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军,浙江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先后到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德国Evanglish Klinik、台湾慈济医院等多家医院进修学习深造,多次赴欧美国家交流。归国后将国外先进的人工关节技术和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已经为广大的髋膝关节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在省内较早开展钽棒、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
有丰富的人工髋、膝、肩关节关节置换的手术经验,包括复杂的髋膝关节置换术、人工髋膝关节翻修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松动的诊治,每年独立完成大量的髋膝关节置换手术。
社会兼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委会执行编委;《中华骨科杂志》专家、审稿人;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关节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分会创伤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获得科研成果:获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主持);编写论著10余部,目前在研课题2项,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中华骨科杂志1篇,SCI 收录2篇)。
展开-
尾椎骨折睡觉什么姿势
尾椎骨折后需注意正确姿势,侧卧选健侧卧位,儿童注意保持脊柱生理曲度等,仰卧在臀部下方垫薄垫子抬高尾椎,要避免长时间俯卧位和向患侧卧位,需经常变换体位防止局部长期受压影响恢复。 仰卧姿势 仰卧时可在臀部下方垫一个柔软的薄垫子,使尾椎部位稍微抬高,减轻其承受的身体重量。对于婴幼儿,仰卧时要注意床垫不宜过硬,可选择有一定弹性的婴儿床垫,并且在背部和头部适当垫软物,但要避免过度垫高导致身体不适或影响呼吸。成人仰卧垫垫子时,要确保垫子位置准确,能有效分散尾椎的压力,同时保持腰部自然的生理弯曲。 避免的姿势 应避免长时间俯卧位,因为俯卧时尾椎会直接承受身体重量,加重骨折部位的疼痛和损伤。对于儿童,家长要时刻留意孩子的睡眠姿势,及时纠正俯卧的习惯,防止尾椎骨折部位受压。成人也要尽量避免俯卧,若因特殊情况需要短时间俯卧,可在腹部适当垫软物,但不宜过长时间保持。同时,也应避免长时间向患侧卧位,持续向患侧侧卧会使尾椎骨折部位持续受压,不利于骨折恢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防止局部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和骨折愈合。
2025-10-11 09:24:26 -
股骨头的位置在哪里
股骨头是髋关节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骨盆下方髋臼内,近似球形,表面2/3有关节软骨,不同人群位置基本稳定,健康生活方式利于维持其及髋关节功能,有髋关节疾病者需关注其状态。 从解剖学位置来看,股骨头近似呈球形,其表面约2/3被关节软骨覆盖,这些关节软骨有助于减少髋关节运动时的摩擦,使关节活动更加灵活顺畅。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股骨头的位置基本是相对稳定的解剖结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股骨头的骨化中心出现时间等有其自身特点;女性在妊娠期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对髋关节周围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但股骨头的基本位置相对固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有助于维持股骨头及髋关节的正常功能,对于有髋关节疾病病史的人群,更需要密切关注股骨头的状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5-10-11 09:21:51 -
屁股中间的骨头疼怎么了
屁股中间骨头疼可能由尾骨相关问题(如尾骨骨折或脱位、尾骨周围软组织损伤)、腰椎相关问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其他原因(如强直性脊柱炎、局部感染)引起,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就医时需进行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X线、CT、MRI)来初步判断病因。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情况 (一)尾骨相关问题 1.尾骨骨折或脱位 成因:多因跌倒时臀部直接撞击硬物,如地面、椅子等。例如,从高处坠落臀部着地,或运动中臀部受撞击。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发生,年轻人因运动或意外风险较高,老年人则可能因骨质疏松等因素,轻微外力也可能导致。 表现:屁股中间骨头(尾骨)处疼痛,坐位时疼痛往往加重,因为坐位会压迫尾骨部位,患者常不敢久坐,有时还可能伴有局部肿胀、淤血等表现。 2.尾骨周围软组织损伤 成因:长期久坐、不良坐姿(如弯腰驼背坐)、反复的臀部运动(如骑自行车时间过长)等都可能引起。比如,长时间驾驶汽车的司机,由于久坐且臀部持续受压,容易出现尾骨周围软组织损伤。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长期保持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更易患病。 表现:尾骨区域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坐位、卧位改变姿势时可能会有痛感,一般无明显肿胀、淤血,但有局部压痛。 (二)腰椎相关问题 1.腰椎间盘突出症 成因: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腰部外伤史的人群。腰椎间盘退变、损伤等因素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周围神经,可引起屁股中间骨头附近疼痛。年龄越大,腰椎退变风险越高,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退变进程。 表现:除了屁股中间骨头疼外,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腰部活动受限等症状。 2.腰椎管狭窄症 成因:主要是腰椎退变、骨质增生、韧带肥厚等原因导致椎管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退变加剧,患病风险增加。长期腰部受力不当也会促进病情发展。 表现:屁股中间骨头疼,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出现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休息后可缓解,继续行走又会复发,即间歇性跛行。 (三)其他原因 1.强直性脊柱炎 成因: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多见于青少年男性,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脊柱等部位导致炎症。 表现:可出现屁股中间骨头疼,且呈隐匿性、逐渐加重,伴有脊柱僵硬,早晨起床时症状往往较明显,活动后可稍有缓解。 2.局部感染 成因:尾骨周围皮肤感染、骨髓炎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屁股中间骨头疼。皮肤感染多因局部皮肤不清洁、破损后细菌入侵引起;骨髓炎可能由血源性感染、外伤感染等导致。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皮肤卫生状况差的人群易患皮肤感染,免疫力低下者易患骨髓炎。 表现:除疼痛外,局部可能有红肿、发热等表现,骨髓炎患者还可能伴有全身发热等症状。 二、就医建议及检查 (一)就医建议 当出现屁股中间骨头疼时,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逐渐加重,或伴有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例如,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无法久坐、行走困难等情况,需尽快到骨科就诊。 (二)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尾骨及周围区域的压痛情况、腰部活动度、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等,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初步观察尾骨是否有骨折、脱位,腰椎的大体结构是否正常,如是否有骨质增生、腰椎间隙改变等情况。 CT检查: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能更清晰地显示椎间盘、椎管等结构的病变情况,明确是否有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程度等。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显示效果更好,能更清楚地看到椎间盘、脊髓、神经等组织的病变,有助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2025-10-10 12:58:24 -
手腕骨头疼是怎么回事
手腕骨头疼的原因多样,外伤因素有骨折(直接或间接暴力致,不同年龄段成因有别,表现为肿胀、疼痛等)和软组织损伤累及骨头周围(过度扭转等致,表现为疼痛、肿胀等);关节炎相关因素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对称疼痛、肿胀、僵硬,可致畸形)和骨关节炎(中老年人多见,因软骨磨损等,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等);感染因素有细菌感染(皮肤破损致,表现为红、肿、热、痛等)和病毒感染(较少见,伴原发病表现,有疼痛、肿胀等);其他因素包括肿瘤(有原发性和转移性,疼痛进行性加重等)和内分泌因素(如甲低、更年期,伴相应内分泌疾病表现)。 一、外伤因素 1.骨折 成因:手腕部受到直接暴力(如重物砸击、车祸时手部着地等)或间接暴力(如摔倒时手掌撑地)可能导致手腕骨头骨折。不同年龄段骨折的原因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因玩耍时摔倒等较轻外力导致青枝骨折,而成年人可能因工作或运动中的意外导致完全骨折。例如,有研究表明,在运动损伤中,篮球、排球等运动中手腕部承受的外力容易引发骨折。 表现:手腕局部会出现明显肿胀、疼痛、畸形,活动受限,受伤部位有压痛,严重时可触及骨擦感。 2.软组织损伤累及骨头周围 成因:手腕过度扭转、拉伤等可能引起周围软组织损伤,同时可能累及骨头周围的结构。比如长时间重复手腕屈伸动作的人群,如键盘录入员、织毛衣者等,容易出现手腕部软组织劳损,进而可能刺激骨头周围组织引起疼痛。 表现:手腕部有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可能加重,但一般无明显畸形,压痛相对局限。 二、关节炎相关因素 1.类风湿关节炎 成因: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女性发病率相对高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手腕关节的滑膜等组织,导致炎症反应。 表现:手腕关节呈对称性疼痛、肿胀,早晨起床时可出现明显的僵硬感,持续时间通常超过30分钟,随着病情进展,关节可能出现畸形。 2.骨关节炎 成因: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由于手腕关节软骨磨损、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长期过度使用手腕、年龄增长导致关节退变等是常见诱因。例如,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手腕关节磨损更快,更容易患骨关节炎。 表现:手腕关节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可伴有肿胀,病情严重时会影响手腕的正常活动范围,在活动关节时可能听到摩擦音。 三、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 成因:手腕部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可能引起骨头周围的感染。例如,手部有伤口未及时处理,细菌通过伤口进入手腕骨头周围组织引发感染。 表现:手腕局部红、肿、热、痛明显,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化脓等情况。 2.病毒感染 成因:某些病毒感染可能累及手腕关节,如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可能伴发手腕关节的炎症反应,但相对较少见。 表现:除了手腕骨头疼外,可能伴有原发病的相关表现,如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有乏力、黄疸等表现,手腕局部炎症表现相对较轻,但也有疼痛、肿胀等症状。 四、其他因素 1.肿瘤 成因:手腕部的骨肿瘤,包括原发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病因不明,转移性骨肿瘤多是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至手腕骨头。例如,乳腺癌、肺癌等容易发生骨转移。 表现:手腕骨头逐渐出现疼痛,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可能伴有局部肿块,活动受限,夜间疼痛可能较为明显。 2.内分泌因素 成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影响骨骼的代谢,导致手腕骨头出现疼痛等不适。女性在更年期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也可能出现手腕关节的不适,与内分泌变化有关。 表现:除手腕骨头疼外,伴有内分泌相关疾病的相应表现,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能有畏寒、乏力、体重增加等表现,更年期女性可能有潮热、月经紊乱等表现。
2025-10-10 12:57:08 -
颈椎按摩操怎么做
颈椎按摩操前要确保环境舒适等,准备工作做好后可进行低头仰头、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环绕等动作,不同年龄人群及有病史人群需注意相关事项,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配合锻炼。 一、准备工作 在开始颈椎按摩操前,需确保环境舒适、安静,选择合适的座椅,保持身体放松。同时,要注意自身身体状况,若有严重颈椎病急性发作、颈椎骨折、脱位等情况,应避免自行进行按摩操,及时就医。 二、具体动作及要点 (一)低头仰头动作 1.动作描述:坐在椅子上,双脚着地,与肩同宽。缓慢低头,让下巴尽量靠近胸部,保持5-8秒;然后缓慢仰头,尽量向后仰,眼睛看向天花板方向,保持5-8秒。重复10-15次。 2.作用及原理:这个动作可以增加颈椎的活动范围,缓解颈椎前方肌肉的紧张,对于长期低头工作导致的颈椎前屈紧张有缓解作用。通过颈部的屈伸运动,促进颈椎部位的血液循环。 (二)左右侧屈动作 1.动作描述:同样坐在椅子上,双脚着地。缓慢将头部向左侧弯曲,让左耳尽量贴近左肩部,保持5-8秒;然后向右侧弯曲,右耳尽量贴近右肩部,保持5-8秒。重复10-15次。 2.作用及原理:左右侧屈动作主要是针对颈部两侧的肌肉,能够放松颈部两侧紧张的肌肉,平衡颈部两侧的肌肉力量,预防和缓解颈部单侧肌肉紧张导致的不适,如落枕等情况的发生,同时促进颈部侧方的血液循环。 (三)左右旋转动作 1.动作描述:坐在椅子上,缓慢将头部向左侧旋转,眼睛看向左后方,保持5-8秒;然后向右侧旋转,眼睛看向右后方,保持5-8秒。重复10-15次。 2.作用及原理:左右旋转动作可以活动颈椎的关节,增加颈椎的旋转灵活性,对于改善颈部的活动功能有帮助,同时能缓解颈部旋转肌群的紧张,促进颈椎关节周围的气血流通,但要注意旋转幅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颈椎损伤。 (四)环绕动作 1.动作描述:双肩放松,颈部放松,以颈部为中心,缓慢做顺时针环绕运动,先小幅度,再逐渐增大幅度,环绕5-8圈;然后做逆时针环绕运动,同样先小幅度再逐渐增大幅度,环绕5-8圈。 2.作用及原理:环绕动作是一个综合性的颈部运动,通过颈部的环形运动,能够全方位地活动颈椎关节和周围肌肉,促进整个颈部区域的血液循环,放松颈部的肌肉群,缓解颈部的疲劳感。 三、注意事项 1.对于不同年龄人群 儿童:儿童的颈椎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一般不建议自行进行复杂的颈椎按摩操,若有颈部不适,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简单的颈部活动,如缓慢的低头仰头等轻柔动作,且幅度要很小,避免过度活动造成颈椎损伤。 老年人:老年人颈椎可能存在退变等情况,进行颈椎按摩操时动作要更缓慢、轻柔,幅度不宜过大。因为老年人颈椎的骨质可能变得疏松,关节灵活性下降,剧烈的动作可能导致颈椎损伤,如颈椎小关节紊乱等。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出现颈部疼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2.对于有病史人群 颈椎病患者:如果是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颈椎按摩操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一些病情较重的颈椎病患者,如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恰当的按摩操可能会加重脊髓的压迫,所以需要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温和的动作进行锻炼。 颈部有外伤或手术史人群:颈部有外伤或手术史的人群,进行颈椎按摩操要格外谨慎。外伤后的颈部组织可能还未完全修复,手术部位可能比较敏感,按摩操的动作幅度和力度都需要严格控制,最好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避免因不当动作导致颈部再次损伤或影响手术部位的恢复。 3.日常生活方式关联:在进行颈椎按摩操的同时,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每工作1小时左右,就进行5-10分钟的颈椎按摩操锻炼,有助于巩固颈椎按摩操的效果,维持颈椎的健康状态。
2025-10-10 12:5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