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肝胆胰疾病,消化道肿瘤、疝和腹壁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吴涛,副主任医师,外科学硕士。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临床医学系。现任陕西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委员会疝和腹壁医师委员会委员,国际内镜疝学会(IEHS)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腔镜外科分会胃肠学组副组长,陕西省保健协会消化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手术》杂志编委。第16、17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学组委员。 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独立完成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多次组织或参与重大疑难手术或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近年来着重于腹部外科各种疾病的微创治疗,尤其在疝和腹壁疾病、胃肠道肿瘤以及胆结石领域有深厚造诣,获得业界同行和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展开-
感冒药的保质期有多久
感冒药保质期通常2-3年,受剂型、储存条件影响,片剂等剂型保质期长,口服液体制剂短;储存温度、湿度、光照影响保质期,还举例常见复方氨酚烷胺片、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保质期及储存注意事项。 剂型对保质期的影响 片剂、胶囊剂:这类剂型的感冒药由于药物被较好地封装,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通常保质期较长,一般在2-3年。其原理是药物被片剂或胶囊壳包裹,避免了与空气中的水分、氧气等过早接触,从而延缓药物变质。 口服液体制剂:像感冒糖浆等口服液体制剂,其中的药物成分溶解在液体中,更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以及自身化学性质变化的影响,所以保质期相对较短,大多在1-2年。 储存条件对保质期的影响 温度:储存温度对感冒药保质期影响很大。一般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温度在25℃以下。如果温度过高,例如超过30℃,可能会导致药物加速变质,缩短保质期。对于儿童来说,应将感冒药放置在儿童不易接触到的阴凉处,避免因温度不适影响药物质量。 湿度:高湿度环境会使片剂、胶囊剂受潮,导致药物粘连、变质;口服液体制剂可能会因湿度大而滋生微生物。所以要保持储存环境相对湿度在40%-75%为宜。对于有婴幼儿的家庭,要注意将感冒药放在干燥的地方,防止孩子误触受潮变质的药物。 光照:某些感冒药成分对光照敏感,长时间光照会使药物发生光化学反应,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有害物质。所以应将感冒药避光保存,放在避光的药盒或柜子中。这对所有人群都很重要,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儿童时,更要注意避免药物受到光照影响。 不同类型感冒药的具体保质期示例 常见的复方氨酚烷胺片:一般保质期为2-3年,按照正确储存条件保存,能较好保持药效。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属于儿童常用感冒药,保质期通常在2-3年,但由于是儿童用药,储存时要特别注意远离儿童,保证储存环境符合要求,以确保药物在有效期内安全有效。
2025-10-30 14:57:58 -
什么是衣原体肺炎
衣原体肺炎由肺炎衣原体感染引发属非典型肺炎范畴经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等免疫力低者易患,致病病原体借飞沫传播免疫力下降时易致肺部感染,起病多较缓慢常见干咳低热乏力等婴幼儿症状不典型,病原学检查通过标本做衣原体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查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辅助诊断,主要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儿童需遵儿科原则谨慎用药,老年人要考量基础病谨慎用药监测病情保障安全有效。 一、定义 衣原体肺炎是由肺炎衣原体等衣原体感染所引发的肺部炎症性疾病,属于非典型肺炎范畴,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免疫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年人等为易患人群。 二、病因 其致病病原体主要是肺炎衣原体,该病原体借助空气中的飞沫进行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易受其侵袭而引发肺部感染。 三、临床表现 起病多较缓慢,常见症状包括干咳(为主要表现之一)、低热或中度发热、乏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咽痛、头痛等不适。婴幼儿患者症状常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呼吸急促等。 四、诊断方法 (一)病原学检查 通过采集咽拭子、痰液等标本进行衣原体核酸检测,可直接检测出病原体核酸,从而明确是否存在衣原体感染。 (二)血清学检查 检测特异性抗体,若抗体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有助于辅助诊断衣原体肺炎。 五、治疗原则 主要运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具体药物需依据患者病情由医生合理选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用药时谨慎选择,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其免疫力及身体机能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耐受等情况需特别关注。 (二)老年人患者 要综合考量其基础疾病状况,在用药时需谨慎评估,密切监测病情,由于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药物相互作用及自身机体耐受性等因素需充分考虑,以保障治疗安全有效。
2025-10-30 14:57:12 -
支气管镜检查痛苦吗
支气管镜检查通常会引起一定不适和痛苦,但程度因人而异,医生会采取局部麻醉、镇静剂等措施来减轻。 支气管镜检查通常会引起一定的不适和痛苦,但这种痛苦的程度因人而异。 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有创的操作,需要将支气管镜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气管和支气管内,以观察和获取呼吸道的组织样本或进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以下不适: 1.呼吸道刺激:支气管镜的插入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咳痰、憋气等症状。 2.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呼吸道刺激而引起恶心呕吐。 3.疼痛:在插入支气管镜或进行某些操作时,可能会引起轻微的疼痛,但通常可以通过局部麻醉或使用镇痛药来缓解。 4.呼吸困难: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支气管镜的刺激而出现呼吸困难,但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的,会随着检查的结束而逐渐缓解。 为了减轻支气管镜检查的痛苦,医生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1.进行局部麻醉:在检查前,医生会在患者的鼻腔或口腔内使用局部麻醉剂,以减轻呼吸道的刺激和疼痛。 2.使用镇静剂:对于一些紧张或焦虑的患者,医生可能会使用镇静剂来帮助患者放松,减轻痛苦感。 3.操作轻柔:医生会尽量轻柔地进行操作,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和疼痛。 4.与患者沟通: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和反应,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和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痛苦和风险。 总的来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但患者在检查前应该了解检查的过程和可能带来的不适,以便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患者对检查过程中的痛苦感到非常担忧或不适,可以与医生进行沟通,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2025-10-30 14:56:30 -
感冒做抗原会出现阳性吗
感冒分普通感冒和流感,普通感冒抗原检测一般阴性,流感病毒感染时抗原可能阳性,儿童、老年人、有基础病史人群感冒时若为流感病毒感染抗原检测也可能阳性,不同人群感染后需关注不同情况。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感,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 普通感冒抗原检测一般阴性:普通感冒常见病原体如鼻病毒等,通常不会导致抗原检测出现阳性结果。因为普通感冒病毒的抗原与常用抗原检测试剂所针对的特定病原体抗原不匹配,所以一般不会检测出阳性。 流感病毒感染时抗原可能阳性:如果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此时进行流感抗原检测可能会出现阳性结果。流感病毒有特定的抗原成分,相应的抗原检测试剂可以检测到流感病毒的相关抗原。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患感冒时,若为流感病毒感染,同样存在抗原检测阳性的可能。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流感病毒后,其体内流感病毒抗原的出现情况与成人类似,若符合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的条件,就可能检测出阳性。在护理儿童感冒时,需密切观察病情,若怀疑流感,应及时进行抗原检测以明确诊断。 老年人:老年人感冒后,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进行抗原检测的情况与其他人群类似。但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感染后需更加关注病情变化。如果是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感冒,抗原检测阳性的话,需要更加谨慎对待,因为老年人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如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应及时就医评估。 有基础病史人群:患有慢性疾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感冒时,若为流感病毒感染引发的感冒,抗原检测可能呈阳性。这类人群本身机体状态较差,感染感冒病毒后,病情变化可能较为复杂。例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患流感后,可能会加重呼吸道症状,抗原检测阳性提示流感病毒感染,需要在治疗感冒的同时,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5-10-30 14:55:58 -
感冒打预防针可以吗
感冒时一般不建议打预防针,但若为轻微感冒且症状不典型可咨询医生,儿童感冒更应谨慎,有基础病史人群需医生全面评估整体健康状况后再判断是否接种,具体由专业医生综合个体详细病情等多方面因素决策。 当人体感冒时,身体处于相对应激的状态,免疫系统正在应对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此时接种预防针,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症状,如使发热、乏力等感冒症状加重。同时,感冒时身体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干扰预防针所激发的免疫应答,导致预防针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不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来预防相应疾病。例如,有研究表明,感冒期间接种疫苗,疫苗的免疫效果会明显降低。 特殊情况的考量 轻微感冒且症状不典型:如果是轻微的感冒,仅有轻微的鼻塞、流涕,无发热等明显全身症状,且处于感冒早期,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建议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接种。医生会综合评估感冒的严重程度以及接种预防针的必要性等因素来给出建议。 儿童群体:儿童感冒时身体的耐受性相对较差,更应谨慎对待打预防针的问题。对于婴幼儿感冒,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如果孩子感冒后精神萎靡,即使症状看似轻微,也不建议急于接种预防针,应待孩子完全康复后再考虑接种,以确保孩子能够良好地耐受预防针接种,并使预防针发挥应有的免疫保护作用。 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果感冒患者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感冒时身体的状况会更加复杂。这类人群感冒时打预防针需要格外谨慎,因为感冒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的发作,而预防针接种也可能带来额外的风险。需要由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感冒的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后,再判断是否可以接种预防针。 总之,感冒时一般不建议打预防针,具体情况需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体的详细病情、健康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后做出决策。
2025-10-30 14:5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