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肝胆胰疾病,消化道肿瘤、疝和腹壁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吴涛,副主任医师,外科学硕士。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临床医学系。现任陕西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委员会疝和腹壁医师委员会委员,国际内镜疝学会(IEHS)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腔镜外科分会胃肠学组副组长,陕西省保健协会消化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手术》杂志编委。第16、17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学组委员。 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独立完成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多次组织或参与重大疑难手术或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近年来着重于腹部外科各种疾病的微创治疗,尤其在疝和腹壁疾病、胃肠道肿瘤以及胆结石领域有深厚造诣,获得业界同行和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展开-
肺部ct多久做一次才安全
不同人群肺部CT检查间隔不同,健康人群有高危因素可1-2年低剂量筛查,高危人群如肺癌高危、吸烟、长期接触污染物者每年低剂量检查,已确诊肺炎者依病情复查,结节患者据结节特征定间隔,儿童慎做CT孕妇非必要不做需做时防护。 健康人群:一般来说,健康人群不需要常规频繁进行肺部CT检查。但如果有长期吸烟史等高危因素,可根据具体情况,比如每1-2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肺部CT筛查,低剂量肺部CT辐射剂量相对较低,能在一定程度上早期发现肺部病变。 高危人群:对于有肺癌家族史、长期接触粉尘(如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等)、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环境等肺癌高危人群,检查间隔可能会更短。通常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肺部CT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肺部是否出现早期病变,因为这类人群患肺癌的风险相对较高,早期发现对于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已确诊肺部疾病的人群: 肺炎患者:如果是普通细菌性肺炎,经过规范治疗后,一般在治疗后1-2周复查胸部CT,以评估炎症吸收情况。但如果是重症肺炎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复查间隔可能会根据病情调整,可能在治疗后的3-7天内就需要复查一次,观察肺部病变变化。 肺部结节患者:对于肺部发现小结节的患者,需要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等特征来决定复查间隔。如果是直径小于5mm的纯磨玻璃结节,可在6-12个月后复查CT;如果是直径在5-10mm之间的结节,可能3-6个月复查一次CT;对于怀疑恶性可能的结节,可能需要更短的间隔,甚至1-3个月就复查CT,密切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 考虑生活方式的影响 吸烟人群:吸烟是肺部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人群肺部CT检查间隔相对较短,因为吸烟会增加肺部病变的发生风险,包括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所以吸烟人群应严格按照高危人群的检查间隔进行肺部CT检查,并且最好能尽早戒烟,以降低肺部病变的发生几率。 长期接触污染物人群:长期接触工业废气、化学毒物等污染物的人群,肺部受到损害的风险较高,这类人群的肺部CT检查间隔也应适当缩短,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部CT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肺部可能出现的损伤或病变。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进行肺部CT检查需要谨慎,因为儿童对辐射更为敏感。如果不是病情需要,尽量避免频繁进行肺部CT检查。只有在病情严重,如怀疑有严重的肺部感染、先天性肺部畸形等必须进行CT检查时,才考虑进行。并且在检查时要采取必要的辐射防护措施,如用铅衣遮盖非检查部位,以最大程度减少辐射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孕妇:孕妇一般不建议轻易进行肺部CT检查,因为CT辐射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确实因为病情需要进行肺部CT检查,必须在充分权衡利弊后,在严格的辐射防护下进行,并且要告知医生怀孕情况,以便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将辐射对胎儿的影响降到最低。
2025-10-30 17:38:06 -
气憋胸闷气短咳嗽怎样
气憋胸闷气短咳嗽可由呼吸系统的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及心血管系统的心力衰竭等引起,可通过胸部X线或CT、肺功能、心脏超声等检查诊断,慢阻肺患者需戒烟并呼吸康复,哮喘患者要避过敏原且适度运动,心力衰竭者需休息并低盐饮食,儿童防异物、老人重基础病管理、孕妇谨慎用药优先无创缓解。 一、常见病因分析 气憋、胸闷、气短、咳嗽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呼吸系统方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病因,多见于长期吸烟人群,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气短,急性加重时气憋胸闷加剧;支气管哮喘也较为常见,过敏体质者易患,发作时可出现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过敏原等因素相关。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心力衰竭是重要病因,常见于有基础心脏病史人群,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伴有咳嗽、咳痰,平卧时气憋症状往往加重。此外,肺炎、肺栓塞等也可能引发此类症状。 二、检查与诊断要点 1.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是常用检查手段,可帮助发现肺部病变,如肺炎时肺部可见浸润影,肺栓塞时可能有相应肺血管异常表现。2.肺功能检查: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意义重大,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常显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FVC)<0.7,提示存在持续气流受限;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时呼气峰流速等指标可出现下降。3.心脏相关检查:心电图可初步判断心脏节律等情况,心脏超声能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超声可能显示射血分数降低等改变。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1.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慢阻肺患者需严格戒烟,避免接触粉尘、化学烟雾等有害颗粒物,可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缩唇呼吸(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增加膈肌活动度,改善呼吸功能)。支气管哮喘患者要明确并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可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走、太极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但应避免在哮喘发作期进行剧烈运动。2.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心力衰竭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活动量,保持低盐饮食,控制液体摄入量,以减轻心脏负荷。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出现气憋、胸闷、气短、咳嗽需警惕支气管异物等情况,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有无异物吸入史,及时就医,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2.老年人:需重视基础疾病管理,如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的老年人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评估心脏情况,警惕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日常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保持规律作息。3.孕妇:出现气憋、胸闷、气短、咳嗽时,要谨慎用药,优先采用吸氧等无创方式缓解症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因不当用药影响胎儿健康。
2025-10-30 17:35:33 -
如何让感冒症状快速消失
感冒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充足休息以助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补充水分维持体液平衡等,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观察症状、避免成人药等,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和关注并发症,孕妇优先非药物干预且症状重时遵医嘱用药,若症状严重可在医生评估后遵医嘱用药物辅助缓解症状。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充足休息:感冒时身体需要能量对抗病毒,充足睡眠至关重要。成人每日建议保证7~9小时睡眠,儿童因新陈代谢快、恢复能力相对较强,需保证更长时间睡眠,一般幼儿(1~3岁)约12~14小时,学龄儿童(6~12岁)约10~12小时。充足休息可让免疫系统更好发挥作用,助力症状缓解。 2.补充水分:多饮水能维持身体体液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帮助稀释痰液,利于排出体外。一般成人每日需摄入1500~2000毫升温水,儿童可根据年龄适量增加,如幼儿(1~3岁)每日约900~1300毫升,学龄儿童(6~12岁)每日约1200~1600毫升,保持尿液清亮或微黄为合适饮水状态。 3.合理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主食,搭配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如橙子、苹果等)。其中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有研究表明适当补充维生素C可能缩短感冒病程,但需注意过量摄入维生素C可能带来胃肠道不适等问题,日常通过食物获取即可。 4.保持空气流通:维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合适的温度(20~25℃)和湿度(40%~60%)有助于缓解鼻塞等症状。可定期开窗通风,使用加湿器或空气净化器辅助调节室内环境。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感冒时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避免自行服用成人感冒药,因其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部分成人药物成分可能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若出现发热,体温不超过38.5℃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如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若鼻塞明显,可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缓解,但操作时需轻柔,避免损伤儿童鼻腔黏膜。 2.老年人:老年人感冒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常合并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需格外注意保暖,防止病情加重,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基础疾病加重或并发肺炎等并发症的可能。 3.孕妇:孕妇感冒时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充分休息、多饮水等。若症状较重需用药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因为某些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 三、药物辅助(需遵医嘱) 若感冒症状较严重,如剧烈咳嗽、高热持续不退等,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相应药物缓解症状,但不涉及具体药物剂量等服用指导。例如,若有咳嗽症状,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止咳药物,但需注意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止咳药的禁忌情况。
2025-10-30 17:35:07 -
感冒如何食疗
感冒食疗分风寒与风热,风寒可选具发散风寒功效的生姜葱白汤、紫苏叶粥等调理,风热宜用清热解表的金银花菊花茶、薄荷芦根饮等,通用原则为保证水分摄入、补充维生素C、选择易消化食物,儿童感冒食疗注重食材安全性与易消化性,老年人选软烂易咀嚼食材且注意温度适中,孕妇感冒食疗需谨慎避免影响胎儿的食材。 一、风寒感冒食疗方案 风寒感冒多因外感风寒之邪所致,可选用具有发散风寒功效的食材进行调理。例如生姜葱白汤,生姜性温,能发散风寒、温中止呕,葱白有通阳散寒之效,取生姜3片、葱白2段,加水适量煮沸后饮用,可帮助驱散体内风寒,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恶寒、鼻塞等症状。此外,紫苏叶粥也可选用,紫苏叶能解表散寒,将紫苏叶10克洗净后与大米50克一同煮粥,具有疏散风寒、和胃的作用,适合风寒感冒初期伴有轻度恶心、鼻塞流涕的人群。 二、风热感冒食疗方案 风热感冒是由外感风热之邪引发,宜选择清热解表的食材。金银花菊花茶为不错的选择,金银花清热解毒,菊花能疏散风热,取金银花10克、菊花5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可起到清热疏风的作用,缓解风热感冒导致的发热、咽痛等症状。薄荷芦根饮也可选用,薄荷疏散风热,芦根清热生津,将薄荷3克、芦根15克加水煎煮后饮用,能减轻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口渴等表现。 三、感冒期间饮食通用原则 保证水分摄入:感冒时身体代谢加快,需充足水分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出毒素,应多饮用温开水,也可适当饮用淡盐水,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补充维生素C: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西兰花、菠菜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感冒康复。例如可将橙子榨汁饮用,或清炒西兰花食用。 选择易消化食物:感冒期间胃肠功能可能减弱,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选择粥类(如小米粥、山药粥)、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负担。 四、特殊人群感冒食疗注意事项 儿童感冒:儿童感冒食疗需注重食材的安全性与易消化性。可选用胡萝卜苹果泥,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苹果健脾益胃,将胡萝卜和苹果蒸熟后打成泥状,既营养又易于儿童消化吸收。同时,儿童感冒时要避免食用过于寒凉或难以消化的食物,以防加重胃肠不适。 老年人感冒: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且可能伴有基础疾病,食疗时应选择软烂易咀嚼的食材。例如百合银耳羹,百合润肺止咳,银耳滋阴润肺,将百合和银耳煮成羹状,便于老年人食用,同时要注意食材的温度适中,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胃肠道。 孕妇感冒:孕妇感冒食疗需格外谨慎,应避免食用具有活血化瘀或可能影响胎儿的食材。可选用红枣桂圆粥,红枣补气养血,桂圆温补,将红枣和桂圆与大米一同煮粥,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但需注意适量食用,若感冒症状较重,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避免自行盲目使用食材导致不良影响。
2025-10-30 17:34:13 -
轻微感冒打hpv疫苗危害
一般不建议轻微感冒时打HPV疫苗,因可能影响疫苗效果、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特殊人群如儿童、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受影响更需注意,最好感冒完全康复、身体健康稳定后再接种,且康复后要向医生详告健康状况由医生评估能否接种。 一、轻微感冒时打HPV疫苗可能存在的影响 (一)疫苗效果方面 轻微感冒时人体免疫系统处于相对应激状态,可能会影响疫苗接种后抗体的产生。有研究表明,当机体处于感染或炎症等应激情况时,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会发生改变,接种HPV疫苗后,身体产生针对HPV特异性抗体的效率可能降低,从而影响疫苗预防HPV感染和相关疾病的保护效果。例如,一些临床观察发现,感冒期间接种疫苗者,后续检测HPV抗体阳转率可能较健康未感冒时接种者低。 (二)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加 1.加重感冒症状:接种HPV疫苗本身可能会引起一些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疼痛、红肿、低热等,而轻微感冒时身体已经有不适症状,此时接种疫苗可能会使感冒相关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等加重,让身体承受更多不适。 2.疫苗不良反应难以区分:感冒本身可能出现的症状与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发热、乏力等)容易混淆,不利于准确判断是感冒加重还是疫苗不良反应,也可能影响后续对健康状况的评估和处理。 二、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的情况 (一)儿童人群 儿童感冒时身体机能相对脆弱,轻微感冒打HPV疫苗除了上述可能影响疫苗效果和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外,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冒状态下接种可能对其免疫系统的干扰更明显。例如,幼儿感冒时接种HPV疫苗,可能导致免疫反应异常的概率相对更高,需要密切观察接种后的反应情况。 (二)女性人群 女性在感冒期间接种HPV疫苗,除了上述共性影响外,还需考虑自身激素水平等因素对免疫应答的影响。女性在月经周期等不同生理阶段免疫状态略有不同,感冒时接种疫苗,免疫状态的波动可能进一步影响HPV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女性在感冒期间身体舒适度降低,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因不适症状更明显而产生心理上的不良感受。 (三)有基础病史人群 如果女性本身有一些基础病史,如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感冒时身体状况相对不稳定,打HPV疫苗可能会使病情波动的风险增加。例如,有哮喘病史的女性在感冒时打HPV疫苗,可能诱发哮喘发作或使哮喘症状加重,因为此时身体的应激状态和疫苗接种的免疫刺激可能对呼吸道产生更不利的影响。 三、建议 一般不建议在轻微感冒时接种HPV疫苗。最好等感冒完全康复,身体处于健康稳定状态后再接种HPV疫苗,这样既能保证疫苗发挥最佳的免疫效果,也能最大程度降低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在感冒康复后接种HPV疫苗前,还应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感冒痊愈的时间等信息,由医生评估是否可以接种。
2025-10-30 17:3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