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宗晔,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胃镜、肠镜、胶囊内镜诊断技术。

  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炎性肠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从事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发病机制和预防研究,曾获国家自然青年基金的资助和北京市人才培养资助,并于2015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访问学习,研究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展开
  • 为什么经期会拉肚子

    经期拉肚子与前列腺素作用、激素变化影响、个体体质差异有关,育龄、青春期、更年期女性经期拉肚子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育龄女性避免刺激性食物、保证休息;青春期女性注意饮食均衡卫生、吃温热易消化食物;更年期女性关注身体变化、保持心态平稳,严重持续不缓解需就医。 女性在经期时,子宫内膜会合成并释放较多的前列腺素。前列腺素除了会引起子宫收缩导致痛经外,还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胃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引起拉肚子的症状。例如,有研究发现,经期女性体内前列腺素水平升高与肠道蠕动增强存在关联。 激素变化影响 经期体内的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如雌激素和孕激素等。这些激素的波动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使得胃肠道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出现功能紊乱,进而引发拉肚子情况。 个体体质差异 不同女性的体质有所不同,一些女性本身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在经期时,由于身体整体状态的改变,更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包括拉肚子。比如,本身就有肠易激综合征的女性,在经期时可能会使病情加重,出现拉肚子现象。 不同人群经期拉肚子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处于生育年龄阶段,经期拉肚子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要注意在经期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刺激。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因为休息不佳也可能影响激素水平和胃肠道功能。 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身体还在发育中,激素调节相对不稳定,经期拉肚子的情况可能相对更常见。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卫生,避免因为饮食不当加重胃肠道负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等。 更年期女性 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波动,经期拉肚子可能与激素变化以及自身内分泌紊乱等因素相关。这部分女性要关注自身身体变化,除了注意饮食外,还应保持心态的平稳,因为情绪波动也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如果经期拉肚子情况较严重且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的可能。

    2025-10-16 11:40:56
  • 吃什么能改善便秘

    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全谷物(如燕麦、糙米)、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胡萝卜)、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益生菌相关食物有发酵乳制品(如酸奶);油脂类食物有坚果和种子(如杏仁、亚麻籽),不同年龄段人群食用各类食物需注意相应事项。 蔬菜:像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等。以菠菜为例,每100克菠菜中膳食纤维含量约为2.2克,蔬菜中的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儿童可以将菠菜做成菠菜泥搭配主食;成年人可清炒西兰花、凉拌胡萝卜等;老年人则适合食用软烂的煮菠菜等。 水果:例如苹果、香蕉、梨等。苹果中的果胶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有研究显示,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约150克)中果胶含量约为1.2克,果胶能吸收水分,使粪便变软,促进排便。香蕉含有较多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熟透的香蕉对于缓解便秘有一定帮助,但需要注意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香蕉的摄入量。儿童可以吃切成小块的苹果、香蕉;成年人可直接吃苹果、香蕉,也可将梨榨成梨汁饮用;老年人适合吃熟透的香蕉、煮软的梨等。 益生菌相关食物 发酵乳制品:如酸奶。酸奶中含有益生菌,常见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等。适量饮用酸奶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功能。不同年龄段人群饮用酸奶需注意,儿童选择无糖或低糖的儿童酸奶,避免摄入过多糖分;成年人可以选择各种口味的酸奶,但要注意不要空腹喝酸奶,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左右饮用;老年人选择低脂或无脂的酸奶,同时要注意酸奶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确保益生菌的活性。 油脂类食物 坚果和种子:例如杏仁、亚麻籽等。亚麻籽中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膳食纤维,其中的油脂能够起到润滑肠道的作用。每100克亚麻籽中脂肪含量约为48.4克,膳食纤维约为27.3克。儿童由于咀嚼能力有限,可将亚麻籽磨成粉后加入食物中;成年人可以每天吃10-15颗杏仁或适量食用亚麻籽粉;老年人食用时要注意适量,防止消化不良,可将杏仁磨成杏仁糊搭配粥类食用。

    2025-10-16 11:36:14
  • 旅途中腹泻怎么办?

    旅途中发生腹泻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儿童要按体重精准补充并留意精神尿量等,腹泻时应调整饮食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老年人饮食需更温和,要充分休息促进胃肠道功能修复,若腹泻频繁伴高热剧烈腹痛血便等需及时就医,儿童脱水风险高要密切观察,老年人需监测电解质且就医时要告知既往基础疾病情况。 一、及时补充水分 旅途中发生腹泻会导致身体大量丢失水分与电解质,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能有效补充因腹泻丢失的水分及钠、钾等电解质,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预防脱水。儿童腹泻时因对脱水耐受差,更要按体重精准补充口服补液盐,密切留意其精神状态与尿量等情况,若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状况需立即就医。 二、调整饮食结构 腹泻期间应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生冷及不易消化之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米粥、面条、馒头等。此类食物可减轻胃肠道负担,助力胃肠道功能恢复,还可适当摄入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等,以补充因腹泻丢失的钾元素。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饮食调整需更温和,可选择稀软面食、煮熟蔬菜等。 三、充分休息 腹泻时身体需休息来促进胃肠道功能修复。旅途中发生腹泻应尽量找安静舒适处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有精力应对腹泻不适,利于恢复。 四、关注就医指征 若腹泻频繁,每日排便超10次以上,或伴有高热(体温≥38.5℃)、剧烈腹痛、血便等情况,需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完善粪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腹泻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腹泻时脱水风险高,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尿量等,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腹泻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异常需立即就医,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避免自行随意用止泻药。 老年人:老年人易因腹泻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等情况,需监测电解质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电解质,就医时要告知既往基础疾病情况。

    2025-10-16 11:34:45
  • 食管乳头状瘤有什么病变

    食管乳头状瘤是少见食管良性上皮性肿瘤,病变表现包括大体形态和组织学特征两方面,大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小息肉状隆起,直径1-2cm,多单发,好发食管下段,有蒂或无蒂;组织学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结缔组织芯,上皮增生、无异型性等。其发生与长期食管炎症刺激、病毒感染等有关,不同人群发生风险和病变表现有差异,诊断需综合相关因素评估。 大体形态: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小息肉状隆起,一般直径在1-2cm左右,颜色多为淡红或灰白色,病变多为单个,偶见多个同时存在的情况,好发于食管下段,病变部位的食管黏膜表面相对光滑,隆起部分有蒂或无蒂。 组织学特征: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的结缔组织芯组成,上皮细胞具有正常的形态和排列,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增生。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象少见。其细胞层次和结构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相似,但在数量和分布上有异常,表现为上皮的过度增生,形成乳头状的结构,乳头中心为纤维血管结缔组织,表面被覆分化良好的鳞状上皮。 食管乳头状瘤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长期的食管炎症刺激,一些患者可能有胃食管反流病史,反流的胃酸等刺激食管黏膜,长期的慢性炎症环境可能导致食管黏膜上皮的异常增生,进而引发食管乳头状瘤;另外,病毒感染也被认为可能是一个因素,有研究提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可能与食管乳头状瘤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但具体机制仍在进一步探索中。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以及有不同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食管乳头状瘤的发生风险和病变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人群由于食管黏膜的退行性变等因素,可能更容易受到各种刺激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食管乳头状瘤;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的人群,其食管黏膜长期受到不良刺激,发生食管乳头状瘤的几率相对较高;对于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人群,食管乳头状瘤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在病变观察和诊断时需要综合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2025-10-16 11:33:02
  • 反流性食道炎发生癌变的几率是多少

    反流性食道炎发生癌变几率相对较低,普通患者约1%,Barrett食管患者癌变风险高,10-20年癌变率10%-20%,20-30年达30%-40%。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癌变几率,老年患者癌变几率更高且需谨慎管理,有Barrett食管患者属高危人群,需密切随访监测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影响反流性食道炎癌变几率的因素 年龄与性别:一般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因反流性食道炎发生癌变,男性患Barrett食管相关癌变的风险可能略高于女性,但这一差异并非绝对,还与其他因素综合相关。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的反流性食道炎患者,其癌变几率会增加。吸烟会影响食管黏膜的防御机制,饮酒会刺激胃酸分泌等,从而加重食管黏膜的损伤,增加癌变风险。 病史情况:反流性食道炎病程较长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比如反流症状持续多年,频繁出现严重反流、烧心等症状且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癌变几率相对较高。另外,本身患有Barrett食管的患者,若Barrett食管的长度较长、肠化程度较重等,癌变几率也会相应升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反流性食道炎患者发生癌变几率相对更高,且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监测和治疗时需更加谨慎。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因为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耐受可能较差,一旦发生癌变,进展可能相对较快,所以需要更积极地管理基础疾病,同时严格控制反流性食道炎病情。 有Barrett食管的患者:这类患者属于癌变高危人群,需要更加密切的随访监测。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一般建议第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胃镜及病理评估,之后根据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随访间隔。同时,要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劝导戒烟戒酒等,对于有肥胖问题的患者,建议适当控制体重,因为肥胖也是影响Barrett食管病情及癌变的因素之一。

    2025-10-16 11:31:2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