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宗晔,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胃镜、肠镜、胶囊内镜诊断技术。
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炎性肠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从事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发病机制和预防研究,曾获国家自然青年基金的资助和北京市人才培养资助,并于2015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访问学习,研究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做胃镜的危害
做胃镜可能存在一些危害,包括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反应,如引起恶心、呕吐,儿童配合度差会放大不适;操作相关的损伤风险,有极小概率出现黏膜损伤,极罕见但严重的穿孔,溃疡较深患者穿孔风险更高;还有其他潜在风险,如刺激、紧张等致心血管变化,诱发心血管事件,老年患者需谨慎评估监测,以及极微小的交叉感染可能,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风险相对高,需告知医生自身情况采取防护措施。 胃镜检查时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比如恶心、呕吐,这是因为胃镜通过口腔、咽进入食管、胃,刺激到相关部位的感受器,导致胃肠道的应激反应。对于一些敏感的患者,这种不适可能比较明显。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配合度相对较差,可能会增加操作难度,从而使不适的程度可能更易被放大。 操作相关的损伤风险 黏膜损伤:虽然现代胃镜操作技术比较成熟,但仍有极小概率出现胃黏膜或食管黏膜的擦伤、划伤等。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食管或胃黏膜比较脆弱的情况,比如有炎症、糜烂等病变时,发生损伤的风险相对会高一些。老年人可能因为胃肠道黏膜的弹性、韧性下降,相比年轻人更易出现黏膜损伤。 穿孔:这是非常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极低。当胃镜操作遇到阻力强行推进或者患者不配合剧烈挣扎时,有可能导致食管或胃壁的穿孔。有消化道溃疡病史且溃疡较深接近穿孔临界状态的患者,发生穿孔的风险相对更高。 其他潜在风险 心血管方面的影响: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由于刺激、紧张等因素,可能会引起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变化,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对于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老年患者本身心血管功能相对较弱,在检查前需要更谨慎评估,检查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心血管指标。 感染风险:虽然胃镜检查室一般会严格进行消毒,但理论上存在交叉感染的极微小可能,不过这种概率非常低。如果消毒不严格或者设备维护不到位,可能会导致病原体传播。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感染的风险相对普通人群会有所增加,所以这类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时需要特别告知医生自身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025-10-16 12:06:36 -
慢性胃窦炎能治好吗
慢性胃窦炎可以治好。通过一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调节)和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症状可改善、胃窦黏膜炎症可消退。但若不遵医嘱继续不良生活方式病情可能反复,特殊人群治疗需更关注,综合治疗和健康管理可助其康复。 一、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需要注意。比如,年轻患者如果有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生活方式,需要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女性患者如果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经常暴饮暴食、吃辛辣油腻食物等,需要纠正,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有吸烟饮酒习惯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需要戒烟限酒,因为吸烟会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饮酒会直接刺激胃窦黏膜,加重炎症。 心理调节:部分患者可能因为疾病反复等因素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会影响病情的恢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都可能受到心理因素影响,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因为对疾病的担忧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需要家人多给予关心和陪伴,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可能会使用一些药物,如抑酸剂(常用的有质子泵抑制剂等)、胃黏膜保护剂等,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遵循医疗规范,不过总体来说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促进胃窦黏膜炎症的消退。 二、预后情况 大多数慢性胃窦炎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后,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胃窦黏膜的炎症也能逐渐消退,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但如果患者不遵医嘱,继续不良的生活方式等,病情可能会反复。例如,一些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又开始暴饮暴食、吸烟饮酒,就容易导致慢性胃窦炎复发。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慢性胃窦炎患者,由于其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并且要更严格地规范生活方式;儿童慢性胃窦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需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和易消化,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胃肠有刺激的药物等。总之,通过综合的治疗和合理的健康管理,慢性胃窦炎是能够治好的,关键在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
2025-10-16 12:05:39 -
腹泻出现头晕是怎么回事
腹泻可通过多种途径引发头晕,包括脱水致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毒素吸收及营养不良等,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受影响程度不同,如老年人、儿童、有基础疾病者及长期腹泻者等在腹泻时更易因上述因素出现头晕。 一、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引发头晕 腹泻会使人体大量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当脱水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血容量减少。例如,正常人体的血容量维持着重要的血液循环和各器官的灌注。腹泻时,水分经肠道丢失,若未及时补充,就会出现脱水状况,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心脏泵出的血液不能充分供应脑部,从而引发头晕症状。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对脱水的耐受能力更差,更容易因腹泻出现头晕;儿童的体液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腹泻时脱水引发头晕的风险相对更高。 二、电解质紊乱引起头晕 1.钠钾等电解质失衡:腹泻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大量丢失。钠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离子,钾对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当钠缺乏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水分可向细胞内转移,导致血容量进一步减少,影响脑部供血;钾离子紊乱会干扰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传导,也可能引发头晕。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腹泻的人如果没有合理补充电解质,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相关的头晕。比如一些患有胃肠道疾病长期腹泻的患者,若未注意电解质补充,头晕症状可能较明显。 三、毒素吸收相关头晕 某些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可能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导致头晕。例如,一些细菌感染肠道后产生的毒素,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其正常功能,出现头晕等不适。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肝肾功能不全者,毒素的代谢和清除能力下降,腹泻时更易因毒素吸收引发头晕等更严重的症状。 四、营养不良相关头晕 长期腹泻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身体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供应,会使身体机能下降,也可能引发头晕。例如,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缺乏会影响身体的能量代谢和神经功能。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期腹泻导致营养不良时,头晕等表现可能更为突出,因为其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大,而腹泻影响了营养的获取。
2025-10-16 12:04:37 -
打完疫苗肚子疼拉稀是怎么回事
打完疫苗后肚子疼拉稀可能因疫苗免疫反应、个体差异或巧合其他因素,轻度症状可休息补水保暖观察,严重或持续超2-3天伴其他异常需及时就医,多数轻度可缓解,严重持续不缓解要就医。 疫苗的免疫反应:部分疫苗接种后,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可能会引发一些全身或局部的反应。例如,某些疫苗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的应激反应,从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一般这种反应多为轻度,是机体对疫苗的正常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此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出现此类轻度胃肠道反应,但多数会在较短时间内自行缓解。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疫苗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有些人可能本身胃肠道较为敏感,在接种疫苗后,即使是正常的免疫反应,也更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比如有既往胃肠道功能不佳病史的人群,接种疫苗后发生肚子疼、拉稀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 巧合因素:打完疫苗后肚子疼、拉稀也有可能只是偶然巧合了其他导致胃肠道不适的因素,比如接种疫苗前已经食用了不洁食物,只是在接种后才出现症状表现,但误以为是疫苗引起的。 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轻度症状的观察与护理:如果腹痛、腹泻症状较轻,首先要注意让患者多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以防脱水。对于儿童来说,要保证其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同时,要注意腹部的保暖,避免着凉加重腹痛症状。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护理方式略有不同,婴幼儿需要更精心的呵护,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腹泻次数等情况。 严重或持续症状的就医:如果腹痛、腹泻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3天仍未缓解,或者伴有发热、呕吐加剧、精神萎靡等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排除其他疾病导致胃肠道不适的可能,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对于儿童,家长更要重视,因为儿童的机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严重的胃肠道不适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等。 总之,打完疫苗后出现肚子疼、拉稀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表现进行相应的处理,多数轻度情况可通过休息、补水等观察缓解,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就医。
2025-10-16 12:03:17 -
缓解酒后胃疼5个小妙招
缓解酒后胃疼可通过喝温水(稀释酒精浓度,300-500毫升30-40℃温水)、进食易消化食物(如100-200克粥类,特殊人群需注意)、补充维生素(吃1-2个橙子或1-2根香蕉,特殊人群需咨询)、按摩腹部(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每次10-15分钟,不同人群注意力度)、休息(成年人6-8小时,儿童10-12小时,老年人保证良好休息)来实现。 一、喝温水 原理:适量饮用温水可以稀释胃内酒精浓度,减轻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酒后胃疼。一般建议饮用300-500毫升左右温度适中(30-40℃)的温水。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需根据年龄适量减少饮用量,老年人也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以防心脏等负担加重。 二、进食易消化食物 原理:比如喝些粥类,像小米粥、南瓜粥等。小米粥和南瓜粥容易消化,能在胃内形成保护膜,减少酒精对胃黏膜的损伤。一般建议进食100-200克左右的粥类。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如胃溃疡患者,应选择更软烂的食物,且避免进食过多加重胃肠负担;儿童则需保证食物软烂且营养均衡。 三、补充维生素 原理: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等有助于缓解酒后不适。可以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如橙子、香蕉等。橙子中每100克约含33毫克维生素C,香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等。一般建议食用1-2个中等大小的橙子或1-2根香蕉。孕妇等特殊人群食用前需咨询医生,儿童选择水果时要注意避免过敏等情况。 四、按摩缓解 原理:轻轻按摩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这样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缓解胃疼。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一般每次按摩10-15分钟左右。老年人按摩时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用力过猛造成腹部不适;儿童按摩要更加轻柔,且需在家长看护下进行。 五、休息 原理:充分休息能让身体各器官得到恢复,减轻酒精对身体的影响,从而缓解酒后胃疼。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建议休息6-8小时。对于熬夜后饮酒的人群,更需要充足休息来恢复;儿童的休息时间相对更长,一般需要10-12小时左右;老年人也应保证良好的休息,以利于身体代谢酒精等。
2025-10-16 1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