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麒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擅长:胃炎、肠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消化内科诊疗工作,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胃炎、肠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展开
  • 支气管炎吃什么药好得快效果好

    急性支气管炎分病毒和细菌感染所致,病毒感染一般对症治疗,免疫缺陷者可能需特定抗病毒药,细菌感染用相应抗生素;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增强体质防诱因,有细菌感染迹象用抗生素和祛痰药,急性加重期用抗菌药物、支气管舒张剂、祛痰药,特殊人群儿童用药谨慎、孕妇用药慎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老年人注意剂量调整和综合考虑基础疾病。 一、急性支气管炎 (一)病毒感染所致 若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患者有咳嗽症状,可使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物;若有咳痰且痰液不易咳出,可选用氨溴索等祛痰药物。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用于一般免疫正常宿主的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但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可能需使用特定抗病毒药物,不过这需医生根据具体病情判断。 (二)细菌感染所致 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支气管炎,常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不过要注意患者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头孢菌素类等。例如明确是肺炎链球菌等感染,可选用相应敏感抗生素。 二、慢性支气管炎 (一)缓解期 主要是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等诱发因素。一般不需要常规使用抗菌药物,但若出现咳嗽、咳痰增多,痰液性质改变等提示有细菌感染迹象时,才考虑使用抗生素,如喹诺酮类(但要注意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禁忌)、大环内酯类等。同时可使用一些祛痰药物维持呼吸道通畅,如羧甲司坦等。 (二)急性加重期 1.抗菌药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可能的致病菌选用抗生素。常见的有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者喹诺酮类等。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可选用头孢他啶等。 2.支气管舒张剂:可缓解气道痉挛,常用的有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按需使用缓解喘息等症状;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等,长期规律使用可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频率。 3.祛痰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等,可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支气管炎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多饮水等。用药需格外谨慎,例如镇咳祛痰药的选择要根据儿童年龄等情况,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选用抗生素时要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和品种,且严格遵循儿童用药剂量等要求,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二)孕妇 孕妇患支气管炎时,用药需非常谨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以对症支持为主,尽量避免使用可能致畸等不良反应的药物。细菌感染时选用抗生素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等,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利弊后使用。 (三)老年人 老年人患支气管炎时,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排泄能力下降,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调整,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要密切监测感染控制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注意其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用药需综合考虑。

    2025-10-30 17:39:33
  • 高烧39度退烧小方法

    物理降温方法有温水擦浴和冰袋冷敷,温水擦浴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擦拭血管丰富部位每次10-15分钟可重复儿童要注意避免擦拭特定部位且力度轻柔水温合适,冰袋冷敷可用于年长儿及成人婴幼儿不建议使用;环境调节需将室内温度调至25-27℃保持通风避免直吹患者儿童要注意室内温度稳定,患者应穿宽松轻薄衣物儿童不要穿过多衣物;补充水分要鼓励多喝温开水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防止脱水成人每天饮水量1500-2000毫升左右儿童按年龄适量饮水婴幼儿分次少量喂水年长儿及成人注意饮水速度避免呛咳。 一、物理降温方法 (一)温水擦浴 1.适用人群及原理: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用32-34℃的温水,擦浴时主要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浴时间10-15分钟左右,可重复进行。对于儿童,要注意避免擦拭胸前区、腹部、后颈等部位,防止引起不适。 2.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皮肤较娇嫩,擦浴时力度要轻柔,水温严格控制在合适范围,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皮肤。 (二)冰袋冷敷 1.适用人群及操作:可用于年长儿及成人,将冰袋裹上毛巾,放置在额头,每10-15分钟更换一次部位。但要注意,婴幼儿不建议使用冰袋冷敷,因为婴幼儿皮肤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容易因冰袋冷敷导致局部冻伤或体温过度下降。 2.年龄特殊考虑: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尚不成熟,使用冰袋可能会引发体温波动过大等问题,所以应以温水擦浴等相对温和的物理降温方式为主。 二、环境调节 (一)室内温度与通风 1.温度控制:将室内温度调节至25-27℃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通过开窗通风等方式,但要注意避免直吹患者,防止着凉。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室内温度的稳定,避免因温度变化过大加重病情。 2.年龄与环境关系: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室内温度波动过大可能影响其体温的稳定,所以维持合适且稳定的室内温度对儿童高烧39度时的护理很重要。 (二)衣物穿着 1.穿着原则:患者应穿着宽松、轻薄的衣物,利于散热。如果是儿童,不要穿过多衣物或盖过厚的被子,以利于体温散发。比如儿童可以穿棉质的单衣,方便热量散发。 2.年龄差异影响:儿童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且皮肤散热功能与成人有别,过多衣物会阻碍散热,所以对于儿童,要根据其年龄和体温情况合理调整衣物穿着。 三、补充水分 (一)饮水要求 1.足量饮水:鼓励患者多喝温开水,以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防止脱水。成人每天饮水量可在1500-2000毫升左右,儿童则根据年龄适量饮水,一般年龄越小,单位体重需水量相对越多,但要注意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饮用过多引起呕吐等不适。 2.不同年龄饮水注意事项:婴幼儿由于胃容量小,要分次少量喂水;年长儿及成人可以自主饮水,但也要注意饮水速度,避免过快引起呛咳。

    2025-10-30 17:38:32
  • 退烧药会降低白细胞吗

    退烧药一般不会直接降低白细胞,常见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退热,不直接影响白细胞生成等;糖皮质激素退烧药在应激下可能使白细胞重新分布,非直接降低;儿童和老年人群使用退烧药时,一般退烧药不会直接致白细胞降低,需关注特殊情况及其他影响因素,临床应合理选用退烧药并关注特殊人群用药后指标变化。 一、常见退烧药对白细胞的影响机制 1.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例 像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常用退烧药,它们主要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退热作用。前列腺素与体温调节有关,退烧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散热增加、产热减少从而降低体温。这类药物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一般不会直接影响骨髓中白细胞的生成、释放等过程。从现有的临床研究来看,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会导致白细胞数量降低。例如,有研究对使用布洛芬退热的患者进行定期的血常规监测,发现白细胞计数在用药前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具有临床意义的下降趋势。 2.糖皮质激素类退烧药 如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也可作为退烧药使用,但它对白细胞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在应激状态下使用糖皮质激素退热时,它可能会使边缘池的白细胞进入循环池,从而在短时间内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而不是降低。不过,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有严格的适应证,长期或不规范使用会带来诸多其他不良反应,但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白细胞降低,其对白细胞数量的影响主要是基于重新分布等因素,而非直接抑制白细胞生成等。 二、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1.儿童人群 儿童使用退烧药时,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需要谨慎选择退烧药。对于低龄儿童,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在使用退烧药过程中,一般也不会出现因退烧药导致白细胞降低的普遍情况。但如果儿童本身存在感染等情况,可能白细胞会有相应变化,而不是退烧药直接引起。例如,儿童因病毒感染发热,此时白细胞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这是感染本身导致的,并非退烧药所致。在给儿童使用退烧药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年龄、体重等正确用药,密切关注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同时也要关注儿童基础疾病对血常规中白细胞的影响。 2.老年人群 老年人使用退烧药时,其身体机能下降,在使用退烧药过程中,同样要关注白细胞情况。如果老年人在使用退烧药后出现白细胞异常变化,需要综合考虑是否存在其他因素,如是否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是否同时使用了其他可能影响白细胞的药物等。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相对较弱,药物代谢等过程与年轻人不同,但退烧药本身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白细胞降低,不过在用药监测方面需要更加细致,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更为敏感,需要及时发现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异常。 总之,通常情况下退烧药不会降低白细胞,在临床使用退烧药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并关注用药后的相关指标变化,尤其是对于特殊人群要加强监测。

    2025-10-30 17:37:07
  • 感冒、全身酸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感冒时出现全身酸痛主要由炎症介质释放、乳酸堆积、免疫系统应激及病毒直接作用等多种因素综合导致不同年龄段人群感受有差异有基础疾病者需关注长期缺乏运动者更明显老年人恢复慢生理期女性有影响儿童需及时护理治疗。 感冒时出现全身酸痛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炎症介质释放:当人体感染病毒(如流感病毒、普通感冒病毒等)引发感冒后,身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会释放如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前列腺素可以作用于神经末梢,导致机体产生酸痛感,尤其是在肌肉组织中较为明显,因为肌肉组织在炎症反应过程中会受到前列腺素等物质的刺激,进而出现全身酸痛的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此的感受可能有差异,一般来说,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机体炎症反应的体现;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感冒引发的全身酸痛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症状,需要更加密切关注。 乳酸堆积:部分感冒患者会伴有发热症状,发热时身体代谢加快,无氧代谢增加,肌肉组织中乳酸生成增多。而乳酸堆积在肌肉中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酸痛感。例如,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患者除了有发热、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外,全身酸痛往往较为明显,这与病毒感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乳酸堆积密切相关。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在感冒时,由于肌肉基础力量较弱,乳酸堆积可能会更明显,全身酸痛的程度可能相对更重;而经常运动的人,身体代谢和肌肉对乳酸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强,全身酸痛的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但一旦感冒,仍可能出现因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的全身酸痛情况。 免疫系统应激:感冒时免疫系统处于应激状态,身体为了对抗病毒,会调动大量免疫细胞参与战斗,这个过程中机体能量消耗增加,肌肉组织可能会因为能量供应相对不足等原因出现功能紊乱,进而表现为全身酸痛。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弱,在感冒时免疫系统应激反应下出现全身酸痛的情况可能更为突出,而且恢复相对较慢;女性在生理期前后,身体的激素水平处于波动状态,此时感冒引发的全身酸痛可能会受到激素水平的影响,与非生理期相比,全身酸痛的感受可能会有所不同。 其他可能相关因素 病毒直接作用: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除了引起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外,还可能直接侵袭肌肉组织细胞,影响肌肉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肌肉细胞损伤,从而引发全身酸痛。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和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流感病毒等对儿童肌肉细胞的直接作用可能会导致更明显的全身酸痛症状,需要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以减轻病毒对儿童身体的影响。 感冒时出现全身酸痛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感冒过程中身体的变化,但具体情况还需结合个体的实际状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

    2025-10-30 17:36:21
  • 止咳按哪个部位可以缓解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按摩时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可疏风解表等,儿童按摩要适中,手部有外伤等不宜按;尺泽穴在肘横纹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屈肘用拇指指腹按揉,能清肺泻火等,老年人按摩轻柔孕妇谨慎;肺俞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可采用坐或卧位用拇指按压或旋转按揉,能调节肺功能,儿童由家长操作,背部有皮肤疾病等不宜按。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按摩时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可疏风解表等,儿童按摩要适中,手部有外伤等不宜按;尺泽穴在肘横纹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屈肘用拇指指腹按揉,能清肺泻火等,老年人按摩轻柔孕妇谨慎;肺俞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可采用坐或卧位用拇指按压或旋转按揉,能调节肺功能,儿童由家长操作,背部有皮肤疾病等不宜按。 一、合谷穴 1.位置: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2.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合谷穴,力度以产生酸、麻、胀感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双侧交替进行。 3.作用机制: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按摩该穴位可以起到疏风解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对于外感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从神经传导角度来看,刺激合谷穴可以通过神经反射调节呼吸道相关神经的功能,从而减轻咳嗽症状。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尝试,但儿童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大引起不适。对于有手部外伤、感染等情况的人群,应避免按摩合谷穴,以免加重病情。 二、尺泽穴 1.位置: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 2.按摩方法:屈肘,用拇指指腹按揉尺泽穴,频率约为每分钟120-160次,每次按揉3-5分钟。 3.作用机制: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肺经气血在此汇聚。按摩尺泽穴能够起到清肺泻火、止咳平喘、理气和胃的功效。它可以调节肺部的气血运行,改善肺部的通气功能,对于肺热引起的咳嗽等症状有缓解作用。老年人按摩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关节灵活性差而造成损伤。孕妇按摩尺泽穴需谨慎,因为刺激该穴位可能会对子宫产生一定影响,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肺俞穴 1.位置: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2.按摩方法:可以采用坐位或卧位,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肺俞穴,力度以穴位产生酸麻感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也可以配合旋转按揉的手法,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3-5分钟。 3.作用机制:肺俞穴是肺的背俞穴,是肺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按摩肺俞穴可以调节肺的功能,起到宣肺理气、止咳平喘的作用。通过刺激肺俞穴,能够促进肺部气血流通,增强肺的防御能力,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儿童按摩时要由家长操作,控制好力度和时间。对于患有背部皮肤疾病、骨折等情况的人群,不宜按摩肺俞穴,防止加重局部病情。

    2025-10-30 17:35: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