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学顺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应用安氏疗法治疗各种肛肠疾病,如肛裂、肛窦炎、肛乳头瘤、高位肛瘘、肛周脓肿、肛门直肠狭窄、直肠脱垂等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范学顺,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全国肛肠知名专家,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肛肠专业优秀学术继承人,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理事,国家卫生计划委员会肛肠病远程会诊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专家库专家委员,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肛肠专家委员会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肛肠疾病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担任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班主讲教师,获得国家第七批优秀援疆干部并荣获二等功。展开
个人擅长
应用安氏疗法治疗各种肛肠疾病,如肛裂、肛窦炎、肛乳头瘤、高位肛瘘、肛周脓肿、肛门直肠狭窄、直肠脱垂等等展开
  • 小孩子肛裂出血怎么办

    小孩子肛裂出血多因便秘致干硬粪便撑裂肛管皮肤,可通过调整饮食(增膳食纤维、保证水分)、改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用力)、局部清洁肛门及促进创面愈合护理,严重或家庭护理无改善需及时就医,同时关注孩子精神和排便情况及婴幼儿护理。 一、原因分析 小孩子肛裂出血通常与便秘有关,孩子排便时干硬的粪便撑裂肛管皮肤就会导致出血,常见于饮食结构不合理(如蔬菜、水果摄入少)、排便不规律等情况。 二、一般处理措施 (一)调整饮食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让孩子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像苹果、香蕉、西兰花、胡萝卜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软化大便。例如每天可以安排1-2个苹果作为加餐,或者每餐搭配一盘绿叶蔬菜。 2.保证水分充足:鼓励孩子多喝水,保持肠道湿润,有助于粪便顺利排出。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少量多次喂水,较大的孩子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一般学龄前儿童每天饮水量在500-1000毫升左右。 (二)改善排便习惯 1.定时排便:帮助孩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固定一个时间让孩子坐在马桶上尝试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坚持几分钟,逐渐形成排便反射。 2.避免用力排便:告诉孩子排便时不要用力屏气,若一次排不出来,休息一会儿再尝试,防止过度用力加重肛裂情况。 三、局部护理 (一)清洁肛门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轻轻清洗孩子的肛门,保持肛门清洁卫生,减少粪便等对肛裂创面的刺激。可以使用柔软的纱布或棉球蘸取温水擦拭,动作要轻柔。 (二)促进创面愈合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促进肛裂创面愈合的药物,比如局部涂抹促进表皮生长的药膏等,但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 四、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孩子肛裂出血情况比较严重,或者经过家庭护理后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进行局部的清创处理等。同时,要特别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和排便情况,对于婴幼儿要更加细心护理,避免因肛裂出血导致孩子出现恐惧排便等不良心理状态。

    2025-10-14 13:22:57
  • 屁股痛的最快解决方法是什么

    屁股痛分情况处理,久坐肌肉劳损致痛需立即停坐找舒适位休息并局部热敷,痔疮急性发作要保持肛周清洁温水坐浴,外伤轻度观察严重及时就医,孕妇避免长时间同一坐姿轻微痛先调生活方式不缓解及时咨询产科医生,儿童屁股痛排查外伤感染等原因优先非药物干预持续或伴异常及时就医。 一、久坐肌肉劳损导致的屁股痛 若因长时间久坐引起屁股肌肉劳损酸痛,最快缓解方法为立即停止久坐,找舒适位置休息,同时可进行局部热敷。用温度约40℃的温水毛巾敷于屁股疼痛部位,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日可多次热敷,利用热传导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与酸痛。需注意,若本身皮肤有破损等情况则不宜热敷。 二、痔疮急性发作引起的屁股痛 若是痔疮急性发作导致屁股痛,可先保持肛周清洁,采用温水坐浴方式缓解。坐浴水温控制在37℃-40℃,每次坐浴时长10-15分钟,能减轻痔疮肿胀带来的疼痛。但孕妇等特殊人群坐浴需谨慎,孕妇坐浴可能因盆腔充血等因素影响自身及胎儿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外伤导致的屁股痛 若屁股因外伤出现疼痛,轻度外伤可先观察疼痛情况,避免继续刺激受伤部位;若外伤较严重,如存在明显肿胀、出血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及时就医,不可自行盲目进行按摩等处理,以免加重伤情。例如儿童屁股外伤,需仔细检查是否有皮肤破损、皮下血肿等,优先通过非药物方式初步处理后尽快就医排查。 四、不同人群特殊情况考虑 孕妇:孕妇屁股痛需格外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可适当调整坐姿,选择有良好支撑的座椅,且轻微屁股痛时优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如定时起身活动,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咨询产科医生,排查是否有与妊娠相关的特殊问题导致屁股痛。 儿童:儿童屁股痛要排查是否为外伤、感染等原因,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检查是否有蚊虫叮咬、皮肤感染等情况,若疼痛持续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热、局部红肿加重等),需及时带儿童就医,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使用药物缓解疼痛,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025-10-14 13:22:33
  • 痔疮前期是什么症状

    痔疮前期有便血、肛门不适、肿物脱出等表现,便血颜色鲜红,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对其有影响;肛门不适包括坠胀、瘙痒等,各年龄、生活方式、病史与之相关;肿物脱出早期排便时出现可自行回纳,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与之有关。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儿童若出现此类情况需排查是否有其他肛肠疾病;老年人由于肠道功能等变化,也可能因痔疮出现便血,但需与肠道肿瘤等疾病鉴别。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便秘或腹泻的人群更容易因痔疮导致便血,因为这些生活方式会增加肛门局部的压力,影响肛周血液循环,诱发痔疮出血。 病史:有肛肠疾病家族史的人相对更易出现痔疮前期便血症状,且出现症状时需警惕痔疮的可能。 肛门不适 表现:会有肛门坠胀感、瘙痒等不适。肛门坠胀感是由于痔疮刺激直肠黏膜引起,患者总感觉肛门有异物感,排便不尽;肛门瘙痒则是因为痔疮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导致,长期瘙痒可能会引起皮肤破损等情况。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肛门周围皮肤娇嫩,若出现肛门不适更需注意清洁护理;老年人皮肤功能减退,肛门瘙痒等不适可能更难缓解。 生活方式:不注意肛周卫生、长期穿着不透气内裤等生活方式,会加重肛门不适症状,因为不透气环境利于细菌滋生,刺激肛周。 病史:有肛周皮肤病史的人,出现痔疮前期肛门不适时要综合考虑,因为原有皮肤病可能与痔疮引起的不适相互影响。 肿物脱出 表现:早期痔疮可能在排便时出现肿物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肿物一般是痔核组织,刚开始脱出较小,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脱出程度加重。 年龄因素:儿童较少出现肿物脱出的痔疮前期表现,若出现需高度重视排查其他问题;老年人由于肛门括约肌功能减退等,肿物脱出后可能回纳困难的情况相对多见。 生活方式:经常用力排便、长时间蹲厕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肛门局部压力,促使痔核脱出,且不利于脱出物的回纳。 病史:有肛门手术史等情况的患者,出现肿物脱出的痔疮前期表现时要考虑手术对肛门结构等的影响,判断是否与痔疮相关。

    2025-10-14 13:22:12
  • 生孩子得的痔疮怎么办

    生孩子后出现痔疮可从一般治疗、局部用药、医疗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处理。一般治疗包括饮食调整(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和温水坐浴(水温40-45℃,每次15-20分钟);局部用药可使用消肿止痛止血的外用药物;症状严重及时就医评估;生活方式要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良好排便习惯。 温水坐浴:每天可进行1~2次温水坐浴,水温控制在40~45℃左右,每次坐浴15~20分钟。温水坐浴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痔疮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对于产后女性来说,身体相对虚弱,温水坐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每次坐浴时间不宜过长,以身体舒适为准。 局部用药 外用药物: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消肿、止痛、止血作用的外用药物,如痔疮膏等。这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痔疮部位,减轻症状。但在使用前,要注意保持肛门局部的清洁卫生,用药时要按照药物说明书正确使用。对于哺乳期女性,在使用外用药物时需要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哺乳影响较小的药物。 医疗干预 就医评估:如果痔疮症状较为严重,如大量出血、疼痛剧烈、痔核脱出不能回纳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痔疮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对于一些严重的痔疮,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一般会在产后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考虑。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久坐久站:产后女性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应适当进行活动,如在床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或短时间在室内散步等。一般建议每隔1~2小时就活动5~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痔疮的发生风险。 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不要长时间蹲坐,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如果有便秘情况,可以通过上述的饮食调整等方法来改善,避免因便秘用力排便加重痔疮症状。 生孩子后出现痔疮需要综合多方面进行处理,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来缓解症状,促进身体恢复。如果对痔疮的处理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和护理。

    2025-10-14 13:21:47
  • 肛门外长了几个肉球是痔疮吗

    肛门外长肉球可能是痔疮、直肠息肉、肛乳头瘤、肛管直肠癌等肛肠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具体原因和治疗方法需要肛肠外科医生进行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肛肠检查。 1.痔疮:内痔或混合痔可脱出肛门外,形成肉球。常伴有便血、肛门瘙痒、疼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 外用药物:痔疮膏、栓剂等,可缓解症状。 口服药物:如痔速宁片、地奥司明片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坐浴:用温水或中药坐浴,可减轻肛门水肿。 手术治疗:如果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2.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通常较小,可单发或多发。息肉一般无明显症状,较大的息肉可引起便血、脱垂等。 治疗方法: 内镜下切除:是治疗直肠息肉的主要方法,创伤小,恢复快。 手术治疗:如果息肉较大、恶变倾向或内镜下切除困难,可考虑手术治疗。 3.肛乳头瘤:是肛乳头慢性炎症刺激所致,表现为肛门内有异物感,一般无明显症状。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如坐浴、外用药物等,可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4.肛管直肠癌:肛管直肠癌也可表现为肛门外长肉球,伴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肛门坠胀等症状。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肛管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分期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放疗、化疗:术后可能需要辅助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5.其他:肛门外长肉球还可能是其他肛肠疾病,如肛裂、肛周脓肿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此外,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肛门外长肉球,都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排便、避免久坐、饮食清淡等,有助于预防肛肠疾病的发生。 对于40岁以上人群、长期便秘或腹泻、有肛肠疾病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肛肠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现肛门外长了几个肉球,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

    2025-10-14 13:21: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