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
向 Ta 提问
197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主要从事肿瘤内科的化学治疗及生物治疗。对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为乳腺癌的内科治疗。参与分子标志谱在判断乳腺癌治疗敏感性中的应用的攻关课题研究。
展开-
肝癌中期如何治疗
中期肝癌治疗方式多样,包括手术治疗(肝切除术、肝移植)、局部治疗(射频消融、经动脉化疗栓塞)、系统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同时需考虑特殊人群(老年、儿童、女性患者)的不同情况,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采取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肝移植:适用于伴有肝硬化且肝功能较差的中期肝癌患者。米兰标准等是评估肝移植的重要参考标准,符合标准的患者肝移植后预后相对较好,能同时解决肝癌和肝硬化问题,但肝源短缺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 局部治疗 射频消融:通过射频能量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对于直径≤5cm的单个肿瘤或数目≤3个、直径≤3cm的肿瘤,射频消融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方式。研究显示,射频消融对中期肝癌局部控制有一定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生长,尤其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是较好选择。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中期肝癌非手术治疗的常用方案。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血供并持续释放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多项临床研究证实,TACE能缓解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对于部分中期肝癌患者可控制肿瘤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系统治疗 靶向治疗:如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靶向药物等,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靶向治疗为中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生存期,且相对化疗不良反应相对较轻,适合部分不能耐受强烈化疗的患者。 免疫治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在中期肝癌治疗中也逐渐发挥作用。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部分患者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尤其在联合治疗方面展现出一定潜力,但免疫治疗也可能带来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和处理。 特殊人群考虑 老年患者:老年中期肝癌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治疗选择上需更加谨慎评估。手术治疗需充分考量患者心肺功能等耐受情况,局部治疗如射频消融、TACE需根据患者整体状况调整方案,系统治疗中要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等的影响以及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 儿童患者:儿童中期肝癌极为罕见,治疗需格外谨慎。通常会采取多学科综合评估,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最大程度兼顾肿瘤控制和生长发育影响,可能更多倾向于相对温和且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但具体需依据患儿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女性患者:女性中期肝癌患者在治疗时需考虑生理特点,如妊娠相关情况(非妊娠患者)、激素对肿瘤可能的影响等。在系统治疗中,要关注药物对女性生殖系统等可能产生的影响,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相关监测和支持。 总之,中期肝癌的治疗需综合患者的肿瘤情况、身体状况、有无基础疾病等多方面因素,采取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2025-09-25 12:32:31 -
肿瘤和癌症的区别是什么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癌症是恶性肿瘤一大类),良性肿瘤生长局限、不转移、对机体影响小,细胞分化程度高、生长慢、呈膨胀性生长有包膜等;恶性肿瘤细胞具无限增殖、侵袭转移能力,破坏组织器官功能,细胞分化程度低、生长快、呈浸润或外生性生长无包膜等,良性肿瘤主要局部压迫阻塞,恶性肿瘤有局部浸润及全身症状等,二者在多方面有明显区别且预后不同。 一、定义方面 肿瘤是机体细胞在各种始动与促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生长较为局限,通常不会转移,对机体影响较小;恶性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会破坏周围组织和器官功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癌症。癌症是恶性肿瘤的一大类,比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都属于癌症范畴,它是恶性肿瘤中具有浸润性生长和转移特性且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的一类疾病。 二、生物学行为方面 良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与正常组织细胞形态相似,生长速度缓慢,呈膨胀性生长,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一般不浸润周围组织,不转移,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局部压迫或阻塞,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人群发生良性肿瘤的概率不同,比如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的人群可能增加特定良性肿瘤发生风险,不过多数良性肿瘤通过手术等治疗可治愈,对寿命影响小。 恶性肿瘤(癌症):细胞分化程度低,异型性明显,常有核分裂象,生长速度快,呈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和远处转移,不同年龄、性别中,如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更易患某些癌症,男性和女性癌症好发类型有差异,像肺癌在男性中发病率相对较高,乳腺癌在女性中高发,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等会显著增加患癌风险,癌症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生命,晚期癌症患者预后通常较差。 三、对机体的影响方面 良性肿瘤:一般局限于原发部位,主要是压迫邻近组织和器官,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良性肿瘤可能因位置不同影响相应器官功能,比如颅内良性肿瘤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神经系统症状等,但通过手术切除后恢复较好,对整体健康状况的长期影响相对较小,性别差异在良性肿瘤上体现不突出,生活方式因素对其影响主要是间接通过整体健康状况相关联。 恶性肿瘤(癌症):除了局部浸润破坏组织和器官功能外,还会引起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随着病情进展转移到其他部位会导致相应部位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不同年龄癌症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差异,儿童癌症在治疗上需考虑儿童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女性癌症患者在治疗中可能要考虑生育等问题,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癌症的进展和复发等情况。 总之,肿瘤包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癌症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类型,二者在定义、生物学行为和对机体影响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良性肿瘤相对预后较好,癌症预后往往与发现早晚、肿瘤类型等多种因素相关。
2025-09-25 12:27:44 -
胃癌病理诊断怎么看几期
胃癌病理分期依据TNM分期系统,T分原发肿瘤侵犯深度、N分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M分远处转移情况,据此分为Ⅰ-Ⅳ期,不同分期治疗和预后不同,Ⅰ-Ⅱ期多首选手术等,Ⅳ期综合治疗为主,Ⅰ期预后较好,Ⅳ期预后差,不同年龄患者预后有差异,病理分期是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重要依据。 T分期: T1:肿瘤侵犯固有层、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胃部生理结构与成人有差异,但病理判断标准类似,需准确观察肿瘤在胃壁各层的侵犯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合并胃部其他基础疾病,但病理上仍需严格按照肿瘤对胃壁层次的侵犯来判定T分期。 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肿瘤穿透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 T4:肿瘤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T4a为侵犯脏层腹膜,T4b为侵犯邻近结构。 N分期: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区域淋巴结转移判断上无本质区别,均需仔细检查胃周及相关区域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 N1:区域淋巴结转移1-2个。 N2:区域淋巴结转移3-6个。 N3:区域淋巴结转移≥7个,N3a为7-15个,N3b为≥16个。 M分期: M0:无远处转移。无论何种年龄、性别患者,都要通过详细检查排除肝、肺、骨等远处器官的转移情况。 M1:有远处转移。 胃癌病理分期的具体阶段划分 根据TNM分期组合,胃癌可分为Ⅰ-Ⅳ期。 Ⅰ期:包括T1-2N0M0等情况,肿瘤相对较局限,侵犯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较轻。对于儿童患者,若处于Ⅰ期,其身体对治疗的耐受等情况需综合评估;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其整体身体状况对后续治疗的承受能力。 Ⅱ期:包含T1-2N1M0、T3N0M0等组合,肿瘤侵犯深度或淋巴结转移情况较Ⅰ期有所加重,但还未出现远处转移。 Ⅲ期:涵盖T1-4N2M0、T3-4N1M0、T4N0-1M0等情况,肿瘤侵犯范围进一步扩大,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多等。 Ⅳ期:即T任何N任何M1,存在远处转移,病情相对较晚。 病理分期对治疗和预后的指导意义 治疗方面: Ⅰ-Ⅱ期胃癌通常首选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情况可能辅助化疗等。儿童患者手术需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影响,老年患者手术要评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能否耐受;Ⅱ-Ⅲ期胃癌可能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等;Ⅳ期胃癌以综合治疗为主,如化疗、靶向治疗等姑息性治疗手段。 预后方面:一般来说,Ⅰ期胃癌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相对较高;随着分期进展到Ⅳ期,预后逐渐变差,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不同年龄患者预后也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对治疗反应较好,但需关注长期生存质量;老年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可能与机体功能衰退等因素有关。同时,性别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需结合具体病情综合判断。 总之,胃癌的病理分期是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通过准确的病理分期能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医疗决策。
2025-09-25 12:26:38 -
总想拉屎是直肠癌吗
总想拉屎(里急后重)不一定是直肠癌,肠道炎症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有不洁饮食史、有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等表现)、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20-40岁人群、病程长呈反复发作、有腹泻黏液脓血便等表现),肠道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痢疾(各年龄组均可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有腹痛腹泻及暗红色果酱样便等表现)均可引起;直肠癌引起的里急后重逐渐加重,还伴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消瘦乏力等,出现长期里急后重且良性疾病不能解释时需直肠指诊、结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 一、总想拉屎不一定是直肠癌 总想拉屎即里急后重,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多种疾病均可引起,并不一定就是直肠癌。 (一)肠道炎症性疾病 1.细菌性痢疾 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和青壮年相对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 生活方式影响:常因进食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而发病,如食用不洁的凉拌菜、未洗净的瓜果等。 病史情况:患者多有不洁饮食史,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初为稀水样便,后转为黏液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感,大便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红细胞及巨噬细胞,粪便培养可检出痢疾杆菌。 2.溃疡性结肠炎 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20-40岁人群,女性略多于男性。 生活方式影响:其发病可能与环境、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精神紧张、劳累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病史情况:病程较长,呈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主要症状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感较为常见,结肠镜检查可见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多发性浅溃疡等改变。 (二)肠道寄生虫感染 1.阿米巴痢疾 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组均可感染,以儿童和青壮年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 生活方式影响: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或生活环境中易感染,如水源被污染等情况。 病史情况:患者可有腹痛、腹泻,大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便,有特殊腥臭味,里急后重感程度不一,粪便中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散在溃疡,边缘潜行,溃疡间黏膜多正常。 二、直肠癌引起里急后重的特点及其他表现 (一)特点 直肠癌导致的里急后重通常是逐渐加重的,同时还可能伴有其他一些特征性表现。例如,大便习惯改变,可出现大便变细、排便不尽感等。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便血,多为暗红色血便,混有黏液或脓液,可伴有腹痛,疼痛程度不一,晚期可能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二)相关检查 如果出现长期里急后重且不能用上述常见良性疾病解释时,需要进行直肠指诊,这是诊断直肠癌的简单而重要的方法,可触及直肠内肿块,质地坚硬,表面不光滑,指套可染血。还可以进行结肠镜检查,直接观察肠道内病变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直肠癌。 总之,总想拉屎不一定是直肠癌,当出现里急后重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9-25 12:25:33 -
胃癌的早期要化疗吗
胃癌早期是否化疗需综合肿瘤病理特征(如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身体状况(如年龄、身体一般状况评分)及综合治疗角度等多因素判断,医生会据此进行全面评估后做出个体化决策。 一、与肿瘤病理特征相关情况 1.肿瘤分化程度 若胃癌早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转移潜能,那么通常需要考虑化疗。因为低分化的肿瘤细胞更容易出现复发转移情况,化疗可以进一步杀灭可能存在的微观转移病灶。例如相关研究显示,低分化的早期胃癌患者术后单纯手术治疗复发风险相对较高,辅助化疗能显著降低复发率。 而高分化的早期胃癌,相对来说肿瘤生物学行为较为惰性,在某些情况下,若肿瘤体积非常小且没有高危复发因素时,可能单纯手术就有较好的预后,不一定需要化疗,但也需要密切随访观察。 2.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即使是早期胃癌,如果肿瘤已经浸润到黏膜下层,并且伴有淋巴结转移风险,一般建议进行化疗。比如肿瘤浸润至黏膜下层伴有淋巴结微转移的情况,化疗可以降低术后复发转移几率。 如果早期胃癌仅局限于黏膜层,且没有淋巴结转移等高危因素,那么不一定需要化疗,但需要严格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来决定。 二、与患者身体状况相关情况 1.年龄因素 对于老年早期胃癌患者,需要充分评估其身体耐受情况。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考虑化疗时要谨慎评估化疗带来的获益与风险比。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差,耐受化疗能力弱,可能更倾向于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密切随访监测。 年轻的早期胃癌患者,身体一般状况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在有化疗指征时可以更积极考虑化疗,因为年轻患者通常有更好的身体代偿能力来应对化疗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从而更好地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2.身体一般状况评分 采用ECOG评分等评估患者身体一般状况,如果患者ECOG评分0-1分,身体状况较好,能够耐受化疗,那么早期胃癌有化疗指征时可以考虑化疗。例如ECOG评分0分表示患者活动能力完全正常,与患病前无任何差异;1分表示能自由走动及从事轻体力活动,包括一般家务或办公室工作等,这样的患者通常可以较好地接受化疗。 如果患者ECOG评分≥2分,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那么可能更倾向于单纯手术治疗并加强术后随访观察。 三、综合治疗角度 从综合治疗的角度来看,如果早期胃癌患者通过多学科团队评估,认为辅助化疗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那么就会建议进行化疗。例如对于一些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早期胃癌患者,如存在淋巴管、血管侵犯等情况,化疗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来降低复发风险,改善预后。 总之,胃癌早期是否要化疗是一个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的肿瘤病理特征、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后才能做出的决策,遵循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原则。
2025-09-25 12: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