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擅长:肝胆胰疾病,消化道肿瘤、疝和腹壁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吴涛,副主任医师,外科学硕士。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临床医学系。现任陕西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委员会疝和腹壁医师委员会委员,国际内镜疝学会(IEHS)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腔镜外科分会胃肠学组副组长,陕西省保健协会消化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手术》杂志编委。第16、17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学组委员。 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独立完成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多次组织或参与重大疑难手术或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近年来着重于腹部外科各种疾病的微创治疗,尤其在疝和腹壁疾病、胃肠道肿瘤以及胆结石领域有深厚造诣,获得业界同行和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展开
个人擅长
肝胆胰疾病,消化道肿瘤、疝和腹壁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低烧是指多少度

    低烧指体温相对升高,口腔温度37.3℃~38℃、直肠温度37.6℃~38℃、腋窝温度37℃~37.9℃为低烧,不同测量部位低烧范围有不同意义,儿童体温调节中枢未完善易波动、成人低烧多因轻微感染等、老年人低烧需格外关注因可能提示严重疾病,儿童低烧要结合整体状态并助散热、成人低烧可多休息多饮水观察、老年人低烧需及时就医排查严重疾病。 低烧是指体温处于相对升高的状态,一般来说,口腔温度在37.3℃~38℃之间、直肠温度在37.6℃~38℃之间、腋窝温度在37℃~37.9℃之间被定义为低烧。 不同测量部位低烧范围的意义 口腔温度测量:口腔正常温度范围通常在36.3℃~37.2℃,当口腔温度达到37.3℃~38℃时属于低烧,这是因为口腔温度能较直接反映体内核心温度情况,当身体有轻微的感染、炎症等情况时,可能会引起口腔温度升高至低烧范围。 直肠温度测量:直肠正常温度一般比口腔温度略高,在36.5℃~37.7℃,直肠温度处于37.6℃~38℃时为低烧,直肠温度能更接近人体内部核心温度,对于一些婴幼儿,由于口腔测量不太配合等情况,直肠温度测量相对更常用,低烧时直肠温度会有相应升高。 腋窝温度测量:腋窝正常温度范围是36℃~37℃,腋窝温度在37℃~37.9℃时为低烧,腋窝温度测量较为方便、安全,是常用的体温测量方式之一,当身体出现轻微的生理或病理变化时,腋窝温度会上升到低烧范围。 不同人群低烧的特点及应对 儿童群体: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相比成人更容易出现体温波动。儿童低烧时,可能精神状态相对还好,但也需密切关注。例如,婴幼儿低烧时,可能表现为吃奶量稍减、睡眠稍有不安等情况。这是因为儿童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且体温调节功能不够稳定,所以在判断儿童低烧时要结合其整体状态,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包裹等情况影响散热,可适当采取松散衣物等非药物方式帮助散热。 成人群体:成人出现低烧时,可能是由于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轻度感染等原因引起。比如,成人因劳累、受凉后出现轻度感冒,可能会有低烧情况,此时成人可能会有轻度的乏力、轻微咳嗽等表现,这时候可以通过多休息、适当多饮水等方式来观察体温变化,因为成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为成熟,轻度的低烧有时可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以及非药物干预得到缓解。 老年人群体:老年人低烧需格外关注,因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低烧可能提示潜在的较为严重的疾病,如肿瘤、慢性感染等。老年人低烧时,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或者仅表现为轻微的倦怠感等,由于老年人的反应相对迟钝,所以更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一旦发现低烧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排除严重疾病的可能。

    2025-10-30 17:16:43
  • 止咳化痰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呀

    咳嗽咳痰可通过非药物干预方法如饮水法、蒸汽吸入法、拍背法以及饮食调理如食用具止咳化痰作用的食物来改善,若经非药物干预和饮食调理后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咳痰最快缓解方法不同复杂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综合处理。 一、非药物干预方法 (一)饮水法 多饮用温开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婴儿可适当少量多次喂水,儿童及成人则保证每天摄入足够水分,一般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通过增加水分摄入,能让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利于痰液的稀释排出。 (二)蒸汽吸入法 吸入蒸汽可使痰液变稀,促进排出。比如让患者吸入开水蒸汽,但是要注意避免烫伤,一般距离盛有开水的容器保持10~15厘米左右,每次吸入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对于婴幼儿,家长要特别小心操作,防止意外烫伤。儿童和成人可采用此方法,但要注意安全距离。 (三)拍背法 对于咳嗽咳痰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家长可以采取拍背的方法帮助排痰。让患者侧卧或抱起侧卧,家长五指微曲成半环状,即手掌呈空心状,轻拍患者背部,两侧肺部都要拍到,从下向上、从外向内依次进行,每次拍3~5分钟,每天可拍2~3次。通过拍背可以借助振动,使附着在气管、支气管上的痰液松动,有利于痰液排出。不过,拍背时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大造成患者不适或损伤。 二、饮食调理 (一)食用具有止咳化痰作用的食物 例如梨,梨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可以将梨切块煮水饮用,也可以与冰糖、川贝等一起炖煮。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幼儿可以将梨制成梨泥食用,儿童可以直接吃梨块或喝梨水,成人则可以选择多种梨的食用方式。百合也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可煮粥食用,如百合粥,一般百合30克左右,大米100克,煮粥时将百合和大米一起煮至熟烂,每天食用1~2次,能起到一定的止咳化痰效果。 三、就医情况 如果通过非药物干预和饮食调理后,咳嗽咳痰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或者伴有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例如,肺炎患者除了咳嗽咳痰外,可能还会有高热、呼吸困难等表现,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X线或CT、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对于儿童,家长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如果出现咳嗽咳痰持续不缓解,应尽早带孩子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咳痰,最快缓解方法可能不同,如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咳嗽咳痰可能需要结合抗感染等治疗,过敏因素引起的则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进行抗过敏等治疗。所以如果咳嗽咳痰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情况较为复杂,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处理。

    2025-10-30 17:16:18
  • 喉咙干痒拉肚子是新型冠状病毒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多样有典型症状但非特有可由多种其他原因引起,与普通感冒、肠道感染、饮食因素有鉴别要点,儿童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核酸检测,老年人要警惕合并基础疾病加重及时就医,有基础疾病者需区分病因,出现喉咙干痒拉肚子先回顾流行病学史,无史先调整饮食休息,持续不缓解或有其他可疑表现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措施。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喉咙干痒、腹泻等症状,但这并非其特有表现。常见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过,喉咙干痒拉肚子也可能由其他多种原因引起,如普通感冒病毒感染、肠道细菌或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饮食不当(食用不洁食物等)、过敏等。 二、与其他病因的鉴别要点 (一)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少数也可能出现轻度腹泻,但通常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发热、干咳等表现,通过病原学检测可鉴别。 (二)肠道感染 肠道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拉肚子,常伴有腹痛、大便性状改变明显等特点,喉咙症状相对不突出,需通过粪便常规、病原学检测等明确病因。 (三)饮食因素 短期食用不洁、刺激性食物可导致喉咙干痒及拉肚子,有明确的饮食诱因,脱离相关饮食后症状可能逐渐缓解。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一)儿童 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症状可能不典型,除喉咙干痒、拉肚子外,可能出现精神差、呼吸急促等表现,需密切观察,及时进行核酸检测等排查。且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如适当补充水分预防脱水等。 (二)老年人 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可能更易出现多种症状,喉咙干痒拉肚子时需警惕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核酸检测、相关脏器功能检查等。 (三)有基础疾病者 如本身患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群,出现喉咙干痒拉肚子时,需区分是基础疾病活动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新情况引起,需更细致地进行检查及鉴别诊断,以制定合适的应对方案。 四、综合判断与应对建议 若出现喉咙干痒拉肚子,首先回顾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流行病学史,如近14天内是否到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是否接触过确诊或疑似患者等。若有相关流行病学史,应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等排查;若无明确流行病学史,可先通过调整饮食(如清淡易消化饮食)、适当休息等观察症状变化,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或出现发热、干咳等其他可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表现,需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30 17:15:31
  • 新冠是病毒性感冒吗

    新冠与病毒性感冒在病原体、临床症状、传染性与重症风险、实验室检查有别,儿童感染新冠部分症状轻少数重需细致护理,老年人感染新冠发展重症风险高需严密监测,有基础疾病人群感染两病均可能致基础疾病波动要积极控病防护,健康人群感染新冠多数轻或无症状也需做好防护。 病原体:病毒性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普通冠状病毒)等引起;新冠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 临床症状:病毒性感冒一般症状相对较轻,主要以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相对较轻;新冠患者临床症状多样,除了有发热、干咳、乏力等表现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传染性与重症风险:新冠病毒传染性较强,且部分患者病情可能向重症发展,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新冠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普通病毒性感冒传染性相对较弱,多数患者可自行康复,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低。 实验室检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呈阳性,而病毒性感冒相关病毒检测为阴性。 不同人群的情况 儿童:儿童感染病毒性感冒时,症状表现可能相对成人有差异,但一般也是以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儿童感染新冠后,部分可能症状相对较轻,但也有少数可能出现较重表现,尤其是婴幼儿等,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儿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在应对病毒感染时需要更细致的护理,如保证充足休息、合理饮食等。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多伴有基础疾病,感染病毒性感冒时,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严密的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评估病情,必要时就医。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增强自身免疫力,如适度锻炼、合理膳食等,以降低感染风险及感染后重症的发生风险。 有基础疾病人群: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无论是感染病毒性感冒还是新冠,都可能导致基础疾病的波动,加重病情。这类人群需要更加积极地控制基础疾病,在病毒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做好防护,感染后要密切关注自身基础疾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 健康人群:健康人群感染病毒性感冒后,一般通过休息、对症处理等多可较快康复;健康人群感染新冠后,多数为轻型或无症状,但也有少数可能出现中症表现,健康人群也应做好防护,避免感染,一旦感染要注意休息,监测自身症状变化。

    2025-10-30 17:15:03
  • 阳后咳嗽气短怎么办

    阳后咳嗽气短需先明确病因如感染后咳嗽或合并支气管炎、肺炎等不同人群情况有差异,可通过保证充足休息调整室内环境、进行深呼吸练习、多喝水吃润肺食物等非药物措施缓解,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问诊等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儿童和老年人用药需谨慎。 一、明确病因是关键 阳后咳嗽气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后咳嗽、合并支气管炎或肺炎等。感染新冠病毒后,呼吸道黏膜受损,修复需要一定时间,可能导致感染后咳嗽;若病毒进一步引发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也会出现咳嗽气短症状。不同人群情况有所差异,例如儿童阳后咳嗽气短需警惕是否影响呼吸功能,老年人则要关注基础疾病是否因阳后加重而导致咳嗽气短。 二、非药物缓解措施 1.休息与环境调整: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一般18~22℃为宜)、湿度适中(40%~60%),良好的环境有助于缓解呼吸道不适。对于儿童,要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空间,避免嘈杂刺激;老年人则需注意室内安全,防止因休息时体位不当引发不适。 2.呼吸训练:进行深呼吸练习,慢慢地吸气,让腹部膨胀,然后慢慢地呼气,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这种呼吸训练有助于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儿童可在家长辅助下进行简单的深呼吸引导,老年人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换气。 3.饮食调理:多喝水,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每日饮水1500~2000ml左右,儿童根据年龄适量饮水。饮食上可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如雪梨、百合、银耳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儿童要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老年人则需考虑基础疾病对饮食的限制,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选择低糖的润肺食物。 三、就医评估与针对性处理 1.就医指征:如果阳后咳嗽气短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高热(体温持续>38.5℃)、呼吸困难(如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等)、胸痛、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儿童出现烦躁不安、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婴儿>60次/分钟,幼儿>50次/分钟,学龄前期>40次/分钟)需立即就医;老年人若咳嗽气短同时出现意识模糊等情况也要尽快就医。 2.医生评估与处理: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胸部X线或CT等明确病因。若为感染后咳嗽,一般可对症处理;若合并细菌感染导致支气管炎或肺炎,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医嘱,儿童和老年人用药更要谨慎,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 总之,阳后出现咳嗽气短要先明确情况,通过非药物措施缓解不适,必要时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处理,不同人群需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方式。

    2025-10-30 17:14: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