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军,浙江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先后到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德国Evanglish Klinik、台湾慈济医院等多家医院进修学习深造,多次赴欧美国家交流。归国后将国外先进的人工关节技术和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已经为广大的髋膝关节疾病患者解除了痛苦。在省内较早开展钽棒、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
有丰富的人工髋、膝、肩关节关节置换的手术经验,包括复杂的髋膝关节置换术、人工髋膝关节翻修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松动的诊治,每年独立完成大量的髋膝关节置换手术。
社会兼职:《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编委会执行编委;《中华骨科杂志》专家、审稿人;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关节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分会创伤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获得科研成果:获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主持);编写论著10余部,目前在研课题2项,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中华骨科杂志1篇,SCI 收录2篇)。
展开-
骨性关节炎吃啥药
骨性关节炎治疗涉及非甾体抗炎药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抗炎止痛但老年人用需防胃肠道出血等风险、软骨保护剂氨基葡萄糖参与软骨基质蛋白多糖合成促进软骨修复适轻中度患者、局部炎症明显可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快速缓解但要严控注射指征频率、对乙酰氨基酚适轻中度疼痛抑制中枢前列腺素合成止痛但抗炎弱需注意肝肾功能,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用NSAIDs需联用胃黏膜保护剂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需调整剂量、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用药需经医生充分评估风险获益后谨慎选择。 一、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抗炎、止痛、消肿作用,能缓解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和炎症,常见药物如布洛芬等,其通过抑制炎症介质产生减轻关节炎症反应,但需注意老年人使用时可能增加胃肠道出血等风险,需关注个体胃肠道状况。 二、软骨保护剂 (一)氨基葡萄糖 可参与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的生物合成,刺激软骨细胞产生有正常多聚体结构的糖蛋白,促进软骨修复,对改善骨性关节炎症状有一定作用,适用于轻中度骨性关节炎患者,其作用机制经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可延缓软骨退变进程。 三、糖皮质激素 对于局部炎症明显的骨性关节炎,可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某些长效糖皮质激素制剂,能快速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但需注意频繁关节腔注射可能导致软骨损害等不良后果,故应严格掌握注射指征和频率,由专业医生评估后使用。 四、镇痛药 (一)对乙酰氨基酚 适用于轻中度骨性关节炎疼痛,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止痛作用,但其抗炎作用较弱,对于以炎症为主的疼痛效果相对有限,使用时需注意肝肾功能情况,尤其是有基础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谨慎调整剂量。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使用NSAIDs时需警惕胃肠道出血、心血管不良事件等风险,可联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铋剂等)以降低胃肠道损伤风险,同时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心血管指标。 (二)肝肾功能不全者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药物时需调整剂量或避免使用经肝肾代谢负担重的药物,例如NSAIDs中部分药物需根据肝肾功能情况减量,氨基葡萄糖也可能需调整用药方案,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或调整剂量。 (三)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充分评估风险与获益后选择药物,多数药物需避免随意使用,以保障母婴安全。
2025-10-11 11:52:09 -
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对半月板损伤有效吗
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可参与软骨基质中聚氨基葡萄糖及蛋白多糖生物合成以提供半月板损伤修复微环境,对轻度半月板损伤有一定辅助益处但需结合康复锻炼,重度损伤需结合手术等治疗,老年人用要关注肝肾功能,儿童一般不建议使用,妊娠期、哺乳期女性需谨慎评估利弊决定是否使用。 一、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对半月板损伤的作用机制 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可参与软骨基质中聚氨基葡萄糖及蛋白多糖的生物合成,刺激软骨细胞产生具有正常多聚体结构的糖蛋白,促进软骨基质的修复和重建,从而为半月板损伤的修复提供一定的微环境支持,有助于改善半月板损伤相关的关节状态,对半月板损伤可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修复作用。有相关基础研究显示,其能影响软骨细胞的代谢过程,维持软骨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半月板损伤部位的修复。 二、不同损伤程度下的作用体现 轻度半月板损伤:对于轻度的半月板损伤,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可能有一定辅助益处。它可通过改善软骨代谢,缓解因半月板损伤引发的关节疼痛等症状,帮助维持关节的基本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半月板损伤部位的修复进程,但单纯依靠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往往不能完全治愈轻度半月板损伤,还需结合适当的康复锻炼等综合措施。 重度半月板损伤:若半月板损伤较为严重,如出现明显的撕裂等情况,盐酸氨基葡萄糖片通常难以单独解决问题,往往需要结合手术等更积极的治疗手段。此时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可能作为辅助治疗药物,配合手术等治疗来促进关节整体功能的恢复,但不能替代手术对严重半月板损伤的主要治疗作用。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使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时需关注肝肾功能。因为药物主要经肝肾代谢,而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若出现异常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评估是否继续用药或调整用药方案。 儿童:儿童由于其生理结构和代谢特点与成人不同,一般不建议儿童使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来处理半月板损伤。儿童半月板损伤应优先考虑非药物的适合儿童的干预方式,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合儿童的康复训练等,需避免低龄儿童使用该药物来应对半月板损伤。 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使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需谨慎评估利弊。目前关于该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尚缺乏充分的研究数据,应在医生严格评估后,权衡使用该药物对母亲半月板损伤治疗的益处与可能对胎儿或婴儿带来的潜在风险,再决定是否使用。
2025-10-11 11:49:05 -
手腕腱鞘炎能自愈吗
手腕腱鞘炎有一定自愈可能,但与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轻度者部分可自愈,中重度及一些特殊情况自愈可能性小,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会影响自愈,中重度及部分情况通常需治疗,不能单纯等自愈。 轻度手腕腱鞘炎 如果是轻度的手腕腱鞘炎,比如因短期内过度用腕,如长时间打字、织毛衣等引起的轻度炎症,通过适当休息,让手腕得到充分放松,部分患者有可能自愈。一般来说,减少引起疼痛的手部活动,让手腕处于休息状态,炎症可能会逐渐消退,症状缓解。例如,一位经常长时间使用电脑打字的上班族,只是出现了轻度的手腕酸胀不适,通过停止长时间打字,让手腕休息1-2周,有可能自愈。 中重度手腕腱鞘炎 对于中重度的手腕腱鞘炎,自愈的可能性较小。中重度的手腕腱鞘炎往往是由于慢性劳损、外伤等原因导致,炎症反应较为明显,可能已经出现了腱鞘的增厚、狭窄等病理改变。如果不进行干预,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会持续存在甚至加重。比如,一些手工劳动者,长期过度使用手腕进行劳作,已经出现了手腕明显的疼痛、活动时弹响甚至卡顿的情况,这时候通常需要进行治疗干预,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否则很难自愈。 影响手腕腱鞘炎自愈的因素 年龄:年轻人身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强,轻度手腕腱鞘炎自愈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而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修复能力下降,中重度手腕腱鞘炎自愈的难度较大。例如,年轻的运动员出现轻度手腕腱鞘炎,通过休息有可能自愈,而老年患者同样程度的手腕腱鞘炎则更需要积极治疗。 生活方式:如果患者在患病后仍然持续保持引起手腕腱鞘炎的生活方式,如持续长时间用腕工作、运动等,会阻碍自愈。相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安排用腕时间,定时让手腕休息,有利于自愈。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在工作间隙定时活动手腕、做简单的手腕拉伸动作,有助于轻度手腕腱鞘炎的自愈。 病史:有长期手腕腱鞘炎病史的患者,腱鞘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病理改变,自愈的可能性较低。而初次发生手腕腱鞘炎的患者,相对来说自愈的可能性稍高一些。例如,之前从未出现过手腕腱鞘炎症状,只是这次因短期过度用腕引起的轻度炎症,自愈可能性相对大,而长期反复出现手腕腱鞘炎的患者,自愈难度大。 总之,手腕腱鞘炎部分轻度患者有自愈可能,但中重度及部分特殊情况患者通常需要治疗干预,不能单纯等待自愈,应根据自身病情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2025-10-11 11:46:22 -
转子下骨折分型
转子下骨折有Evans分型和Seinsheimer分型,Evans分型包括I型(无移位稳定性骨折)、II型(有移位小转子在近端骨折块上)、III型(累及小转子且远端骨折块后上移位)、IV型(伴小转子骨折及股骨干短缩外旋)、V型(粉碎性骨折);Seinsheimer分型包括A型(简单骨折,分A1、A2、A3)、B型(粉碎性骨折,分B1、B2、B3)、C型(伴股骨干近端骨折,分C1、C2、C3),不同分型对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有指导意义,临床实践中需考虑儿童骨骼特点及老年患者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方案。 II型:骨折有移位,但小转子仍保持在近端骨折块上。移位可能导致骨折端的力学关系改变,需要关注骨折端的对线和对位情况。 III型:骨折累及小转子并将其作为游离骨块,远端骨折块向后上方移位。这种分型中,小转子的游离以及远端骨折块的移位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和预后评估。 IV型:骨折伴有小转子骨折,远端骨折块向后上方移位,同时伴有股骨干的短缩及外旋。股骨干的短缩和外旋会进一步破坏下肢的正常力线和功能。 V型:为粉碎性转子下骨折,骨折块粉碎,形态不规则,治疗难度相对较大,预后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转子下骨折的Seinsheimer分型 A型:简单骨折,骨折线相对单一,骨折块较少,包括无移位的骨折(A1)、移位但未累及小转子的骨折(A2)以及累及小转子的骨折(A3)。简单骨折的治疗相对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B型:粉碎性骨折,骨折块较多且粉碎,B1型为螺旋粉碎性骨折,B2型为蝶形粉碎性骨折,B3型为多段粉碎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的处理需要考虑骨折块的复位和固定方式。 C型:伴有股骨干近端骨折的转子下骨折,C1型为股骨干近端简单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C2型为股骨干近端粉碎性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C3型为股骨干近端复杂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此类骨折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股骨干近端和转子下骨折的情况。 不同的分型对于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方案选择、预后评估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具体的分型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转子下骨折的分型和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骨骼的可塑性等特点;对于老年患者,可能还需要考虑合并症等因素对治疗的影响,在选择治疗方式时要综合权衡手术风险和预后等多方面因素。
2025-10-11 11:43:37 -
什么是骨折
骨折是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按皮肤黏膜完整性分闭合性和开放性骨折,按程度形态分裂缝、骨裂、粉碎、横形、斜形、螺旋形骨折,按稳定程度分稳定和不稳定骨折,诊断结合外伤史等,治疗包括复位等,儿童和老年人骨折有不同特点及治疗康复差异。 按骨折处皮肤黏膜完整性分类 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例如,单纯的股骨干骨折,皮肤表面没有伤口,骨折端被肌肉等组织包裹。 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比如,交通事故导致的胫骨骨折,骨折端穿透皮肤,与外界环境接触。 按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 裂缝骨折:骨质出现裂隙,但无明显移位。常见于颅骨、肩胛骨等部位的骨折,如轻度的颅骨裂缝骨折,骨折线较细,骨的连续性部分中断。 骨裂:是裂缝骨折的一种较轻表现,骨折线更细微。 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成三块或以上。例如,严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髌骨被破碎成多块小骨片。 横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直。比如,某一长骨的横形骨折,骨折线呈横向。 斜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呈一定角度的斜行。 螺旋形骨折:骨折线呈螺旋状。常见于遭受旋转暴力的情况,如高处坠落时足部固定,身体旋转导致的螺旋形骨折。 按骨折端稳定程度分类 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移位。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多见于儿童,骨质柔韧,骨折后像青嫩的树枝被折曲一样,有部分骨质和骨膜断裂)等。儿童的青枝骨折,骨折处仅有部分骨质断裂,骨膜还保持连续,骨折端相对稳定。 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再移位。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例如,螺旋形骨折的骨折端由于暴力作用,很容易发生移位。 不同类型的骨折在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诊断骨折时,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外伤史、症状(如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来明确诊断。对于骨折的治疗,主要包括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等环节,目的是恢复骨的连续性和功能,不同类型和不同部位的骨折治疗方案会有所差异。在儿童群体中,由于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骨折的表现和治疗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特别关注儿童骨折后的生长发育影响等问题;而对于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因素,骨折相对更易发生,且愈合相对较慢,在护理和康复等方面需要采取更针对性的措施。
2025-10-11 11: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