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眼科常见病。
向 Ta 提问
1993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一直从事眼科工作。2010年取得副主任医师职称。2003年至2006年,于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2012年,师从我国著名青光眼专家王宁利教授学习青光眼的诊治。具有丰富眼科临床工作经验,擅长白内障和青光眼的诊治。
展开-
眼睛被戳到疼痛怎么办
眼睛被戳到后,首先立即停止刺激,然后观察不同人群眼部状况,儿童需留意特殊表现,成人关注自身症状及特殊病史人群情况;接着初步处理,24小时内儿童用毛巾包裹冰袋轻敷且防冻伤,成人适度冷敷,避免自行用药;最后若仍疼痛明显、视力下降等及时就医,儿童即使初步缓解也需详查,成人及特殊病史人群依情况就诊做专业检查治疗。 观察眼部状况 儿童:儿童眼睛被戳到后需特别留意是否有哭闹不止、频繁眨眼、眼睛红肿明显、怕光、流泪不止、视物不清等情况。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更要仔细观察其眼部的细微表现。比如婴幼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但会通过异常的哭闹和眼部动作来传达不适。 成人:成人要观察眼睛是否有异物感、疼痛程度、视力有无变化、眼白或眼珠是否有明显的出血点等。若疼痛较轻且无其他明显异常,可先自行观察;若疼痛剧烈、视力骤降等,需尽快就医。 有特殊病史人群:如果本身有眼部疾病史,如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眼睛被戳到后更要密切关注眼部变化,因为原有病史可能会使病情加重,需及时就医评估。 初步处理 冷敷:在受伤后的短时间内(一般建议在24小时内),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或冰块,对眼睛进行冷敷。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轻眼部的肿胀和疼痛。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可重复一次。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温度和冷敷时间,避免冻伤。可以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轻轻放在眼睛周围,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 成人:成人冷敷相对可以稍灵活一些,但也不宜温度过低或时间过长。 特殊病史人群:如有眼部血管性疾病等,冷敷需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避免自行用药:不要自行随意使用眼药水等药物,尤其是一些未经医生指导的药物,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不必要的刺激或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及时就医 经过初步处理后,若眼睛仍然疼痛明显、出现视力下降、眼部有明显的红肿加重、有异物感持续不缓解等情况,应尽快前往眼科就诊。 儿童:儿童眼睛被戳到后即使初步处理后症状看似缓解,也建议尽快到眼科进行详细检查,因为儿童眼部发育尚未完全,一些潜在的损伤可能不易察觉。 成人:成人若眼睛被戳到后疼痛持续不减轻或出现上述异常情况,要及时到医院眼科就诊,通过专业的眼部检查,如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裂隙灯检查等,明确眼部损伤的程度,如是否有角膜损伤、晶状体损伤、视网膜损伤等,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特殊病史人群:有眼部特殊病史的人群眼睛被戳到后,更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其既往病史和当前眼部受伤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针对性治疗,避免原有病情恶化或出现新的严重并发症。
2025-09-25 11:41:45 -
200多度近视能恢复吗
200多度近视能否恢复分情况,青少年假性近视有恢复可能,通过改不良用眼习惯等;真性近视难恢复但可矫正,如戴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等,成年人同理,不同人群需注意用眼等方面,要区分假性和真性近视来维护视力健康。 一、青少年假性近视有恢复可能 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如果是假性近视,存在恢复的可能性。假性近视通常是由于用眼过度,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视物模糊。此时通过改变不良用眼习惯,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每天不少于2小时,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同时可配合眼部放松的方法,如做眼保健操等,放松睫状肌,假性近视有可能恢复正常视力。因为有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能够有效降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风险,对于假性近视者,良好的用眼习惯和适当的眼部放松措施有助于恢复睫状肌的正常调节功能。 二、真性近视难以恢复但可矫正 如果是真性近视,200多度属于轻度近视,真性近视是由于眼轴变长等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一般难以自然恢复。不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矫正,常见的有佩戴框架眼镜,框架眼镜是比较安全、常用的矫正方式,能清晰视物,帮助青少年正常学习和生活;还可以考虑佩戴角膜塑形镜,尤其适用于近视度数发展较快的青少年,它是通过晚上佩戴,改变角膜的形态,白天可不戴眼镜也能有较好的视力,但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验配,并且要注意眼部卫生等相关事项;另外,年满18周岁且近视度数稳定两年以上的人群还可以考虑激光近视手术等方式来矫正视力,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才能确定是否适合。对于成年人的200多度近视,同样可以选择框架眼镜、隐形眼镜等矫正方式,激光近视手术也是一种可选的矫正手段,但都需要遵循相应的医学规范和注意事项。 三、不同人群需注意的方面 青少年: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用眼情况,引导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每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多吃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等,促进眼睛健康发育,降低近视发展的风险。 成年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子设备等,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一旦发现视力有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同时,在选择近视矫正方式时要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 总之,200多度近视能否恢复要区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假性近视有恢复可能,真性近视一般难以恢复但可通过多种方式矫正,不同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视力健康。
2025-09-25 11:40:12 -
眼角红肿如何治疗
首先明确眼角红肿可能的诱因,早期可冷敷缓解;区分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感染对应不同处理)和过敏性因素(远离过敏原、用抗过敏药物);若红肿持续不缓解或加重、伴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初步观察与基础处理 1.明确可能诱因:首先需留意是否有明确诱因,比如是否接触过可疑致敏物质、有无眼部外伤史等。不同年龄人群诱因可能不同,儿童可能因玩具等接触眼部引发,成年人可能与过敏、感染等相关。若为过敏诱因,要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若有外伤,要注意伤口清洁等基础处理。 2.冷敷缓解:在早期可进行冷敷,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轻轻敷于眼角红肿处,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红肿和疼痛,不同人群冷敷时需注意力度,儿童皮肤娇嫩,力度要轻柔。 二、区分不同病因及对应处理 (一)感染性因素 1.细菌感染:若眼角红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常见的麦粒肿等情况。一般局部可使用抗生素类眼药膏,如存在细菌感染迹象但无法自行准确判断时,需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因为儿童手部卫生控制相对较差,容易加重感染。 2.病毒感染:若为病毒感染导致眼角红肿,如病毒性结膜炎等,目前针对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时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儿童群体,易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传播。 (二)过敏性因素 1.远离过敏原:如果是过敏引起的眼角红肿,首先要迅速明确并远离过敏原。例如是花粉过敏,在花粉季要减少外出,关闭窗户等;若是化妆品过敏则要立即停止使用相关化妆品。对于有过敏史的人群,要格外留意生活环境中的过敏原情况,儿童可能对某些食物、玩具材质等过敏,需家长仔细观察排查。 2.使用抗过敏药物:可使用抗过敏滴眼液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对于儿童,要谨慎选择儿童适用的抗过敏滴眼液,并严格遵循医生建议使用,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等与成人不同。 三、及时就医的情况 1.红肿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果眼角红肿经过初步处理后,在24-48小时内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出现疼痛剧烈、视力下降等情况,必须立即就医。无论年龄大小,视力下降都是需要紧急重视的情况,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视力变化,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眼部对物体的注视等情况。 2.伴随全身症状:若眼角红肿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全身皮疹等全身症状时,也应尽快就医。不同年龄人群全身症状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等,需要通过医生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9-25 11:38:39 -
眼角很痒是怎么回事
眼角痒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过敏性结膜炎(接触过敏原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感染性结膜炎(细菌或病毒感染)、干眼(泪液分泌或蒸发异常)、接触性皮炎(眼部皮肤接触致敏或刺激物质),需针对不同成因采取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眼部清洁、改善用眼环境、停止接触可疑物质等应对措施。 一、过敏性结膜炎 1.成因:当眼睛接触到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产生过度反应,释放组胺等物质,刺激眼部神经,导致眼角很痒,常伴有眼睛发红、流泪等症状。例如,春季花粉传播季节,过敏体质者易患过敏性结膜炎出现眼角痒的情况。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且接触外界过敏原机会增多,相对成人更易发生,且可能因揉眼等行为加重症状。 2.应对: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佩戴口罩、远离花粉多的环境等。可使用冷敷缓解瘙痒,但需注意温度适宜,避免过冷刺激眼部。 二、感染性结膜炎 1.细菌性结膜炎: 成因: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结膜,会出现眼角痒、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分泌物多为脓性。儿童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易相互传染,且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时更易发病,比如用脏手揉眼等行为易导致细菌感染引发结膜炎出现眼角痒。 应对: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清洗眼部,但要注意操作轻柔。 2.病毒性结膜炎: 成因:由病毒感染所致,如腺病毒等,除了眼角痒,还常伴有流泪、怕光等症状,具有较强传染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因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在病毒流行季节更易感染发病,比如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处易被传染。 应对:同样需注意眼部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三、干眼 1.成因:多种因素可导致干眼,如泪液分泌不足、泪液蒸发过多等。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处于空调环境等可加重干眼情况,使眼表受到刺激,出现眼角痒的感觉,还可能伴有眼睛干涩、异物感等。老年人由于泪液分泌功能减退,相对更易发生干眼,从而出现眼角痒等不适;长期戴隐形眼镜的人群也易因角膜缺氧等引发干眼导致眼角痒。 2.应对: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改善用眼环境。可适当增加眨眼频率,保持眼表湿润。 四、接触性皮炎 1.成因:眼部皮肤接触到某些物质引起过敏或刺激反应,如使用了不合适的眼霜、化妆品等,可出现眼角周围皮肤痒,进而带动眼角痒,常伴有皮肤红肿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接触不合适的护肤品等发生,比如儿童皮肤娇嫩,使用新的儿童护肤品时也可能因不适应出现接触性皮炎导致眼角周围痒。 2.应对:立即停止接触可疑致敏物质,用清水轻柔清洗眼部周围皮肤。
2025-09-25 11:34:11 -
母亲有青光眼会不会遗传
青光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多种类型青光眼与遗传有关,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多基因遗传病,有青光眼家族史人群患病风险高,需对有家族史子女密切眼部监测,有家族史人群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已携致病基因者加强监测管理,有家族史者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要关注眼部健康、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保护视功能。 不同类型青光眼的遗传特点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房角结构发育异常所致,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父母双方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表现为表型正常,但携带致病基因),那么他们的子女有25%的概率会患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50%的概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表型正常),25%的概率为完全正常且不携带致病基因。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多基因遗传病,多个基因的突变会增加发病风险。其遗传模式较为复杂,不是单一基因的显性或隐性遗传,而是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有研究发现一些与视神经保护、眼内房水代谢相关的基因发生变异时,个体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会增高。在有家族史的人群中,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数倍。 遗传风险的评估与预防 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的母亲所生育的子女,需要进行密切的眼部监测。从儿童期开始,就应定期进行眼压测量、眼底检查(观察视神经形态等)以及视野检查等。一般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全面的青光眼相关检查。如果发现有眼部异常表现,如眼压升高、视神经改变等,要及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评估。同时,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持合理的作息、避免情绪过度波动等,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青光眼的发病风险。对于已经发现携带青光眼相关致病基因的个体,更要加强眼部监测和健康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保护视功能。 温馨提示 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的母亲所生育的子女,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家长要格外关注孩子的眼部健康状况。儿童由于无法准确表达眼部不适,家长需留意孩子是否有频繁眨眼、视物模糊、喜欢凑得很近视物等异常表现。在进行眼部检查时,要积极配合医生,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各项检查项目。对于成年人有青光眼家族史的,要养成定期进行眼部健康检查的习惯,将眼压、眼底等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以便在青光眼早期就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视功能,避免青光眼导致的视力丧失等严重后果。
2025-09-25 11: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