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
向 Ta 提问
197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主要从事肿瘤内科的化学治疗及生物治疗。对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为乳腺癌的内科治疗。参与分子标志谱在判断乳腺癌治疗敏感性中的应用的攻关课题研究。
展开-
三阴乳癌多吃什么好
三阴乳癌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是一些建议: 1.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建议每天摄入五份蔬菜和两份水果。 2.选择全谷物: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脏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建议选择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全谷物食品。 3.摄入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修复和维护身体组织。建议选择鱼、禽、瘦肉、豆类、坚果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4.控制脂肪摄入:高脂肪饮食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建议选择低脂肪或无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鱼类、低脂奶制品、橄榄油等。 5.限制糖的摄入:高糖饮食可能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建议限制糖的摄入,包括糖果、饮料和甜点等。 6.注意饮食平衡:保持饮食平衡,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提高免疫力。建议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保持适当的体重。 需要注意的是,饮食对三阴乳癌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有限,患者还需要接受规范的治疗和定期的复查。如果您有任何关于饮食或其他方面的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2025-09-25 09:35:10 -
考虑骨转移是什么意思
临床上,当提及骨转移时,常见于CT、骨扫描等影像学报告结果中的描述,其主要用于表示机体存在骨质局部形态学改变、骨质破坏等骨异常情况,这是肿瘤患者病变进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表述。特别是肺癌、乳腺癌、直肠癌患者在进入病变晚期时,疾病有可能通过血液系统发生骨转移现象,这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转移途径。 一、此时的治疗建议如下: 1.进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等全身抗肿瘤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原发病,从而减缓骨转移。 2.若骨转移患者出现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机体运动感觉功能丧失等严重表现,可通过放疗等方式来改善因骨转移引发的神经压迫症状,一定程度上降低骨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除全身治疗外,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唑来膦酸、地诺单抗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 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明确自身的身体状况,方便医生进行药物调整。 总之,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注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时间并提高生存质量。
2025-09-25 09:33:51 -
甲状腺癌淋巴转移b超特点
甲状腺癌淋巴转移B超特点包括淋巴结形态多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大于1cm需警惕、皮质增厚髓质消失或偏心、血流信号丰富;儿童转移相对少见但表现与成人有相似性,女性特殊生理时期B超表现有一定不同但主要特征基于形态等,长期高碘饮食不影响B超转移特点,有甲状腺癌病史者复查需关注淋巴结变化。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甲状腺癌淋巴转移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B超特点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但需更谨慎评估;女性甲状腺癌淋巴转移的B超表现与男性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在青春期、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甲状腺及淋巴结的血流等情况可能因激素变化有一定不同表现,但B超特征主要还是基于形态、大小、结构等。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碘饮食等可能影响甲状腺状态,但B超下淋巴转移特点主要还是取决于肿瘤本身生物学行为导致的淋巴结改变。有甲状腺癌病史的患者,复查时关注淋巴结形态、大小等变化尤为重要,若发现符合上述转移特点的淋巴结,需进一步明确诊断。
2025-09-25 09:32:20 -
胃癌香菇干能吃吗
胃癌患者可适量食用香菇干,食用时要注意烹饪方式应软烂,控制食用量遵循少食多餐原则,还需考虑个体差异,老年患者更要谨慎,年轻患者病情允许时可适当食用,若食用后不适要及时停食咨询医生。 烹饪方式:胃癌患者的消化功能可能相对较弱,香菇干在烹饪时应尽量做得软烂些,比如通过长时间炖煮等方式,避免过于粗糙坚硬的口感加重胃肠道负担。 食用量:要控制好食用量,不宜一次性进食过多,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根据自身的消化耐受情况来调整香菇干的摄入量。 个体差异:不同胃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存在差异,若食用香菇干后出现不适,如腹胀、腹痛等,应及时停止食用并咨询医生。对于老年胃癌患者,由于其胃肠功能更为脆弱,更要谨慎食用并密切观察反应;而年轻的胃癌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食用,但也需注意上述相关事项。
2025-09-25 09:31:12 -
早期胃癌的存活率是多少
早期胃癌存活率通常较高,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其受年龄、性别影响无显著差异,生活方式和病史会有影响,早期胃癌需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以获较好预后。 影响早期胃癌存活率的因素 年龄因素:一般来说,年轻患者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好,对治疗的耐受性可能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利于预后,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需结合具体的病情和治疗情况综合判断;而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对治疗产生一定影响,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通过更精准的评估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也在不断改善。 性别因素: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性别对早期胃癌的存活率有显著差异,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早期胃癌患者,只要能够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都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患者的存活率。例如,戒烟限酒,吸烟会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且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过量饮酒也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影响胃部的恢复;保持合理的饮食,摄入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腌制等刺激性食物,有助于维持身体营养状况,促进身体恢复;适度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既往没有其他严重的恶性肿瘤病史,相对来说身体的整体状况可能更好,对胃癌治疗的耐受性也会更好;但如果患者有其他慢性疾病的长期病史,如长期的胃部慢性炎症等,可能需要在治疗胃癌的同时兼顾对其他基础疾病的管理,以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和预后。 早期胃癌通过及时发现并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能取得较好的存活率,患者应重视早期筛查,一旦发现应尽早接受治疗。
2025-09-15 13: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