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嵩涛,主任医师,骨科博士、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 general hospital)博士后,德国Klinikum Ingolstadt访问学者,河南省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型人才,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获骨科博士学位。现任河南省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整形外科分会委员,河南省骨科学会基础学组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细胞治疗与干细胞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青年委员,郑州市中医药学会骨坏死专业委员会委员。在骨软组织肿瘤、关节、脊柱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承担及参与河南省科技厅课题2项,河南省卫计委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6篇、中华系列杂志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主编专业书籍一部,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
展开-
筋膜提拉术价格
筋膜提拉术价格大概在3580元到8490元左右,具体取决于皮肤松弛程度以及当地消费水平。 一、皮肤松弛程度: 1.若面部皮肤只是轻微松弛,费用相对便宜些。因为这种情况操作相对简单。 2.要是皮肤松弛比较严重,操作难度大,费用就会偏高。 二、当地消费水平: 1.当地消费水平不高时,手术费用偏低。 2.而在一些一线城市,消费水平偏高,手术价格也会相应偏高。 筋膜提拉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术前会局部注射麻醉药,然后切开小口并向上提拉,可使皮肤更紧致。此手术有一定风险,应选择正规整形医院或医美医院操作以降低风险。平时也可使用补水的面膜。 筋膜提拉术的价格受皮肤松弛程度和当地消费水平影响,手术具有一定风险,要选正规机构,日常可使用补水面膜护理。
2025-05-26 14:09:02 -
哺乳期妈妈要吃钙片吗
哺乳期妈妈需要吃钙片补钙,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尽量选择含维生素D的钙片,同时注意饮食和晒太阳。 1.哺乳期妈妈在补钙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片,避免过量补钙。补钙过量可能会导致便秘、结石等问题。 2.哺乳期妈妈在服用钙片时,应尽量选择含有维生素D的钙片,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3.哺乳期妈妈在饮食上也应注意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 4.哺乳期妈妈在补钙的同时,还应注意多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促进钙的吸收。 总之,哺乳期妈妈需要吃钙片来补充钙质,同时在饮食上也应注意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多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
2025-05-26 14:03:14 -
老年人缺钙吃什么最补钙
老年人缺钙会影响身体健康,可通过食用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坚果、鱼类等食物补钙,同时要适量晒太阳、适当运动、定期体检。 1.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富含钙,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 2.豆制品:豆腐、豆干、豆皮等豆制品也是良好的钙源。 3.绿叶蔬菜:如菠菜、芥菜、西兰花等,这些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钙和维生素K,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4.坚果:杏仁、巴旦木、芝麻等坚果中含有一定量的钙,可以作为零食食用。 5.鱼类:三文鱼、沙丁鱼等富含钙和蛋白质,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益。 除了食物补钙,老年人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量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的吸收。 2.适当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 3.定期体检: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等疾病。 总之,老年人缺钙需要引起重视,可以通过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来补钙。如果缺钙严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2025-05-23 16:11:56 -
5个月宝宝缺钙表现
宝宝缺钙可能有入睡困难、易惊醒、烦躁多汗、出牙晚、方颅、肋骨下缘外翻等表现,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血钙,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1.不易入睡,更易惊醒,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2.宝宝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不如以往活泼。 3.宝宝出汗比较多,即使天气不是很热,也容易出汗。 4.枕部脱发圈,后脑勺常会出现脱发的情况。 5.出牙晚,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 6.前额高突,形成方颅。 7.缺钙严重时,肌肉肌腱均松弛,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 8.缺钙患儿肋骨下缘外翻,或胸骨前凸,形成鸡胸。 9.脊柱弯曲,骨骼发育畸形,如“X”型腿或“O”型腿。 如果宝宝有以上表现,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血钙,以明确宝宝是否缺钙。如果确诊宝宝缺钙,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同时,家长还应让宝宝多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
2025-05-23 16:06:59 -
腰椎间盘突出能跑步吗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症状缓解期可适当跑步,急性发作期建议休息并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腰痛、下肢放射痛等。跑步可以增强腰部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有一定帮助。但在急性发作期,跑步可能会加重疼痛和神经症状,因此建议休息,避免腰部过度活动。 在腰椎间盘突出的缓解期,患者可以选择慢跑、游泳等运动方式,但要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跑步或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避免弯腰、前倾等不良姿势,以免加重病情。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有腰部疾病史的人群,跑步可能并不适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是否能跑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决定进行跑步等运动前,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指导。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久坐、弯腰负重等,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复发。
2025-05-23 16: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