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麒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擅长:胃炎、肠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消化内科诊疗工作,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胃炎、肠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展开
  • 低烧是多少度35度算么

    低烧是指体温超正常范围但在38℃以下通常指腋下体温在37.3℃-38℃之间35℃属体温偏低由多种原因引起体温偏高时多休息增饮水儿童避免穿太厚老人注意保暖通风持续低烧或伴不适及时就医查因体温过低时因寒冷引起的要转移到温暖环境更换衣物复温基础疾病导致的要保暖并积极治原发病定期监测指标。 一、低烧的体温范围 低烧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但又在38℃以下。正常人体温一般波动在36℃-37℃左右,可因测量方法不同而略有差异,口腔测温正常范围为36.3℃-37.2℃,直肠测温正常范围为36.5℃-37.7℃,腋下测温正常范围为36℃-37℃。通常所说的低烧一般指腋下体温在37.3℃-38℃之间。 二、35℃不属于低烧 35℃属于体温偏低的情况,并非低烧。体温过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在寒冷环境中暴露时间过长、年老体弱、严重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对于老年人,由于其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差,更易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需要注意保暖,及时脱离寒冷环境;对于儿童,要注意根据环境适时增减衣物,保证营养均衡;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来调整体温。 三、体温异常的应对措施 1.体温偏高(低烧)时:如果是因轻度感染等引起的低烧,首先要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适当增加饮水量,通过多排尿来帮助身体散热。对于儿童,要避免穿着过厚,以利于散热;对于老年人,要注意保暖的同时保持室内通风适宜。如果是持续低烧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咳嗽、咳痰、头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以便针对性治疗。 2.体温过低时:如果是因寒冷引起的体温过低,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温暖的环境中,更换干燥的衣物,可通过加盖毛毯、使用暖水袋等方式复温,但要注意避免局部烫伤。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导致体温过低的人群,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除了采取保暖措施外,要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30 15:18:11
  • 35.5度是低烧吗

    35.5℃不属于低烧范畴体温偏低可能受生理因素中个体差异与环境因素影响特殊人群儿童因体温调节中枢未完善、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及体温调节功能减退易出现体温偏低情况需结合测量方式、个体情况与环境因素综合判断且特殊人群需密切关注并采取合理措施。 一、正常体温范围界定 人体正常体温因测量方式不同有差异,腋测法正常范围为36~37℃,口测法正常范围是36.3~37.2℃,肛测法正常范围为36.5~37.7℃。由此可见,35.5℃低于正常体温的下限值,不属于低烧范畴。 二、体温偏低的可能情况及相关因素 (一)生理因素影响 1.个体差异:不同人群基础体温存在一定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基础体温略低,但只要在正常体温波动范围内且无不适症状,通常属正常生理现象。例如,体质较弱者或长期从事低温环境工作者,基础体温可能相对偏低,但一般仍在36℃及以上的正常区间附近。 2.环境因素:处于寒冷环境中,人体散热增加,可能导致体温短暂偏低。比如在寒冷冬季,未做好保暖措施时,体温可能暂时降至35.5℃左右,通过增添衣物、进入温暖环境后,体温可逐渐回升至正常范围。 (二)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体温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若儿童处于低温环境或衣着过少时,可能出现体温偏低至35.5℃的情况,此时需注意及时保暖,如适当增加衣物、使用暖水袋等(但要避免烫伤儿童),同时密切观察儿童有无其他异常表现,如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等,若有异常需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2.老年人:老年人基础代谢率相对较低,体温调节功能也有所减退,在寒冷环境或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更易出现体温偏低现象。若老年人测得体温为35.5℃,需关注其保暖情况,同时了解近期是否有感染、营养不良等情况,必要时就医检查以明确体温偏低的原因。 综上,35.5℃不属于低烧范围,若发现体温异常,需结合测量方式、个体情况及环境因素综合判断,特殊人群更需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应合理措施。

    2025-10-30 15:16:34
  • 发烧37.5℃怎么退烧

    不同人群37.5℃发热可采取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退热贴)、补充水分、调节环境等措施,儿童需密切观察异常表现、注意擦浴力度;老年人要关注基础疾病、监测体温及就医时缓慢移动;孕妇谨慎选降温方式,持续不缓解等需医生评估处理。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蒸发散热来降温,每次擦拭时间10分钟以上。对于儿童,要注意避免擦拭胸前区、腹部、足底等部位,以免引起不适。 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额头,利用凝胶中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可用于各年龄段人群,尤其适合儿童,方便且相对安全。 补充水分 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 多喝温开水,以补充因发热散失的水分,防止脱水,同时也有助于通过排尿带走热量。儿童要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饮用过多引起呕吐。 环境调节 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4℃左右,湿度在50%~60%。室内要通风良好,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尤其是儿童和体质较弱者,防止着凉加重病情。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 儿童37.5℃发热时,除上述物理降温等措施外,要密切观察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如果儿童出现嗜睡、拒食、抽搐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同时,儿童皮肤娇嫩,温水擦浴时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老年人: 老年人37.5℃发热时,要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发热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要注意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持续上升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就医过程中要缓慢移动,避免因体位变化引起头晕等不适。 孕妇: 孕妇37.5℃发热时,要谨慎选择降温方式。物理降温是较为安全的方法,如温水擦浴等。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发热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头痛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处理,因为孕妇用药需要特别谨慎,要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2025-10-30 15:15:45
  • 右美沙芬吃了三天咳嗽加重怎么回事怎么办

    右美沙芬服用三天后咳嗽加重可能因用药不对症、病情进展或合并其他因素,应尽快停服并就医,医生会据病因针对性治疗,儿童需重视并详告用药等史规范诊疗,老年人要说明肝肾功能等情况让医生综合评估调整诊疗。 一、可能的原因分析 1.用药不对症:右美沙芬主要适用于无痰的干咳,若咳嗽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发的有痰咳嗽或其他非干咳病因(如过敏、气道异物等),单纯使用右美沙芬无法针对病因起效,可能导致咳嗽未能得到控制甚至加重。例如,若为细菌性肺炎导致的咳嗽,仅用右美沙芬镇咳,感染未得到控制则咳嗽会持续或加重。 2.病情进展: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即使使用止咳药物,病情仍可能继续进展,从而出现咳嗽加重。比如肺炎病情可能在用药后仍进一步发展,导致咳嗽较前加重。 3.合并其他因素: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合并情况,如同时合并过敏因素,接触过敏原后咳嗽会加重,而右美沙芬无法缓解过敏相关咳嗽;或存在气道异物等特殊情况,也会导致咳嗽加重。 二、应对措施 1.立即就医:出现右美沙芬服用三天后咳嗽加重的情况,应尽快停止服用右美沙芬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胸部X线或CT等)明确咳嗽加重的具体原因。 2.针对性治疗:根据病因进行治疗。若为感染因素,如细菌感染引起,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抗感染药物;若为过敏因素,可能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若为气道异物等情况,则需采取相应的取出异物等措施。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咳嗽加重需格外重视,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告知用药史、既往病史等情况,医生会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等调整诊疗方案,且儿童应避免自行盲目使用止咳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诊疗。 老年人:老年人使用右美沙芬后咳嗽加重,需考虑其肝肾功能可能减退,就医时要向医生说明自身肝肾功能情况及用药史等,医生会综合评估后选择合适的诊疗措施,避免因药物代谢等问题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

    2025-10-30 15:15:20
  • 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怎么办

    非药物干预包括保证患者充足休息并管理室内温度湿度通风营造舒适呼吸环境,鼓励多饮水及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呼吸道;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观察咳嗽等并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婴儿可抬高上半身卧位,异常表现及时就医,孕妇优先非药物干预无改善在医生评估下用安全药物,老年避免剧烈咳嗽以防基础病加重并关注营养液体;若咳嗽持续不缓解伴高热、呼吸困难、咳脓痰等需及时就医做血常规、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并遵医嘱处理。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休息与环境管理:保证患者充足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室内温度维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定期通风换气,减少烟雾、粉尘等刺激性气体接触,营造舒适的呼吸环境。 2.饮食调节:鼓励多饮用温开水,可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饮食宜选择小米粥、软面条等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油炸、辛辣、过甜过咸食物,以防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密切观察咳嗽情况,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堵塞气道引发窒息。婴儿咳嗽时可适当将上半身抬高呈30°左右卧位,以缓解呼吸不畅及减轻咳嗽不适;同时要关注儿童精神状态、体温等变化,若咳嗽伴随高热、呼吸急促等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 2.孕妇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时,应优先通过非药物方式缓解,如上述休息、饮食等。若症状无改善且无用药禁忌证时,需在医生充分评估下谨慎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3.老年患者:因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咳嗽时避免剧烈动作,防止因剧烈咳嗽引发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如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液体摄入情况,保证机体水分充足,利于痰液稀释排出。 三、就医提示 若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有高热(体温≥38.5℃持续不退)、呼吸困难、咳脓痰等症状,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或出现其他并发症,需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5-10-30 15:14: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