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宗晔,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胃镜、肠镜、胶囊内镜诊断技术。

  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炎性肠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从事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发病机制和预防研究,曾获国家自然青年基金的资助和北京市人才培养资助,并于2015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访问学习,研究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展开
  • 拉肚子都是水状物怎么办

    拉肚子拉水状物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口服补液盐或自制糖盐水;调整饮食,婴儿按需调整喂养,儿童和成人选清淡易消化食物;注意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未改善或加重伴严重症状需就医检查,医生会据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 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原因:拉肚子拉水状物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而水和电解质对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婴儿拉肚子拉水状物时,由于其身体含水量相对较高,脱水风险更大,更要注重及时补充;成年人若拉肚子严重,也会快速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 具体措施:可以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冲调后饮用。如果不方便获取口服补液盐,也可以自制糖盐水,在温开水中加入少量白糖和食盐,比例大概是白糖5克、食盐1.75克,能补充一定的水分和电解质。 二、调整饮食 婴儿:母乳喂养的婴儿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人工喂养的婴儿可以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的配方奶,减轻肠道负担。 儿童和成年人:暂时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冰淇淋、糯米等。可以选择进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待腹泻情况有所缓解后,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三、注意休息 各年龄段: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无论是婴儿、儿童还是成年人,拉肚子拉水状物时身体较为虚弱,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婴儿要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儿童和成年人也应避免过度劳累,让身体有时间来对抗肠道的不适。 四、观察病情变化 各年龄段:密切观察拉肚子的频率、大便的性状(除了水状物,还要注意是否有黏液、脓血等)、是否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其他症状。如果拉肚子次数频繁,大便量很大,出现精神萎靡、皮肤干燥、眼眶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或者伴有高热、剧烈腹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对于婴儿,还要观察其前囟门是否凹陷等情况来判断脱水程度;儿童和成年人也要关注自身整体的不适变化,及时采取进一步的医疗措施。 五、就医检查 适用情况:如果经过上述处理后,拉肚子拉水状物的情况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或者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伴随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以明确腹泻的原因,是感染性的(如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肠炎等)还是非感染性的(如食物过敏、消化不良等),然后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但具体用药需遵循医生的诊断和建议,同时要注意儿童使用抗生素的年龄禁忌等情况。

    2025-10-16 13:08:36
  • 成人便秘肚子胀气最快的解决方法

    改善成人便秘肚子胀气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补水)、适度运动(有氧运动、腹部按摩)、建立良好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久蹲)来实现,若上述方法无效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用药,长期严重不适需就医排查其他疾病。 一、调整饮食结构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成人可多吃全谷物(如燕麦、糙米)、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胡萝卜等)和水果(如苹果、香蕉、梨等)。例如,每100克菠菜约含2.2克膳食纤维,每天摄入一定量的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有助于改善便秘和肚子胀气情况。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对膳食纤维需求略有差异,一般成人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建议在25~30克左右,女性可能相对需注意摄入方式等。 2.适量补充水分:充足水分可使粪便软化,利于排出。每天应饮用足够的水,一般建议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可分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不同生活方式下,如高温环境或大量运动后需适当增加饮水量。 二、适度运动 1.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散步是比较简单易行的方式,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左右,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肚子胀气和便秘。不同年龄人群运动强度需适度调整,年轻人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老年人则要选择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性别差异在运动上主要体现在体能基础不同,但都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2.腹部按摩:仰卧位,将双手搓热后放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通过按摩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气体排出和粪便移动。对于有腹部手术史等特殊病史人群需谨慎操作,避免加重不适。 三、建立良好排便习惯 1.定时排便:每天尽量在固定时间去厕所尝试排便,不管有无便意,坚持一段时间后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建立正常排便节律。不同年龄人群排便时间可根据自身生活规律调整,比如年轻人工作较忙可选择相对固定的休息时间附近尝试排便。 2.避免久蹲:排便时不要久蹲玩手机等,以免影响排便感受和导致腹压异常,一般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较为合适。 四、药物辅助(非优先选择,优先非药物干预,仅作补充说明) 若通过上述方法仍不能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一些药物,如开塞露等润滑性泻药,能帮助排出干结粪便,但不建议长期依赖。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更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随意使用药物。 总之,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建立良好排便习惯等综合方法,多数成人便秘肚子胀气情况可得到改善,若长期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因素。

    2025-10-16 13:07:34
  • 母乳便秘妈妈吃什么

    母乳便秘的妈妈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全谷物、水果、蔬菜)、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每天1500-2000毫升水,可适当选蔬菜汁、果汁但控糖)、合理摄入油脂类食物(坚果每天5-10克、食用油每天25-30克左右)、注意饮食均衡(摄入足够蛋白质、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来缓解便秘,调整中要关注宝宝排便情况,未改善及时咨询医生,保持良好心态,依自身情况调整饮食以提供良好乳汁质量。 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母乳便秘的妈妈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等全谷物,这类全谷物中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为肠道提供动力。还有苹果、香蕉等水果,苹果中的果胶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香蕉含有较多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可增加粪便湿度,促进排便。蔬菜也是不错的选择,像西兰花、菠菜等,西兰花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菠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及铁等营养成分,能帮助妈妈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二、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水分对于肠道蠕动至关重要,妈妈要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一般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左右的水,可以选择白开水、淡茶水等。充足的水分能使肠道内的粪便保持湿润,利于排出。如果妈妈不喜欢喝白开水,也可以适当饮用一些鲜榨的蔬菜汁或果汁,但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避免喝过于甜腻的饮品。 三、合理摄入油脂类食物 适当摄入油脂类食物可以起到润滑肠道的作用。例如坚果,像核桃、杏仁等,它们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能帮助肠道蠕动,但要注意不要过量,每天吃5-10克左右即可。还有食用油,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在烹饪食物时可以适当使用,但也不宜过量,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控制在25-30克左右。 四、注意饮食均衡 除了上述食物,妈妈还需要保证饮食的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素。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妈妈自身健康和乳汁分泌都很重要。同时也要摄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对于母乳便秘的妈妈,在调整饮食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排便情况。如果通过饮食调整后便秘情况仍没有改善,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寻求专业的建议。同时,妈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因为便秘问题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情绪也可能会对肠道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另外,不同个体对食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妈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饮食调整,确保既满足自身营养需求,又能有效改善便秘状况,从而为宝宝提供良好的乳汁质量。

    2025-10-16 13:06:25
  • 幽门螺杆菌阳性会拉肚子吗

    幽门螺杆菌阳性有可能引发拉肚子,其机制与破坏胃黏膜屏障、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不同人群感染后拉肚子特点及影响不同,还需与其他原因导致的拉肚子鉴别,怀疑感染且伴拉肚子应及时就医检查并规范处理。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拉肚子的机制 幽门螺杆菌可定植在胃黏膜部位,它能产生尿素酶等物质,破坏胃黏膜屏障。当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部炎症时,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进而波及肠道。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的胃部病变可能导致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完全,未完全消化吸收的食物进入肠道后,会刺激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引起腹泻;另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正常的肠道菌群平衡被打破,有益菌数量减少,有害菌等异常增殖,也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二、不同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拉肚子的特点及影响 儿童: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相较于成人可能更易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相关表现,包括拉肚子。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其消化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而且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后炎症反应可能相对更活跃,更容易出现腹泻等症状,同时儿童拉肚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需要更加关注和及时处理。 成人:成年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不一定都会出现拉肚子,但如果出现拉肚子,可能与个人的基础健康状况、感染程度等有关。比如本身有肠道基础疾病的成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更易诱发拉肚子等肠道症状加重的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出现拉肚子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而且老年人拉肚子后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问题,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腹泻导致的营养丢失和内环境紊乱的调节能力下降。 三、与其他原因导致拉肚子的鉴别 感染性腹泻: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外,还有其他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感染肠道也会引起拉肚子,这些感染性腹泻往往有其特定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流行特点,通过粪便病原学检测等可以鉴别。 非感染性腹泻:如饮食不当(食用过多生冷、油腻食物等)、过敏因素(对某些食物过敏引起肠道过敏反应导致腹泻)、肠道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等)等也会导致拉肚子,这些情况一般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依据,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相关检查(如幽门螺杆菌检测阴性等)可以进行鉴别。 如果怀疑幽门螺杆菌感染且伴有拉肚子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以明确病情,并采取相应的规范处理措施。

    2025-10-16 13:05:25
  • 半夜胃痛怎么办呢

    半夜胃痛可能由晚餐不当或胃部疾病引起,可通过调整体位、局部保暖、适当饮温水缓解,需留意需立即就医(剧痛、呕血黑便等)和可后续就诊(反复或常不适)情况,儿童和老年人半夜胃痛各有注意事项,儿童防饮食不洁等,老年人防心血管疾病放射痛等。 一、明确可能病因 半夜胃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晚餐进食不当,像过饱、进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等;也可能是胃部疾病导致,如胃溃疡,其疼痛特点多为餐后痛,疼痛有一定规律性,部分患者会在半夜出现疼痛;十二指肠溃疡也常表现为空腹痛,半夜时胃内空虚,胃酸刺激溃疡面可引发疼痛。 二、非药物缓解方法 调整体位:可以尝试采取左侧卧位,因为人体的胃、十二指肠等器官的解剖位置,左侧卧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胃酸反流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胃痛。比如本身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左侧卧位可能会让胃部不适减轻。 局部保暖:用热水袋热敷上腹部,温度适宜,避免烫伤,通过温热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胃部肌肉,减轻疼痛。不同年龄段对温度耐受不同,儿童皮肤娇嫩,热敷温度要更低些,成年人一般温度在40-50℃较为合适。 适当饮用温水:少量饮用温水,约100-200毫升,能稀释胃酸,暂时缓解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但注意不要一次性饮用过多,以免加重胃部负担。比如晚餐进食过咸导致半夜胃痛,喝些温水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三、就医情况判断 需立即就医的情况:如果半夜胃痛剧烈,难以忍受,或伴有呕血、黑便、头晕、心慌等症状,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情况,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例如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出现大量呕血,说明可能溃疡面出血较严重,必须马上就医。 可后续就诊的情况:如果通过上述非药物方法疼痛有所缓解,但后续仍反复出现半夜胃痛,或者平时经常有胃部不适,建议择期到消化内科就诊,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如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内情况,明确是否有溃疡、胃炎等病变。 四、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半夜胃痛要特别注意,首先要排除是否有饮食不洁情况,比如食用了变质食物。儿童表达可能不准确,家长要密切观察疼痛情况,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呕吐频繁等,要及时就医,且儿童用药需谨慎,非专业医生指导下不能随意用药。 老年人:老年人半夜胃痛要考虑基础疾病影响,比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胃痛有时可能是心绞痛的放射痛,所以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胸闷、胸痛等其他症状,及时鉴别诊断。同时老年人胃黏膜萎缩等情况较多,更要注意饮食调养,避免刺激性食物。

    2025-10-16 13:04: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