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嵩涛,主任医师,骨科博士、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 general hospital)博士后,德国Klinikum Ingolstadt访问学者,河南省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型人才,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获骨科博士学位。现任河南省抗癌协会骨与软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整形外科分会委员,河南省骨科学会基础学组委员,河南省免疫学会细胞治疗与干细胞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青年委员,郑州市中医药学会骨坏死专业委员会委员。在骨软组织肿瘤、关节、脊柱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承担及参与河南省科技厅课题2项,河南省卫计委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6篇、中华系列杂志论文3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主编专业书籍一部,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
展开-
发烧引起骨髓炎严重吗
发烧引起的骨髓炎较为严重,在局部会有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表现,全身会出现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及感染扩散风险,还会对骨骼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儿童和老年群体有其特殊情况,需及时就医规范诊治以控制感染减少不良影响。 一、发烧引起骨髓炎的基本情况 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炎症,当身体因其他感染等因素出现发烧时,可能导致细菌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到达骨骼引发骨髓炎。发烧是机体的一种免疫反应,但此时若有细菌感染扩散至骨骼,就可能引发骨髓炎。 二、病情严重程度的多方面体现 局部症状表现 疼痛与肿胀:患者局部会出现剧烈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受累骨骼部位会明显肿胀,皮肤温度升高,这与发烧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例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血运丰富,若发烧引起骨髓炎,局部疼痛可能影响其活动,肿胀会限制关节的正常功能活动。 功能障碍:骨髓炎会导致骨骼结构破坏,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比如长骨发生骨髓炎,患者可能出现跛行甚至无法行走等情况。对于青少年来说,骨骼还在发育,骨髓炎可能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肢体不等长等问题。 全身情况影响 持续发热与全身中毒症状:发烧可能会持续甚至加重,患者还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全身中毒症状。老年人本身机体功能衰退,发烧引起骨髓炎后,全身状况可能迅速恶化,更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感染扩散风险:骨髓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细菌可能进一步扩散,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败血症会危及生命,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发烧引起骨髓炎后感染扩散的风险更高,病情变化更快。 对骨骼健康的长期影响 骨骼破坏与畸形:长期的骨髓炎会不断破坏骨骼组织,导致骨骼畸形,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功能。在儿童骨骼发育过程中,骨髓炎造成的骨骼破坏可能导致肢体畸形,如弯曲、缩短等,严重影响其未来的生活质量,可能需要多次手术矫正等复杂治疗。 生长发育障碍:对于儿童和青少年,骨髓炎会干扰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例如,长骨的骨髓炎可能影响骨骺的发育,导致骨骼生长停止或异常生长,造成身材矮小或肢体发育不均衡等问题。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考量 儿童群体: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发烧引起骨髓炎后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而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髓炎对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更为显著。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体温变化、局部症状,一旦怀疑骨髓炎,要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最大程度减少对骨骼发育的不良影响。 老年群体:老年人机体修复能力差,发烧引起骨髓炎后,恢复相对困难。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进一步加重骨髓炎的病情,增加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在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采取更加谨慎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发烧引起骨髓炎是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以控制感染,减少对身体各方面的不良影响。
2025-10-15 15:19:42 -
手术中切除的筋是什么
手术中切除的筋通常为肌腱,其是连接肌肉与骨骼的致密结缔组织,由腱内和腱周组织构成,功能是传递肌肉收缩力以实现关节运动,不同人群中儿童肌腱柔软弹性好但过度牵拉易损伤,老年人肌腱退变致相关问题手术概率增加且恢复慢,男性肌腱损伤风险略高女性与力量相关,特殊生理时期女性也会有肌腱病变,长期重体力或高强度运动及缺乏运动人群易有肌腱病变需手术,有既往肌腱损伤等病史人群更易病变且术后需关注康复。 一、手术中切除的筋的本质——肌腱 手术中切除的“筋”通常指肌腱,肌腱是连接肌肉与骨骼的致密结缔组织,主要由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束构成,具有传递肌肉收缩力以产生关节运动的功能。肌腱分为腱细胞、胶原纤维等结构,腱细胞位于胶原纤维之间,起到营养和维护肌腱组织的作用,胶原纤维则是肌腱承受拉力的主要结构。 二、肌腱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一)结构组成 肌腱由腱内组织和腱周组织等部分组成。腱内组织主要是密集排列的胶原纤维,呈现规则的束状结构;腱周组织是包绕肌腱的疏松结缔组织,包含血管、神经等,对肌腱的营养供应和运动调节有重要作用。不同部位的肌腱结构略有差异,例如手部肌腱因需精细运动,其腱内胶原纤维排列更精细有序。 (二)功能方面 肌腱的主要功能是将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传递到骨骼,从而实现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运动。以跟腱为例,它连接小腿肌肉与跟骨,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之一,负责踝关节的跖屈动作,在行走、奔跑、跳跃等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若肌腱发生损伤、退变或病变(如肌腱炎、肌腱断裂、肌腱肿瘤等情况),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的肌腱组织来治疗相关疾病。 三、不同人群肌腱相关情况差异 (一)年龄因素 儿童肌腱相对柔软且弹性较好,但因骨骼发育未成熟,过度牵拉易导致肌腱损伤;老年人肌腱随年龄增长出现退变,胶原纤维老化、弹性下降,肌腱炎、肌腱退变断裂等问题发生率升高,手术中切除病变肌腱的概率相对增加,且术后恢复可能较青壮年更为缓慢。 (二)性别因素 一般而言,男性因肌肉力量相对较强,肌腱承受的拉力较大,运动中肌腱损伤风险可能略高于女性;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更年期)因激素变化,肌腱组织的代谢等可能受影响,也可能出现肌腱相关病变需要手术干预的情况,但总体差异相对不显著,主要还是与具体运动或劳损情况相关。 (三)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进行高强度运动(如运动员长期大强度训练)的人群,肌腱承受的负荷较大,更容易出现肌腱磨损、炎症、断裂等病变,进而需要手术切除病变肌腱;而长期缺乏运动、肌肉萎缩的人群,肌腱也可能因废用出现退变等问题,若发生病变也可能需要手术处理。 (四)病史因素 有既往肌腱损伤史、肌腱炎反复发作史或存在肌腱先天性发育异常等病史的人群,肌腱结构或功能已受损,更易在后续出现病变,手术中切除病变肌腱的可能性增加,且术后需更关注肌腱的康复与功能维护,以降低复发风险。
2025-10-15 15:18:18 -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复位怎么办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可通过前臂旋前旋后法和肘关节屈伸法复位,复位后要观察症状、限制活动,还需避免不当牵拉并通过运动增强关节稳定性来预防复发,整个过程需考虑小儿年龄等因素采取合适措施。 一、复位方法 1.前臂旋前旋后法:术者一手握住患儿肘部,拇指按压在桡骨头处,另一手握住患儿手腕,将患儿前臂做旋前、旋后动作。一般来说,经过适当的旋前旋后操作,多可感觉到或听到复位的弹响,此时提示桡骨头半脱位已复位。此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患儿,其原理是通过前臂的旋转改变桡骨头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使桡骨头回到正常解剖位置。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儿,操作时力度需适当调整,年龄较小的患儿力量要轻柔,避免造成额外损伤。 2.肘关节屈伸法:术者一手固定患儿肘部,另一手握住患儿前臂,先将肘关节屈曲,然后再伸直肘关节,在伸直过程中可能实现桡骨头的复位。该方法也是利用关节位置的改变来促使桡骨头回到正确位置,操作时同样要注意力度,根据患儿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以确保复位过程安全有效。 二、复位后处理 1.观察症状:复位后要密切观察患儿肘部的疼痛情况、活动情况等。如果患儿肘部疼痛明显缓解,能够正常屈伸肘关节,一般提示复位良好。但如果患儿仍哭闹不止,肘部活动明显受限,需考虑是否复位不完全或有其他损伤,应进一步检查。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儿,观察的侧重点可能略有不同,婴幼儿表达能力差,主要通过肢体活动及面部表情来判断;年长儿可通过语言表述来反馈疼痛等情况。 2.限制活动:复位后建议适当限制患儿肘部的活动,避免剧烈活动及再次牵拉肘部。可以用三角巾等简单固定方式,限制肘关节的过度屈伸及旋转等动作,一般限制1-2天即可。对于好动的小儿,家长要加强看护,防止患儿因不经意的牵拉等导致再次脱位。不同年龄小儿的活动限制程度需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需要更多的约束,而年长儿可通过教育使其主动配合限制活动。 三、预防复发 1.避免牵拉方式:平时要注意避免用力牵拉小儿的前臂,特别是在穿衣、上下楼梯、提拉小儿手部等情况时。正确的牵拉方式应该是握住小儿的上臂进行牵拉,而不是单纯牵拉手部。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小儿,如活泼好动、经常需要被牵拉的小儿,家长更要特别注意牵拉的正确方法,减少桡骨头半脱位的发生风险。 2.增强关节稳定性: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来增强小儿肘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从而增强关节的稳定性。例如让小儿进行一些简单的屈伸肘关节的主动运动等。但运动锻炼要适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儿,运动锻炼的方式和强度要合理安排,年龄较小的小儿可在家长辅助下进行简单运动,年长儿可逐渐增加运动的难度和强度,但都要以不引起疲劳和损伤为原则。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复位后需密切关注恢复情况,同时注意预防复发,在整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小儿的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采取合适的处理及预防措施。
2025-10-15 15:17:27 -
早晨小腿抽筋怎么回事
小腿抽筋的原因包括肌肉疲劳、寒冷刺激、电解质紊乱、血管因素。肌肉疲劳有运动和工作因素,不同人群应对不同;寒冷刺激致小腿肌肉突然收缩,不同年龄段人群应对有别;电解质紊乱包括钙、镁缺乏,不同人群需针对性补充;血管因素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静脉曲张等,中老年人等特定人群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 一、肌肉疲劳 1.原因分析 运动因素:白天长时间行走、跑步、登山等剧烈运动,会使小腿肌肉在白天持续收缩,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如乳酸等。夜间休息时,肌肉仍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就容易引发抽筋。例如,一位经常进行长跑锻炼的人,若当天运动量过大,夜间可能出现小腿抽筋。 工作因素: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小腿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像建筑工人、售货员等,小腿肌肉疲劳后,夜间休息时易发生抽筋。 2.人群差异与应对:对于运动量大的人群,运动后应适当进行小腿肌肉的拉伸放松,如散步后做小腿肌肉的拉伸动作;对于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工作间隙可适当活动小腿,促进血液循环。 二、寒冷刺激 1.原因分析 夜间睡眠时,若小腿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如冬季睡眠时被子未盖好小腿,寒冷刺激会使小腿肌肉突然强烈收缩,导致抽筋。比如冬季在没有保暖措施的环境中睡眠,小腿很容易受寒抽筋。 2.人群差异与应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寒冷刺激的敏感度不同,儿童和老年人相对更易受寒冷刺激影响。儿童睡觉时要盖好被子,避免小腿暴露;老年人睡眠时可使用保暖的护腿等用品,保持小腿温暖。 三、电解质紊乱 1.原因分析 钙缺乏:钙是肌肉收缩舒张所必需的离子,当体内钙缺乏时,肌肉兴奋性增高,容易发生痉挛。例如,青少年生长期钙需求量大,若钙摄入不足,容易出现小腿抽筋;老年人由于钙吸收能力下降、流失增多,也易发生钙缺乏导致的小腿抽筋。 镁缺乏:镁参与肌肉的收缩过程,镁缺乏时也可能引起肌肉痉挛。长期营养不良、患有胃肠道疾病影响镁吸收的人,容易出现镁缺乏。 2.人群差异与应对:青少年应注意饮食中钙的摄入,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老年人除了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外,可适当补充钙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疾病以保证营养物质的吸收,必要时补充镁剂等电解质。 四、血管因素 1.原因分析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夜间休息时小腿肌肉供血不足,容易引发抽筋。这类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长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更容易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静脉曲张患者,静脉回流受阻,也可能导致小腿肌肉血液供应异常,引起抽筋。 2.人群差异与应对: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等)的人群,若频繁出现小腿抽筋且伴有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血管因素。对于静脉曲张患者,要避免长时间站立,可穿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
2025-10-15 15:13:40 -
手臂抽筋怎么处理
缓解手臂抽筋可通过立即拉伸缓解,包括手臂前伸和向上拉伸;进行局部按摩放松,如揉按和拿捏抽筋部位;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出汗多者补水,电解质失衡者选合适饮品;若频繁或严重抽筋、伴随其他症状则需就医评估,不同人群操作需注意调整力度等。 一、立即拉伸缓解 1.手臂前伸拉伸:身体站直,将抽筋手臂向前伸直,与身体呈90度,然后用另一只手将手掌往身体方向拉,保持15-30秒,重复几次。对于儿童,家长可协助操作,缓慢轻柔地进行拉伸,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二次伤害。如果是因运动后手臂抽筋,在日常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强度逐步增加,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导致抽筋。 2.手臂向上拉伸:抬起抽筋的手臂,向上伸直,然后用对侧手抓住手腕,慢慢向头部方向拉,同样保持15-30秒。不同年龄人群操作时力度需调整,儿童由于骨骼肌肉发育未完全,拉伸力度要更轻柔,依据儿童的耐受程度来把控拉伸幅度。 二、局部按摩放松 1.揉按抽筋部位:用手掌轻轻揉按抽筋的肌肉部位,从手腕开始向手臂上方缓慢揉按,力度由轻到重,以能承受为宜。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老年人有骨质疏松等情况,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防止因骨骼脆弱导致损伤。儿童按摩时家长要注意手部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引起不适。可以先从较轻的揉按开始,观察儿童的反应再调整力度。 2.拿捏肌肉:用手指和手掌对抽筋肌肉进行拿捏,像捏面团一样,从抽筋肌肉的一端到另一端进行拿捏动作。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伏案工作者,本身手臂肌肉容易紧张,更要注重日常的按摩放松,可利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的拿捏按摩缓解肌肉紧张。 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1.补水:如果是因出汗过多导致手臂抽筋,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饮用适量的温开水,每15-20分钟喝100-200毫升。儿童出汗后补水要注意少量多次,防止一次性饮水过多引起呕吐等不适。对于有肾脏疾病等特殊病史的人群,补水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控制饮水量。 2.补充电解质:可以饮用含有电解质的饮品,如运动饮料等。但对于儿童,不建议随意饮用市售运动饮料,因为其中的糖分和添加剂可能不适合儿童身体代谢。如果是因电解质失衡导致的手臂抽筋,对于老年人有心脏疾病等情况,选择饮品时要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补充方式。 四、就医评估 1.频繁或严重抽筋:如果手臂抽筋频繁发生,或者抽筋后疼痛持续不缓解,影响手臂正常活动,要及时就医。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手臂频繁抽筋可能是孕期缺钙等原因引起,更要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儿童如果频繁出现手臂抽筋,要考虑是否有生长痛等情况,也需就医排查病因。 2.伴随其他症状:如果手臂抽筋同时伴有麻木、无力、头晕、心慌等其他症状,要立即就医。例如老年人手臂抽筋同时伴有心慌,可能是心血管方面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等,以明确病因进行治疗。
2025-10-15 15:12:31