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
向 Ta 提问
197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主要从事肿瘤内科的化学治疗及生物治疗。对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为乳腺癌的内科治疗。参与分子标志谱在判断乳腺癌治疗敏感性中的应用的攻关课题研究。
展开-
直肠癌的检查方法
直肠癌的检查方法包括直肠指检、结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和血液检查(癌胚抗原)。直肠指检是常用方法,约70%-80%直肠癌可发现;结肠镜可直接观察并取组织活检是诊断金标准;超声用于直肠局部病变评估;CT看肿瘤分期和远处转移;MRI评估分期更优;癌胚抗原可监测术后复发。 意义:大约70%-80%的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它操作简便,能初步筛选出大部分直肠癌病例。 结肠镜检查 适用情况: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尤其是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有直肠癌家族史、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等)。男女均可进行。 意义: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直肠和结肠的黏膜情况,能发现直肠及结肠内的病变,如息肉、癌肿等,还可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是诊断直肠癌的金标准。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适用情况:经直肠超声检查主要适用于直肠局部病变的评估,对于成年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中直肠病变的检查有一定帮助。 意义:可以了解直肠癌肿浸润肠壁的深度、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有助于临床分期,但对于远处转移的评估相对有限。 CT检查 适用情况:适用于各年龄段的直肠癌患者,用于评估肿瘤的分期、有无远处转移等。 意义:可以清晰显示盆腔内直肠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以及有无肝脏等远处器官的转移灶。全腹CT扫描有助于发现转移病灶,对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MRI检查 适用情况:适用于各年龄段直肠癌患者,尤其对盆腔部位的软组织分辨力高。 意义:在评估直肠癌的肿瘤分期方面优于CT,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肿瘤侵犯肠壁的深度、周围血管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价值。 血液检查 癌胚抗原(CEA) 适用情况:各年龄段直肠癌患者均可进行此项检查,尤其对监测直肠癌术后复发有一定帮助。 意义:CEA是一种肿瘤标志物,虽然它不是直肠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但在直肠癌患者中,血清CEA水平可升高,尤其是晚期患者。同时,术后监测CEA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肿瘤是否复发,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025-10-17 11:10:40 -
结肠类癌术后需要化疗几次
结肠类癌术后化疗次数综合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肿瘤分子病理特征等因素确定,早期无转移通常不需化疗,中晚期有转移等一般需4-6个周期,年轻体健者可按标准周期,年老体差者会谨慎减周期,特定分子标志物阳性患者化疗方案和周期也不同。 早期结肠类癌:如果结肠类癌处于早期,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没有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术后通常不需要化疗。因为这类肿瘤的侵袭性相对较低,通过手术完整切除后,复发风险较低,单纯手术即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晚期结肠类癌:当结肠类癌处于中晚期,存在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时,术后一般需要化疗。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化疗可以杀死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转移的几率。一般来说,中晚期结肠类癌术后化疗通常需要进行4-6个周期。但具体的周期数还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等进一步调整。例如,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增殖指数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适当增加化疗周期数;而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多周期化疗的患者,则可能需要减少化疗周期数。 患者身体状况 年轻、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对于年轻且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能够耐受相对较多周期的化疗。在术后化疗时,可以按照标准的4-6个周期进行,但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根据患者的耐受性适当调整化疗方案和周期。 年老、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对化疗的耐受性较差。在确定化疗次数时,会更加谨慎。可能会适当减少化疗周期数,并且在化疗过程中加强支持对症治疗,如给予升白细胞、护胃等药物,以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同时评估化疗的获益与风险比,确保患者在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尽可能获得化疗的益处。 肿瘤分子病理特征 某些特定分子标志物阳性的患者:如果结肠类癌存在某些特定的分子病理特征,如某些基因异常等情况,化疗方案和周期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具有某些预后不良分子标志物的患者,可能需要适当延长化疗周期或调整化疗药物,但这需要根据具体的分子检测结果来精准制定治疗方案,以实现个体化的化疗次数确定。
2025-10-17 11:09:32 -
什么是肺鳞癌
肺鳞癌属非小细胞肺癌范畴起源支气管黏膜或腺体鳞状上皮细胞有鳞状上皮分化特征常为中央型肺癌好发中老年男性与长期吸烟等相关显微镜下见癌细胞鳞状上皮分化有角化和(或)细胞间桥呈巢状或片状排列具异型性多见于中老年男性长期大量吸烟及接触职业致癌因素者为危险因素有呼吸系统症状如刺激性干咳、阻塞支气管致咳嗽加重伴咳痰、咯血、侵犯胸膜致胸痛等有全身表现如体重减轻、乏力等晚期有消瘦恶病质影像学检查有胸部X线、CT、PET-CT病理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可通过支气管镜等获取病变组织病理分析。 一、定义 肺鳞癌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属于非小细胞肺癌范畴,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鳞状上皮细胞,具有鳞状上皮分化的特征,常表现为中央型肺癌,好发于老年男性,与长期吸烟等因素关系密切。 二、病理特征 显微镜下观察,肺鳞癌癌细胞呈鳞状上皮分化,可见角化现象和(或)细胞间桥结构。肿瘤细胞通常呈巢状或片状排列,具有一定的异型性。 三、好发人群 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 性别:男性发病几率相对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等暴露因素更多相关。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吸烟是重要危险因素,吸烟年限越长、吸烟量越大,患肺鳞癌的风险越高;此外,长期接触职业致癌因素(如石棉、砷、铬等)的人群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四、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症状:常见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若肿瘤阻塞支气管可引起咳嗽加重、伴咳痰,部分患者可出现咯血,多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肿瘤侵犯胸膜可导致胸痛等症状。 全身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减轻、乏力等全身症状,晚期患者还可能有消瘦、恶病质等表现。 五、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胸部CT是重要的检查手段,能更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PET-CT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有无转移等。 病理活检:是确诊肺鳞癌的金标准,可通过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等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及特征。
2025-10-17 11:07:20 -
早期肝癌彩超能发现吗
早期肝癌彩超可发现部分,但有局限性,其发现情况与病灶大小、位置及患者自身情况等因素相关,彩超可作初步筛查,高度怀疑时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彩超对早期肝癌的发现情况 部分早期肝癌可被发现:腹部彩超检查操作简便、无创且价格相对较低,对于一些直径在1-2厘米左右的早期肝癌,若其位置合适、回声特点典型,彩超有可能发现。例如,当肝癌病灶在肝脏表面附近且具有特定超声回声表现时,彩超能检测到异常回声结节。一般来说,彩超可以初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实质回声等情况,有助于发现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 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一些较小且回声不典型的早期肝癌,彩超可能出现漏诊情况。比如,当肝癌病灶位于肝脏深部、被肠道气体等干扰严重时,彩超的检测敏感性会降低。另外,一些特殊类型的早期肝癌,如等回声肝癌,其与周围肝组织回声相近,彩超较难发现。 相关影响因素 病灶大小:一般来说,病灶直径越小,彩超发现的难度相对越大。直径小于1厘米的早期肝癌,彩超检出率会明显降低。 病灶位置:如果肝癌病灶位于肝脏的膈顶部、靠近大血管周围或者被胃肠气体严重遮挡的部位,彩超对其的显示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漏诊。 患者自身情况 年龄:老年患者肝脏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理性退变等情况,会影响彩超对病灶的观察;儿童患者肝脏结构与成人有差异,且儿童配合度相对较低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彩超对早期肝癌的发现。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者肝脏可能存在脂肪浸润等改变,会干扰彩超对肝脏实质的观察,从而影响对早期肝癌的检出;肥胖患者由于腹部脂肪较厚,超声声波传导受到影响,也可能降低彩超发现早期肝癌的能力。 病史:有慢性肝病病史(如乙肝、丙肝等)的患者,肝脏基础病变复杂,即使早期肝癌病灶较小,也可能因为肝脏原有病变的超声表现干扰而不易被彩超发现。 总之,彩超可作为早期肝癌筛查的初步手段,但对于高度怀疑早期肝癌且彩超未发现异常的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增强CT、增强MRI、甲胎蛋白(AFP)等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来明确诊断。
2025-10-17 11:06:24 -
肝癌会传染吗
肝癌本身不会传染,但导致肝癌的某些病因可能具有传染性,如肝炎病毒感染,因此与患有相关疾病的人密切接触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预防肝癌需接种乙肝疫苗、避免高危行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体检。 1.肝癌的病因: 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肝硬化:长期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可能增加肝癌的风险。肝硬化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酒精滥用、乙型或丙型肝炎感染、脂肪肝等。 其他因素:长期大量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黄曲霉毒素暴露、某些遗传疾病等也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 2.肝癌的传染性: 肝癌本身不会直接传染给他人。肝癌是由于肝脏细胞的异常增生和失控生长导致的,而不是通过感染病原体引起的。 然而,如果导致肝癌的病因是具有传染性的,那么与患有这些病因相关疾病的人接触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例如,如果一个人患有乙型或丙型肝炎,并且与他人进行密切接触,如共用注射器、性接触或血液暴露,那么其他人可能会感染这些肝炎病毒,从而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3.预防肝癌的方法: 接种乙肝疫苗:对于没有乙肝感染史的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乙肝疫苗可以降低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从而减少肝癌的发生。 避免高危行为:避免共用注射器、不安全性行为等高危行为,可以减少感染肝炎病毒的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减少饮酒、避免暴露于黄曲霉毒素等,对于预防肝癌的发生也很重要。 定期体检: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人,定期进行肝脏检查和监测是早期发现肝癌的重要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肝癌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医疗建议。如果您对肝癌或其他健康问题有具体的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此外,对于患有慢性肝脏疾病的人,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和定期随访是非常重要的,以控制病情并降低肝癌的风险。
2025-10-17 11: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