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宗晔,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胃镜、肠镜、胶囊内镜诊断技术。

  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炎性肠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从事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发病机制和预防研究,曾获国家自然青年基金的资助和北京市人才培养资助,并于2015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访问学习,研究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展开
  • 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后拉肚子怎么办

    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拉肚子情况,其原因与免疫反应有关,一般为轻中度,有不同表现。可通过饮食调整(如清淡饮食、给易消化食物、多补水)和腹部护理(注意保暖)进行非药物干预。婴幼儿要特注观察脱水等情况并保持臀部清洁,儿童及成人也需关注症状变化,若拉肚子频繁、有明显脱水、高热、大便带血黏液、精神差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通过非药物干预初步处理并密切观察,出现就医情况及时就医。 一、可能的原因及一般表现 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后拉肚子可能是疫苗接种后的常见反应。一般来说,这种拉肚子多为轻度至中度,可能伴有大便次数增多,性状较稀,但一般精神状态尚可。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有关,疫苗作为一种弱抗原,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能导致肠道功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一定波动。不同年龄人群的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对于婴幼儿,可能表现为频繁的稀便,而儿童及成人相对症状可能稍轻,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对于婴幼儿,若在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儿童,应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预防脱水,无论是婴幼儿还是年长儿童,都应鼓励多喝温开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口服补液盐溶液,以补充因腹泻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腹部护理:注意腹部保暖,对于婴幼儿,可以使用温暖的毛巾敷于腹部,但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通过保暖可以缓解因拉肚子可能导致的腹部不适,因为腹部着凉可能会加重肠道蠕动,导致腹泻加重。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腹泻的耐受性较差。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精神状态、皮肤弹性、尿量等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脱水。如果出现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脱水,需要及时就医。同时,要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然后涂抹护臀膏,预防红臀的发生。 儿童及成人:儿童相对婴幼儿情况可能稍好一些,但也需要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如果拉肚子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呕吐、腹痛加剧等情况,也应及时就医。成人在接种疫苗后出现拉肚子,若症状较轻可先通过上述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若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长,同样需要就医排查其他可能病因。 四、何时需要就医 如果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后拉肚子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拉肚子频繁,每天大便次数在10次以上;出现明显脱水症状,如眼眶凹陷、口唇干燥、哭时无泪等;伴有高热(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退等);大便中带血或黏液;精神状态极差,嗜睡或烦躁不安等。 总之,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后出现拉肚子,首先通过非药物干预措施进行初步处理,密切观察症状变化,根据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当出现需要就医的情况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2025-10-16 13:45:15
  • 经常性拉肚子怎么回事

    经常性腹泻可由肠道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致肠道炎症)、菌群失调(长期用广谱抗生素、年龄增长、胃肠疾病致菌群失衡)、器质性疾病(炎症性肠病、肠道肿瘤致黏膜受损或蠕动吸收异常)、食物不耐受或过敏(乳糖不耐受、乳糜泻)、药物副作用(部分药物致肠道功能紊乱)、全身性疾病关联(甲亢致蠕动快、糖尿病控制不佳致腹泻)引起,儿童需考虑乳糖不耐受、感染及喂养不当,老年人要关注菌群、器质性疾病及药物且排查应全面,女性生理期或内分泌变化可能致肠道功能改变需综合分析。 一、肠道感染相关 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可引发肠道炎症,导致经常性腹泻。例如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多有不洁饮食史,肠道内致病菌持续或反复感染,引起肠道黏膜炎症、渗出,出现长期腹泻症状;肠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肠道所致,病程迁延,可表现为间断或经常性腹泻,常伴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二、肠道菌群失调因素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引发经常性拉肚子;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肠道菌群易失衡,加之胃肠功能减退,更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此外,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肠炎等也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出现大便性状改变、次数增多等情况。 三、肠道器质性疾病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可使肠道黏膜受损、功能紊乱,长期出现慢性腹泻,常伴有腹痛、黏液脓血便、体重下降等表现;肠道肿瘤如结肠癌等,肿瘤生长可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和吸收功能,逐渐出现经常性腹泻,还可能伴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四、食物不耐受或过敏 乳糖不耐受者体内缺乏乳糖酶,摄入含乳糖食物后无法正常消化乳糖,可引起经常性腹泻;乳糜泻患者对麸质过敏,进食含麸质食物(如小麦、大麦、黑麦等)后,肠道黏膜受损,出现经常性腹泻,同时可能伴有营养不良、贫血等表现。 五、药物副作用影响 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部分降压药等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经常性腹泻。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肠道反应,若出现持续性腹泻应及时评估是否与药物副作用相关。 六、全身性疾病关联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胃肠蠕动加快,出现经常性腹泻;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并发糖尿病性腹泻,表现为经常性稀便,同时可能伴有多饮、多食、多尿等糖尿病相关症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需考虑乳糖不耐受、肠道感染及喂养不当等因素。婴幼儿肠道发育不完善,感染后易反复腹泻,若出现经常性拉肚子,应注意观察大便性状、有无发热等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老年人:需关注肠道菌群、器质性疾病及药物影响。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对疾病的反应可能不典型,排查时应全面,如进行肠镜等检查以明确肠道器质性病变。 女性:生理期或内分泌变化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出现肠道功能改变导致的经常性腹泻,需结合自身情况综合分析,必要时就医评估。

    2025-10-16 13:44:22
  • 吃什么水果对放射性直肠炎有好处

    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可选择富含维生素的苹果、橙子,富含膳食纤维的香蕉、火龙果,以及具有抗炎作用的蓝莓、葡萄等水果辅助病情恢复,不同水果食用需注意相关事项,如糖尿病患者食用含糖分水果要控制量,特殊人群食用需谨慎等。 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帮助机体增强免疫力,对于放射性直肠炎患者的身体恢复可能有一定益处。研究表明,适当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苹果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制成苹果泥等便于消化的形式,尤其适合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的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对于儿童患者,可将苹果制成细腻的果泥,避免因咀嚼吞咽问题影响摄入;老年患者则可根据自身牙齿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用方式。 橙子 橙子同样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其含量较高。维生素C能够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对肠道黏膜的修复和维护有积极作用。橙子口感酸甜,患者可直接食用鲜橙,也可饮用橙汁(尽量选择纯鲜榨橙汁,避免添加过多糖分的产品)。但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橙子时需谨慎,因为橙子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应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少量食用,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 香蕉 香蕉是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之一。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便秘,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往往可能出现肠道功能紊乱,便秘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影响病情恢复。香蕉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使排便更顺畅。香蕉质地柔软,易于消化,适合大多数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食用。对于儿童患者,香蕉是较为理想的水果选择,其口感软糯,不会给儿童的胃肠道带来过大负担;对于老年患者,食用香蕉时要注意避免一次性食用过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火龙果 火龙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这种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可以吸收水分,使粪便变得松软,促进排便。同时,火龙果还含有一些抗氧化成分等,对身体有益。火龙果有白心和红心之分,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用时可直接剥开食用果肉。需要注意的是,火龙果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过敏反应,如果患者有过敏史,应谨慎食用。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在食用火龙果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确保食用安全。 具有抗炎作用的水果 蓝莓 蓝莓中含有花青素等具有抗炎作用的成分。研究发现,花青素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对于放射性直肠炎这种可能存在炎症的肠道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蓝莓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制作成蓝莓果酱等。但蓝莓相对较小,儿童食用时要注意避免误吸等情况发生;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食用蓝莓要控制量,因为蓝莓中也含有一定糖分。 葡萄 葡萄中含有白藜芦醇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特性。葡萄可以鲜食,也可制成葡萄干等。鲜食葡萄时要注意清洗干净,避免农药残留等问题。对于胃肠道功能较差的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食用葡萄时应避免一次性食用过多,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2025-10-16 13:43:23
  • ercp术后鼻胆管留几天

    ercp术后鼻胆管留置时间需综合一般情况、年龄因素、病史等多因素判断,一般1-10天左右,单纯取石后可能1-3天,严重胆管炎等情况可能延长;儿童留置时间较成人短,一般1-5天;老年患者需综合术后恢复等因素;有胆道多次手术史患者可能延长,糖尿病患者需根据血糖等情况调整。 1.一般情况:ercp术后鼻胆管留置时间通常在1-10天左右。如果是单纯取石操作后,鼻胆管留置时间可能较短,一般1-3天,主要是为了引流胆汁,观察胆道情况,防止胆道梗阻等情况。这是因为单纯取石后胆道损伤较小,胆汁引流恢复相对较快。 对于因胆道梗阻较为严重,如胆总管结石合并严重胆管炎的患者,鼻胆管留置时间可能会延长,可能3-7天甚至更长时间。严重胆管炎时胆道炎症反应重,需要较长时间的胆汁引流来减轻胆道压力,促进炎症消退,因为长时间的胆道梗阻和炎症会影响胆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恢复,需要更充分的引流来保障胆道的良好状态。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患者ercp术后鼻胆管留置时间需更谨慎。儿童胆道系统相对脆弱,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一般儿童ercp术后鼻胆管留置时间可能较成人短,通常1-5天左右。因为儿童对胆道引流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过长时间的鼻胆管留置可能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而且儿童的胆道修复能力虽然相对较强,但仍需要根据具体病情严格把控留置时间,密切观察儿童的胆道恢复情况和全身状况来调整鼻胆管留置时间。 老年患者ercp术后鼻胆管留置时间也需综合考虑。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身体机能相对较差,恢复能力较弱。一般老年患者ercp术后鼻胆管留置时间可能在3-10天左右,但具体还需根据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胆道病变严重程度等因素来定。如果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缓慢,存在胆道感染等并发症风险,可能需要适当延长鼻胆管留置时间来保障胆汁充分引流,促进胆道恢复;但如果老年患者基础状况较差,长时间留置鼻胆管可能增加感染等风险,又需要谨慎缩短留置时间。 3.病史影响:对于有胆道多次手术史的患者,ercp术后鼻胆管留置时间可能会延长。因为多次胆道手术会导致胆道结构复杂,粘连等情况较多,术后胆道恢复相对困难,需要更长时间的鼻胆管引流来确保胆道引流通畅,防止胆道再次梗阻等情况。而对于既往无胆道相关严重病史的患者,鼻胆管留置时间相对较短。 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ercp术后鼻胆管留置时间也需要关注。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感染并发症。所以对于ercp术后的糖尿病患者,鼻胆管留置时间可能会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和胆道恢复情况适当调整。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感染风险增加,可能需要缩短鼻胆管留置时间,以减少感染机会;如果血糖控制良好,胆道恢复顺利,则可以按照一般情况的时间范围来留置鼻胆管,但仍需密切监测胆道和全身情况。

    2025-10-16 13:41:13
  • 胆囊炎患者能吃豆腐吗

    胆囊炎患者食用豆腐需分情况对待,病情稳定期可适量吃,急性发作期需谨慎;儿童、老年胆囊炎患者食用豆腐有差异及注意事项;合并其他特殊病史的胆囊炎患者食用豆腐需更谨慎。具体而言,稳定期可适量吃,急性发作期避免;儿童、老年要根据自身情况控制量和烹饪方式;合并肾脏等特殊病史者需遵医嘱调整豆腐摄入量。 一、胆囊炎患者适量吃豆腐的情况 豆腐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其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对于胆囊炎患者在病情稳定期,是可以适量食用豆腐的。从营养角度来看,豆腐能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例如,有研究表明,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机体的氮平衡等。一般来说,胆囊炎患者每次可食用100-150克左右的豆腐比较适宜,可采用煮、炖等较为清淡的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等加重胆囊负担的做法。 二、胆囊炎急性发作期需谨慎食用豆腐的情况 当胆囊炎处于急性发作期时,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可能受到影响,胆汁分泌和排泄不畅。此时,食用豆腐可能会加重胆囊的负担。因为豆腐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需要胆汁的参与,而急性发作期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泄受到干扰,过多食用豆腐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加重的情况。所以在胆囊炎急性发作期,应避免食用豆腐等较难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待病情缓解进入稳定期后再逐渐恢复适量食用。 三、不同年龄胆囊炎患者食用豆腐的差异及注意事项 儿童胆囊炎患者:儿童胆囊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在饮食上对于豆腐的食用同样需要谨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需求较高,但在病情活动期应严格控制豆腐等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胆囊负担。在病情稳定期,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适量给予豆腐,例如学龄前儿童每次食用豆腐量可控制在50-100克左右,且要注意烹饪方式清淡。同时要关注儿童食用后的反应,如是否有腹痛、腹胀等不适表现。 老年胆囊炎患者:老年胆囊炎患者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在食用豆腐时,更要注意适量和烹饪方式。老年患者每次食用豆腐量建议控制在80-120克左右,同样选择清淡烹饪方式。因为老年人的胆囊功能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减退,过量食用豆腐可能影响消化,进而影响整体健康状况。要根据老年患者的消化耐受情况来灵活调整豆腐的食用量。 四、有特殊病史胆囊炎患者食用豆腐的考量 对于本身合并有肾脏疾病等其他病史的胆囊炎患者,食用豆腐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豆腐中含有一定量的植物蛋白,对于合并肾脏疾病的患者,过多摄入植物蛋白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例如,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胆囊炎患者,在食用豆腐时需要严格控制量,一般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后确定合适的食用量,可能需要将豆腐的摄入量进一步减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限制食用。而对于没有肾脏疾病等其他特殊病史的单纯胆囊炎患者,按照上述一般的原则食用豆腐即可。

    2025-10-16 13:37:5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