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内分泌常见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邹本良,博士,传承博士后,主任医师。2006博士毕业后于西苑医院内分泌科工作至今,期间2010年至2011年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一年。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临床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以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多囊卵巢综合症、肥胖等疾病的中西医诊治为研究方向,对于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失眠、自汗等杂病的中医治疗有丰富经验。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北京市课题4项,主持、参与院内课题4项,发表论文12篇,参编专著4部。
展开-
血清甘油三酯是什么意思
血清甘油三酯属于脂质的组成成分之一,其由甘油与三个脂肪酸构成,被称作甘油三酯。在临床上,血脂常见的除了甘油三酯外,还涵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升高乃是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关键危险因素。正常情况下,甘油三酯应小于1.7mmol/L,处于1.7至2.25mmol/L则为边缘升高,而超过2.26mmol/L就意味着甘油三酯升高。 一、当甘油三酯升高时,首先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具体如下: 1.控制体重。 2.合理饮食,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减少动物油、动物内脏、肥肉、油炸烧烤类食物的摄取。 3.适量运动,每周起码五次,每天至少进行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有氧运动,像快走、骑车、游泳、打太极拳等。 4.此外,要做到戒烟戒酒。 二、对于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还可以借助药物来改善,常用的药物包括贝特类和烟酸类。 总之,了解血清甘油三酯的相关情况,知晓其正常范围和升高的应对方法,对于维护身体健康特别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2025-08-08 14:56:57 -
血脂七项包括哪些项目
血脂七项包含胆固醇、载脂蛋白B、甘油三酯、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等七项。 一、具体项目: 1.胆固醇:是血脂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甘油三酯:在能量代谢中具有一定作用。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常被认为是“好”胆固醇。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量易引发健康问题。 5.脂蛋白:也是血脂的构成之一。 6.载脂蛋白AI:对血脂代谢有重要意义。 7.载脂蛋白B:与血脂的运输等相关。 二、临床意义: 1.是评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重要检查指标。 三、危害:血脂七项较高容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可能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四、应对措施:当出现血脂七项升高时,要积极检测,饮食上坚持低脂饮食,还可服用他汀类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而对于因血脂七项控制不好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总之,了解血脂七项的具体内容、意义、危害及应对措施,对于维护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2025-08-08 14:56:36 -
血脂六项是什么
临床血脂六项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和载脂蛋白B。具体情况如下: 一、血清总胆固醇: 1.高于正常值,多表明存在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 2.低于正常值,可能提示有贫血、急性感染等情况。 二、甘油三酯: 高于正常值,提示可能有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 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于正常值,可能意味着患有动脉粥样硬化,也可能提示存在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 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于正常值在临床上多提示容易引发冠心病。 五、载脂蛋白: 出现异常多提示有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总之,通过对血脂六项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对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2025-08-08 14:55:59 -
甲亢甲状腺疾病会遗传吗
甲亢甲状腺疾病有一定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患者时成员发病风险相对增加,某些基因变异可能相关,但遗传非绝对发病因素,环境等也重要,长期精神压力大、碘摄入异常会影响发病,有家族史人群需注意避免不良环境因素,儿童等特殊人群要密切关注,女性发病风险可能因激素等有差异,发病综合多种因素。 甲亢甲状腺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甲亢患者,那么家族成员患甲亢的风险会相对增加。从遗传学角度来看,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与甲亢的发生相关。例如,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等的变异可能在甲亢的遗传易感性中发挥作用。不过,并非有家族史就一定会发病,遗传因素只是增加了发病的可能性,还受到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环境等其他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在甲亢甲状腺疾病的发病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比如,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调节,增加甲亢发病风险;碘摄入异常,如长期高碘饮食,也可能诱发甲亢。对于有家族遗传背景的人群,若能注意避免长期高压力状态、保持合理的碘摄入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甲亢的发病几率。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家族中有甲亢病史的儿童更需密切关注自身甲状腺功能状况,定期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女性相对男性可能在激素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在相同遗传背景下,女性患甲亢的风险可能会因激素变化等因素有所不同,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具体发病还需综合多种因素考量。
2025-07-30 11:01:10 -
糖尿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糖尿病有一定遗传易感性但非绝对遗传给下一代,父母一方患病子女风险高于常人,特定基因变异相关但发病还受环境因素影响,有家族史者应调整生活方式,儿童青少年有家族史更要培养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发病风险 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但并非绝对会遗传给下一代。1.遗传因素的影响机制:如果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风险会高于普通人群。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基因变异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与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作用相关的基因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携带相关基因就一定会发病,环境因素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环境因素的关键作用:即使有遗传易感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会显著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比如,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环境因素,会使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更容易患上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为例,父母一方患有2型糖尿病时,子女若同时存在肥胖、缺乏运动等情况,其发病风险会大幅升高。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在生活方式上应积极调整,保持健康的体重,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摄入比例,增加蔬菜、全谷物等的摄入),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从而降低发病风险。对于儿童青少年群体,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更应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儿童期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其成年后的健康状况,家长应引导孩子避免过度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鼓励其进行足够的体育活动。
2025-07-30 10: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