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擅长:肝胆胰疾病,消化道肿瘤、疝和腹壁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吴涛,副主任医师,外科学硕士。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临床医学系。现任陕西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委员会疝和腹壁医师委员会委员,国际内镜疝学会(IEHS)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腔镜外科分会胃肠学组副组长,陕西省保健协会消化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手术》杂志编委。第16、17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学组委员。 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独立完成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多次组织或参与重大疑难手术或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近年来着重于腹部外科各种疾病的微创治疗,尤其在疝和腹壁疾病、胃肠道肿瘤以及胆结石领域有深厚造诣,获得业界同行和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展开
个人擅长
肝胆胰疾病,消化道肿瘤、疝和腹壁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验血报告单如何判断病毒性感冒

    判断感冒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可依据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病毒性感冒时白细胞总数通常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升高,C反应蛋白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多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往往升高、CRP多明显升高,儿童病毒性感冒需结合临床症状,老年人表现可能不典型要综合判断,有基础病史者需结合基础病史等明确。 一、白细胞及分类指标判断 1.白细胞总数(WBC):病毒性感冒时,白细胞总数通常正常或偏低。若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多升高,这是区分病毒与细菌感染的初步依据。例如,研究显示,病毒性感冒患者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波动,而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常>10×10/L。 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病毒性感冒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而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往往升高。 3.淋巴细胞百分比(LYM%):病毒性感冒时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升高,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主要引发机体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导致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二、C反应蛋白指标判断 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标志物,病毒性感冒时CRP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而细菌性感染时CRP多明显升高(通常>10mg/L),通过CRP水平可辅助区分病毒与细菌感染。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考量 1.儿童:儿童病毒性感冒时血常规变化与成人类似,但儿童免疫系统发育未完善,需更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如儿童病毒性感冒常伴发热、流涕等,若血常规仅淋巴细胞比例稍高,无其他严重感染征象,可倾向病毒性感冒诊断。 2.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病毒性感冒时血常规表现可能不典型,白细胞及分类变化可能不显著,需结合发热、呼吸道症状等临床表现综合判断,避免仅依据血常规片面诊断。 3.有基础病史者:如患者本身有免疫缺陷疾病,病毒性感冒时血常规变化可能偏离常规病毒性感染表现,需综合其基础病史、其他检查(如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等)来明确是否为病毒性感冒。

    2025-10-30 15:06:23
  • 感冒了饮食禁忌有哪些

    感冒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鼻塞、咳嗽、咽痛等症状,少吃油腻食物避免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影响营养吸收,减少高糖食物因抑制白细胞活性不利康复,不宜饮酒因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可能与药物相互作用及加重发热等,儿童感冒要严格遵循禁忌并给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饮食,老人感冒除遵循禁忌外需注重清淡易消化保证营养且不加重胃肠负担。 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感冒期间应避免食用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会对呼吸道和消化道产生刺激,加重鼻塞、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状。例如,过量摄入辣椒可能使鼻腔黏膜充血加重,导致鼻塞情况恶化,同时刺激咽喉,使咽痛症状更明显。 二、少吃油腻食物 油炸食品(如炸鸡、油条)、肥肉等油腻食物不宜多吃。感冒时人体胃肠功能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油腻食物难以消化,容易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不利于身体恢复。 三、避免高糖食物 蛋糕、糖果、甜饮料等高糖食物应减少食用。高糖饮食会抑制白细胞的活性,降低机体免疫力,从而不利于感冒的康复。例如,大量摄入糖果后,血糖短时间内升高又迅速下降,会导致身体能量波动,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四、不宜饮酒 感冒期间饮酒不可取。酒精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还可能与治疗感冒的药物发生不良相互作用,干扰药物的疗效,同时酒精会扩张血管,可能使感冒引起的发热等症状加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冒时更需严格遵循上述饮食禁忌。儿童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辛辣、油腻、高糖食物对其胃肠的刺激和消化负担更明显,且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高糖等食物对免疫力的抑制作用会对儿童感冒康复产生更不利影响,应给予清淡、易消化且营养均衡的饮食。 老人:老人感冒时除遵循上述禁忌外,由于其消化功能减退,更要注重饮食的清淡易消化,可选择米粥、软面条等食物,保证身体能获取必要营养来支撑机体对抗感冒,同时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2025-10-30 15:05:59
  • 退烧是热毛巾还是冷敷

    退烧时热毛巾擦拭适用大多人群包括儿童等用温热水浸湿毛巾擦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利用水分蒸发吸热降温较温和婴儿可擦手心脚心等,冷敷可冰袋裹毛巾放额头等但婴儿等娇嫩群体需谨慎退热贴也属冷敷利用物理变化吸热需注意风险退热时还需让患者补水并关注体温变化持续升高或伴严重症状及时就医。 热毛巾擦拭 适用情况及操作:对于大多数人群包括儿童等,用温热水(32~34℃)浸湿毛巾后擦拭皮肤是可行的退热方式。可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以儿童为例,擦拭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刺激皮肤,擦拭时间可适当,一般每次10~15分钟左右。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不建议大面积使用热毛巾擦拭,可选择擦拭手心、脚心等部位。 原理:利用水分蒸发吸热的物理原理来降低体温,相对比较温和,不会对皮肤造成过度刺激,适合作为轻度发热时的物理降温方法。 冷敷 适用情况及操作:冷敷可选择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放置在额头等部位,但要注意不能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引起冻伤等。对于较大儿童可以使用冷敷,不过要密切观察皮肤状况。而对于婴儿等皮肤较为娇嫩的群体,冷敷需谨慎,因为婴儿皮肤薄嫩,冷敷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等问题。另外,还有一种冷敷方式是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额头等部位,也是利用其内部成分的物理变化来吸热降温。 原理:通过低温物体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局部温度,进而影响全身体温。但需要注意使用不当可能带来的风险,如冻伤等。 总体而言,热毛巾擦拭相对更温和,适用范围较广,包括各年龄段人群(需根据不同年龄段调整操作细节);冷敷需要根据具体人群谨慎使用,婴儿等特殊人群更倾向于选择热毛巾擦拭等相对温和的物理降温方式。在退热过程中,还需注意让患者适当补充水分,以防止因发热导致脱水等情况,并且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10-30 15:05:18
  • 大人发烧最快的退烧方法

    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适用于各年龄段,用适宜温度温水擦大血管丰富部位,儿童动作轻柔)、使用退热贴(各年龄段适用,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要补充水分防脱水;调节环境温度湿度,婴幼儿衣物宽松轻薄;体温超且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或有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不同年龄大人采取退烧措施需考虑身体状况特点,老年人物理降温关注耐受,有基础疾病者更谨慎必要时遵医嘱。 温水擦浴: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拧干后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10~15分钟,可促进散热。研究表明,温水擦浴能通过传导的方式帮助身体散热,从而降低体温。对于儿童,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着凉。 使用退热贴:适合各年龄段。退热贴中的凝胶含有水分,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将退热贴贴在额头等部位,一般可以持续4~8小时发挥作用。 补充水分 发烧时身体会丢失较多水分,要多喝温开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同时也有助于通过排尿带走一部分热量。对于儿童,要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喝太多引起呕吐。 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4℃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适宜的环境温度有助于身体散热,让患者感觉舒适。如果是婴幼儿,要注意衣物穿着不宜过多,以宽松、轻薄为宜,利于散热。 及时就医情况 如果体温超过38.5℃,且物理降温等措施效果不佳,或者伴有精神萎靡、持续哭闹、呼吸困难等症状时,不管是大人还是儿童都应及时就医,查明发烧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对于儿童,持续高烧可能会引发惊厥等严重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年龄的大人,在采取退烧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其身体状况和特点。比如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进行物理降温时要密切关注其耐受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大人,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等,退烧措施的采取要更加谨慎,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25-10-30 15:04:59
  • 病毒性感冒的症状有哪些

    病毒性感冒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呼吸道局部有鼻塞流涕、咳嗽、咽部不适,儿童易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老年人全身症状重且易并发肺炎,有基础病史人群易致基础病加重。 一、全身症状 病毒性感冒患者常出现发热,体温多为37.3~39℃左右,部分患者可呈高热(体温≥39℃),发热程度因个体差异及病毒类型不同而有别;同时伴有全身乏力感,患者会感觉肢体沉重、活动耐力下降;还可出现肌肉酸痛,尤以四肢肌肉较为明显,活动时酸痛感加重,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引发机体炎性反应,导致肌肉代谢产物堆积等所致。 二、呼吸道局部症状 1.鼻塞、流涕:初期多为清水样鼻涕,随着病情发展,鼻涕可能逐渐变得黏稠,鼻塞症状可因鼻腔黏膜充血、水肿而加重,影响通气功能; 2.咳嗽:可为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白色稀薄痰液,咳嗽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咳嗽较为频繁,可能影响日常休息与生活; 3.咽部不适:表现为咽干、咽痒,部分患者可出现咽痛,尤其在吞咽时咽痛症状可能更明显,这是因为病毒累及咽部黏膜引发炎症反应。 三、不同人群的症状特点差异 1.儿童:除上述常见症状外,更易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表现,部分儿童还可能因发热出现哭闹不安,这与儿童的生理特点及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有关,病毒感染后对其全身状态影响相对更显著; 2.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病毒性感冒后全身症状可能更为严重,发热持续时间往往较长,且更易并发肺炎等并发症,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呼吸道症状的演变情况,一旦出现咳嗽加重、咳痰增多、呼吸困难等表现需及时就医; 3.有基础病史人群:若本身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病等,病毒性感冒可能诱发基础病加重,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喘息加重、呼吸困难程度增加,心脏病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加重,这类人群需加强自身健康监测,必要时调整基础病的治疗方案。

    2025-10-30 15:04: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