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军,浙江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先后到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德国Evanglish Klinik、台湾慈济医院等多家医院进修学习深造,多次赴欧美国家交流。归国后将国外先进的人工关节技术和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已经为广大的髋膝关节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在省内较早开展钽棒、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
有丰富的人工髋、膝、肩关节关节置换的手术经验,包括复杂的髋膝关节置换术、人工髋膝关节翻修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松动的诊治,每年独立完成大量的髋膝关节置换手术。
社会兼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委会执行编委;《中华骨科杂志》专家、审稿人;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关节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分会创伤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获得科研成果:获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主持);编写论著10余部,目前在研课题2项,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中华骨科杂志1篇,SCI 收录2篇)。
展开-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特征性表现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有疼痛表现,儿童少见、老人剧烈且恢复慢;有胸廓畸形,儿童不典型、老人难发现且影响呼吸;有呼吸功能障碍,儿童进展快、老人易加重致并发症;有局部压痛及骨擦感,儿童骨擦感不明显、老人骨擦感不典型但压痛明显。 胸廓畸形 出现反常呼吸运动是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特征性表现之一。正常情况下,胸廓随呼吸运动协调运动,吸气时胸廓扩张,呼气时胸廓收缩。而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后,局部胸壁失去肋骨的支撑,形成浮动胸壁,在呼吸时会出现反常运动,即吸气时,浮动胸壁内陷;呼气时,浮动胸壁向外凸出,类似活塞样运动。这种胸廓畸形在年龄较小的患者中可能因胸廓发育尚未成熟而表现不典型,老年人由于胸廓本身的退变,反常呼吸运动可能相对更难发现,但一旦出现会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呼吸功能障碍 由于反常呼吸运动以及疼痛导致呼吸浅快,患者会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发绀等缺氧表现。对于儿童,其呼吸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可能进展更快,需要密切关注呼吸情况;老年人本身肺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后呼吸功能障碍会进一步加重,易引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局部压痛及骨擦感 受伤部位局部有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骨折断端相互摩擦产生的骨擦感。儿童的骨骼柔韧性使骨擦感可能不明显,需要仔细检查;老年人骨折部位周围可能因骨质疏松等因素,骨擦感也可能不典型,但局部压痛通常较为明显。
2025-10-11 09:36:51 -
大脚趾骨折多久能走路
大脚趾骨折能走路时间因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和个体恢复情况而异,轻度骨折保守治疗4-6周部分负重、3个月左右完全恢复,重度骨折手术治疗6-8周部分负重、3-6个月甚至更久完全恢复,有基础病史者恢复受影响,需医生据检查结果判断指导,不可自行过早负重。 轻度骨折(无明显移位):若采用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等,通常需要4-6周左右开始部分负重行走,但完全恢复正常走路可能需要3个月左右。在恢复过程中,要定期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儿童的恢复相对较快,因为儿童骨骼的再生能力较强,但也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负重。对于老年人,由于骨骼代谢较慢,恢复时间可能会相对延长。 重度骨折(有明显移位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一般需要6-8周左右开始逐渐进行部分负重行走,完全恢复正常走路可能需要3-6个月甚至更久。手术患者在恢复期间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同时按照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足部功能恢复。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骨折恢复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糖尿病会影响伤口愈合和骨骼的血液供应,这类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密切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康复进程。 大脚趾骨折后能否走路以及何时能走路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详细的检查结果来判断和指导,患者不可自行过早负重行走,以免影响骨折愈合甚至导致骨折移位等不良后果。
2025-10-11 09:32:49 -
颈椎错位可以复位吗
颈椎错位可以复位,常见手法复位和牵引复位等,手法复位需医生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且操作要谨慎,牵引复位要严格把控重量、角度等,需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选合适复位方法以确保安全有效。 手法复位: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患者颈椎错位的具体情况,运用特定的手法进行复位。例如,对于一些小关节错位等情况,通过精准的手法操作来恢复颈椎正常的解剖位置。但这种手法复位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因为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损伤,比如对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明显或者有颈椎退变严重等情况的患者,手法复位需要更加谨慎。 牵引复位:通过牵引装置对颈椎施加牵引力,使颈椎间隙拉开,从而帮助错位的颈椎复位。牵引复位适用于部分颈椎错位的患者,比如神经根型颈椎病等情况引起的颈椎错位可能会采用牵引复位。不过牵引的重量、角度等都需要严格把控,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牵引参数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由于颈椎等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一般不采用牵引复位这种方式;而对于有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牵引复位也需要谨慎评估,因为牵引可能会对心肺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总体来说,颈椎错位复位需要在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操作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以确保复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10-11 09:29:47 -
尾骨骨折能走路吗
尾骨骨折能否走路分情况,轻度骨折适当保护下可短时间谨慎走,重度骨折一般不建议走,因重度走会致痛加剧、影响愈合等,老年患者更需限制。 如果尾骨骨折程度较轻,没有明显移位且周围组织损伤不重,患者在采取适当保护措施下是可以短时间走路的,但行走时需注意姿势,避免压迫尾骨部位,减轻疼痛和进一步损伤。这是因为轻度骨折对骨盆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小,通过减少尾骨承受的压力等方式,短时间行走一般不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但也不宜长时间行走,以免加重局部损伤。对于儿童来说,骨骼修复能力相对较强,轻度尾骨骨折后在保护下短时间走路相对成人可能影响更小些,但仍需谨慎。 重度尾骨骨折 当尾骨骨折较为严重,伴有明显移位、周围软组织损伤严重甚至合并有骨盆其他部位损伤时,一般不建议走路。因为走路时身体重量等因素会使尾骨部位承受较大压力,导致疼痛加剧,还可能影响骨折的正常愈合,甚至造成骨折移位加重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本身骨骼强度下降,重度尾骨骨折后走路可能会进一步影响骨折处的恢复,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所以更需要严格限制活动。 总之,尾骨骨折后能否走路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来定,轻度骨折在适当保护下可短时间谨慎行走,重度骨折则通常需限制行走以利于骨折恢复。
2025-10-11 09:27:25 -
尾椎骨折睡觉什么姿势
尾椎骨折后需注意正确姿势,侧卧选健侧卧位,儿童注意保持脊柱生理曲度等,仰卧在臀部下方垫薄垫子抬高尾椎,要避免长时间俯卧位和向患侧卧位,需经常变换体位防止局部长期受压影响恢复。 仰卧姿势 仰卧时可在臀部下方垫一个柔软的薄垫子,使尾椎部位稍微抬高,减轻其承受的身体重量。对于婴幼儿,仰卧时要注意床垫不宜过硬,可选择有一定弹性的婴儿床垫,并且在背部和头部适当垫软物,但要避免过度垫高导致身体不适或影响呼吸。成人仰卧垫垫子时,要确保垫子位置准确,能有效分散尾椎的压力,同时保持腰部自然的生理弯曲。 避免的姿势 应避免长时间俯卧位,因为俯卧时尾椎会直接承受身体重量,加重骨折部位的疼痛和损伤。对于儿童,家长要时刻留意孩子的睡眠姿势,及时纠正俯卧的习惯,防止尾椎骨折部位受压。成人也要尽量避免俯卧,若因特殊情况需要短时间俯卧,可在腹部适当垫软物,但不宜过长时间保持。同时,也应避免长时间向患侧卧位,持续向患侧侧卧会使尾椎骨折部位持续受压,不利于骨折恢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防止局部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和骨折愈合。
2025-10-11 09: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