较低。如果这种昼夜节律出现紊乱,就可能导致晨起血压高。比如一些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其血压的昼夜节律可能发生改变,原本应该下降的夜间血压没有明显下降甚至反而升高,或者高峰值出现时间提前等情况,都可能表现为晨起血压高。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这种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更为常见。而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也容易打破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进而引发晨起血压高。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晨起时,RAAS系统会被激活。肾脏会分泌更多的肾素,肾素作用于肝脏分泌的血管紧张素原,使其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Ⅰ,然后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收缩物质,还能刺激醛固酮的分泌,醛固酮会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使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不同年龄的人群,RAAS系统的活性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老年人群的RAAS系统活性相对更容易出现异常激活的情况。而且,患有肾脏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RAAS系统本身就可能处于异常激活的状态,这也会增加晨起血压高的风险。 四、血液流变学改变 清晨时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水分通过皮肤蒸发、呼吸等丢失,而没有及时补充,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液黏稠度升高会使得血液流动的阻力增加,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推动血液流动,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对于一些患有高脂血症、脱水风险较高的人群,这种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更为明显。比如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减退,水分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晨起时血液黏稠度升高的情况;而长期卧床、水分摄入不足的患者,也容易发生这种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进而引发晨起血压高。

    2025-10-09 13:13:13
  • 血压早晨高晚上低是什么原因

    人体血压存在昼夜节律性变化,受生理节律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节律性、皮质醇分泌节律及体液因素变化影响,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受影响情况略有差异,如老年人自主神经调节能力下降、肾脏浓缩功能变化等可能影响血压节律,女性特殊生理时期体液平衡变化也会影响血压节律。 一、生理节律因素 人体的血压存在昼夜节律性变化,一般呈现“两峰一谷”的特点,通常早晨6-10点和下午4-8点为血压高峰时段,夜间血压较低,这是由人体的生物钟调控以及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律性活动所导致。交感神经在早晨活动增强,会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而夜间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副交感神经相对占优势,血管舒张,血压就会降低。不同年龄的人群,这种生理节律的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遵循此规律。例如年轻人的生物钟调节相对更稳定,而老年人由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能力下降,可能会出现血压节律异常的情况,但基本的昼夜节律框架仍然存在。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节律性 RAAS系统在血压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早晨时,RAAS系统活性升高,肾素分泌增加,促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会导致血压升高;而到了夜间,RAAS系统活性相对降低,其对血压的升高作用减弱,血压随之下降。不同性别之间,RAAS系统的节律性可能没有显著的本质差异,但在个体的激素分泌水平上可能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影响血压节律。比如女性在月经周期等不同阶段,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RAAS系统的活性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对血压节律有间接作用。 三、皮质醇分泌节律的影响 皮质醇是一种应激激素,其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通常在早晨觉醒前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皮质醇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血压,例如它能增强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等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早晨皮质醇水平升高会促使血压升高;夜间皮质醇水平降低,对血压的这种促进作用减弱,血压随之下降。生活方式因素也会对皮质醇分泌节律产生影响,比如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皮质醇的分泌节律可能会紊乱,进而导致血压节律异常。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本身血压调节机制就存在一定问题,皮质醇节律紊乱对其血压节律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需要更加关注作息规律以维持正常的皮质醇分泌节律从而稳定血压。 四、体液因素的变化 早晨人体经过一夜的代谢,身体相对处于缺水状态,血液黏稠度升高,肾脏对水钠的重吸收相对增加,导致血容量有所增加,这会促使血压升高;而夜间人体代谢相对缓慢,水分丢失减少,血容量相对稳定,血压也就相对较低。不同年龄的人群,身体的水分调节能力不同,老年人的肾脏浓缩功能有所下降,对夜间水分丢失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可能更容易出现早晨因血容量相对升高而导致的血压升高。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影响体液因素对血压节律的作用,但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体液平衡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血压节律,需要特别注意监测血压。

    2025-10-09 13:12:02
  • 做心脏冠脉造影有危险吗

    心脏冠脉造影是有创检查但风险相对较低,常见风险有穿刺相关(出血、血肿等,概率1%-2%)、对比剂相关(对比剂肾病、过敏等,对比剂肾病一般人群1%-2%、高危人群5%-10%,过敏0.1%-0.5%)、心律失常(约0.1%-0.3%)、血管痉挛等;不同人群风险有差异,老年患者因基础病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对比剂肾病风险高,肾功能不全患者是对比剂肾病高危人群,儿童因血管细等风险相对成人更高,规范操作等后其获益常大于风险,是诊断冠心病等重要可靠手段。 常见风险及发生概率: 穿刺相关风险:在进行冠脉造影时需要穿刺血管,最常用的是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穿刺部位可能出现出血、血肿,其发生概率相对较低,一般在1%-2%左右。对于股动脉穿刺,还可能出现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情况,不过随着技术的成熟,这些情况的发生率也较低。 对比剂相关风险:使用的含碘对比剂可能会引起对比剂肾病,尤其是本身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等情况的患者风险相对高一些。一般人群中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约为1%-2%,而高危人群(如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未良好控制等)发生率可能会升高到5%-10%左右。另外,少数人可能对对比剂过敏,轻度过敏表现为皮疹、瘙痒等,重度过敏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发生率约为0.1%-0.5%。 心律失常:在造影过程中,导管刺激血管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但大多是短暂的,经过处理可恢复,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低,约为0.1%-0.3%。 血管痉挛:冠脉本身可能因导管操作等出现血管痉挛,导致心肌缺血表现,但通过相应处理大多可缓解。 不同人群的风险差异: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冠脉造影的风险。例如,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发生风险更高,需要在造影前后充分水化等预处理来降低风险。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对比剂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同时本身糖尿病可能导致微血管病变等,在造影过程中也需要更加关注病情变化,造影前要尽量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造影后注意观察足部等末梢循环情况等。 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是对比剂肾病的高危人群,在进行冠脉造影前需要评估肾功能,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等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造影以及如何预防对比剂肾病,如充分水化、选择等渗或低渗对比剂等。 儿童患者:儿童进行冠脉造影的情况相对较少,儿童的血管较细,穿刺难度大,而且对比剂的代谢等与成人不同,需要更加精准地控制对比剂的用量等,风险相对成人更高,一般只有在非常必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评估时才会考虑进行,并且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儿科介入医生操作。 总体而言,心脏冠脉造影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在规范操作、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并做好相应预防措施后,其获益往往大于风险,它是诊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可靠手段。

    2025-10-09 13:11:43
  • 高血压吃什么好

    高血压患者可通过摄入富含钾、钙、膳食纤维、镁的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来辅助控制血压,不同人群如不同年龄、性别、患有其他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在摄入这些食物时需根据自身情况注意相关事项,比如老年患者要保证钙摄入,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选黑巧克力要注意糖分等。 一、富含钾的食物 钾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从而帮助降低血压。常见的富含钾的食物有香蕉,每100克香蕉约含256毫克钾,每天吃1-2根香蕉能为身体补充一定量的钾;菠菜也是不错的选择,每100克菠菜含约311毫克钾,可通过清炒、煮汤等方式食用;还有土豆,每100克土豆含约342毫克钾,可做成土豆泥等食用。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高血压患者,都可以适当增加这类食物的摄入,尤其是长期高钠饮食的人群,更应多吃富含钾的食物来平衡体内钠钾比例。 二、富含钙的食物 钙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牛奶是富含钙的典型食物,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4毫克钙,高血压患者每天可以饮用300-500毫升牛奶,能补充钙元素;豆制品也是良好的钙来源,像豆腐,每100克北豆腐约含138毫克钙,可根据个人口味制作多种豆制品菜肴。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钙的流失相对较多,更应保证充足的钙摄入;而年轻高血压患者如果存在钙摄入不足的情况,也应通过饮食补充钙。 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间接有助于控制血压。全谷物是富含膳食纤维的代表,例如燕麦,每100克燕麦含约10.6克膳食纤维,可煮成燕麦粥食用;糙米也是不错的选择,每100克糙米含约3.4克膳食纤维,可用来煮饭。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增加全谷物的摄入,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量。对于有便秘问题的高血压患者,膳食纤维的摄入还能缓解便秘情况,避免因排便用力导致血压升高。 四、富含镁的食物 镁对血管有舒张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坚果是富含镁的食物,像杏仁,每100克杏仁含约270毫克镁,可适量食用,但要注意控制量,因为坚果热量较高;还有黑巧克力(可可含量较高的),每100克黑巧克力约含115毫克镁,不过要选择低糖、高可可含量的。不同生活方式的高血压患者,比如经常久坐的人,适当吃些坚果等富含镁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对于患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选择黑巧克力时要注意其糖分含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影响血压控制。 五、新鲜蔬菜水果 以苹果为例,每100克苹果含膳食纤维约2.4克等多种营养成分,每天吃1-2个苹果可以为身体补充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西兰花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51.6毫克等营养成分,可清炒或凉拌食用。各类新鲜蔬菜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血压的控制有积极作用。对于儿童高血压患者,应鼓励他们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蔬菜水果的摄入能为母婴提供必要营养,同时帮助控制血压,但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个体差异。

    2025-10-09 13:10:52
  • 心绞痛发作疼痛的特点

    心绞痛发作疼痛有以下特点:疼痛部位典型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等,不典型可在其他部位;性质常为压迫等,程度不一;诱因有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饱食等;持续时间多为3-5分钟,超15分钟警惕心梗;可通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缓解。 疼痛部位 典型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不同患者疼痛部位可能有差异,比如部分女性患者疼痛部位可不典型,可在上腹部等部位。年龄方面,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定位不如年轻患者准确。 不典型部位:少数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疼痛可出现在其他部位,如右上腹、牙齿等,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需注意鉴别。 疼痛性质 常见性质: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偶尔伴有濒死的恐惧感觉。例如患者会感觉胸部有重物压迫感,呼吸费力等。不同个体对疼痛性质的描述可能略有不同,比如有的患者描述为胸部发紧、憋闷感。 疼痛程度差异:疼痛程度不一,轻者仅感觉胸部不适,重者则比较痛苦。一般来说,轻度心绞痛患者可能还能坚持日常活动,而重度心绞痛患者发作时往往被迫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疼痛诱因 体力活动:步行快、上楼、爬坡、骑车等剧烈运动或劳累时容易诱发心绞痛。比如快步行走几百米后就可能出现胸痛发作。年龄较大、身体较为肥胖、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体力活动时更易诱发心绞痛,因为这类人群心血管系统功能相对较弱,体力活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 情绪激动:愤怒、焦虑、过度兴奋等情绪波动较大时可诱发心绞痛。例如与人激烈争吵后可能出现胸痛发作。女性在情绪方面相对更易波动,相比男性可能在情绪激动时更易诱发心绞痛。 寒冷刺激:突然受到冷风刺激、进入寒冷环境等可诱发心绞痛。冬季气温较低时,心绞痛发作风险相对较高,老年人对寒冷刺激更为敏感,在寒冷环境中更易诱发心绞痛。 饱食:进食大量食物尤其是高脂餐、饱餐之后容易诱发心绞痛。这是因为饱食后胃肠道需要更多血液供应进行消化,导致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同时血脂升高可能影响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等,从而诱发心绞痛。 疼痛持续时间 一般时长: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多为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甚至更长,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不同年龄患者持续时间可能略有差异,老年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有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总体一般在这个时长范围内。 缓解方式 休息:一般停止原来诱发疼痛的活动,休息片刻后即可缓解。比如停止步行、坐下或躺下休息,几分钟内疼痛可逐渐缓解。 含服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通常1-3分钟内疼痛可缓解。如果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缓解不明显,需考虑病情变化,如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等情况。年龄较大的患者在含服硝酸甘油时要注意平卧,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而摔倒等情况。

    2025-10-09 13:10: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