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妹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擅长: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7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主要从事肿瘤内科的化学治疗及生物治疗。对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为乳腺癌的内科治疗。参与分子标志谱在判断乳腺癌治疗敏感性中的应用的攻关课题研究。

展开
个人擅长
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展开
  • 腹膜后肿瘤是癌症吗

    腹膜后肿瘤包括癌症和非癌症情况,其中起源于上皮组织等且具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腹膜后肿瘤及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腹膜后肿瘤属癌症范畴,而像脂肪瘤等良性肿瘤不属于,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初步判断,最终靠病理活检明确性质,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有相关病史人群患腹膜后肿瘤情况有差异,发现腹膜后肿瘤需及时就医全面评估其性质。 从病理角度来看,癌症是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腹膜后如果是肉瘤等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也属于恶性病变,同样是癌症相关范畴。对于不同性质的腹膜后肿瘤,治疗方案等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初步判断,最终需要依靠病理活检来明确肿瘤的性质,以确定到底是属于癌症相关的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等情况。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腹膜后肿瘤,但各年龄段的好发类型等可能有一定差异;性别上,不同性别患不同类型腹膜后肿瘤的概率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别;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患恶性腹膜后肿瘤的风险;对于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其他肿瘤病史等,发生腹膜后恶性肿瘤的风险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发现腹膜后有肿瘤,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以明确其性质等情况。

    2025-07-30 10:40:22
  •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多少

    全球及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球经济发达地区、男性、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西方化等因素有关,中国城市地区、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较高,与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快等因素有关,不健康生活方式及家族病史会增加发病风险。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情况 在中国,恶性肿瘤也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疾病。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16年中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406.4万例,死亡病例约241.35万例。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城市地区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通常高于农村地区,这与城市的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等因素有关。从性别来看,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有肺癌、胃癌、肝癌等,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有乳腺癌、肺癌、胃癌等。年龄方面,同样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升高,4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生活方式上,中国居民存在一些不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部分地区居民有吸烟、酗酒习惯,饮食结构不合理等,这些都对恶性肿瘤发病率产生影响。有恶性肿瘤家族遗传易感性的人群,在面对相同生活环境时,发病风险相对更高,需要更加密切地进行健康监测。

    2025-07-30 10:35:15
  • 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正常范围是多少

    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正常范围一般<64U/mL,其升高不一定患恶性肿瘤,良性疾病也可致轻度升高,它是辅助诊断指标,需结合多方面判断,老年人因基础疾病、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因患癌风险高、有家族病史人群因遗传风险高,TSGF异常时需不同处理。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TSGF的正常范围并没有明显的年龄特异性差异,但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变化,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对TSGF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干扰,在解读老年人TSGF检测结果时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酗酒、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其患恶性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若TSGF检测结果异常,更需要进一步排查,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的几率,从而影响TSGF的表现。对于有恶性肿瘤家族病史的人群,当TSGF检测结果异常时,要高度重视,因为遗传因素可能使其患恶性肿瘤的风险比普通人群更高,需要更全面、细致地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恶性肿瘤。

    2025-07-30 10:30:18
  • 胰头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什么

    胰头癌最常见首发症状是黄疸,约90%患者会出现,因胰头癌易压迫胆总管致胆红素排泄受阻引发,表现为进行性加重无痛性黄疸,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受黄疸影响不同,有不良生活方式及家族病史人群需警惕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黄疸带来的影响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本身身体机能较差,黄疸引起的胆红素升高可能会对肝脏等器官功能产生更明显的不良影响,更容易出现全身状况的恶化;女性患者在黄疸出现后可能会因外观变化等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更多的心理关怀。在生活方式方面,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胰头癌的风险本身较高,一旦发生胰头癌出现黄疸等症状时,病情可能进展相对更快。有胰头癌家族病史的人群,其出现黄疸等首发症状时,应更加警惕,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5-07-30 10:22:27
  • 胃癌疼痛点在哪

    胃癌患者疼痛点不固定,与发生部位等因素相关,常见上腹部疼痛,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时可致其他部位牵涉痛,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及病史对其有影响,出现相关疼痛需综合考虑排查。 上腹部疼痛:这是较为常见的疼痛部位,胃癌多发生于胃的部位,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刺激胃黏膜、胃壁神经等,从而引发上腹部的疼痛,疼痛性质可以是隐痛、胀痛等多种形式。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上腹部疼痛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比如老年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可能相对不那么敏锐,疼痛表现可能较隐匿;而年轻患者可能疼痛相对更明显一些。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食不规律、经常进食腌制、烟熏食物等人群患胃癌风险较高,此类人群若出现上腹部疼痛更需警惕胃癌可能。有既往胃部疾病病史,如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相对较高,出现上腹部疼痛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排查。 其他部位牵涉痛: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转移时,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的牵涉痛。例如肿瘤侵犯膈肌时,可能会导致肩部放射性疼痛;如果肿瘤转移到腹膜后神经丛等部位,可能会引起腰背部的疼痛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其牵涉痛的表现及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牵涉痛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复杂性;年轻患者相对身体状况较好,对牵涉痛的耐受等情况可能与老年患者有所不同。性别因素对牵涉痛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整体病情的发展和应对上,男女患者可能都需要依据具体的检查等结果来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生活方式方面,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在出现牵涉痛时更要全面评估病情,病史方面有相关肿瘤家族史等情况的患者,出现牵涉痛等表现时需高度重视胃癌转移等情况的可能。

    2025-07-25 15:51:3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