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嵩涛,主任医师,骨科博士、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 general hospital)博士后,德国Klinikum Ingolstadt访问学者,河南省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型人才,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获骨科博士学位。现任河南省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整形外科分会委员,河南省骨科学会基础学组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细胞治疗与干细胞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青年委员,郑州市中医药学会骨坏死专业委员会委员。在骨软组织肿瘤、关节、脊柱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承担及参与河南省科技厅课题2项,河南省卫计委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6篇、中华系列杂志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主编专业书籍一部,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
展开-
腿转筋是啥原因
腿转筋医学上称为肌肉痉挛,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腿转筋的原因: 1.寒冷刺激:如在寒冷的环境中运动,未进行热身或保暖措施不足,导致肌肉受到寒冷刺激,兴奋性增加,容易引起腿转筋。 2.过度疲劳: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可使腿部肌肉的代谢产物堆积,肌肉紧张度增加,容易引起腿转筋。 3.低血钙:当体内血钙水平降低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加,容易出现肌肉痉挛,从而导致腿转筋。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患者,容易出现低血钙。 4.神经或血管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退行性病变等可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腿部肌肉痉挛;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等血管性疾病,可导致腿部肌肉血液供应减少,也容易引起腿转筋。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会导致肌肉痉挛。 6.其他:睡眠姿势不良、出汗过多、电解质紊乱等也可能引起腿转筋。 如果经常出现腿转筋,或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麻木、无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过度疲劳、合理饮食、补充钙质等,以预防腿转筋的发生。
2025-07-21 15:41:45 -
压迫神经腿麻怎样缓解
压迫神经导致腿麻,可采取休息、保持正确姿势、热敷、按摩、拉伸、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缓解。 压迫神经导致腿麻,可采取以下方法缓解。 1.休息:立即停止活动,休息可以减轻神经受压的程度。 2.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弯腰、盘腿坐等可能加重神经受压的姿势。 3.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腿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麻木感。 4.按摩:轻柔地按摩腿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 5.拉伸:进行适当的腿部拉伸运动,如屈伸膝关节、转动脚踝等。 6.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 7.物理治疗:如针灸、推拿、中频电疗等,可缓解麻木症状。 8.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神经受压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引起腿麻的原因有很多,如腰椎间盘突出、梨状肌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等。因此,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针对性治疗。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格外谨慎,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腿麻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5-07-21 15:26:35 -
屁股到大腿筋疼的原因是什么
臀部到大腿筋疼通常是坐骨神经痛的典型表现,而引起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会压迫一侧神经根,进而致使该神经根支配区域产生肌肉酸痛现象。 二、除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外,还有多种情况也可能引发坐骨神经痛,比如: 1.腰椎椎管内肿瘤:可导致坐骨神经痛。 2.腰椎滑脱:是引发坐骨神经痛的原因之一。 3.椎管狭窄:会造成坐骨神经痛。 4.小关节增生:同样能引起坐骨神经痛。 三、梨状肌综合征也是常见原因,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方穿过,各种外伤或炎症导致梨状肌痉挛和肥厚时,就会引起坐骨神经痛。 四、孕产妇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长期坐姿不正确或胎儿增大等,导致腰部前突增加从而引起坐骨神经痛。 五、此外,外伤、坐骨神经炎等同样能致使坐骨神经痛,具体状况需要专科医生进行鉴别。 总之,当出现臀部到大腿筋疼的症状时,原因较为多样和复杂,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准确判断和区分。
2025-07-21 15:10:02 -
骨质疏松了该如何治疗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措施、药物治疗、其他治疗和治疗并发症,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定期检查骨密度。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以下是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1.基础措施: 营养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 阳光照射: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规律运动:适量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量。 2.药物治疗: 骨吸收抑制剂:如双膦酸盐、降钙素等,可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 骨形成促进剂:甲状旁腺素类似物可刺激骨形成。 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有助于提高骨强度。 3.其他治疗: 物理治疗:如超声、电磁场等,可缓解疼痛,改善骨质量。 中医药治疗:一些中药方剂或疗法可能对骨质疏松有一定辅助作用。 4.治疗并发症: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骨折,治疗期间需注意预防和治疗骨折。 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的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此外,对于绝经后女性、老年人、有骨质疏松家族史者等高危人群,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如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怀疑有骨质疏松症,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2025-07-18 18:54:10 -
左桡骨远端是哪个位置
左桡骨远端是左桡骨靠近手腕的一端,与尺骨远端共同构成手腕关节重要结构,其关节面与腕骨相关节参与手腕运动,周围有肌肉附着对手腕手指运动重要,不同人群相关结构有差异,有病史者需关注其相关情况。 相关衍生:与左桡骨远端相关的解剖结构及功能 与腕骨的关系:左桡骨远端的关节面与近侧列腕骨中的舟骨、月骨等相关节,共同参与手腕的屈伸、旋转等多种运动功能。例如,当手腕做屈伸动作时,桡骨远端与腕骨之间会发生相应的位置变化和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来完成运动。 周围的肌肉附着:有许多肌肉附着在左桡骨远端周围,这些肌肉对手腕和手指的运动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桡侧腕长、短伸肌等肌肉附着在桡骨远端,它们的收缩可以使手腕产生伸、外展等动作,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这些肌肉的发达程度和功能状态可能会有所不同,如经常从事手部精细活动或体力劳动的人群,相关肌肉可能相对更发达,在运动或受伤时也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对于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如曾经有过手腕部损伤的患者,其桡骨远端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结构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或退变,需要特别关注左桡骨远端的相关情况,在康复等过程中要依据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2025-07-18 18: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