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妹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擅长: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7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主要从事肿瘤内科的化学治疗及生物治疗。对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为乳腺癌的内科治疗。参与分子标志谱在判断乳腺癌治疗敏感性中的应用的攻关课题研究。

展开
个人擅长
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展开
  • 胃腺癌的分型有哪些

    胃腺癌常见分型有乳头状腺癌(癌细胞呈乳头状排列,分化程度等影响预后,不同人群需定期监测)、管状腺癌(分高、中、低分化,分化程度影响恶性程度,生活方式等可能影响发生,胃部基础疾病人群需关注)、黏液腺癌(预后相对差,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需谨慎评估)、印戒细胞癌(恶性程度高、侵袭力强、易转移、预后差,相关人群需警惕并定期检查)。 乳头状腺癌:癌细胞呈乳头状排列,乳头中心为纤维血管间质。在显微镜下观察,乳头结构较为清晰,这种类型的胃腺癌分化程度相对较高,生长速度可能相对较慢,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但具体的预后等情况还需结合肿瘤的分期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都可能出现,对于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监测很重要。 管状腺癌: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结构。根据分化程度又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管状腺癌。高分化管状腺癌分化较好,恶性程度相对低;低分化管状腺癌分化差,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均可能发生,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可能增加其发生风险,有胃部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黏液腺癌: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形成黏液湖,癌细胞漂浮其中。这种类型的胃腺癌预后相对较差,因为黏液可能影响肿瘤的浸润等生物学行为。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罹患,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病情监测和治疗决策时需更加谨慎评估。 印戒细胞癌:癌细胞胞质内充满黏液,将细胞核挤向一侧,形似印戒。印戒细胞癌恶性程度高,侵袭力强,容易发生早期转移,预后往往不佳。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都可能出现,有不良生活方式或胃部疾病史的人群需格外警惕,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2025-09-25 09:57:40
  • 胃癌的早期症状和前兆

    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常见症状有消化不良、胃痛、贫血、黑便、消瘦等,前兆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 一、早期症状 1.消化不良 胃癌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如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且不容易缓解。 2.胃痛 胃痛是胃癌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可能是隐痛、胀痛或烧灼样痛,也可能在进食后加重。 3.贫血 胃癌可能会导致慢性失血,从而引起贫血。贫血的症状包括乏力、疲劳、头晕等。 4.黑便 胃癌可能会导致胃出血,血液经过消化后排出体外,形成黑便。 5.消瘦 不明原因的消瘦也是胃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如果没有刻意控制饮食或增加运动量,体重却在短时间内下降,应该引起警惕。 二、前兆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应该及时进行治疗。 2.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之一。如果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应该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胃癌。 3.胃息肉 胃息肉也可能会恶变,成为胃癌。如果发现胃息肉,应该及时进行治疗。 4.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例如,长期食用高盐、腌制、烟熏食品,以及吸烟、饮酒等。 5.遗传因素 胃癌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胃癌患者,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总之,胃癌的早期症状和前兆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或前兆,应该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胃癌。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预防胃癌的发生。

    2025-09-25 09:55:11
  • 膀胱癌灌注后能同房吗

    膀胱癌灌注后能否同房分情况,早期1-2天内不建议,恢复好时可适度但要关注感受,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要轻柔防他病,女性要重会阴清洁,年轻要据耐受把握且不忽视长期健康管理,要综合自身恢复及人群特点决定以保健康和治疗顺利。 恢复较好阶段:当患者灌注后身体恢复良好,没有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时,可以考虑适当同房,但也要注意适度。一般来说,此时同房不会对膀胱癌的病情产生直接的严重不良影响,但仍要关注自身身体感受。如果同房后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停止并咨询医生。 不同人群需注意的事项 老年人群:老年膀胱癌患者灌注后同房更要谨慎。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能力不如年轻人。在同房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存在其他基础疾病,过度劳累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等其他系统的问题,同时也需密切关注同房后泌尿系统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女性人群:女性膀胱癌患者灌注后同房时,要特别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女性尿道短,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同房前后都要仔细清洗会阴部,降低感染风险。而且女性在生理结构上的特点使得感染后可能引发更复杂的情况,所以更要做好防护措施。 年轻人群:年轻患者灌注后如果身体恢复良好,相对可以适当放宽同房的限制,但也不能过于放纵。要根据自己的身体耐受情况来把握同房的频率和强度,同时也要明白即使身体恢复较好,也不能忽视膀胱癌灌注后的长期健康管理,同房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能因为同房而影响整体的治疗和康复。 总之,膀胱癌灌注后能否同房要综合考虑自身恢复情况以及不同人群的特点来决定,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和膀胱癌治疗的顺利进行。

    2025-09-25 09:54:08
  • 肝癌术后甲胎蛋白40正常吗

    肝癌术后甲胎蛋白40μg/L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正常<25μg/L),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可能是复发或转移,也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术后应定期监测甲胎蛋白及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病情,不同人群均需遵循规范随访监测方案。 一、正常参考范围 一般来说,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通常小于25μg/L,所以肝癌术后甲胎蛋白40μg/L是高于正常参考值的。 二、可能的情况及意义 复发或转移:甲胎蛋白是肝癌相关的重要肿瘤标志物,肝癌术后甲胎蛋白升高需警惕肿瘤复发或转移。如果术后甲胎蛋白持续升高或不降反升,提示肿瘤有复发倾向,需要进一步通过影像学检查等明确是否存在肝脏内或远处转移病灶。有研究表明,肝癌术后甲胎蛋白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当甲胎蛋白值异常时,肿瘤复发风险显著增加。 其他因素影响:也有少数情况可能是非肿瘤因素导致的甲胎蛋白轻度升高,比如孕妇体内甲胎蛋白会生理性升高,但对于非孕期人群,肝癌术后甲胎蛋白40μg/L需要密切监测。例如一些肝脏炎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甲胎蛋白短时间轻度升高,但通常升高幅度不如肿瘤所致明显,且一般会伴随肝脏炎症相关的其他指标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不过这种情况相对少见。 对于肝癌术后患者,应定期监测甲胎蛋白水平,一般建议术后前3个月每月复查一次甲胎蛋白,之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同时结合腹部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病情。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肿瘤复发后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更需要密切关注甲胎蛋白及相关检查;年轻患者也要遵循规范的随访监测方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025-09-25 09:52:54
  • 女性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及表现有哪些

    女性直肠癌早期会有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肠道刺激症状、腹痛及其他全身症状,出现相关症状或属高危人群应及时就诊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大便性状改变 大便的性状也可能出现改变,最常见的是大便变细。这是由于肿瘤在肠腔内生长,使得肠腔狭窄,粪便通过时受到挤压,所以会变细。另外,还可能出现大便带血的情况,血液一般是暗红色或鲜红色,与粪便混合,这是因为肿瘤表面的血管破裂出血所致。不过,大便带血也可能是其他肛肠疾病引起的,需要进一步鉴别诊断。 肠道刺激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频繁的便意,但每次排便量很少,总有一种排不干净的感觉。这是因为肿瘤对肠道黏膜产生刺激,不断向大脑传递排便信号,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粪便排出。 腹痛 部分女性直肠癌早期患者可能会有腹痛的表现,多为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不固定。这是由于肿瘤生长过程中,刺激肠道平滑肌,或者肿瘤引起肠道痉挛等原因导致的。 其他全身症状 早期还可能出现一些全身症状,比如消瘦、乏力等。这是因为肿瘤生长需要消耗机体大量的营养物质,同时患者可能因为肠道功能紊乱,营养吸收不良,从而导致体重下降、身体虚弱、乏力等情况。 对于女性来说,由于生理结构的特点,在关注直肠癌早期症状时需要特别留意自身身体的这些细微变化。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或多种症状,尤其是持续不缓解或者逐渐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直肠指检、肠镜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直肠癌,及时进行治疗。同时,有直肠癌家族史的女性、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的女性等高危人群,更应该定期进行相关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025-09-25 09:52: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