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男科中心,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社会任职:中国性学会性医学分会常委和男科学组秘书,中国中药学会男科药物研究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男科分会委员兼生殖专业组秘书,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和男科手术学组委员,亚洲男科学会委员、《中华男科学杂志》通讯编委。
专长:常年从事泌尿男科疾病的诊治工作,专长前列腺疾病、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孕不育的诊断和治疗、男科手术及男性不育的显微外科治疗。
展开-
老是想小便但是每次都不多怎么回事
总是想尿但尿不多,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泌尿系感染,二是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三是膀胱容量减少。 一、泌尿系感染:这是由于炎症刺激而出现总是想尿但尿不多的情况。患者除了尿频,还可能伴有尿痛、烧灼感,甚至会有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等表现。在明确诊断后,可依据医嘱使用药物来治疗,比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同时,要注意多喝水、多排尿。 二、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其病因还不明确,常见于中老年女性,会有总是想尿但尿不多的症状。通常临床上需使用能稳定膀胱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以实现控制症状的目的。在药物方面,可遵医嘱使用托特罗定、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 三、膀胱容量减少:可能是因为膀胱内有占位性病变,导致膀胱容积变小,从而出现总是想尿但尿不多的现象。这时需要尽快就医并明确诊断。如果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应尽快进行手术,以免延误病情。 总之,当出现总是想尿但尿不多的情况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5-10-15 11:33:35 -
插完尿管要大便怎么办
插了尿管想拉大便一般正常排便即可。 一、插尿管的情况:插了尿管通常是指患者进行了留置导尿管操作。对于第一次留置导尿管的人来说,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排斥反应,因为尿管属于异物,进入尿道黏膜后,身体会本能地想要将其排出体外,从而可能出现频繁排尿动作,少数患者还可能有频繁排便动作,会产生一种里急后重感,即反复有便意却难以解出大便,这种情况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此时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道内刺痛或想排便等,均属于正常现象,正常进行排便就行。 二、适应后的处理:一般随着对留置导尿管逐渐适应,这种感觉通常会消失。但对于症状较为强烈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开塞露进行肛门纳肛,如果效果不佳,还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缓解膀胱痉挛的药物,如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同时,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持局部的清洁卫生,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 总之,插了尿管后想拉大便,多数情况下正常排便即可,若有特殊不适或症状强烈,可按医生建议进行相应处理。
2025-10-15 11:33:04 -
女性老年人尿失禁怎么治疗
一般情况下,女性老年人尿失禁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控制饮水量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老年人应适当控制自己的饮水量,避免过多饮水,尤其在外出或睡觉前。 2.进行运动和训练 平时可进行凯格尔运动,以及排尿训练和膀胱训练,以改善尿失禁状况。 二、药物治疗 1.酒石酸托特罗定片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2.米拉贝隆缓释片 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用药或停药。 3.盐酸特拉唑嗪胶囊 按医嘱服用,以帮助缓解症状。 三、手术治疗 若女性老年人尿失禁情况严重,则可尽快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如尿道中段吊带术、膀胱尿道悬吊术、注射填充剂、人工尿道括约肌等手术方式。 女性老年人尿失禁有多种治疗途径,包括一般治疗以控制饮水和进行相关训练,药物治疗需遵医嘱选择合适药物,严重时可考虑手术,具体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5-10-15 11:32:26 -
女人有前列腺吗在什么位置
女人没有前列腺,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位于盆腔底部,有参与构成尿道壁、分泌前列腺液等功能,女性不存在前列腺相关解剖结构,无需关注前列腺位置,需关注自身生殖系统健康定期做妇科检查。 男性的前列腺位于盆腔底部,其上方是膀胱,下方是尿道,前方是耻骨联合,后方是直肠,医生在直肠指诊时,可直接摸到前列腺。前列腺的主要功能包括参与构成尿道壁、分泌前列腺液等,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精子的存活、活动等有重要作用。 对于女性而言,不存在前列腺相关的解剖结构,所以也就不存在女人前列腺的位置之说。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无需关注前列腺相关位置等内容,但需要关注自身生殖系统等相关器官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等以保障自身健康。
2025-10-15 11:30:58 -
复方石韦胶囊治前列腺炎吗
复方石韦胶囊一般不用于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炎需据类型病情采取相应措施,特殊人群使用复方石韦胶囊有不同注意事项。 特殊人群方面,孕妇应慎用复方石韦胶囊,因为药物成分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儿童一般不建议使用复方石韦胶囊治疗前列腺炎相关问题,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应选择更适合儿童的治疗方式。
2025-10-15 11: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