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男科中心,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社会任职:中国性学会性医学分会常委和男科学组秘书,中国中药学会男科药物研究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男科分会委员兼生殖专业组秘书,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和男科手术学组委员,亚洲男科学会委员、《中华男科学杂志》通讯编委。
专长:常年从事泌尿男科疾病的诊治工作,专长前列腺疾病、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不孕不育的诊断和治疗、男科手术及男性不育的显微外科治疗。
展开-
前列腺炎的几大症状
前列腺炎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排尿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疼痛症状(骨盆区域疼痛、腰骶部疼痛)、性功能症状(勃起功能障碍、早泄)以及全身症状(乏力、发热),不同症状在各年龄段男性中的发生情况及相关诱因各有不同。 尿急:患者会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抑制。炎症刺激膀胱黏膜,使其敏感性增高,从而出现尿急症状。各年龄段男性均可能出现,不良生活习惯、感染等因素可诱发,有前列腺炎病史者复发时尿急较常见。 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疼痛感,可表现为灼热痛、刺痛等。炎症累及尿道,在排尿过程中尿液刺激发炎的尿道组织引起疼痛。不同年龄男性均可发生,不注意个人卫生、不洁性行为等可能增加尿痛发生几率,既往有前列腺炎病史者复发时尿痛症状可能出现。 疼痛症状 骨盆区域疼痛: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会阴部、下腹部、耻骨上区、腹股沟区等部位,疼痛性质多样,可为胀痛、隐痛等。前列腺炎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各年龄段男性都可能出现,长期久坐、憋尿等生活方式是常见诱因,有前列腺疾病史者更易出现骨盆区域疼痛。 腰骶部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腰骶部的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臀部等部位。前列腺炎症波及周围组织,累及腰骶部神经等引起疼痛。各年龄段男性均有发生可能,不良坐姿、腰部既往有损伤等情况会增加腰骶部疼痛发生风险,有前列腺炎病史者复发时腰骶部疼痛较易出现。 性功能症状 勃起功能障碍:部分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出现阴茎勃起困难、勃起不坚等情况。炎症等因素影响内分泌、神经等功能,从而对勃起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各年龄段男性均可发生,长期患病、心理压力过大等会加重勃起功能障碍情况,有前列腺炎病史且心理负担重者更易出现该症状。 早泄:表现为射精过快,性生活时间短于正常范围。前列腺炎可能通过影响神经传导、内分泌等导致早泄发生。各年龄段男性有发生可能,焦虑、前列腺炎病情反复等因素会促使早泄出现,有前列腺炎病史且情绪紧张者易出现早泄症状。 全身症状 乏力:患者会感觉身体疲倦、没有力气,精神状态较差。炎症反应导致身体代谢紊乱、消耗增加等引起全身乏力。各年龄段男性都可能出现,患病时间较长、病情较重者乏力感更明显,有前列腺炎病史且未得到有效控制者易出现乏力症状。 发热:部分急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左右甚至更高。急性炎症反应引发身体的免疫应答,导致发热。主要见于急性前列腺炎患者,儿童患急性前列腺炎时发热可能更明显,成人中身体免疫力较低者患急性前列腺炎时更易出现发热情况。
2025-10-15 14:28:33 -
前列腺炎会影响大便吗
前列腺炎有可能影响大便,因前列腺与直肠邻近,炎症可波及周围组织,不同类型前列腺炎对大便影响有差异,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炎症重时更易影响直肠致大便坠胀等,慢前影响较隐匿多样,若前列腺炎患者有大便异常需综合分析,不同人群患前列腺炎时对大便影响表现有差异,出现大便明显异常应及时就医。 一、解剖位置邻近导致的影响 前列腺与直肠位置邻近,当前列腺发生炎症时,炎症可能会波及周围组织。例如,急性前列腺炎炎症较重时,炎症刺激可能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盆腔部位的肌肉痉挛等情况,进而可能对直肠产生一定影响,出现大便时的不适感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长期的炎症刺激也可能会导致盆腔底部的肌肉功能紊乱等,从而影响大便的正常排泄,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不尽感等表现。 二、不同类型前列腺炎对大便影响的差异 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情往往进展较快,炎症反应明显,除了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典型的泌尿系统症状外,由于炎症的剧烈刺激,更易影响到周围组织包括直肠,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腹部疼痛不适,同时可能伴有大便时的坠胀感等,但相对来说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并不是所有都会出现大便异常,具体还与个体的炎症反应程度等有关。 2.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病程较长,对大便的影响相对较为隐匿和多样化。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盆腔区域的神经调节紊乱,使得患者在排便时感觉异常,比如有的患者会感觉大便排出不畅,或者有肛门周围的坠胀等感觉,但一般程度相对急性前列腺炎要轻一些,而且不同患者之间的表现差异较大,有的患者可能大便基本正常,而有的患者会受到较明显影响。 对于前列腺炎患者如果出现大便异常的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前列腺炎本身的病情以及大便异常的具体表现等进行分析判断。如果前列腺炎患者同时有大便方面的明显异常,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具体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合适措施进行处理。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患前列腺炎时对大便的影响可能在表现程度等方面会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的病理生理基础主要是基于前列腺与直肠的邻近解剖关系以及炎症的影响。比如老年男性患前列腺炎时,本身可能还合并有其他肠道等方面的生理性退变等情况,可能会使大便异常的表现更复杂,需要更全面细致地进行评估和诊疗;年轻男性患前列腺炎时,相对来说如果炎症不是特别严重,对大便的影响可能相对轻一些,但也不能忽视,需要及时关注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
2025-10-15 14:23:00 -
双肾结石3×3mm怎么处理
双肾结石3×3mm首先可考虑观察随访,定期做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关注结石等情况及患者症状,儿童要密切观察结石变化及肾功能,成年患者注意生活方式对结石的影响;要调整生活方式,增加饮水量(每天2000-3000ml,喝白开水),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钙、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观察随访中若出现明显腰痛、血尿加重或尿路感染等情况可能需进一步医疗干预,儿童要谨慎选择治疗方式,优先保守治疗等非侵入性方法,主要先采取观察随访和生活方式调整措施,再据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医疗干预。 一、观察随访 对于直径3×3mm的双肾结石,首先可考虑观察随访。因为较小的结石有自行排出的可能。一般建议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观察结石的位置、大小变化以及是否引起肾脏积水等情况。通常每3-6个月复查一次超声。在随访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症状,如是否有腰痛、血尿等表现。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患者由于其泌尿系统结构和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要密切观察结石变化及肾功能情况;成年患者则要注意生活方式对结石的影响等因素。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饮水:增加饮水量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建议每天饮用2000-3000ml的水,以增加尿量,促进小结石的排出。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因玩耍等忽视饮水;成年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饮水时间,比如分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浓茶、咖啡等。 2.饮食: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钙、高草酸、高嘌呤食物的摄入。高钙食物如牛奶等要适量,避免过量;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苋菜等,食用前可先焯水减少草酸含量;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也要适当控制。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痛风患者,要更加严格控制嘌呤摄入。 三、医疗干预的特殊情况考虑 如果在观察随访过程中出现结石引起明显腰痛、血尿加重或者出现尿路感染等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干预。但对于3×3mm的小结石,一般首先不考虑积极的有创治疗,如体外冲击波碎石等。不过如果患者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合并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异常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前评估是否需要干预。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耐受性等因素,更要谨慎选择治疗方式,优先考虑保守治疗等非侵入性方法。 总之,对于双肾结石3×3mm的情况,主要是先采取观察随访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措施,密切关注结石变化及患者症状,根据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进一步采取医疗干预。
2025-10-15 14:19:51 -
如何判断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
前列腺癌早期可有尿频、尿急、尿不尽感等排尿相关异常症状及尿流变细、尿程缩短、排尿费力等排尿困难症状,部分患者有血尿表现,易发生骨转移致相应部位骨痛,老年男性需定期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及直肠指检等筛查,有家族病史人群需密切关注自身排尿等相关症状,长期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发病风险需调整生活方式。 一、排尿相关异常症状 1.尿频:早期前列腺癌可能刺激尿道,导致患者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尤其夜间排尿次数增加,这是因为肿瘤影响了膀胱的正常储尿功能,使得膀胱有效容量减少,从而频繁产生尿意。 2.尿急:突然出现强烈的尿意,难以控制,需尽快寻找排尿场所,这是由于肿瘤对尿道周围组织产生刺激,干扰了正常的排尿反射调节。 3.尿不尽感:排尿后仍感觉膀胱内有尿液未排空,主观上总觉得膀胱没有完全emptied,这与肿瘤增大压迫尿道,导致尿液排出不畅有关。 二、排尿困难症状 1.尿流变细:因肿瘤逐渐增大压迫尿道,使尿道狭窄,尿液通过时阻力增加,表现为尿流较正常变细,呈线状排出。 2.尿程缩短:正常排尿时尿程较长,而前列腺癌早期由于尿道受压迫,尿液排出距离变短,尿程明显缩短。 3.排尿费力:患者需要用力才能将尿液排出,感觉排尿过程吃力,这是尿道梗阻加重的表现,提示前列腺组织对尿道的压迫已较为明显。 三、血尿表现 部分前列腺癌早期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表现为尿液中带血,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可见尿液颜色发红;镜下血尿则需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且通常此类血尿不伴随疼痛症状,与泌尿系统感染等导致的血尿有区别。 四、骨转移相关症状 前列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常见转移部位为骨骼,如腰部、臀部、骨盆等。患者可能出现相应部位的骨痛,疼痛程度不一,初期可能为间歇性隐痛,随着病情进展可变为持续性疼痛且逐渐加重,这是因为肿瘤细胞转移至骨骼,破坏骨组织,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疼痛。 五、不同人群需关注的要点 老年男性:前列腺癌高发于50岁以上男性,此类人群应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及直肠指检等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有家族病史人群:若家族中有前列腺癌患者,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风险相对升高,需更加密切关注自身排尿等相关症状,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可能增加前列腺癌发病风险,此类人群除关注症状外,还应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
2025-10-15 14:18:29 -
前列腺的保养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需适度运动并避免久坐,合理饮食多摄入含番茄红素、锌及膳食纤维的食物,35岁后每年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和直肠指检高危人群可提前,老年男性要注重定期检查及运动安全,有前列腺疾病既往史人群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并调整生活方式。 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适度运动:每周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对前列腺健康有益。不同年龄人群运动强度需适度调整,年轻人运动强度可稍高,如慢跑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步;老年人则应循序渐进,选择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天散步30分钟左右。 2.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久坐会压迫前列腺,建议每坐1小时左右起身活动5-10分钟,活动可包括简单的伸展运动、走动等,缓解前列腺局部受压情况。 二、合理饮食调节 1.摄入有益食物:多食用富含番茄红素的食物,如番茄、西瓜、葡萄柚等,研究显示番茄红素可能对前列腺具有保护作用,能降低前列腺疾病发生风险。以番茄为例,每日可摄入100-200克熟番茄,其中的番茄红素更易被人体吸收;还可适当增加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瘦肉等,锌元素对前列腺正常功能维持有重要意义。 2.保证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因为便秘时,肠道内粪便积聚可能会对前列腺产生不良影响,每天应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如燕麦、糙米等全谷物每天可摄入50-100克,绿叶蔬菜每天保证300-500克。 三、定期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 男性35岁后可每年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直肠指检。对于有家族前列腺癌病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检查年龄可适当提前,如40岁左右开始每年进行PSA检测和直肠指检。通过PSA检测可辅助评估前列腺是否存在异常,直肠指检能初步触摸前列腺情况,早期发现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相关问题。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男性:老年男性更应注重定期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疾病发生风险增加。同时,老年男性运动时需格外注意安全,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和运动方式,避免因运动不当导致跌倒等意外情况。 2.有前列腺疾病既往史人群:此类人群除遵循上述保养措施外,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密切关注前列腺状况,根据自身病情调整生活方式和保养重点,例如若既往有前列腺增生病史,应更加注意避免憋尿等可能加重前列腺负担的行为。
2025-10-15 1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