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宗晔,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胃镜、肠镜、胶囊内镜诊断技术。
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炎性肠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从事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发病机制和预防研究,曾获国家自然青年基金的资助和北京市人才培养资助,并于2015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访问学习,研究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坏死性肠炎怎么办
坏死性肠炎一般治疗包括立即禁食与胃肠减压至腹胀腹痛改善,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物治疗选用合适抗感染药物遵医嘱,出现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需手术治疗,儿童治疗需密切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及感染控制,老年人治疗要综合评估基础疾病选影响小措施并加强病情观察。 一、一般治疗 1.禁食与胃肠减压:确诊坏死性肠炎后应立即禁食,通过胃肠减压减轻腹胀,减少肠内容物继续刺激肠道,一般需持续至腹胀消失、腹痛缓解等情况改善。 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根据患者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情况,静脉补充适量的液体、电解质和碱性溶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保障机体基本生理需求。 二、药物治疗 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控制肠道感染,例如针对常见致病病原体的抗生素,但具体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后果。 三、手术治疗 当出现肠坏死、肠穿孔、腹腔内大量积脓等严重并发症时,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切除坏死肠段等,以挽救患者生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坏死性肠炎时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病情变化耐受能力较差,治疗中需密切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及感染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治疗时需综合评估基础疾病状况,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较小的治疗措施,同时加强病情观察,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2025-08-18 15:34:29 -
吃糖会引起胆汁反流吗
胆汁反流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失调、胃肠动力异常等相关,过量吃糖刺激胃泌素分泌使胃酸上升易致十二指肠胆汁反流,长期高糖致肥胖升腹腔压减括约肌功能致反流,儿童过多吃糖易肥胖增风险需限高糖食物,有胃肠疾病史人群过多吃糖加重负担增反流概率需严格控糖。 一、吃糖与胆汁反流的关联机制 胆汁反流主要与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失调、胃肠动力异常等因素相关。过量吃糖时,糖分在胃肠道消化吸收过程中可刺激胃泌素分泌增加,胃泌素增多会促使胃酸分泌量上升,当胃酸分泌过多时,易引发十二指肠内容物(含胆汁)反流至胃内,从而增加胆汁反流发生的可能性。此外,长期高糖饮食可导致体重增加,肥胖人群腹腔压力升高,会影响下食管括约肌的正常功能,使得括约肌抗反流屏障作用减弱,进而更易出现胆汁反流情况。 二、不同人群的相关影响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儿童若过多摄入糖分,易引发肥胖问题,而肥胖是胆汁反流的危险因素之一。儿童应限制高糖食物摄入,如糖果、含糖饮料等,以降低因肥胖导致胆汁反流的风险,同时需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相关风险。 (二)有胃肠疾病史人群 本身存在胃肠动力障碍或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异常等胃肠疾病基础的人群,其胃肠调节功能相对较弱,过多吃糖会进一步加重胃肠负担,刺激胃酸过度分泌,显著增加胆汁反流发生的概率,此类人群更需严格控制糖分摄入,维持胃肠功能稳定。
2025-08-18 15:32:00 -
枫蓼肠胃康颗粒能去湿吗
枫蓼肠胃康颗粒可清热除湿化滞,治疗急性胃肠炎等疾病,为处方药,不宜长期服用,偶有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本药过敏者及过敏体质者慎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具体使用情况请向医师咨询,用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使用本药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正在使用其他药物时需咨询医生。 枫蓼肠胃康颗粒可以去湿。枫蓼肠胃康颗粒是一种中西药结合的肠胃用药,主要成分是牛耳枫、辣蓼。枫蓼肠胃康颗粒具有清热除湿化滞的功效,中医认为其可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属伤食泄泻型及湿热泄泻型者。西医诊断为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炎症性肠病等,出现上述症状时也可以使用。 枫蓼肠胃康颗粒为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本药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具体使用情况请向医师咨询。用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枫蓼肠胃康颗粒后,偶尔可能会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继续用药并观察;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此外,本药不宜长期服用。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总之,枫蓼肠胃康颗粒具有清热除湿化滞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等疾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过敏、不良反应等问题,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025-08-18 15:29:16 -
肝脏的六个主要部位在哪里
肝脏的左外叶位于左上方可分上下段且与肝左静脉相关,左内叶处左叶内侧紧邻肝门并与肝中静脉密切,右前叶在右前方是右叶靠前部分,右后叶在右叶后方与肝右静脉紧密相连,尾状叶在后方靠近下腔静脉,方叶在肝门前左内叶下方呈方形且与肝门关系密切。 一、左外叶 左外叶是肝脏的一部分,位于肝脏的左上方,通常可进一步分为上段和下段,其范围主要围绕肝脏左叶的外侧区域,在解剖学上有明确的边界划分,与肝左静脉等结构相关联,承担着一定的肝脏生理功能区域。 二、左内叶 左内叶处于肝脏左叶的内侧部分,紧邻肝门结构,其位置相对较为集中,与肝中静脉等解剖标志有密切关系,是肝脏左半部分内侧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右前叶 右前叶位于肝脏的右前方区域,在肝脏的右侧部分占据靠前的位置,与肝脏的右叶整体结构相关,是肝脏右叶向前延伸的主要部分区域。 四、右后叶 右后叶处于肝脏右叶的后方部位,与肝脏的右叶后缘等结构相邻,在肝脏的右侧后方区域形成特定的解剖部位,与肝右静脉等解剖结构有紧密联系。 五、尾状叶 尾状叶位于肝脏的后方,靠近下腔静脉的位置,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肝脏部位,其形态较为特殊,在解剖学上有独特的位置关系,与肝脏的后方结构紧密相连。 六、方叶 方叶位于肝门的前方,是肝脏左内叶下方的一个部分区域,其形态呈方形相关特征,在肝脏的前下方部位,与肝门等结构关系密切。
2025-08-18 15:27:23 -
拉粑粑拉出来血是为什么
便血是指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可见于下消化道出血,也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肛裂、痔疮、直肠肛管损伤、直肠息肉、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等均可引起便血,此外,老年人、长期便秘或腹泻患者、有肠道疾病家族史者等人群也更容易出现便血。出现便血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肛裂:典型表现为肛门疼痛、便血和便秘。肛门视诊可发现肛裂“三联征”,即肛裂、前哨痔和肛乳头肥大。 痔疮:内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便血,一般为鲜红色,表现为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 直肠肛管损伤:常见于肛裂或痔的患者,因暴力或设备检查导致肛管或直肠损伤,引起出血。 直肠息肉:儿童便血多由直肠息肉引起,为鲜红色,出血量一般不多。成人的直肠息肉便血多为间歇性,伴有肿物脱出。 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可导致肠道黏膜炎症、溃疡和出血。 肠道肿瘤:如结肠癌、直肠癌等,也可引起便血,常伴有大便习惯改变、消瘦等症状。 其他:如缺血性肠病、放射性肠炎、肠套叠等,也可出现便血。 如果出现便血,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肛门指诊、结肠镜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一些人群更容易出现便血,如老年人、长期便秘或腹泻患者、有肠道疾病家族史者等,应更加关注自己的肠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
2025-08-18 15: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