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妹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擅长: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197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主要从事肿瘤内科的化学治疗及生物治疗。对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为乳腺癌的内科治疗。参与分子标志谱在判断乳腺癌治疗敏感性中的应用的攻关课题研究。

展开
个人擅长
常见的实体肿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恶性淋巴瘤、肾癌、黑色素瘤等。展开
  • 肝癌晚期打嗝不停的病因是什么

    肝癌晚期可通过多种因素引发打嗝,包括肿瘤侵犯或刺激膈神经、腹腔内病变刺激、代谢及内环境紊乱(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药物影响(化疗药物)、心理因素、体温变化影响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因相应因素出现打嗝情况。 腹腔内病变刺激:肝癌晚期常伴有腹腔内其他病变,如腹水等,腹水增多可能刺激膈肌,引起膈肌反射性痉挛而导致打嗝。对于有肝癌病史且出现腹腔积液的患者,腹水对膈肌的刺激是导致打嗝的一个可能原因。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因肝癌发展出现腹水后,都可能因腹水刺激膈肌引发打嗝。 代谢及内环境紊乱相关 电解质紊乱:肝癌晚期患者由于进食减少、肝功能受损等原因,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血钾水平异常可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包括膈肌的神经肌肉功能,当血钾降低时,可能导致膈肌兴奋性增高,出现持续打嗝。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肝癌晚期若存在进食障碍或肝功能严重受损,都有发生电解质紊乱的风险,进而引发打嗝。例如老年肝癌患者因肝功能衰退更易出现电解质失衡,从而增加打嗝发生几率。 酸碱平衡失调:肝癌晚期患者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可能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如呼吸性或代谢性酸碱失衡。酸碱平衡的改变会影响呼吸中枢及膈肌的调节机制,导致膈肌运动异常,引起打嗝不停。无论男女老少,肝癌晚期时由于整体代谢功能紊乱,都可能出现酸碱平衡失调相关的打嗝情况。 药物相关因素 化疗药物影响:部分肝癌晚期患者会接受化疗,某些化疗药物可能有导致打嗝的不良反应。化疗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可能对机体的神经系统、胃肠道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膈肌的正常功能,引发打嗝。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使用特定化疗药物后,因药物对机体的特定作用可能出现打嗝症状,如年轻女性患者使用某些具有神经毒性的化疗药物时,需警惕药物导致的打嗝情况。 其他因素 心理因素:肝癌晚期患者往往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进而影响膈肌的神经调节,导致打嗝。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面对肝癌晚期的病情时,心理状态不同,若心理压力过大,都可能通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发打嗝。例如老年男性肝癌患者可能因对疾病预后的担忧产生焦虑情绪,从而诱发打嗝。 体温变化影响:肝癌晚期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可能出现发热等情况,体温的变化也可能影响膈肌功能导致打嗝。当体温升高时,机体代谢加快,可能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包括膈肌,从而引发打嗝;而体温异常降低时,也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的神经调节机制导致打嗝。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肝癌晚期出现体温波动时,都可能因体温变化对膈肌功能的影响而出现打嗝现象。

    2025-09-25 11:44:17
  • 肝癌打嗝怎么回事

    肝癌患者打嗝常见原因有膈肌受刺激、胃肠道功能紊乱、合并其他并发症,应对措施包括深呼吸、屏气法、喝温水等非药物干预方法,儿童和老年肝癌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若打嗝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 胃肠道功能紊乱:肝癌会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导致胃肠道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出现紊乱。胃肠道积气、积液等情况可能刺激膈肌或引起胃肠道逆蠕动,进而引发打嗝。比如,食物在胃肠道内不能正常消化排空,产生气体积聚,刺激膈肌引发打嗝。 合并其他并发症:肝癌患者可能合并有腹水、胸腔积液等情况,这些情况可能影响到膈肌的正常运动,导致打嗝。例如,大量腹水压迫膈肌,改变了膈肌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引起打嗝。另外,肝癌患者如果发生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也可能出现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到与打嗝相关的神经调节,导致打嗝现象。 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非药物干预方法 深呼吸:让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呼出,重复进行。这样可以调节呼吸节奏,缓解膈肌痉挛。例如,每次深呼吸持续5-10秒,重复10-15次,有助于改善打嗝症状。 屏气法:让患者尽量屏住呼吸一段时间,一般可以屏住呼吸30-60秒,然后再缓慢呼气。这种方法对于偶尔的打嗝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对于肝癌患者频繁打嗝可能效果有限,不过可以作为一种临时的缓解手段。 喝温水:缓慢饮用少量温水,分多次咽下。温水可以温暖胃肠道,调节膈肌的神经反射。一般每次饮用100-200毫升温水,慢慢饮用,观察打嗝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肝癌患者:儿童肝癌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于打嗝的处理更应谨慎。非药物干预方法可能更为适用,如轻柔的安抚让儿童保持放松状态,尝试上述的深呼吸、喝温水等方法时要注意操作的温和性,避免因操作不当给儿童带来不适。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整体状况,因为儿童肝癌患者的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打嗝可能是病情变化的一个信号,需要及时就医评估。 老年肝癌患者:老年肝癌患者身体机能衰退,对于打嗝的应对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在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剧烈操作引起患者身体不适。例如,深呼吸时要确保患者能够平稳进行,喝温水时要防止呛咳等情况发生。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打嗝可能会加重其身体的负担,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来选择合适的缓解方式。 总之,肝癌患者出现打嗝情况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如果打嗝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2025-09-25 11:42:32
  • 眼癌是怎么引起的

    眼癌具体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如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由RB1基因突引起,有家族病史后代患病概率升高)、基因突变(非遗传性眼癌可因眼部细胞受外界环境因素致基因突变,长期暴露致癌环境风险增加)、发育异常(胚胎期眼部组织发育异常可致眼癌,母体妊娠不良因素可干扰胚胎眼部组织正常发育)、病毒感染(某些病毒如HPV可能参与眼癌发生,有高危行为及免疫低下人群发病风险较高)相关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可能增加眼癌的发病风险。例如,家族性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由RB1基因的突变引起,患儿在婴幼儿时期就可能出现眼部肿瘤相关表现,这类患儿由于遗传了突变的基因,从出生起就携带了眼癌发病的潜在风险因素。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眼癌患者的,其后代患眼癌的概率相对普通人群有所升高,需要密切关注眼部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基因突变: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也可能引发眼癌。在一些非遗传性的眼癌病例中,眼部细胞在外界环境因素等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分化,进而形成肿瘤。例如,在某些环境致癌因素(如长期接触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受到辐射等)的影响下,眼部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打破了正常细胞的生长调控机制,使得细胞无序增殖,逐渐发展为眼癌。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因基因突变导致的眼癌情况,而长期暴露于致癌环境因素的人群,基因突变引发眼癌的风险会增加。 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眼部组织的发育出现异常,也可能为眼癌的发生埋下隐患。例如,眼部某些组织在胚胎时期的分化、增殖等过程出现紊乱,导致组织形态和结构异常,后续可能发展为眼癌。这种发育异常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母体在妊娠期间的一些不良因素(如感染、接触有害物质等)可能干扰胚胎眼部组织的正常发育,增加胎儿出生后眼癌的发病几率。对于胎儿期发育异常相关的眼癌风险人群,出生后需要更加精细地进行眼部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病毒感染:有研究表明,某些病毒感染可能与眼癌的发生存在关联。例如,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某些亚型可能参与了眼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病毒感染导致眼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长调控,从而增加眼癌的发病可能性。不同人群感染相关病毒的风险不同,比如有不洁性生活史等高危行为的人群感染HPV的风险较高,进而可能间接增加眼癌的发病风险;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由于自身免疫防御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也可能面临更高的眼癌发病风险。

    2025-09-25 11:39:55
  • 肝癌病人吃什么

    肝癌病人饮食需注意:应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鸡蛋、鱼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像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含维生素C的橙子;选择易消化食物如南瓜、米粥;食用低脂食物如脱脂牛奶、去皮鸡肉;老年肝癌病人要注重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食多餐;儿童肝癌病人需保证营养全面、注意食物安全性和加工方式;有糖尿病的肝癌病人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低升糖指数食物并监测血糖。 一、高蛋白食物 肝癌病人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来维持身体机能,如鸡蛋,每100克鸡蛋含蛋白质约13.3克,鸡蛋中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易于人体吸收利用;鱼类也是不错的选择,像鲈鱼,每100克鲈鱼含蛋白质约18.6克,鱼类富含的蛋白质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等。 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胡萝卜是良好来源,每100克胡萝卜含维生素A约487微克视黄醇当量,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组织正常功能等有重要作用,能帮助肝癌病人维持身体各组织的健康状态。 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橙子每100克含维生素C约33毫克,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肝癌病人抵御疾病侵袭。 三、易消化的食物 对于肝癌病人,胃肠功能可能相对较弱,易消化的食物很重要。例如南瓜,南瓜富含膳食纤维且质地柔软,容易被消化吸收,每100克南瓜含碳水化合物约5.3克等营养成分,能为病人提供能量且不会加重胃肠负担;还有米粥,煮得软烂的米粥易于消化,能为病人补充碳水化合物等能量。 四、低脂食物 肝癌病人应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食物,以防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像脱脂牛奶,每100克脱脂牛奶含脂肪约0.5克,相比全脂牛奶脂肪含量低,能为病人提供蛋白质、钙等营养,同时减少脂肪摄入;还有去皮的鸡肉,每100克去皮鸡肉含脂肪约9.4克,比带皮鸡肉脂肪含量低,也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肝癌病人: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消化功能可能更差,在饮食上要更注重食物的软烂程度和易消化性,可适当增加餐次,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减轻胃肠负担。 儿童肝癌病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需要保证营养全面且适合儿童消化。要确保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合理摄入,但需注意食物的安全性和适宜的加工方式,避免给儿童食用过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等合理调整食物的量。 有糖尿病的肝癌病人:在选择食物时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像米粥等升糖指数相对较高的食物要适当限制,可选择一些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杂粮饭等,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结构。

    2025-09-25 11:38:16
  • 甲胎蛋白多高是癌症吗

    甲胎蛋白升高与癌症关系密切,正常成人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极低,原发性肝癌约70%-90%患者甲胎蛋白升高超400μg/L但部分不明显,其他癌症也可致其升高但幅度不如肝癌,非癌症因素如妊娠、良性肝病、儿童生长发育也会致甲胎蛋白升高;特殊人群中,妊娠女性需监测甲胎蛋白排除胎儿异常,肝病患者尤其是有家族史者要密切监测,儿童甲胎蛋白异常升高需排查相关肿瘤。 正常参考值范围:正常成年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极低,一般小于25μg/L。 肝癌相关情况:在原发性肝癌中,约70%-90%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会升高,通常会超过400μg/L,但也有部分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升高不明显,甚至正常。例如,一些小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可能在正常范围内或轻度升高。对于患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基础肝病的人群,若甲胎蛋白持续升高,尤其是进行性升高,需要高度警惕肝癌的可能,此时需要进一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来明确肝脏是否有占位性病变。 其他癌症相关情况:除了肝癌,睾丸癌、卵巢癌、恶性畸胎瘤、胃癌、胰腺癌等也可能引起甲胎蛋白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一般不如肝癌显著。比如,睾丸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也可升高,但多数在几百μg/L左右,不过也有个别情况升高更明显。 非癌症因素导致的甲胎蛋白升高:妊娠妇女在妊娠3-4个月时,甲胎蛋白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到高峰,一般在400μg/L以下,分娩后3周左右恢复正常。另外,一些良性肝脏疾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等,也可能出现甲胎蛋白轻度升高,一般在100μg/L以下,且随着肝脏炎症的控制,甲胎蛋白会逐渐恢复正常。对于儿童来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甲胎蛋白也会有生理性升高,但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至正常范围。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妊娠女性:妊娠期间甲胎蛋白升高是生理现象,但需要定期监测甲胎蛋白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超声等检查来排除胎儿是否存在神经管缺陷等异常情况。如果甲胎蛋白异常升高,需要进一步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肝病患者:患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肝病的人群,本身肝脏存在病变,更容易出现甲胎蛋白异常,这类人群需要密切监测甲胎蛋白,一般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以便早期发现肝脏病变的变化,尤其是对于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病患者,监测更为重要。 儿童:儿童时期甲胎蛋白生理性升高是正常的生长发育表现,但如果发现儿童甲胎蛋白异常升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肝脏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等情况,要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

    2025-09-25 11:35:5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