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宗晔,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胃镜、肠镜、胶囊内镜诊断技术。
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炎性肠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从事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发病机制和预防研究,曾获国家自然青年基金的资助和北京市人才培养资助,并于2015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访问学习,研究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肚子里面有蛔虫怎么办
确诊蛔虫感染可通过粪便显微镜检查找蛔虫卵,治疗用阿苯达唑等驱虫药需遵医嘱,预防要养成勤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确保饮食卫生洗净蔬果,儿童需加强看护且用药遵医嘱,老年人孕妇感染需谨慎评估制定合适诊疗方案。 一、明确诊断 可通过粪便显微镜检查查找蛔虫卵来确诊是否感染蛔虫,若粪便中发现蛔虫卵则可判定存在蛔虫感染。 二、药物治疗 确诊蛔虫感染后可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阿苯达唑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药物来杀灭蛔虫。 三、预防措施 1.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务必认真洗手,防止手上沾染的蛔虫卵经口进入体内。 2.饮食安全:确保饮食卫生,不吃未洗净的蔬菜水果,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防止蛔虫卵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例如,蔬菜水果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洗干净,可通过浸泡、刷洗等方式去除表面可能附着的蛔虫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相对更易接触到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蛔虫,家长需加强看护,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如不随意接触土壤、不吸吮手指等,同时在预防蛔虫感染方面要更加注重细节,保障儿童健康,且儿童使用驱虫药物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优先考虑非药物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 其他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等,若感染蛔虫需特别谨慎处理,老年人和孕妇的身体状况特殊,使用驱虫药物需充分评估药物对其身体的影响,应在医生全面评估病情后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以患者舒适度为重要考量标准来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
2025-10-16 10:50:20 -
男性小腹左下侧疼痛怎么办
男性腹部左下侧疼痛可能由多种疾病引发,比如结肠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所以患者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开展对症治疗。 一、若为结肠炎,往往还伴有腹泻、腹痛、消瘦、肢体乏力、大便困难、腹胀等表现。治疗上,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下药物: 1.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等的治疗。 2.克拉霉素胶囊:能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 3.甲波尼龙片:可帮助减轻炎症反应。 二、要是膀胱炎,通常还会有尿频、下腹疼痛、排尿困难、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对此,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以下药物: 1.结合雌激素片:对缓解相关症状可能有帮助。 2.颠茄口腔崩解片:有助于缓解疼痛。 3.复方磺胺甲噁唑口服混悬液:具有抗菌功效。 4.地西泮片:能起到一定的镇静作用。 三、假如是前列腺炎,通常还伴有骶骨疼痛、发热、肢体乏力、排尿困难、寒颤、尿频等状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下药物: 1.宁泌泰胶囊:可用于前列腺炎的改善。 2.盐酸阿米替林片:能调节相关神经系统功能。 3.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可改善排尿异常。 4.塞来昔布胶囊:能缓解疼痛和炎症。 5.左氧氟沙星片: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6.盐酸氟西汀肠溶片:对部分患者的精神状态可能有调节作用。 此外,还可能是胃癌所导致,其通常会表现出头痛、头晕、发热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去正规医院排查此类风险。 总之,当男性出现腹部左下侧疼痛时,要高度重视,尽快明确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10-16 10:48:31 -
胃的解剖图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延伸至腹上区贲门约处11胸椎左侧幽门在1腰椎右侧小儿位置更高,两口为贲门与幽门,两缘是胃大弯与胃小弯,两壁是前壁和后壁,胃壁黏膜层富含胃腺儿童发育不完善老人分泌可能减退,黏膜下层有血管淋巴管神经起连接作用,肌层三层儿童薄弱老人弹性降低收缩可能减弱,浆膜层是外膜由间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 一、胃的位置 胃大部分位于人体左季肋区,小部分延伸至腹上区。成人的贲门约处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则约在第1腰椎右侧;小儿胃的位置相对更高。 二、胃的形态结构 1.两口: 贲门:为胃与食管的连接部位,是食物进入胃的入口。 幽门:是胃与十二指肠的相连处,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是食物从胃进入十二指肠的出口。 2.两缘: 胃大弯:较为冗长,起始于贲门切迹,凸向左下方,长度较长。 胃小弯:较短,凹向右上方,其最低处有角切迹。 3.两壁: 前壁:朝向前上方。 后壁:朝向后下方。 三、胃壁层次结构 1.黏膜层:富含胃腺,胃腺可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原等物质,参与食物消化过程。儿童胃腺发育相对不完善,分泌功能较弱;老年人胃腺分泌功能可能减退。 2.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起连接黏膜层与肌层的作用。 3.肌层:由三层平滑肌组成,分别为斜行、环行、纵行肌,儿童肌层相对薄弱,老年人肌层弹性降低,收缩功能可能减弱。 4.浆膜层:为胃的外膜,由间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覆盖于胃的表面。
2025-10-16 10:46:14 -
上消化道是指什么
上消化道包含口腔(不同年龄人群结构功能有差异)、咽(是食物从口腔进入食管的通道兼具相关功能)、食管(为肌性管道靠蠕动推送食物且蠕动受年龄影响)、胃(是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器官且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有影响)、十二指肠(是小肠起始部分接受消化液进一步消化吸收且不同病史有影响)。 上消化道是指从口腔至十二指肠的一段消化道,具体包含以下部分:一、口腔,为进食起始部位,通过牙齿咀嚼、舌的搅拌及唾液分泌对食物进行初步机械性及化学性处理,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对淀粉少量消化,不同年龄人群口腔结构及功能有差异,儿童口腔黏膜更脆弱,需避免尖锐食物损伤;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可能影响食物初步消化。二、咽,是食物从口腔进入食管的通道,兼具呼吸等功能,不同性别在吞咽功能上无本质差异,但某些疾病可能影响不同性别咽的正常功能。三、食管,为肌性管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送至胃,食管蠕动功能受年龄影响,老年人食管蠕动能力可能下降,易导致食物滞留。四、胃,是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器官,可通过胃酸、胃蛋白酶等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胃的消化功能有差异,长期饮酒人群胃黏膜易受损,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有胃溃疡病史人群胃的结构和功能易受疾病复发影响。五、十二指肠,是小肠起始部分,接受胃液、胰液、胆汁等,进一步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不同病史人群十二指肠状况不同,如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者,十二指肠结构可能存在病变基础。
2025-10-16 10:44:00 -
怀孕胆汁淤积症的症状
怀孕胆汁淤积症有瘙痒、黄疸等表现,瘙痒多从手掌和脚掌开始向近端蔓延,程度不一且随孕周有加重趋势;部分患者出现黄疸与胆汁淤积致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还可致胎心率异常、胎动异常,胎心率和胎动异常与胎儿氧供等情况相关。 影响因素:妊娠中晚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促使瘙痒症状出现,随着孕周增加,激素变化等情况可能使瘙痒有加重趋势。 黄疸 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黄疸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能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胆红素升高,而临床可见皮肤轻度发黄;重者皮肤黄染明显,甚至尿液颜色也会加深。 相关机制:胆汁淤积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使得胆红素在体内积聚,从而出现黄疸表现,妊娠状态下女性的肝脏代谢等功能在胆汁淤积影响下发生变化进而引发黄疸。 其他表现 胎心率异常:怀孕胆汁淤积症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氧供等情况,导致胎心率出现异常,如胎心率过快或过慢等。这是因为胎盘功能可能受到胆汁淤积的影响,进而影响胎儿的血氧供应等,不同孕周的胎儿对这种影响的耐受等情况有所不同,孕晚期胎儿相对更易受影响。 胎动异常:胎儿在宫内的活动可能会发生改变,出现胎动减少或增多等异常情况。这与胎儿在宫内的氧供、自身状态等有关,孕妇需要密切关注胎动情况,因为这可能是胎儿在宫内是否出现异常的一个重要信号,不同孕周的胎儿正常胎动次数有一定范围,胆汁淤积可能打破这种正常范围。
2025-10-16 10: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