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宗晔,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胃镜、肠镜、胶囊内镜诊断技术。
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炎性肠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从事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发病机制和预防研究,曾获国家自然青年基金的资助和北京市人才培养资助,并于2015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访问学习,研究胃肠道功能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展开-
胆囊在人体什么位置
胆囊位于右上腹肝脏下缘,呈梨形,长约7~9厘米,宽约2.2~3.5厘米,容量约为30~50毫升,其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有助于脂肪消化,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胆囊疾病常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 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胆汁由肝脏分泌产生,平时胆汁经肝管流出,进入胆囊内储存。当人体进食后,尤其是进食高脂肪食物后,胆囊会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需要注意的是,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胆囊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等较为常见。如果出现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饮酒等,有助于预防胆囊疾病的发生。
2025-05-29 16:06:05 -
肚子咕噜咕噜叫的原因
肚子咕噜咕噜叫可能是由饥饿、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疾病的症状。特殊人群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症状。 1.饥饿:当胃中没有食物时,肠道会蠕动,产生咕噜咕噜的声音。 2.消化不良:进食过多、过快或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肚子咕噜咕噜叫。 3.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可能导致肠鸣音亢进。 4.其他:腹部受凉、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等也可能引起肚子咕噜咕噜叫。 如果肚子咕噜咕噜叫的同时,还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是疾病引起,需要及时就医。此外,长期肚子咕噜咕噜叫也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等,肚子咕噜咕噜叫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在就医时,应告知医生具体情况,以便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有助于缓解肚子咕噜咕噜叫的症状。
2025-05-26 14:56:01 -
肚子疼拉水是什么情况
肚子疼拉水可能由急性肠炎、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引起。 一、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是肠道发生急性感染产生的炎症。当患有急性肠炎时,会出现肚子疼拉水的状况。这是因为肠道受到感染刺激,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功能紊乱。此时,患者应尽快前往医院。医生一般会指导使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来调节肠道菌群,使用清热散结胶囊等药物来缓解炎症。 二、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指进食有毒食物或被细菌等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这种情况下,患者容易出现肚子疼拉水的症状。一旦发生,必须及时到医院。医生通常会采用洗胃等方式来清除体内的有毒物质,以减轻症状和避免进一步的危害。 三、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也会导致肚子疼拉水。这是由于痢疾杆菌感染肠道引起的。若出现这种情况,同样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控制感染,缓解症状。 肚子疼拉水的原因多样,需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诊断和治疗。
2025-05-26 14:47:42 -
胃不好按揉手上的穴位可以缓解吗
胃不好按揉内关、足三里、公孙等穴位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不能替代正规治疗,按摩时需注意力度和时间,特殊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内关穴 位于手腕正中间,按揉内关穴可以缓解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2.足三里穴 位于膝盖外侧凹陷处下三寸,按揉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缓解胃痛、胃胀等症状。 3.公孙穴 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按揉公孙穴可以缓解胃痛、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只能起到辅助缓解症状的作用,如果胃不好的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接受正规的治疗。此外,按摩穴位时需要注意力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刺激穴位,导致不适。 对于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患有严重疾病的人群,按摩穴位可能并不适合,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胃不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缓解胃部不适症状。
2025-05-26 14:45:26 -
大人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肚子疼一般指腹痛。大人腹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不良的饮食习惯:若经常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会刺激胃肠道组织,导致腹部出现轻微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调整饮食习惯,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猕猴桃、草莓等,同时要避免吸烟酗酒。 二、外伤:腹部遭受外界创伤后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胃部痉挛,伴有抽痛、嗳气等现象。可通过局部按摩来改善,也可采取热敷的方式缓解不适。 三、肠炎:不注重饮食卫生,可能使肠道黏膜组织受到外界细菌等微生物感染,从而诱发频繁腹泻、食欲减退等状况,若不及时处理还可能引发脱水。此时应遵医嘱使用肠炎宁颗粒、硫酸庆大霉素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等方式缓解脱水症状。 此外,食物中毒、胃穿孔等也可能导致腹痛,建议尽早进行医疗诊断和治疗。总之,当出现腹痛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以确保身体健康。
2025-05-26 14: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