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麒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擅长:胃炎、肠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长期从事消化内科诊疗工作,熟悉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诊治。

展开
个人擅长
胃炎、肠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诊治。展开
  • 吃感冒药能喂母乳吗

    哺乳期母亲吃感冒药能否喂母乳需由医生综合母亲所患疾病、服用药物具体成分及婴儿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评估后决定,部分成分相对安全的感冒药可在医生评估后谨慎喂母乳,含某些特定成分的感冒药需避免使用,婴儿月龄小或母亲有特殊病史时更需谨慎,母亲切勿自行盲目用药。 一、部分感冒药可在医生评估后谨慎喂母乳 有些感冒药成分相对安全,在医生评估母亲病情及药物对母乳影响后,可在特定情况下谨慎喂母乳。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多项研究表明,哺乳期母亲短期、按常规剂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时,进入母乳中的药量很少,一般不会对婴儿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二、需避免使用的感冒药情况 含某些特定成分的感冒药:如含有金刚烷胺的感冒药,金刚烷胺可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可能对婴儿产生潜在不良影响,目前认为哺乳期应避免使用含金刚烷胺的药物。还有含可待因的感冒药,虽然可待因在成人使用相对安全,但部分婴儿对可待因代谢缓慢,可能导致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所以哺乳期应谨慎使用含可待因的感冒药,需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 三、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婴儿月龄小的情况:对于月龄较小的婴儿,由于其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药物代谢能力弱,母亲服用感冒药后更需谨慎。此时母亲若需用药,应选择对婴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同时密切观察婴儿是否有异常表现,如是否出现嗜睡、腹泻等情况。 母亲有特殊病史的情况如果母亲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在选择感冒药时需更加谨慎评估药物安全性以及药物对母亲自身病情可能产生的影响。因为肝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排泄过程,进而影响母乳中药物的浓度以及母亲自身的健康状况,需要医生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制定合适的用药方案。 总之,哺乳期母亲吃感冒药能否喂母乳需由医生根据母亲所患疾病、服用药物的具体成分及婴儿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后决定,母亲切勿自行盲目用药。

    2025-10-30 14:58:18
  • 感冒的一般症状及其严重性如何

    感冒一般有局部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等、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咳嗽等,特殊人群中婴幼儿易因呼吸系统未完善出现呼吸进食问题且病情变化快,老年人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加重心脑血管病,有基础疾病者易致基础病发作,少数普通感冒还可能发展为严重感染如病毒性感冒继发细菌感染引发肺炎等严重表现。 一、感冒的一般症状 感冒的一般症状可分为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局部症状常见为鼻塞、流涕(多为清水样涕,后期可变为脓涕)、打喷嚏、咽痛等;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体温可在37.3℃~39℃左右波动,儿童体温波动可能更明显)、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症状。 二、感冒的严重性体现 1.特殊人群风险 婴幼儿:由于其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冒后易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表现,且病情变化较快,可能因鼻塞影响吃奶,进而导致脱水等情况。例如,婴幼儿感冒时若鼻腔分泌物过多堵塞鼻腔,会严重影响正常呼吸与进食。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感冒后容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还可能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如诱发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等,因为感冒引发的发热、缺氧等情况可能影响心脑血管的正常功能。 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冒后可能诱发基础疾病急性发作。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例,感冒可导致气道炎症加重,使气道痉挛更明显,引起呼吸困难加重;糖尿病患者感冒时,血糖波动可能增大,不利于血糖控制,还可能增加感染加重的风险,进而影响糖尿病病情的稳定。 2.普通感冒的潜在严重转归:大部分普通感冒为自限性,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发展为严重感染,如病毒性感冒继发细菌感染引发肺炎等,肺炎可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加剧、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严重威胁患者健康。

    2025-10-30 14:57:58
  • 胃肠型感冒症状及治疗

    胃肠型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和全身症状(发热、头痛、乏力、鼻塞、流涕、咽痛等),不同年龄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次饮水)和对症治疗(发热、呕吐腹泻、鼻塞流涕咽痛等对症处理),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需特殊关注,儿童要观察精神、体温、尿量等,老年人要关注基础疾病及用药相互作用。 胃肠型感冒治疗 一般治疗:休息很重要,无论年龄大小,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对于饮食方面,要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少量多次饮水,防止脱水,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因为他们更易发生脱水情况。儿童的话要注意饮食的量和质,保证营养但又不加重胃肠负担;老年人则要关注饮食的温和性,防止胃肠刺激加重症状。 对症治疗:如果有发热症状,以缓解不适为主,儿童优先采用非药物降温方式,如适当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身体等物理降温方法,当体温过高或物理降温不佳时需谨慎选择合适的退热措施;对于呕吐、腹泻严重的患者,可适当使用一些药物缓解症状,但需遵循合理原则,比如止吐、止泻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年龄等因素,儿童要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对于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可使用缓解感冒症状的药物,但同样要根据不同人群进行选择,儿童和老年人用药需更加谨慎。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胃肠型感冒时要特别注意观察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尿量等情况,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一旦出现精神差、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老年人胃肠型感冒时,要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因为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胃肠型感冒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如心脏病患者可能因发热、腹泻等出现心脏负担加重等情况,所以老年人患病后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指标,如心率、血压等,并且在治疗过程中用药要考虑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等情况。

    2025-10-30 14:56:48
  • 感冒喉咙痛应该如何处理

    非药物干预包括充足补水(饮1500-2000毫升水、温盐水漱口)、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用嗓;药物缓解需注意特殊人群用药禁忌,低龄儿童避免随意用润喉含片,孕妇及老年人用药遵专业医生指导;儿童感冒喉咙痛要密切观察症状变化,持续不缓解等需及时就医,孕妇优先非药物干预且必要时咨询医生用药,老年人感冒喉咙痛要留意基础疾病情况,出现相关严重情况及时评估就医。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充足水分补充:每日保证摄入1500~2000毫升水分,多饮水可湿润喉咙,减轻因喉咙干燥引发的疼痛,如多喝温白开、淡盐水等,温盐水还兼具一定杀菌消炎作用,每次漱口10~15秒,每日可多次进行。 2.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处于良好的恢复状态,有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来对抗感冒及缓解喉咙痛症状,避免过度劳累加重身体负担。 3.避免过度用嗓:尽量减少说话频次,让喉咙得到充分休息,防止因持续用嗓使喉咙疼痛加剧。 二、药物缓解相关注意要点 若喉咙疼痛较明显,可考虑使用润喉类相关制剂缓解症状,但需注意特殊人群用药禁忌,低龄儿童应避免随意使用润喉含片,以防发生误吸风险;孕妇及老年人感冒喉咙痛时,若需用药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干预方式。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感冒喉咙痛时,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因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若喉咙痛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如出现高热、呼吸急促等情况,应及时带儿童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孕妇:孕妇感冒喉咙痛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充分休息、适量多饮水等,若必须用药需咨询医生,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感冒喉咙痛可能伴随基础疾病,要留意整体健康状况,如出现喉咙痛伴呼吸困难、持续高热不退等情况,应及时评估并就医,全面考量其基础疾病对感冒喉咙痛的影响及应对方案。

    2025-10-30 14:55:58
  • 感冒可以做全麻手术吗

    感冒时一般不建议立即做全麻手术,因感冒致身体处于应激、免疫力下降状态,会使呼吸道风险增加、感染风险上升;儿童患者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对应激耐受性差,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心肺功能弱,此两类特殊人群感冒时行全麻手术风险更高,需待感冒康复后经医生综合评估再定是否可做全麻手术。 感冒对全麻手术的影响 呼吸道风险增加:感冒患者往往存在鼻塞、流涕、咳嗽、咽喉部炎症等症状,这些情况会使呼吸道的敏感性增加,在全麻诱导及术后苏醒过程中,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等问题。例如,研究表明,感冒患者行全麻手术时,发生气道相关并发症的概率较非感冒患者明显升高。 感染风险上升:感冒本身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被病毒侵袭的过程,而全麻手术会进一步削弱机体的免疫屏障,此时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等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有临床数据显示,感冒期间行全麻手术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比非感冒患者高2-3倍。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儿童患者: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冒时呼吸道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发生全麻相关呼吸道并发症的风险更高。而且儿童对手术和麻醉的应激耐受性较差,感冒会加重这种不良影响。所以对于儿童感冒患者,更要谨慎评估是否可以进行全麻手术,一般需要等感冒症状完全缓解,呼吸道恢复正常状态后再考虑。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本身机体功能衰退,心肺功能等相对较弱。感冒时行全麻手术,其心肺方面承受的风险比中青年患者更高。例如,老年患者感冒后行全麻手术,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以及肺部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老年感冒患者在考虑全麻手术时,需要更严格地评估病情,待感冒康复后再择期进行手术较为安全。 总之,感冒期间一般不建议进行全麻手术,需要待感冒病情康复,呼吸道等相关情况恢复正常后,再由医生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全麻手术。

    2025-10-30 14:54: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