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肝胆胰疾病,消化道肿瘤、疝和腹壁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吴涛,副主任医师,外科学硕士。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现山东大学)临床医学系。现任陕西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委员会疝和腹壁医师委员会委员,国际内镜疝学会(IEHS)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腔镜外科分会胃肠学组副组长,陕西省保健协会消化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手术》杂志编委。第16、17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学组委员。 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独立完成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多次组织或参与重大疑难手术或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近年来着重于腹部外科各种疾病的微创治疗,尤其在疝和腹壁疾病、胃肠道肿瘤以及胆结石领域有深厚造诣,获得业界同行和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展开- 
                        37度8需要吃退烧药吗体温37.8℃属低热,先观察一般状况,可先尝试非药物干预,包括物理降温(擦大血管丰富部位等)、调节环境、补充水分。考虑用退烧药分年龄,婴儿3个月以下需及时就医,儿童3个月-3岁视精神等情况,3岁以上及成人伴明显不适可考虑;有持续严重伴随症状要及时就医。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要密切关注,孕妇用退烧药需谨慎,依具体情况遵医嘱处理。 一、判断是否需要吃退烧药的一般原则 体温37.8℃属于低热范畴,首先要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果患者精神状态较好,没有明显的不适,可先尝试非药物干预的方法来处理。但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也可以考虑使用退烧措施。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物理降温 适用于各年龄段: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对于儿童来说,擦拭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擦伤皮肤。一般擦拭时间可保持在10-15分钟左右。 环境调节:保持室内温度在22-24℃左右,通风良好,让患者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有助于体温的散发。对于婴儿,要注意包裹不要过紧,利于散热。 2.补充水分:鼓励患者多喝温水,因为发热时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丢失水分,多喝水可以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同时也有助于通过排尿带走一部分热量。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饮水量有所不同,一般儿童每小时可饮用50-100ml温水,成人可适当增加至200-300ml/h。 三、何时考虑使用退烧药 1.年龄因素 婴儿(3个月以下):婴儿体温37.8℃时需要格外谨慎,因为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较快。一般不首先考虑使用退烧药,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病情后进行处理。 儿童(3个月-3岁):如果儿童精神状态不佳,或有明显的不适表现,如哭闹不止、烦躁不安等,在采取物理降温等措施的同时,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合儿童的退热方法。但要避免自行盲目使用成人退烧药。 3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如果体温37.8℃伴有明显的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时,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来缓解症状。 2.伴随症状:如果患者除了低热外,还伴有持续的咳嗽、呼吸困难、剧烈呕吐、腹泻等其他严重症状时,即使体温37.8℃也需要及时就医,而不是单纯考虑退烧药的使用,因为这些伴随症状可能提示存在更为严重的疾病,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体温37.8℃时要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使用退烧措施时要更加谨慎。如果采取物理降温等措施后体温无明显下降或病情有变化,应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体温37.8℃时,要特别注意。物理降温是较为安全的方法,如擦拭降温等。使用退烧药时需要谨慎选择,因为某些退烧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2025-10-30 18:00:13
- 
                        热感冒吃什么药好得快清热解表类中成药有银翘解毒类和双黄连类分别有辛凉解表、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功效可缓解热感冒症状对症治疗药物包括退热药物和止咳祛痰药物分别针对相应症状用药非药物干预辅助恢复包括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促进代谢特殊人群孕妇用药谨慎老年人恢复慢需遵医嘱治疗。 一、清热解表类中成药 (一)银翘解毒类药物 银翘解毒片等具有辛凉解表的功效,对于热感冒出现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其主要成分中的金银花、连翘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发现,能有效改善热感冒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二)双黄连类药物 双黄连口服液等,其中的金银花、黄芩、连翘等成分协同发挥作用,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研究表明其对热感冒相关症状的改善有明确效果,能减轻患者的不适。 二、对症治疗药物 (一)退热药物 若热感冒患者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不适,对于成人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对于儿童,需选用适合儿童剂型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使用时要严格按照儿童体重等情况选用合适剂量,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不当用药可能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二)止咳祛痰药物 当热感冒伴有咳嗽、咳痰症状时,对于成人可选用右美沙芬等止咳药以及氨溴索等祛痰药;儿童则应选用儿童专用的止咳祛痰药物,如小儿止咳糖浆等,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因为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特点使得其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 三、非药物干预辅助恢复 (一)休息 热感冒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这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儿童需要10-14小时左右的睡眠,成人也需要7-8小时以上的睡眠,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对抗感冒病毒。 (二)饮食 热感冒期间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如富含维生素C的橙子、柠檬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儿童的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且适合儿童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成人也应避免食用此类食物,保持饮食的清淡,例如可以多吃小米粥、蔬菜汤等。 (三)多饮水 多饮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儿童要少量多次饮水,防止一次性饮水过多引起呛咳等情况;成人每天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左右,通过多饮水维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促进身体恢复。 特殊人群方面,孕妇出现热感冒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热感冒后恢复相对较慢,要更加注意休息和饮食,并且用药时要密切关注药物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等情况,最好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治疗,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有所减退,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下降。 2025-10-30 17:59:46
- 
                        总是低烧37.1低烧定义为人体口腔温度37.1℃属轻度升高即低烧范畴需结合症状判断,可能原因有感染性(慢性感染、病毒细菌持续感染)和非感染性(自身免疫病、内分泌病、环境及生理性),检查有基础(血常规等)和针对性(自身抗体等)检查,不同人群儿童需警惕呼吸道等、老年人防肿瘤等、女性考虑生理因素,非药物干预包括保证睡眠、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及特殊人群相应注意事项。 一、低烧的定义及判定 人体口腔温度正常范围通常为36.3~37.2℃,37.1℃属于轻度体温升高,即低烧范畴。需注意持续监测体温变化,结合其他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二、可能的原因分类 (一)感染性因素 1.慢性感染:如结核杆菌感染可引发长期低热,常伴随乏力、盗汗等表现;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鼻窦炎等局部感染也可能导致反复低烧。 2.病毒或细菌持续感染:某些病毒(如EB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迁延性低热,细菌感染未彻底控制时也可引起体温波动。 (二)非感染性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可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出现低热,常伴有关节痛、皮疹等表现。 2.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机体代谢亢进,可出现低热,常伴心悸、多汗、体重减轻等。 3.环境及生理性因素:高温环境下可能出现体温轻度升高;女性排卵期、剧烈运动后、月经前期等生理性情况也可能导致体温短时间略高于正常。 三、相关检查建议 (一)基础检查 1.血常规、C反应蛋白: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及炎症反应,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或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可能有感染。 2.结核菌素试验、胸片:排查结核杆菌感染,尤其是有结核接触史或长期低热伴乏力、盗汗者。 (二)针对性检查 1.自身抗体检测:怀疑自身免疫性疾病时,需检测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相关指标。 2.甲状腺功能检查: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内分泌问题。 四、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 儿童低烧需警惕呼吸道感染、川崎病等。要密切观察精神状态、有无皮疹、呼吸道症状等,优先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避免盲目使用退烧药,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排查感染或其他疾病。 (二)老年人 老年人低烧要高度警惕肿瘤、感染复发等,需全面排查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等,注意加强营养支持,护理上要关注皮肤情况,预防压疮等。 (三)女性 女性需考虑月经周期、孕期等生理因素,同时排查妇科炎症等,若伴随月经异常、阴道分泌物异常等,需妇科就诊。 五、非药物干预及注意事项 (一)生活方式调整 保证充足睡眠,每日睡眠建议儿童10~14小时、成人7~9小时;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适当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等,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避免过度保暖,衣物穿着以舒适、便于散热为宜,密切监测体温及病情变化。 老年人:注意环境温度适宜,定期监测体温,若体温持续异常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咯血、剧烈头痛等),需立即就医。 2025-10-30 17:59:09
- 
                        热感冒怎么办才好得快不吃药热感冒时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补充水分多喝温开水可少量多次饮用成人可适当喝淡盐水,饮食要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和多吃蔬菜水果,出现发热用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擦拭身体等且要注意室内通风,运动要适度进行轻柔运动,特殊人群如孕妇要更谨慎饮食补水等老年人要保证休息环境舒适饮食关注消化功能运动避早晚不适时段。 一、充分休息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热感冒时都需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建议7-9小时,儿童则根据年龄不同需要10-14小时不等的睡眠。例如,儿童在热感冒期间,应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其睡眠质量,让身体能更好地对抗感冒。 二、补充水分 多喝温开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每天保证摄入1500-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对于儿童来说,要随时提醒其饮水,防止脱水。比如,可以准备儿童喜欢的卡通水杯,增加其饮水的积极性。成人也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淡盐水,补充因出汗流失的盐分,但要注意盐的用量不宜过多。 三、饮食调整 1.清淡易消化食物:选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小米粥富含维生素B等营养成分,易于消化吸收,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且不会加重肠胃负担。热感冒时肠胃功能可能会减弱,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肠胃的消化和吸收。 2.多吃蔬菜水果:例如富含维生素C的橙子、草莓、菠菜等。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感冒病毒。以橙子为例,每100克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适当食用可以促进身体恢复。但要注意,对于儿童,要根据其年龄和咀嚼能力适当处理蔬菜水果,如将草莓切成小块,菠菜煮软后再给儿童食用。 四、物理降温 如果出现发热情况,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对于成人和较大儿童,可以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利用水分蒸发来带走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擦拭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擦伤皮肤。对于婴儿等较小的儿童,不建议大面积擦拭,可擦拭颈部、手脚心等部位。同时,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一般在22-25℃左右比较适宜。 五、适度运动 热感冒时运动要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可以进行一些轻柔的运动,如散步。成人可以在温度适宜的时候,每天进行15-30分钟的散步,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避免在太阳暴晒时外出散步。儿童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等,不过要根据儿童的身体状况来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热感冒时,非药物干预措施基本与上述类似,但要更加谨慎。孕妇在补充水分时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水肿等问题;饮食上要更加注重营养均衡且避免食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食物;物理降温时要注意毛巾温度不宜过低等。而对于老年人热感冒时,在休息方面要保证休息环境安静舒适,饮食上要更加关注其消化功能,适度运动时要避免在早晚气温较低或较高时进行,防止病情加重。 2025-10-30 17:58:29
- 
                        治疗咳嗽的药有哪些止咳药分祛痰止咳药和中枢性止咳药,祛痰止咳药有氨溴索可增呼吸道黏膜浆液腺分泌等、乙酰半胱氨酸可分解黏蛋白分子使痰变稀,中枢性止咳药有右美沙芬抑制延髓咳嗽中枢等、喷托维林抑制咳嗽中枢兼局部麻醉等;不同人群用止咳药有注意事项,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选止咳药需谨慎,老年人要注意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用药特谨慎需先咨询医生。 一、止咳药的分类及常见药物 (一)祛痰止咳药 1.氨溴索:为黏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氨溴索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伴有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有较好的疗效,尤其适用于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导致的咳嗽咳痰。 2.乙酰半胱氨酸:可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分子,使痰液黏度降低,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它适用于大量黏痰阻塞而引起的呼吸困难,如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情况导致的咳嗽有痰。 (二)中枢性止咳药 1.右美沙芬:为中枢性镇咳药,主要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当或略强,无镇痛作用,长期服用无耐受性和成瘾性。临床常用于感冒、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咽喉炎、肺结核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时的咳嗽。 2.喷托维林:属于非成瘾性中枢性镇咳药,抑制咳嗽中枢,兼有局部麻醉作用,能轻度抑制支气管内感受器及传入神经末梢,并有微弱的阿托品样作用,可使痉挛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降低气道阻力。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和百日咳等。 二、不同人群使用止咳药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咳嗽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多喝温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对于儿童止咳药的选择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例如,含有可待因的中枢性止咳药不建议用于儿童,因为可待因可能会引起儿童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而对于有痰的儿童咳嗽,可选用氨溴索等祛痰止咳药,但需严格按照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二)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在使用止咳药时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例如,使用右美沙芬等中枢性止咳药时,应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如是否出现头晕、嗜睡等情况。对于有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疾病的老年咳嗽患者,在使用祛痰止咳药时,要注意药物对胃肠道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要关注痰液排出是否顺畅等情况。 (三)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 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咳嗽时用药需特别谨慎。一些止咳药可能会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例如,右美沙芬在妊娠期的安全性尚未完全确定,哺乳期女性使用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所以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出现咳嗽时,应先咨询医生,在医生的评估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止咳方法或药物,如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若必须用药,要选择对胎儿和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2025-10-30 17:5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