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男科中心,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社会任职:中国性学会性医学分会常委和男科学组秘书,中国中药学会男科药物研究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男科分会委员兼生殖专业组秘书,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和男科手术学组委员,亚洲男科学会委员、《中华男科学杂志》通讯编委。

  专长:常年从事泌尿男科疾病的诊治工作,专长前列腺疾病、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孕不育的诊断和治疗、男科手术及男性不育的显微外科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尿道感染了能不能同房

    尿道感染时不建议同房,因同房会加重尿道炎症、传染病原体给性伴侣,不同人群(女、男、孕妇等)受影响不同,且同房消耗体力、不利恢复易致病情反复。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在尿道感染时同房都有不良影响。比如女性,尿道短而直,本身就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感染期间同房会让感染情况更难控制;男性尿道感染时同房,除了自身炎症加重外,也容易传染给伴侣。从生活方式角度,有尿道感染的人需要多休息、多喝水来帮助恢复,同房这种活动会消耗体力,影响身体恢复,而且不利于保持尿道局部的清洁等有利于恢复的状态。有尿道感染病史的人,再次感染期间同房会使病情反复,难以彻底治愈。特殊人群如孕妇,尿道感染时同房风险更大,不仅自身炎症可能加重,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因为炎症加重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或者通过胎盘等途径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等。

    2025-07-23 14:11:56
  • 睾丸微石症会自己消失吗

    睾丸微石症一般不会自己消失,不同年龄段、性别人群患此症后病情不会自发改变,不健康或规律生活方式、相关病史等均不能使睾丸微石症钙化灶消失,发现后需定期超声随访观察,特殊人群按医嘱监测。 相关影响因素及情况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人群患睾丸微石症后,其病情一般不会自发改变。对于儿童患者,睾丸微石症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持续存在,因为其曲细精管的病理状态不会自然恢复使钙化灶消失;成年患者也是如此,已形成的钙化灶不会自行消退。 性别方面:男性患睾丸微石症后,同样不存在自身消失的情况,无论男性处于哪个生命周期阶段,睾丸微石症的钙化灶都不会自发消除。 生活方式方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酗酒、吸烟等,不会促使睾丸微石症的钙化灶消失。相反,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睾丸的正常功能,但不会使已存在的睾丸微石症钙化灶自行消退。规律的生活方式也不能让睾丸微石症钙化灶消失,只是有助于维持睾丸的基本健康状态。 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其他影响睾丸生精功能的病史,如既往有睾丸炎症等病史,睾丸微石症的钙化灶也不会因为这些病史的存在或变化而自行消失,它会持续存在于睾丸曲细精管内。 一旦发现睾丸微石症,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超声随访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其他病变情况,如是否合并睾丸肿瘤等,从而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家长要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超声检查监测;成年患者也应遵循医生制定的随访计划,密切关注睾丸微石症相关情况的变化。

    2025-07-22 15:08:31
  • 早上起床尿很黄是什么原因

    尿黄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如饮水过少、饮食因素、睡眠不足,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如肝脏或胆囊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偶尔尿黄且无其他不适,可先多饮水观察。持续尿黄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尿液、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明确原因后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1.生理性原因: 饮水过少:如果夜间或早上起床前没有补充足够的水分,尿液会被浓缩,导致颜色变黄。 饮食因素:某些食物或药物,如胡萝卜、维生素B2等,可能会使尿液变黄。 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或疲劳可能导致身体代谢减缓,尿液颜色加深。 2.病理性原因: 肝脏或胆囊疾病:胆红素代谢异常可导致黄疸,使尿液呈现黄色。 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可能导致尿液中含有炎症细胞和细菌,使尿液颜色变黄。 其他疾病:某些溶血性疾病、肝胆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引起尿液变黄。 如果只是偶尔出现尿黄,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先尝试增加水分摄入,观察尿液颜色是否改善。如果尿黄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腹痛、黄疸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液检查、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等,以明确原因。 在就医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睡眠,适量饮水,饮食均衡。 避免服用可能影响尿液颜色的食物和药物。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憋尿。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导致的尿黄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诊断和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25-07-22 14:59:51
  • 正常睾丸大小

    正常成年男性睾丸长3.5-4.5厘米、宽2-3厘米、厚1-2厘米,容积15-25毫升,青春期前儿童睾丸大小随年龄变化,女性无睾丸,不良生活方式可能间接影响生殖健康,既往有睾丸外伤、感染等病史者需监测,成年男性睾丸体积小于12毫升可能提示发育不良,内分泌疾病患者睾丸大小可能偏离正常需针对原发疾病诊治 对于青春期前的儿童,睾丸大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新生儿的睾丸相对较小,随着年龄增长到2岁左右,睾丸体积大约在1毫升左右;到了7~12岁,睾丸开始逐渐发育,体积会有所增加,但仍远小于成年男性。 从性别角度看,女性不存在正常睾丸大小的概念,睾丸是男性特有的生殖器官。 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对睾丸的发育和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一般不会直接改变正常睾丸的大小范围,不过可能会导致睾丸功能异常等情况间接影响生殖健康。 对于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如果既往有睾丸部位的外伤、感染等病史,可能会影响睾丸的大小和功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监测睾丸情况。如果发现睾丸大小明显异于正常范围,比如成年男性睾丸体积小于12毫升,可能提示存在睾丸发育不良等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特殊人群如患有内分泌疾病(如垂体疾病导致激素分泌异常)的个体,其睾丸大小可能会偏离正常范围,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诊治来维护睾丸的正常状态。

    2025-07-22 14:49:53
  • 尿色黄是什么原因

    尿液发黄可能是饮水过少、饮食因素、药物影响等生理性原因引起,也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肝胆疾病、溶血性疾病等病理性原因导致。发现尿液颜色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尿色黄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1.生理性原因: 饮水过少:饮水过少时,尿液会浓缩,导致尿色变黄。 饮食因素:食用了某些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2等食物,也可能会使尿液颜色变黄。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维生素B、痢特灵等,可能会导致尿液变黄。 2.病理性原因: 泌尿系统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炎症会导致尿液中胆红素、尿胆原等物质含量增加,从而使尿液变黄。 肝胆疾病:如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导致胆红素进入尿液,使尿液变黄。 溶血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会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胆红素生成增加,从而使尿液变黄。 其他疾病:如急性肾炎、急性肝坏死、肾积水等,也可能会导致尿液变黄。 如果发现尿液颜色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适量的饮水,避免食用过多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的食物,避免服用可能会影响尿液颜色的药物。如果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2025-07-22 14:36:2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